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辛味药性表达及在临证配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药五味中辛味的中医内涵、辛味中药的来源、辛味与药性理论的关系等进行了归纳总结。通过电子鼻、电子舌等现代仿生技术结合化学分离分析方法,提出辛味在味觉和嗅觉的表征方式及其物质基础拆分表征研究思路。最后,对辛味药性理论在临证配伍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中药基本理论的核心是性味理论,包含四性、五味,五味反映了药物功效的粗犷分类,每味都具有其共性物质存在的基础.对五味内的辛味药物研究思路予以浅析,通过研究辛味药物的功效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探究现代化学技术与药理作用对辛味药物的基础及筛选方法,以建立一种探究中药性味理论的方法学,为其它药性理论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药五味理论及味效发生机制一直是中药药性研究领域的重点和难点。该文利用基于药效团的虚拟筛选技术,通过研究中药成分对TRPV1离子通道的调节作用探讨TRPV1与中药辛味药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TRPV1激动剂药效团模型与中药化学成分之间的匹配关系揭示了辛味中药的药效成分。因此,提出TRPV1离子通道是辛味药性发挥药效的潜在靶点之一。中药辛味药性是由其化学成分决定的,且在不同层次上符合继承性和加和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张淼  霍海如  王朋倩  戴丽  隋峰 《中草药》2018,49(3):505-511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五味作为药性理论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保障中医临床的准确合理用药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相较于四性,中药五味属性与其临床功用的关联相对松散,主要源于五味属性中真实滋味和推演五味属性的混杂。基于此,以五味理论中的"辛味"为研究对象,整理归纳其药性理论的产生及构建过程,以及现代研究进展,明确"辛味"中药五味属性的来源以及药性理论的传统认识,以期为中药药性的现代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5.
“辛润”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性味理论是中药基础理论之一,它是根据长期临床实践对中药药理共性的一种高度的理论性概括,并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成为临床选择方药的根本依据。五味之一的辛味具有能行能散的作用,已被大家所公认,但就辛味药还存在“润”这一功效,争议较多,或予以肯定,或避而不谈,或予以否定,诸说不一,给临床用药和学习中药带来一定困难。众所周知,辛味药大都辛香燥烈,阴虚津亏之证用之不当,或用辛香之品过多,不但起不到“润”,反而会化燥伤阴。所以,“辛润”为何义?辛怎样产生润的?“辛润”之法适宜于何证?应予明确。现就此论略抒管见。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药“辛润”理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润”为中药五味理论中一个有所争论和难以理解的问题。“辛润”之说,出于《素问·脏气法时论》,原文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辛味药润何种燥证?辛润的代表药物是何  相似文献   

7.
吕悦  石岩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6,24(10):1915-1916
以“消”、“消渴”、“渴”为检索词,检索出《本草纲目》中所有相关中药,并进一步筛选出有治疗消渴的药物。对这些药物的归经、五味进行统计分析,其结果显示:归经中肺、脾、胃、肝有显著性差异,五味中甘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草纲目》中治疗消渴的基本用药规律是:①用药的归经主要是肺、脾、胃、肝、肾为主。②五味主要以甘、苦、酸为主。  相似文献   

8.
常见甘味中药抗糖尿病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丛宇  曹世杰  邱峰  齐学洁  康宁 《中草药》2022,53(11):3531-3537
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病,研究发现五味中药中甘味中药治疗糖尿病的应用频率最高。在中药五味理论中,甘味药具有补益和中的功效,符合“滋阴”“健脾”的糖尿病中医治则。综合近5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甘味中药治疗糖尿病的药理机制进行归纳总结,主要与调节糖脂代谢、保护胰岛组织、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机体炎症因子、提升机体抗氧化能力及调节肠道菌群等有关,以期丰富甘味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科学内涵,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吕悦  石岩 《中医药学刊》2006,24(10):1915-1916
以“消”、“消渴”、“渴”为检索词,检索出《本草纲目》中所有相关中药,并进一步筛选出有治疗消渴的药物。对这些药物的归经、五味进行统计分析,其结果显示:归经中肺、脾、胃、肝有显著性差异,五味中甘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草纲目》中治疗消渴的基本用药规律是:①用药的归经主要是肺、脾、胃、肝、肾为主。②五味主要以甘、苦、酸为主。  相似文献   

10.
从中药五味概念、五味与四气、归经、升降沉浮、功效的关系以及临证配伍等方面对传统中药五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和辨识。以仿生模型为基础,结合化学分析手段、受体理论、生物效应评价模型、药动学方法等对五味、功效、四气、归经、升降浮沉等中药性味研究,提出现代化学生物学表征路径。最后,从系统论和还原论的角度探讨了五味药性研究的思路方法。  相似文献   

11.
五味是中药主要药性之一,中药五味现代研究的重点是五味的实质,但五味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理论,应在进一步加强文献整理的基础上,着眼于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将“味”的物质基础(药物的化学成分)、功能、药效结合起来深入研究,丰富其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初步探讨辛味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的药性规律,选择21种有作为透皮吸收促进剂应用报道的常用辛味中药挥发油为研究对象,在同一研究平台上完成制备、理化性质考察和透皮促渗效果评价。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19种中药挥发油,松节油和薄荷油为直接购置,测定其挥发性;采用GC-MS分析了挥发油的组成成分;利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法考察21种中药挥发油对模型药物布洛芬体外经皮透过性的影响;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多重对应分析挥发性以及来源中药药性(四气、五味、归经)与透皮促渗效果的关系。结果:未发现挥发油的挥发性与透皮促渗效果之间存在相关性;四气中温、热两气对辛味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效果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辛热中药挥发油的透皮促渗效果显著优于辛温中药挥发油(P0.05);具有辛苦味、归脾经的中药挥发油可能具有较强的透皮促渗效果。结论:辛味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效果与来源中药的药性特征之间存在关联性,并以四气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从中药气味归经理论分析刘玉洁教授治疗消渴胸痹的用药特色。方法:收集163例门诊消渴胸痹患者的中西医相关临床资料。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中"统计报表系统"的"方剂统计"功能,对所录入病例中药物相关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刘玉洁教授的用药规律。结果:治疗消渴胸痹处方中:就四气而言,温性频次最多为918次,其次是寒性662次、平性511次、凉性382次、热性99次;就五味而言,辛味频次最多为1 053次,其次是苦味980次、甘味905次、酸味820次、咸味299次、涩味150次;就归经而言,归肝经频次最多1 117次,其次是心经1 069次、脾经1 022次、肺经823次、胃经710次、肾经599次。结论:刘教授在治疗消渴胸痹时,药物五味方面,多采用辛、苦相配,辛开苦降,一升一降,调畅脏腑气机;辛甘、酸甘相配,辛甘化阳,酸甘化阴,调补阴阳。药物四气方面,用药平和,其中多温、平、寒性药物,很少用热性药物。药物归经方面,多入肝经、心经、脾经、肺经、胃经、肾经等,使药物直达病所,疗效倍增。重视中药"性-效-用"整体观,调治消渴胸痹。  相似文献   

14.
中药种类繁多,功效千差万别,古人以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说明其内在联系.不同味的药物可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而同一种味的药物,其作用往往有某些共同之处.同时,气与味是密切相关的,五味必须与四气结合起来理解.先谈谈五味的作用特点:1.辛味药具有发散、行气作用.辛味药口尝有麻辣或清凉感,有的气芳香,能发散表邪或疏利气机,用于邪束肌表及气滞等证.其特点归纳到一点是善于行走.辛味的强弱,往往反映其发散、行气作用的强弱.辛味虽有温凉之别,然辛温(热)者居绝大多数.如辛温解表药、行气药、化湿药、温里药等均是.因其温热,所以还兼有散寒作用.辛凉药除部分辛凉解表药外,其他类药物为数极少.有的中药教材以菟丝子为例(或以《素问·  相似文献   

15.
辛味的药性理论研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味学说是中药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深入探讨中药的五味理论,有必要对每一种药味分别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以辛味药物为对象,对其药性理论展开了系统研讨。由于历代医药家对药物辛  相似文献   

16.
“五味”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后,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层出不穷,1977-1985年是中药药性理论研究蓬勃发展期,其后药性理论一直成为科研工作者密切关注的课题.“五味”理论经多个时代医家的不断深化,已具有一定的成型体系和医疗方法.另外,明代之前的“五味”理论在当时已发展得非常健全,为后世留下了诸多重要信息.研究明代之前中药“五味”理论系统及其溯源,对现阶段的中医药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冯文战  李光霞  张林  高立  刘代群  李陶  彭艳 《光明中医》2016,(19):2783-2785
四气五味理论是中药药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神农本草经》到后世的本草著作中均有中药四气五味的论述,《黄帝内经》中有大量篇幅将中药五味理论与临床治疗结合起来,将中药的五味功能化,用于指导临床治疗。中药五味理论的临床运用在后世医家的论著里未能得到系统总结和发展。现将中药五味理论与藏象理论及脏腑升降理论相结合,用于指导内科杂症的治疗选药,效果显著,从五味理论的理论渊源、临床应用,初步探讨五味理论的临床应用,并附医案3则。  相似文献   

18.
探索中药治疗眼科炎症时药物配伍的特点及规律性,整理归纳大量治疗眼科炎症的中医传统方剂,发现大都以寒凉中药与辛味中药配伍而成。提示寒凉中药与辛味中药配伍与其协同作用有关,其机理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运用现代药物研究结合传统中医药学理论,从中药物质基础、作用于人体的生物学效应等方面,结合中药配伍与复方整体性研究,分析中药四气五味的物质基础与中药功效的相关性,评价四气五味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四气五味理论以临床证候为基础,通过探讨与药物成分、机体反应、生物代谢等因素的相关性,实现中医理论与现代临床医学的联合运用。中药药物成分对药性归属产生的影响尚不明确,且现代医学物质相关研究与传统五味界定存在差异,其主要成分与功效不完全相关,需进一步探索及完善。  相似文献   

20.
降糖中药的性效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仁寿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2):959-960
<正>糖尿病相当于中医所谓的“消渴”,其基本病理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治疗原则是清热生津,益气养阴。古代医药文献记载了许多中药可以治疗“消渴”病,有的是单味药使用,有的在复方中应用,但许多药物的降糖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证实。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编纂出版的《中华本草》记载,现代药理实验证实具有降糖作用的中药有100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