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诊断对前列腺内钙化与结石等疾病的声像图表现即鉴别诊断的要点。方法:经腹部二维超声诊断共检出前列腺结石与前列腺钙化病例共196倒。对前列腺结石与前列腺内其它钙化类疾病(包括前列腺钙化.前列腺假性结石等)结合声像图特点进行了综述。并着重结合声像图特点与临床表现对前列腺结石与前列腺钙化进行比较详细的鉴别分析。结论:通过二维超声可以对前列腺钙化与结石作出比较准确的诊断,并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液中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PSA(f-PSA)以及f-PSA/t-PSA比值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微粒子酶联免疫法(MEIA)检测5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和50例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t-PSA、f-PSA,并计算出f-PSA/t-PSA比值.结果 血清总PSA在4.0~10.0μg/L时,良性前列腺组与前列腺癌组的t-P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良性前列腺增生组f-PSA为(1.59±0.69)μg/L、f-PSA/tPSA为(0.29±0.06);前列腺癌组分别为(1.01±0.32)μg/L,(0.17±0.04),P<0.05或P<0.01].结论 当t-PSA在4.0~10.0μg/L诊断灰区时,f-PSA与f-PSA/t-PSA比值对诊断前列腺癌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free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c(f-PSA)/total PSA(t-PSA) value in diagnosis of prostate tumor by integrally testing the serum t-PSA, f-PSA and the ratio of f-PSA/t-PSA. Methods The Serum t-PSA. f-PSA of 50 benign prostutic hyperplasia(BPH), and 50 prostate cancer(Pca) were measured by particle enzyme immunoassay (EMIA). Results The level of t-PSA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cases of PCa and BPH when it was in the range of 4.0-10.0 μg/L( P > 0.05 ).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f-PSA and f/t ratio was detected among cases of PCa and BPH (P <0.05 or P<0.01). f/t ≤0.16 were used as the standard for Pca diagnosis, showing a sensitivity of 87.54% and a specificity of 79.24 %. Conclusion When t-PSA level is within 4.0-10.0 μg/L in the gray zone, F/T ratio and f-PSA have a significant value for diagnosing PCa.  相似文献   

3.
钱莉  刘贵育  李涛  郝丽  高松 《安徽医药》2012,16(12):1832-1833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比值FPSA/TPSA(F/T)在前列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78例未经治疗的前列腺癌(PCa)患者和10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血清中的TPSA和FPSA,并计算FPSA/TPSA比值(F/T)。结果在106例BPH患者中,39例TPSA<4.0μg·L-1,38例4.0μg·L-1≤TPSA<10.0μg·L-1,29例10.0μg·L-1≤TPSA<100μg·L-1;在78例PCa患者中,2例TPSA<4.0μg·L-1,10例4.0μg·L-1≤TPSA<10.0μg·L-1,28例10.0μg·L-1≤TPSA<100μg·L-1,38例TPSA≥100μg·L-1。在TPSA<4.0μg·L-1时,BPH与PCa患者的TPSA及F/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4.0≤TPSA<10.0μg·L-1时,TP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0.0μg·L-1≤TPSA<100μg·L-1时,TPSA及F/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前者P<0.05,后者P<0.01﹚。结论 F/T比值对前列腺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尤其TPSA在4.0~10.0μg·L-1范围内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改良膀胱颈荷包缝合前列腺摘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改良膀胱颈缝合前列腺摘除术。结果无出现排尿困难,除5例轻度尿失禁在2周内恢复外,其余病例在出院前均能自行控制排尿,无不可恢复的尿失禁病例发生。平均住院时间9.5d。结论采用本术式手术操作简便,易行、出血少、并发症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我们1995-02-1997-12对34树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采用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Madigan术),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34例,年龄54-82岁。个均68岁。均有典型的前列腺增生临床入现。其中尿潴留12例,其余22例剩余尿>50ml。最大尿流率<15ml/S。前列腺国际症状评分(I-PSS)18-35分(平均36.5分),生活质量评分4-6分(个均5.5分)。患者本前均经肛诊、B超、原流率、膀脱镜和肾功能检查。B超检查前列腺左右径平均5.6cm,前后径平均4.2cm,其中17例中叶突入膀胱内(最大为3cm)。膀胱镜检查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并评价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采用3种术式的治疗情况。方法对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59例,分别实施耻骨上经TVP术、TURP术以及TUVP术,对上述3种术式的临床资料做对比分析。结果 TURP组输血量比TVP组显著降低,差异显著(P<0.01),TUVP组比TURP组及TVP组均显著下降(P均<0.01)。在手术时间方面,TVP组时间长于TUVP与TURP组(P均<0.01),TURP组与TUVP组相比,前者时间明显要长(P<0.05)。在膀胱冲洗、尿液转清、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TUVP组与TURP组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但TUVP组与TURP组比TVP组显著缩短(P均<0.05)。结论在平均输血量、手术用时、膀胱冲洗、尿液转清、术后留置尿管及住院时间方面比较,TUVP组与TURP组均优于TVP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放免法测定PSA,根据PSA值的高低,分为PSA正常组和升高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前列腺超声检查。结果 PSA升高组与PSA正常组相比,前列腺体积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在血清PSA正常组中,统计发现PSA与前列腺体积有正相关关系,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PSA升高组中,统计发现PSA与前列腺体积有正相关关系,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PH患者血清PSA水平升高与前列腺体积大小有关,PSA与前列腺体积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前列腺结石是指前列腺组织或腺泡中形成的结石。前列腺长结石并不罕见,50岁以上男性的前列腺内大多会生长结石。只是多数患者没有表现出症状而已。  相似文献   

10.
11.
前列腺增生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以及血清PSA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以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2000~2005年204例确诊为前列腺增生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SPSS10.0软件总结并分析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以及血清PSA之间关系。结果204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8.78±6.44)岁,平均体积为(57、33±34.12)ml;平均PSA值(6.90±5.81)μg·L^-1;对患者年龄分组后显示前列腺体积、血清PSA值随患者年龄增长而增加(F=3.05,P=0.03;F=2.74,P=0.044);血清PSA值随前列腺体积增加而升高(F=11.37,P〈0.001),对患者年龄进行控制后仍然显示PSA值与体积正相关(r=0.31,P〈0.001)。结论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体积和血清PSA水平随患者年龄增长而增加,患者血清PSA与前列腺体积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13点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对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255例直肠指诊阳性和(或)PSA〉4ng/ml患者全部行13点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在标准6点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术的同时,增加前列腺中间部位及前列腺两侧旁正中线远侧的穿刺点数,总活检13点。将增加的7点活检部位的病理结果与标准6点活检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55例患者中确诊为前列腺癌者71例(28%),这71例前列腺癌患者若只接受6点穿刺方法,将有15例患者漏诊,约占21%。所有行13点穿刺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直肠超声引导下13点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术可明显提高前列腺癌的临床检出率,并且无严重并发症,可广泛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13点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术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356例直肠指诊阳性和(或)PSA>4ng/ml的患者接受了经直肠超声引导13点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术.即在标准的经直肠超声引导6点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术的同时,增加前列腺中间部位及前列腺两侧旁正中线远侧的穿刺点数,总共穿刺活检样本数为13个点.将增加的7点活检部位的病理结果与标准的6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术进行比较.结果 356例患者中确诊为前列腺癌者107例(30%).107例患者若只接受6点穿刺方法,将有21例患者漏诊,约占20%.356例接受13点穿刺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经直肠超声引导13点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术可明显提高前列腺癌的临床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和F—PSA/T-PSA比值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前列腺疾病患者190例。以化学发光法测定其血清中F-PSA、T-PSA的含量,计算F.PSA/T—PSA比值,并与10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血清F—PSA、T-PSA含量分别为(1.72±0.87)μg/L、(7.83±6.02)μg/L;前列腺癌(PCa)患者血清F-PSA、T-PSA含量分别为(3.19±1.24)μg/L、(26.34±10.56)μg/L、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099、14.024,均P〈0.05)。当T-PSA介于4~10μg/L时,BPH、Pca患者血清T—PSA含量分别为(6.44±1.46)μg/L、(7.02±1.72)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18,P〉0.05),但其F.PSA/T-PSA分别为(0.33±0.11)、(0.08±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73,P〈0.05)。结论PSA在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联合检测F—PSA、T-PSA以及F/T比值明显优于单项检测PSA。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术后检出前列腺癌的特点和病理诊断方法。方法对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近十年来行TURP的1876例术后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的39例进行术前及术后临床、病理回顾性分析。结果血清PSA<4ng/mL患者26例,在4~10ng/mL10例,10~15ng/mL3例;术后病理前列腺癌检出率2.08%。结论TURP是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的重要手段;病理诊断借助免疫组织化学可减少漏诊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16.
17.
李永廉  孟然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0):1634-1635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TVP)术中及术后常见并发症的产生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 共820例TVP术患者.平均年龄68岁,术后随访3~6个月。结果 术中发生大出血6例,电切综合征(TURS)先兆6例,膀胱前列腺交界处穿孔5例;术后发生肺栓塞6例,膀胱痉挛32例,尿道狭窄18例.继发出血3例.逆行射精11例.尿失禁13例.尿路感染24例。结论 TVP术前做好预防工作.术中保持视野清晰,是防止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前列腺疾病患者血清TPSA、FPSA和PAP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FPSA)、前列腺酸性磷酸酶 (PAP)的检测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价值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 (ELISA)法对 3 8例前列腺癌、85例前列腺良性疾病和 40例正常人血清中 TPSA、FPSA和PAP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 ,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 TPSA、 FPSA和 PAP水平均显著高于前列腺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 (P<0 .0 1) ,F/ T比值前列腺癌组明显低于前列腺良性疾病组和正常组 (P<0 .0 1) ,前列腺良性疾病组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9.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率(f/t PSA)及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与前列腺癌(PCa)的关系,探讨中老年健康人、前列腺增生症(BPH)及PCa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PSA(fPSA)、f/t PSA及PSAD的参考值范围。方法检测307例中老年健康男性、236例BPH患者及41例PCa患者血清PSA、fPSA,计算f/t PSA及PSAD;研究PSA、fPSA、f/t PSA及PSAD与健康男性、BPH和PCa患者的相关性,确定适合于中国人的PSA、fPSA、f/t PSA及PSAD参考值范围。结果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PSAD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f/t PSA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组、健康对照组(P〈0.01)。PSA取值9.25、f/t PSA取值20%对PCa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PSAD取值0.18时(AUC=0.635)能获得对PCa最佳诊断准确性。结论f/t PSA及PSAD值临床价值优于PSA。PSA≥9.25、f/t PSA≤20%或PSAD≥0.18时对PCa的诊断有意义。适合于中国人的正常参考值为PSA〈9.25,f/t PSA〉20%,PSAD〈0.18。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开放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良前列腺增生症的安全性,疗效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巴南区第三人民医院2005年至2010年间213例行开放性前列腺手术患者的资料。结果术中和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显示多数患者疗效满意。结论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仔细的手术处理和术后的护理,开放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良前列腺增生症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