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院下呼吸道感染的多重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对我院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的73例患者分离的103株菌株的药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我院下呼吸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排前3位的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40株(38.8%)、大肠埃希菌25株(24.3%)、金黄色葡萄球菌14株(13.6%)。感染的多重耐药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万古霉素保持较高的敏感率,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严重。结论:我院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细菌耐药率较高。临床应重视病原学送检,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患者痰培养及耐药性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患者痰培养和药敏结果,以利更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方法对48例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患者的202份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菌种鉴定,并进行药物敏感分析。结果痰培养阳性167例,阳性率82.67%;其中革兰阴性(G-)杆菌113株,占67.67%,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聚团肠杆菌等;革兰阳性(G+)球菌54株,占27.54%,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8株,占4.79%;混合感染10例。药敏结果中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较低的药物有派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耐药率明显上升,达50.98%;对大肠埃希菌耐药率较低的药物有亚胺培南、派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较低的药物有头孢哌酮/舒巴坦、派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对聚团肠杆菌耐药率较低的药物有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尚未见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依替米星耐药率为35.14%,而其他被测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于80%。结论对于危重患者肺部感染的治疗,应加强病原学监测,重视细菌的种类分布和耐药趋势,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杨新云  卓超  叶枫  钟淑卿  袁锦屏  杨灵 《今日药学》2010,20(7):37-39,66
目的 探讨2003~2008年呼吸病区抗菌药物使用与铜绿假单胞菌(PA)耐药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计算10种抗菌药物平均每日每百张床位所消耗的DDDs及同期PA的耐药率,并对抗菌药物用量与耐药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头孢他啶及头孢哌酮/舒巴坦DDDs分别与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环丙沙星、阿米卡星耐药率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其他组数据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呼吸病区头孢他啶及头孢哌酮/舒巴坦DDDs的使用量与PA耐药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医院铜绿假单胞菌(PA)的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对我院2008~2011年临床分离的PA 395株,采用半自动微生物分析仪ATB Expression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4年共分离PA 395株,痰液标本占77.2%,PA感染主要发生于ICU科室,分离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的有多粘菌素(3.05%)、妥布霉素(6.84%)、阿米卡星(8.10%)、庆大霉素(13.92%)、头孢哌酮/舒巴坦(19.42%)、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为(28.10%)、头孢吡肟(24.55%)、头孢他啶(28.86%)、环丙沙星(28.86%),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42.78%和37.72%。而对替卡西林(52.91%)、替卡西林/克拉维酸(49.11%)则有较高耐药性。结论PA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其耐药性已经十分突出,临床应严格遵守抗生素使用原则,合理应用抗生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方法采集2013年医院ICU患者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10月ICU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病原菌200株,革兰阴性杆菌129株(64.50%),真菌41株(20.50%),革兰阳性球菌30株(15.00%)。G-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较高,白念珠菌对临床常用的抗真菌药物抗菌活性较高,革兰阳性球菌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株。结论严格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降低耐药菌株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该院细菌感染菌株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临床医师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该院2012年1-10月份各临床科室送检标本细菌培养菌株分析。对临床表现和细菌培养符合细菌感染患者,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菌药治疗后的观察。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80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14株(14.2%),革兰阴性菌553株(68.7%)。其他病原菌138株(17.1%)。分离的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耐药率较高,革兰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较高。革兰阴性杆菌对青霉素类、头孢一、二代耐药率高,含酶抑剂的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革兰阴性杆菌平均敏感率达82.3%,亚安培南西司他丁依次对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敏感。按照或参考药敏结果用药患者病情好转的有653例,占81.1%。结论对可能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或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杆菌感染应选择敏感性较高的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等。该院大部分医师都能按照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或更换抗菌药物,药敏结果为临床治疗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某"三甲"医院2009年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基本资料、药敏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41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48.94%)、神经外科(12.77%)、呼吸内科(11.35%);感染患者大多存在严重原发病或免疫功能低下;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耐药率最低(0.0%),其次是亚胺培南(3.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96.7%、90.9%、92.4%、51.9%;经验性用药最多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其次为左氧氟沙星及头孢匹胺;药敏报告后主要使用亚胺培南,其次为左氧氟沙星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以单一用药为主,其次是二联用药。结论:该院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可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及亚胺培南治疗。  相似文献   

8.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康中  陈德钏  兰德权 《中国药房》2011,(18):1681-1682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156例COPD患者的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革兰阴性(G-)菌125株,以铜绿假单胞菌为首;革兰阳性(G+)菌48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首;真菌18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均<35%;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和亚胺培南耐药率均<35%;鲍曼不动杆菌除了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他唑巴坦敏感外,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均>60%。G+菌耐药性严重,但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率均为100.0%。结论:老年COPD患者的主要病原菌为G-菌,呈现出多重耐药性,耐药率也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诊留观病房与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7月-2012年6月我院急诊留观病房与EICU送检标本细菌培养分离的菌株及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高检出率的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抗菌药物敏感率调查。结果:急诊留观病房分离菌株430株,EICU分离菌株296株。急诊留观病房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最多,EICU以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最多。大肠埃希菌在急诊留观病房仅对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敏感率>80%),而在EICU其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敏感(敏感率>80%);铜绿假单胞菌在急诊留观病房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敏感(敏感率>80%),而在EICU其仅对碳青霉烯类、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敏感率>80%;鲍曼不动杆菌在急诊留观病房和EICU仅对碳青霉烯类、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敏感率>80%);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急诊留观病房和EICU对糖肽类抗菌药物敏感(敏感率为100%)。结论:急诊留观病房与EICU感染主要病原菌分布存在差别,主要病原菌耐药率均较高且呈多药耐药。碳青霉烯类、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糖肽类抗菌药物对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敏感率较高。急诊医师应参考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严胜利 《中国药业》2012,21(2):28-30
目的 探讨急性胆道感染的病原学及其药物敏感性特点.方法 选择120例手术治疗、急性胆道感染患者的胆汁,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共培养出病原菌21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62株(75.70%),以大肠埃希菌居首(32.71%),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25.23%)、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7.94%);革兰阳性菌41株(19.16%),以金黄色葡萄球菌(9.81%)居首,其次是表皮葡萄球菌(4.21%)和肠球菌(2.80%);真菌11株(5.14%).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和亚胺培南耐药率均小于30%,其中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均小于30%,其中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11.76%);鲍曼不动杆菌总的耐药率较高,除时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外,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50%,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肠球菌为主且耐药性严重,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敏感率均为100%.结论 胆道感染患者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且呈现出多重耐药性.根据胆汁的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并结合临床情况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治疗胆道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PA)分布及药敏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1年医院临床分离754株PA的临床分布及药敏结果。结果:754株PA主要分离自痰液、分泌物、尿液;主要分布在ICU、神经外科及呼吸内科;PA对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为0~11.5%,其次为头孢哌酮、头孢他啶,为7.8%~29.0%;头孢曲松最高为50.0%~63.6%。结论:本院PA耐药性控制较好,但有上升趋势;应继续加强抗菌药应用管理,降低病原菌耐药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耐药情况,促进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29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病例的高危因素及耐药情况。结果:有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前期使用抗菌药物和激素、入住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大于60d等高危因素的患者易发生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21.3%)的耐药率最低,其次是亚胺培南(30.2%),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70.6%、70.4%、62.3%、62.1%、61.0%。结论:我院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药物选择困难,加强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中国抗生素杂志》2021,45(12):1283-1287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PA)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某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临床标本分离的PA,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数据采用WHONET5.6软件和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4年共检出PA 2251株,每年PA占所有分离的革兰阴性菌的比率分别为15.46%、13.72%、14.14%和12.89%。标本来源主要为呼吸道标本(76.50%),科室分布主要为ICU、呼吸科和康复科。药敏试验表明,PA对氨曲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3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在21.6%~40%,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在20.3%~32.5%,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30%,对庆大霉素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耐药率均<20%,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14%,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为47.1%,碳青霉烯耐药菌株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高于碳青霉烯敏感菌株。结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PA)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某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临床标本分离的PA,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数据采用WHONET5.6软件和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4年共检出PA 2251株,每年PA占所有分离的革兰阴性菌的比率分别为15.46%、13.72%、14.14%和12.89%。标本来源主要为呼吸道标本(76.50%),科室分布主要为ICU、呼吸科和康复科。药敏试验表明,PA对氨曲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3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在21.6%~40%,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在20.3%~32.5%,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30%,对庆大霉素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耐药率均<20%,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14%,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为47.1%,碳青霉烯耐药菌株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高于碳青霉烯敏感菌株。结论 PA是该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PA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总体上呈降低趋势,但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予以高度关注,我院应积极防控院内感染,加强细菌耐药监测,避免耐药菌在院内流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09—2013年我院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细菌耐药。方法:使用Excel统计、分析2009—2013年我院检验科分离的1 518株大肠埃希菌对常用的22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数据。结果: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逐年增高;除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磷霉素、呋喃妥因、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外,其余15种抗菌药物均有较高的耐药率。结论:我院大肠埃希菌耐药形势严峻。减少侵入性操作、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是减少大肠埃希菌耐药率的有效措施。建议加强医院感染科、药剂科、细菌室的相互合作,做好细菌耐药预警工作,协助临床医师合理选择、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变迁趋势,探讨抗菌药物使用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变化的影响,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2012年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变化趋势及抗菌药物年用量,计算用药频度(DDDs),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耐药率与DDDs进行分析.结果 3745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痰液(占79.1%),其次为分泌物(占13.7%).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2009年开始多数药物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对哌拉西林、氨曲南、妥布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在32.0%~54.6%之间波动;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在13.4% ~ 28.4%之间波动;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呈现较高耐药性,耐药率在15.3%~37.9%之间波动.自2010年多数抗菌药物DDDs有不同程度下降;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的DDDs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呈高度正相关(r>0.800,P<0.05).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尤其是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抗菌药物用量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应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变迁趋势,探讨抗菌药物的使用对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变化的影响,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12年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变化趋势及抗菌药物年用量,计算用药频度(DDDs),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耐药率与DDDs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2年我院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未发现明显耐药变迁趋势,对碳青霉烯类始终保持低耐药性,耐药率波动于0.2%~0.5%,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多分离自各类重症监护室(ICU),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相对较低,波动于3.7%~28.1%;自2010年多数抗菌药物DDDs有不同程度下降;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的DDDs与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呈高度正相关(r>0.800,P<0.05)。结论: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尤其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或碳青霉烯酶菌株,抗菌药物用量与大肠埃希菌耐药率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应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相似文献   

18.
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ICU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07.7~2008.12入住ICU患者的基本资料及各类标本,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对患者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199株铜绿假单胞菌菌株,美洛培南敏感率为96.2%、阿米卡星敏感率为69.6%、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为65.4%、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为61.6%、亚胺培南敏感率为57.2%、头孢吡肟敏感率为32.4%、头孢他啶敏感率为28.3%;通过分析发现,住院时间长、使用抗菌药物、侵入治疗、呼吸衰竭、手术等均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的危险因素.结论:ICU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现象已十分突出,对多重耐药菌株的感染应以预防为主,建立耐药监控体系,控制耐药的发展及扩散.  相似文献   

19.
江莉  陈会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9):174-175,177
目的了解抗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情况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动态变化,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江西省人民医院临床微生物室2006年1月~2010年12月各类临床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并对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总敏感率均高于60%;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铜绿假单胞菌总敏感率均高于70%。头孢哌酮钠/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药物敏感率呈部分上升趋势;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药物敏感率呈部分下降趋势。结论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及亚胺培南对铜绿假单孢菌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但敏感率有逐年降低的趋势;含β-内酰胺抑制剂的β-内酰胺类复方制剂抗菌药物敏感性高,比单一β-内酰胺类抗菌活性更强。临床治疗应密切注意耐铜绿假单胞菌的药物监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防止药物敏感性下降,降低临床药物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PA)耐药率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相关性,结合相关性数据,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取某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收集同期PA的耐药性数据,利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其耐药情况与使用强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A检出率在这5年内几乎没有波动,较稳定。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检出率波动相对频繁,2017年MDR-PA检出率最高,2014年及2015年检出率相对较低;MDR-PA检出率与阿米卡星AUD呈正相关;PA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耐药率与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AUD呈正相关;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与环丙沙星AUD呈正相关。结论:临床在进行抗PA治疗时,应在参照药敏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避免长期使用单一品种抗菌药物,及时降阶梯治疗,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