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从赤芝Ganoderma lucidum中提取、分离和纯化获得碱提多糖组分,在表征其基本理化性质和精细结构的基础上,对其体外免疫调节活性进行研究。方法赤芝子实体干燥粉碎后,利用碱提醇沉法提取粗多糖,经Q-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色谱柱纯化得到灵芝多糖组分(LZJ-0.15)。采用PMP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及高效凝胶渗透色谱-十八角度激光光散射联用法(HPGPC-MALLS)测定LZJ-0.15的单糖组成及相对分子质量特征,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NMR)、碳谱(13C-NMR)及二维谱(1H-1H COSY和1H-13C HSQC)对LZJ-0.15的精细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吞噬中性红实验对灵芝多糖LZJ-0.15进行免疫活性评价。结果 LZJ-0.15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半径及Mw/Mn分别为24 700、46.6 nm和1.019,其单糖组成分析显示以葡萄糖为主(92.3%),核磁谱图显示LZJ-0.15为→3)Glc(β1→及→6)Glc(β1→连接为主的葡聚糖。RAW264.7细胞吞噬中性红实验显示LZJ-0.15具有较好的免疫调节活性。结论赤芝碱提灵芝多糖相较于水提多糖组分具有较优的免疫活性,有望开发成重要的免疫调节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仙茅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的促活化作用及对细胞表面Dectin-1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仙茅多糖(500,250,125,62.5,31.25μg/ml)处理细胞36h,MTT法测细胞活性,ELISA法测TNF-α分泌量,Griess法测NO的分泌量,qRT-PCR测细胞Dectin-1 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Dectin-1受体抑制剂昆布多糖(终浓度为50和100μmol/ml)对细胞预处理2h后,再用仙茅多糖刺激,qRT-PCR测细胞TNF-α和i NOS mRNA的相对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吞噬FITC标记的大肠杆菌的能力。结果 RAW264.7细胞受到仙茅多糖刺激后,Dectin-1 mRNA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或P0.05),且在一定范围内存在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仙茅多糖对RAW264.7细胞的吞噬功能和分泌活性因子TNF-α和NO的能力有提升作用(P0.01或P0.05),这种作用可以被Dectin-1受体抑制剂昆布多糖阻断。结论仙茅多糖可以增强RAW264.7细胞的吞噬功能和分泌活性因子TNF-α和NO的能力,从而促进细胞活化,其机制可能与细胞表面Dectin-1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3.
探究肉苁蓉低分子糖对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及潜在机制。该实验将RAW264.7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细菌脂多糖(LPS)阳性对照组、肉苁蓉低分子糖处理组,其中肉苁蓉低分子糖的给药浓度为3.91~62.5 g·L-1。采用中性红法检测巨噬细胞吞噬活性,一氧化氮(NO)试剂盒检测NO的释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巨噬细胞激活相关蛋白(TNF-α,IL-6,IKKβ,p-IKKβ,IκBα,p-IκBα,NF-κB,p-NF-κB)的表达。结果显示,肉苁蓉低分子糖对巨噬细胞具有激活作用,具体表现在:其可显著提高RAW264.7细胞NO的释放量,并促进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表达。同时,其还可显著提高NF-κB的磷酸化及其上游关键信号蛋白IKKβ和IκBα的磷酸化水平。另外,低分子糖中的甘露醇可以使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显著提升。以上结果表明,肉苁蓉低分子糖对巨噬细胞具有激活作用,其潜在机制是通过NF-κB信号通路来实现的,甘露醇可能是其中的一种关键活性单体成分。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2017,(3)
目的比较仙茅不同炮制品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免疫活性的影响。方法仙茅不同炮制品水提液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以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CCK-8)测定其细胞增殖率,中性红试验法测定其中性红吞噬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培养上清中活性氧簇(ROS)、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分泌水平。结果仙茅不同炮制品均能提高RAW264.7细胞的增殖及吞噬活性,促进其分泌NO、TNF-α并且拮抗ROS的释放,以苔黑酚葡萄糖苷、盐仙茅效果较为显著。结论盐仙茅能有效提高RAW264.7细胞的免疫活性,苔黑酚葡萄糖苷可能是仙茅中增强RAW264.7细胞免疫活性的有效物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茺蔚子中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以及半制备HPLC等多种色谱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结合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NMR和MS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通过测定化合物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RAW 264.7巨噬细胞释放一氧化氮(NO)的抑制能力来评价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结果 从茺蔚子正丁醇提取部位中共分离得到4个萜类化合物,含1个新化合物,结构分别鉴定为(-)-(5R,6S,8R)-5,6-二羟基-二氢猕猴桃内酯(1)、蜜柑苷A(2)、淫羊藿次苷C3(3)、益母草宁素K(4)。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4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释放NO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化合物1是新化合物,化合物3是首次在益母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和4是首次从茺蔚子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可以显著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NO释放,具有潜在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6.
孙文畅  杨隆河  邱彦  任杰  黄锐  傅瑾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22):3161-3166
目的:研究独活挥发油对内源性大麻素水解酶N-脂肪酰基乙醇胺水解酶(N-acylethanolamine-hydrolyzing acid amidase,NAAA)水解活性的影响以及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反应模型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独活挥发油,GC-MS检测化学成分;采用LC-MS检测NAAA水解活性;采用LPS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细胞炎症反应模型;采用LC-MS检测细胞内棕榈酸乙醇胺(N-palmitoylethanolamine,PEA)水平;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肿瘤坏子因子-α(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白细胞介素-6(IL-6)mRNA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TNF-α含量;采用Griess法检测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独活挥发油可抑制NAAA水解活性,升高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内PEA水平;独活挥发油可下调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因子TNF-α,iNOS,IL-6 mRNA表达;独活挥发油可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TNF-α和NO释放.结论:独活挥发油能够抑制NAAA水解活性,升高细胞内PEA水平,降低炎症因子表达,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7.
《辽宁中医杂志》2015,(11):2161-2163
目的:通过考察糖槭叶多糖(ASP-A)和糖槭果多糖(ASP-B)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明确其抗炎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测定不同浓度两类多糖对RAW264.7细胞的毒性作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1α(TNF-1α)、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结果:糖槭多糖能够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释放细胞炎症因子NO,TNF-1α,PGE2,IL-1β的分泌量。结论:ASP-A和ASP-B在浓度小于200 mg·L-1对RAW264.7细胞无显著毒性,且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因子NO,TNF-1α,PGE-2,IL-1β的分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8.
于少朋  曾锐  韩珍  曾元莲  杨玲  瞿燕  秦旭华 《中草药》2021,52(3):635-642
目的从粗茎秦艽Gentianacrassicaulis中分离纯化多糖,初步分析其结构特征并研究其体外抗炎活性。方法采用热水浸提粗茎秦艽粗多糖(Gentianacrassicaulispolysaccharide,GCP),再经CelluloseDE-52纤维素离子交换柱、Sephadex G-100柱进行分离纯化,得到GCP-1。采用高效凝胶色谱法(HPGPC)鉴定纯度并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其单糖组成;采用红外光谱(IR)、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核磁共振波谱法对该多糖的结构进行初步分析;采用CCK-8法检测其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 264.7增殖的影响;利用ELISA试剂盒测定其对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一氧化碳(NO)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释放量的影响。结果从粗茎秦艽中分离纯化得到GCP-1多糖,相对分子质量为6.87×104,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7种单糖组成,其物质的量比为0.07∶3.07∶0.42∶1.98∶1.33∶5.22∶6.76;IR、GC-MS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表明,GCP-1是一种典型的果胶多糖,含有HG和RGI区域及AGI和AGII侧链;质量浓度在10~200μg/m L时,GCP-1能明显促进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 264.7的增殖(P<0.05),并能明显抑制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 264.7分泌IL-1β、NO和TNF-α。结论GCP-1为从粗茎秦艽中分离得到的天然来源的均一多糖,其结构和活性初步研究为秦艽多糖成分的开发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紫菀酮的体外抗炎作用及其机制分析。方法:利用脂多糖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建立细胞炎症反应模型,通过紫菀酮对其进行干预,采用Sun BioTMAm-Blue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试剂检测紫菀酮对RAW264.7巨噬细胞增殖的影响;Griess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含量;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50μmol·L~(-1)紫菀酮组RAW264.7巨噬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空白组,0.1,1,10,20,30μmol·L~(-1)紫菀酮组RAW264.7巨噬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无显著性差异;10,30μmol·L~(-1)紫菀酮组NO释放量均显著低于脂多糖组;1,10,30μmol·L~(-1)紫菀酮组IL~(-1)β和TNF-α释放量均显著低于脂多糖组。结论:紫菀酮呈剂量依赖性抑制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及NO的释放,具有体外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0.
探究肉苁蓉低分子糖(LMSC)对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靶点蛋白群及相关作用机制。该研究首先通过测定巨噬细胞吞噬活性以及NO释放量来评价LMSC对RAW264.7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实验结果显示,LMSC在0.25~2g·L-1给药浓度可显著提高RAW264.7细胞的吞噬活性及NO的释放量,提示具有巨噬细胞激活作用。通过构建LMSC键合的环氧活化琼脂糖固相微球作为亲和介质,捕获RAW264.7细胞裂解液中特异性结合靶标蛋白;对高分辨质谱鉴定获得的LMSC靶标蛋白群进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探讨LMSC巨噬细胞激活作用相关机制。实验共获得Eef2等24个LMSC靶点蛋白,分别涉及Fcγ受体依赖的吞噬、TNF-αNF-κB信号通路、糖酵解/糖原异生以及柠檬酸(TCA)循环和呼吸电子运输过程等10条巨噬细胞激活相关信号通路。以上结果提示LMSC通过作用于多个靶点进而调节细胞吞噬、NF-κB信号通路以及糖代谢途径最终实现对RAW264.7巨噬细胞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