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易正洪  高进贤 《河北医药》2024,(10):1451-1457
目的 探讨绞股蓝皂苷(Gyp)调节高迁移率族蛋白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HMGB1-RAGE)信号通路对骨肉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使用不同浓度(0~400μmol/L)绞股蓝皂苷处理MG63细胞,CCK-8检测细胞活力。将MG63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绞股蓝皂苷低、中、高浓度组(Gyp-L组、Gyp-M组、Gyp-H组,50、100、200μmol/L Gyp)、绞股蓝皂苷高浓度+过表达HMGB1阴性对照组(Gyp-H+pcDNA-NC组,200μmol/L Gyp+转染pcDNA-NC质粒)和绞股蓝皂苷高浓度+过表达HMGB1组(Gyp-H+pcDNA-HMGB1组,200μmol/L Gyp+转染pcDNA-HMGB1质粒)。Edu检测细胞增殖水平;Transwell小室和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ELISA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白介素-6(IL-6)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通路、凋亡及EMT相关蛋白。随后建立骨肉瘤移植小鼠模型,在体检验绞股蓝皂苷对骨肉瘤移...  相似文献   

2.
刘翠兰  李建军  赵娣  李承龙  邱长云  刘松 《天津医药》2021,49(11):1126-1132
目的 探讨尿石素C(UC)对胶质母细胞瘤(GBM)U251和U87 MG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 将U251和U87 MG细胞分为0、20、40、80、120和160 μmol/L UC处理组,通过CCK-8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24、48和72 h时增殖率。将细胞分为0、40、80和120 μmol/L UC处理组,通过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划痕愈合实验检测24 h和48 h时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24 h时细胞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24 h时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和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0 μmol/L组比较,U251细胞中不同浓度UC组于48 h开始增殖率均降低,而U87 MG细胞中40 μmol/L及以上浓度组于48 h时增殖率开始降低(P<0.05)。与0 μmol/L组比较,40、80和120 μmol/L组U251和U87 MG细胞的克隆形成率、24 h和48 h时的细胞迁移能力和24 h时的细胞侵袭能力降低,且均呈浓度依赖性(P<0.05)。与0 μmol/L组比较,120 μmol/L组U251和U87 MG细胞凋亡率均增加,40、80和120 μmol/L组U251和U87 MG细胞周期均阻滞在S期(P<0.05)。与0 μmol/L组比较,40、80和120 μmol/L组U251和U87 MG细胞中p-AMPK和p-p38 MAPK水平均升高,80和120 μmol/L组U251细胞中p-ERK水平升高,但仅120 μmol/L组U87 MG细胞p-ERK水平升高(P<0.05)。结论 一定浓度的UC可抑制GBM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其机制可能与调控AMPK/ERK/p38 MAP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探讨下调miR-19b表达对骨肉瘤MG63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人骨肉瘤MG63细胞,实验分为空白组、miR-19b inhibitor NC组、miR-19b inhibitor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通过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各组细胞侵袭、迁移情况,通过免疫印迹(WB)法检测侵袭、迁移以及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miR-19b inhibitor NC组相比,miR-19b inhibitor组miR-19b相对表达量、转染后48 h、72 h吸光度(A)值、侵袭与迁移细胞数、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Wnt、细胞核β-Catenin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细胞质β-Catenin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下调miR-19b表达可能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从而抑制骨肉瘤MG63细胞侵袭、迁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伏立诺他(SAHA)抑制骨肉瘤细胞U-2OS增殖、迁移、侵袭作用及其与雷帕霉素(Rapa)联用的抗肿瘤机制.方法 分别加入SAHA 0、2.5、5、10、20和40 μmol/L处理U-2OS细胞24和48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分别加入SAHA0、5、10和20μmol/L处理U-2OS细胞,采用细胞集落实验检测细胞的集落形成情况,细胞迁移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情况.另将U-2OS细胞分别加入SAHA 20 μmol/L、Rapa 5 μmol/L以及SAHA 20 μmol/L+Rapa 5 μmol/L联合处理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C/EBP同源蛋白(CHOP)、转录激活因子6(ATF6)和X-盒结合蛋白1(XBP1)的表达水平.结果 SAHA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U-2OS细胞增殖(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抑制细胞集落形成、细胞迁移和侵袭(P<0.05).SAHA和Rapa单用均可抑制U-2OS细胞增殖,且使ROS水平和CHOP、ATF6和XBP1的表达升高(P<0.05),两者联用上述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 SAHA能够有效抑制U-2OS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与Rapa联用后起到协同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升高ROS水平和激活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CHOP、ATF6和XBP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溴苯基姜黄素(GL63)对人胆管癌RBE细胞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基于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GL63[0(空白对照,下同)、1.25、2.5、5、10、20、40μmol/L]作用48 h对RBE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计算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不同浓度GL63(0、5、10、20μmol/L)作用48 h对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Hoechst 33342染色法、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不同浓度GL63(0、5、10、20μmol/L)作用24 h对细胞周期分布、凋亡情况以及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浓度GL63(0、5、10、20μmol/L)作用24 h对细胞中JAK2/STAT3信号通路肿瘤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GL63组(1.25~40μmol/L)RBE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并呈剂量依赖趋势;其IC50为(8.46±1.30)μmol/L。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GL63组(5、10、20μmol/L)RBE细胞的集落形成抑制率均显著降低(P<0.01);G0/G1期细胞占比均显著升高,S期细胞占比均显著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P<0.01),且细胞核呈浓染致密的固缩形态并可见凋亡小体;细胞迁移愈合率均显著降低(P<0.01),穿过基底膜的侵袭细胞数均显著减少(P<0.01);细胞中磷酸化JAK2、磷酸化STAT3、B淋巴细胞瘤-2(Bcl-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前体胱天蛋白酶9(Pro-caspase-9)、Pro-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Bcl-2相关x蛋白(Bax)、细胞色素C、裂解Caspase-9(Cleaved-caspase-9)、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GL63能通过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来实现对人胆管癌RBE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并诱导其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高良姜素通过调节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趋化因子受体-2(CCR2)信号通路对肺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人肺癌细胞系A549分为ctrl组、低浓度高良姜素组(5μmol/L)、高浓度高良姜素组(100μmol/L)、吉非替尼组(10μmol/L)、高浓度高良姜素+MCP-1组(100μmol/L高良姜素+75 ng/mL MCP-1)。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MCP-1、CCR2、凋亡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表达。结果 与ctrl组比较,低浓度高良姜素组、高浓度高良姜素组、吉非替尼组肺癌细胞A549的细胞存活率、细胞迁移愈合率、细胞侵袭数、MCP-1、CCR2、Ki67、MMP-2蛋白表达降低,而细胞凋亡率、Caspase-3含量升高(P<0.05);与高浓度高良姜素组比较,高浓度高良姜素+MCP-1组A549细胞存活率、细胞迁移愈合率、细胞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YAP蛋白对宫颈癌细胞的恶性增殖、迁移及侵袭性的作用.方法 分别以腺病毒靶向YAP干扰载体(pAd-si-YAP)、重组空载体腺病毒(pAd-mock)或磷酸缓冲盐溶液(PBS)感染CaSki细胞.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流式细胞法、划痕试验以及细胞侵袭试验分别分析感染后CaSki细胞的YAP mRNA表达、YAP蛋白表达、细胞增殖活力、细胞周期及凋亡、细胞迁移能力以及细胞侵袭能力.结果 qPCR结果显示Ad-si-YAP感染CaSki细胞的YAP mRNA表达明显低于pAd-mock感染的CaSki细胞及PBS处理的CaSki细胞[(22.01±0.24)比(80.12±0.31)、(84.18±0.22),P<0.05],表明Ad-si-YAP可以抑制YAP基因转录.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Ad-si-YAP感染CaSki细胞的YAP蛋白表达低于pAd-mock感染的CaSki细胞及PBS处理的CaSki细胞[(0.6±0.018)比(1.5±0.031)、(1.8±0.27),P<0.05].MTT结果显示24 h后pAd-mock感染的CaSki细胞及PBS处理的CaSki细胞增殖明显快于Ad-si-YAP感染CaSki细胞(P<0.05).流式细胞结果显示通过沉默YAP后,CaSki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期明显增加(P<0.05),同时CaSki细胞增多(P<0.01).划痕试验发现沉默YAP后CaSki细胞的迁移能力下降[(40.01±0.16)比(81.02±0.22)、(86.04±0.31),P<0.05],说明YAP可以促进CaSki细胞迁移.细胞侵袭试验发现沉默YAP后CaSki细胞的侵袭能力下降[(120±4)比(640±3)、(680±4),P<0.05].结论 YAP蛋白的表达可导致宫颈癌细胞的恶性增殖、迁移及侵袭,是应用于宫颈癌综合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刺槐素对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用浓度分别为4、8、16 μmol/L的刺槐素处理A549细胞,作为低、中、高浓度组,不作任何处理的细胞作为对照组;将pcDNA、pcDNA-LZTFL1转染至A549细胞中,记为pcDNA组、pcDNA-LZTFL1组;将si-NC、si-LZTFL1转染至A549细胞中再用16 μmol/L的刺槐素处理,记为刺槐素+si-NC组、刺槐素+si-LZTFL1组。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LZTFL1、CyclinD1、p21、MMP-2、MMP-9蛋白表达;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LZTFL1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刺槐素低、中、高浓度处理的肺癌A549细胞中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升高,细胞迁移、侵袭数显著降低,CyclinD1、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2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LZTFL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过表达LZTFL1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干扰LZTFL1表达逆转了刺槐素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刺槐素可能通过上调LZTFL1的表达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房》2015,(34):4782-4785
目的:研究紫杉醇联合顺铂对甲状腺癌细胞SW579增殖、迁移和侵袭作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紫杉醇(3μmol/L)组、顺铂(30μmol/L)组和联合用药(紫杉醇3μmol/L+顺铂30μmol/L)组,培养48 h。采用MTT法测定相对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PTEN)、蛋白激酶B(AKT)、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p27、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细胞的相对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发生G1期阻滞,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细胞中PTEN、p27表达增强,AKT磷酸化及Cyclin D1、MMP-2和MMP-9表达减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用药组比较,联合用药组作用效果增强,以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和顺铂联用后对甲状腺癌细胞SW579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增强,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TEN、p27的表达,下调Cyclin D1、MMP-2、MMP-9的表达及抑制AKT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陈容  时艳华 《天津医药》2021,49(11):1138-1142
目的 研究芹菜素对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增殖、侵袭、迁移、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HEC-1-B细胞,加入0、20、40和80 μmol/L的芹菜素,采用CCK-8法检测培养24、48和72 h后细胞的光密度,计算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以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PI3K(p-PI3K)、蛋白激酶B(AKT)和磷酸化AKT(p-AKT)的表达水平。结果 20~80 μmol/L范围内,随着芹菜素干预浓度的升高,HEC-1-B细胞的增殖明显受到抑制,细胞凋亡率升高,同时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增高,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下降。0、5、10和20 μmol/L范围内,随着芹菜素干预浓度的升高,HEC-1-B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下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40 μmol/L芹菜素能够下调PI3K/AKT通路蛋白p-PI3K和p-AKT的表达。结论 芹菜素能够抑制HEC-1-B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并促进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杨双  俞思全 《安徽医药》2023,27(1):79-82
目的研究紫草素促进食管癌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阻滞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6月期间开展细胞实验,培养食管癌 Eca109细胞,分为不含药物杜氏改良 Eagle培养基( DMEM)处理的对照组,含不同剂量紫草素 DMEM处理的紫草素组,含 2.0 μmol/L紫草素和 10 μg/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1)DMEM处理的 2.0 μmol/L紫草素 +10μg/L IGF-1组。检测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及凋亡基因活化的胱天蛋白酶 -3(cleaved caspase-3)、细胞周期蛋白 D1(cyclin D1)、磷酸化磷酸肌醇 3激酶( PI3K)、蛋白激酶 B(AKT)的表达量。结果 0.5 μmol/L紫草素组、 1.0 μmol/L紫草素组、 2.0 μmol/L紫草素组的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 G1期比例、 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量[ 0.5 μmol/L紫草素组( 0.64±0.14)、 1.0 μmol/L紫草素组( 0.81±0.19)、2.0 μmol/L紫草素组( 1.02±0.24)]高于对照组 0.41±0.07,细胞周期 S期、 G2期比例及 cyclin D1[0.5 μmol/L紫草素组( 0.80±0.16)、 1.0 μmol/L紫草素组( 0.68±0.13)、 2.0 μmol/L紫草素组( 0.45±0.09)]、 p-PI3K、p-AKT表达量低于对照组[ cyclin D1表达量(0.91±0.18)](P<0.05); 2.0 μmol/L紫草素 +10 μg/L IGF-1组的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 G1期比例、 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量低于 2.0 μmol/L紫草素组,细胞周期 G2期比例及 cyclin D1、p-PI3K、p-AKT表达量高于 2.0 μmol/L紫草素组( P<0.05)。结论紫草素具有促进食管癌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阻滞的作用,该作用与抑制 PI3K/AKT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2.
崔晓佳  谭程  杨百霞  倪峰  杭达明  沈健  钱霞 《安徽医药》2024,28(6):1103-1108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对人食管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及 JAK激酶 2/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 3(JAK2/STAT3)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 2021年 7月至 2022年 7月,体外培养人食管癌 OE19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做干预)和实验组( 15、 30、60、90和 120 μmol/L白藜芦醇干预 24 h)进行预实验,根据细胞计数试剂盒( CCK-8)预实验结果,筛选有显著作用且细胞活力高于 50%的 30、60、90 μmol/L白藜芦醇进行后续的实验,后续实验又分为对照组(不做干预)、 30、60、90 μmol/L白藜芦醇组(30、60和 90 μmol/L白藜芦醇)和 30 μmol/L白藜芦醇 +抑制剂组( 30 μmol/L白藜芦醇 +10 μmol/L JAK2/STAT3通路抑制剂 AG490),干预 24 h。用 5-乙炔基 -2''脱氧尿嘧啶核苷( EdU)、 Hoechst 33258染色、 Transwell、实时荧光定量 PCR(RT-qPCR)及蛋白质印迹法对细胞增殖率、凋亡情况、迁移数及细胞周期蛋白 D1(cyclin D1)、胱天蛋白酶 -3(caspase-3)和 JAK2/STAT3相关因子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浓度实验组的细胞活力与对照组相比逐渐降低,其中 30、60、90和 120 μmol/L白藜芦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 120 μmol/L白藜芦醇组细胞活力低于 50%,所以本研究选择 30、60和 90 μmol/L白藜芦醇继续后续实验; 60 μmol/L白藜芦醇组,细胞增殖率(41.49±5.06)%、迁移细胞数( 36.67±2.52)个显著低于对照组( 53.34±1.99)%、(58.00±  相似文献   

13.
吴德建  杨秋  谢桂丹  彭鑫 《天津医药》2023,(12):1293-1299
目的 探讨紫草素(SHI)调节Notch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肝癌组织、癌旁组织、肝癌细胞(HepG2、Hep3B、HCCLM3、Huh-7、SMMC-7721细胞)及正常肝细胞(HL-7702细胞)中Notch、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HES1)、hairy相关转录因子1(HEY1)蛋白表达;将Huh-7细胞分为对照组、L-SHI组(1μmol/L SHI)、M-SHI组(2μmol/L SHI)、H-SHI组(4μmol/L SHI)、DAPT组(50μmol/L Notch信号抑制剂DAPT)、H-SHI+丙戊酸(VPA)组(4μmol/L SHI和8 mmol/L Notch通路激活剂VPA)。CCK-8法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Huh-7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Huh-7细胞凋亡以及细胞周期;细胞划痕实验以及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Huh-7细胞迁移和侵袭情况;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Notch、HES1、HEY1在肝癌组织和细胞中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Huh-7...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白术内酯Ⅰ调节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信号通路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白术内酯Ⅰ(0、25、50、75、100、150μmol/L)处理子宫内膜RL-952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将RL-952细胞分为对照组(无处理)、白术内酯Ⅰ(50μmol/L)组、IL-6组(10 ng/mL)、白术内酯Ⅰ(50μmol/L)+IL-6组(10 ng/mL),MTT法、E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qRT-PCR法检测细胞中IL-6、STAT3表达水平;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MMP-2、Ki-67、IL-6、p-STAT3、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0μmol/L比较,25μmol/L、50μmol/L、75μmol/L、100μmol/L、150μmol/L白术内酯Ⅰ干预的RL-952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呈浓度依赖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白术内酯Ⅰ组RL-952细胞活力、增殖率、迁移和侵袭个数、IL-6和STAT3...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miR-133b对骨肉瘤细胞增殖与转移的影响。方法q RT-PCR检测人骨肉瘤细胞系(MG-63)与人正常成骨细胞系(h FOB)中miR-133b的表达水平;运用MTT实验检测miR-133b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的生长能力的作用;运用划痕实验检测miR-133b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的迁移能力的作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miR-133b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的侵袭能力作用。结果qRT-PCR检测结果显示,MG-63细胞中miR-133b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h FOB细胞的表达水平(P<0.01);MTT检测发现,外源高表达miR-133b可抑制人骨肉瘤MG-63细胞的生长(P<0.01);划痕实验检测发现,外源高表达miR-133b可抑制人骨肉瘤MG-63细胞的迁移能力(P<0.01);Transwell侵袭实验显示,外源高表达miR-133b可抑制人骨肉瘤MG-63细胞的侵袭能力(P<0.01)。结论外源高表达miR-133b可抑制人骨肉瘤MG-63细胞的增殖与转移。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迷迭香酸通过线粒体通路诱导骨肉瘤MG-63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MG-63细胞,将10、20、30、40、50、60μmol/L迷迭香酸作用于MG-63细胞,MTT和CCK-8法检测迷迭香酸对细胞生长的影响;AO/EB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yt-c、Caspase-3、Bax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MTT和CCK-8结果显示迷迭香酸可浓度相关性地抑制MG-63细胞的生长;AO/BE染色可看到迷迭香酸组凋亡细胞明显增加;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迷迭香酸可浓度相关性地促进MG-63细胞凋亡,并将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Western blotting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迷迭香酸20、40、60μmol/L组的Bax、Caspase-3和Cyt-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0.01);与对照组比较,迷迭香酸20、40、60μmol/L组的Bcl-2蛋白表达水平则明显降低(P0.05、0.01),且呈剂量相关性。结论迷迭香酸可显著促进人骨肉瘤MG-63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线粒体凋亡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弓翠屏  王英 《安徽医药》2023,27(1):69-73
目的研究洛伐他汀对卵巢癌 SKOV3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该研究于 2019年 8月至 2020年 5月进行,体外培养 SKOV3细胞。细胞计数( CCK-8)法检测( 0、5、10、20、40、60 μmol/L)洛伐他汀对转化生长因子 -β(TGF-β)诱导的 SKOV3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划痕、 Transwell实验、蛋白质印迹法( Western blotting)检测对照组、 TGF-β(10 μg/L)组、洛伐他汀(10 μmol/L)组、洛伐他汀 +TGF-β组 SKOV3细胞的迁移、侵袭、上皮细胞间充质化(EMT)和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蛋白水平。结果与 0 μmol/L组( 0.885±0.066、1.365±0.114、1.669±0.123)相比, 5(0.746±0.059、1.365±0.114、1.669± 0.123)、 10(0.625±0.051、1.015±0.062、1.284±0.086)、 20(0.518±0.044、0.856±0.067、1.101±0.081)、 40(0.402±0.033、0.703±0.062、 0.917±0.072)、60 μmol/L(0.276±0.022、0.536±0.043、0.756±0.071)洛伐他汀呈浓度依赖性抑制 TGF-β诱导的 SKOV3细胞 24 h、48 h和 72 h增殖( P<0.05);与 TGF-β(10 μg/L)组相比,洛伐他汀逆转 TGF-β诱导的 SKOV3细胞迁移( 212.341±20.523比 357.962±32.632)、侵袭(114.362±10.963比 179.635±15.432)抑制 EMT,减少磷酸化 p38(p-p38)蛋白水平(1.256±0.116比 1.897±0.145)(P<0.05)。结论洛伐他汀可能通过调控 p38MAPK通路抑制 TGF-β诱导的 SKOV3细胞迁移、侵袭、 EMT。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草药吉马酮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宫颈癌Hela细胞,分别用0、40、80、120、160、200、240、280μmol/L吉马酮处理Hela细胞24 h、48 h、72 h,CCK-8检测并分析吉马酮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分析吉马酮对Hela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吉马酮对Hela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吉马酮可以抑制Hela细胞增殖,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24h IC50为182.09μmol/L;吉马酮以浓度依赖性方式抑制Hela细胞迁移侵袭能力(P<0.01);吉马酮可以诱导Hela细胞凋亡,且呈浓度依赖性(P<0.01);经不同浓度吉马酮处理Hela细胞24 h后,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表现G1、G2期细胞比例减少,S期比例显著增加(P<0.05)。吉马酮可浓度依赖性下调Hela细胞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P<0.05)。结论吉马酮能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诱导细胞发生S期阻滞,并可诱导细胞凋亡和下调Bcl-2/Bax蛋白比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岩藻糖的氟化模拟类似物2-氟-L-岩藻糖(2-fluoro-L-fucose,2FF)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凝集素染色法检测2FF处理后乳腺癌细胞中核心岩藻糖的表达情况;CCK-8法测定2FF处理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法测定2FF处理后乳腺癌侵袭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分析Hippo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2FF可显著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核心岩藻糖的表达,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2FF处理后可以显著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和侵袭;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2FF使用后,pYAP、pLATS、pMST1/2表达下降,总体YAP、LATS、MST1表达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2FF可以抑制核心岩藻糖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并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其机制可能与Hippo信号通路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对肝星状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肝星状T6(HSC-T6)细胞,细胞计数Kit8(CCK-8)法检测0、10、20、40μmol/L木犀草素对HSC-T6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观察0、10、20、40μmol/L木犀草素对HSC-T6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蛋白印迹法检测木犀草素对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5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20、40μmol/L木犀草素能明显抑制HSC-T6细胞的增殖(P<0.05);10、20、40μmol/L木犀草素能明显抑制HSC-T6细胞划痕的修复(P<0.05);10、20、40μmol/L木犀草素能明显抑制HSC-T6细胞穿膜(P<0.05);10、20、40μmol/L木犀草素能明显抑制细胞中由血清诱导的去磷酸化(p)-ERK5表达(P<0.05)。结论:木犀草素呈浓度依赖性抑制HSC-T6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RK5蛋白磷酸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