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蔡瑶瑶  徐欣欣  吴雪清 《浙江医学》2017,39(21):1872-1876
目的研究子宫腺肌病患者宫骶韧带及输卵管峡部神经损伤情况及血清IL-10水平,为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因子宫腺肌病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术的33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因子宫颈上皮内肿瘤III级及子宫肌瘤行相同手术的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拍摄并记录两组患者腹腔镜下宫骶韧带形态学改变,测定宫骶韧带及输卵管峡部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表达情况,并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IL-10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宫骶韧带在腹腔镜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损伤及中断,输卵管峡部黏膜层和肌层PGP9.5表达的阳性率及神经纤维密度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均P<0.05)。两组患者输卵管浆膜层PGP9.5表达的阳性率及神经纤维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宫骶韧带PGP9.5表达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血管壁周围可见异常增生的神经纤维和血管壁增厚及管腔狭窄。实验组患者血清IL-10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患者宫骶韧带神经、输卵管近端黏膜层及肌层处神经即宫骶韧带上行的神经通路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且血清IL-10水平明显升高,盆腔神经损伤与炎症相互作用可能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蛋白基因产物9.5(protein gene product 9.5, PGP9.5)在泡型包虫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 AE)患者肝组织中病灶近端、远端的分布特征,明确泡型包虫病患者肝组织中病灶近端PGP9.5的阳性神经纤维密度与临床病理特征、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2年7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住院的59例泡型包虫病患者,收集患者病灶近端和远端的肝组织,并同期收集临床病理资料和生化指标信息。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9例泡型包虫病患者肝组织中病灶近端、远端的PGP9.5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分析泡型包虫病患者肝组织中病灶近端与远端PGP9.5阳性神经纤维密度的差异,进一步分析泡型包虫病患者病灶近端PGP9.5阳性神经纤维密度与临床病理特征、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泡型包虫病患者肝组织内病灶近端的神经增多,且主要分布在病灶包裹的纤维膜外层,在病灶远端神经未见明显异常。泡型包虫病患者肝组织中病灶近端PGP9.5的阳性神经纤维密度显著高于病灶远端的PGP9.5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237,P&...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各类异位妊娠的影像图特征.方法:对30例超声诊断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输卵管壶腹部妊娠8例,输卵管峡部妊娠7例,输卵管伞部妊娠7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7例,阔韧带妊娠1例.结论:异位妊娠的部位、妊娠时期、临床表现与超声影像特征相符合,便可超声诊断为异位妊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HOXA-10、PR、ER在输卵管黏膜的表达与输卵管妊娠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2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异位着床部位黏膜组织,20例正常分泌期输卵管黏膜组织及20例正常宫内早孕期子宫蜕膜组织HOXA-10基因、PR、ER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HOXA-10基因在输卵管妊娠患者异位着床部位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分泌期输卵管黏膜的表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R、ER在输卵管妊娠患者异位着床部位上皮细胞中的阳性表达明显低于在正常分泌期输卵管的表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异位着床部位HOXA-10基因表达增强,上皮细胞PR、ER表达下降或缺失,与输卵管妊娠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异位妊娠患者子宫内膜及输卵管内膜的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水平和关系,分析异位妊娠时不同部位激素受体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病例资料403例,包括早孕患者子宫内膜、异位妊娠患者子宫内膜及双侧输卵管组织、正常输卵管组织,采用SP法染色,检测ER及PR的表达水平.结果 子宫内膜的ER和PR阳性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输卵管组织,五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子宫内膜组ER和PR阳性表达正常宫内早孕组最高,输卵管妊娠组较低,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输卵管组ER和PR阳性表达水平在输卵管妊娠组中较高,均高于异位妊娠患者正常侧输卵管及正常输卵管组,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异位妊娠患者子宫内膜与输卵管组织的ER、PR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ER及PR在妊娠输卵管黏膜组织中含量较低,导致输卵管上皮发育及肌层蠕动功能与生殖活动不相适应,可能是发生输卵管妊娠的因素之一;通过诊断性刮宫检测子宫内膜的ER、PR水平可以间接了解异位妊娠者患侧输卵管ER和PR的表达水平,决定最佳的治疗方案,缩短治疗时限.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输卵管动脉阻力指数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自2017年3月到2019年4月间收治确诊为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76例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入院检查各项指标正常的宫内早孕者78例作为对照组,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对比观察两组对象输卵管动脉阻力指数存在的差异。结果 常规超声检查研究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薄于对照组(P<0.05),其异位妊娠部位在输卵管壶腹部、间质部和壶腹部近峡部分别有64例、9例、3例;研究组有6例(7.89%)显示出子宫螺旋动脉,明显低于对照组57例(73.08%),研究组子宫螺旋动脉阻力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而输卵管动脉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侧输卵管动脉阻力指数水平明显高于健侧(P<0.05)。结论 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输卵管积水不孕症患者生育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收集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接受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82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剔除了3例因双侧输卵管近段梗阻建议行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后,最后共79例人组本研究。根据输卵管积水与否分为:输卵管积水组(42例)和非积水组(37例),随访2年,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总的宫内妊娠率为41.8%,其中积水组为31.O%(13/42),非积水组为54.1%(20/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积水组异位妊娠5例,流产3例,非积水组异位妊娠1例,流产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妊娠率随积水程度加重而下降。结论输卵管积水影响不孕症患者宫腹腔镜术后生育结局,Ⅲ一Ⅳ期患者妊娠率明显降低,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其生育能力的改善有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在输卵管性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诊断为输卵管性不孕的116例患者,其中观察组58例进行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对照组58例进行介入治疗;2组患者年龄、间质部、峡部、远端梗阻的输卵管条数等均无统计学差异,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腹腔镜联合组术后输卵管通畅及宫内妊娠情况均显著优于介入治疗组(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输卵管黏膜异常显影、通畅度及其柔软度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联合宫腹腔镜治疗能明显提高输卵管通畅及宫内受孕率,术前输卵管功能评价能为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
受精卵种植在于宫体腔外部位的妊娠称为异位妊娠。随着经阴道超声 (TVS)技术的进步和彩色多普勒能量超声(CDE)的运用 ,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率有很大提高。1 分类及病理基础1.1分类 异位妊娠可以分为子宫外异位妊娠和子宫内异位妊娠。子宫外异位妊娠包括输卵管妊娠占 95 %以上 (壶腹部、峡部、伞部、间质部 )、卵巢妊娠、残角子宫妊娠和腹腔妊娠。子宫内异位妊娠包括子宫角妊娠、子宫峡部妊娠和子宫颈妊娠。1.2病理基础1.2 .1受精卵在输卵管内发育 可以种植在输卵管任何部位 ,大多在输卵管壶腹部 ,由粘膜层直接进入肌层 ,滋养细胞在…  相似文献   

10.
丁敏 《中原医刊》2009,(15):24-26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患者术前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的高低变化,并采用不同术式来观测患侧输卵管通畅功能的关联关系。方法将随机收治的异位妊娠者248例中纳入有资料随访的115例列入调查(52.99%),115例输卵管妊娠未破裂型患者行保守性手术治疗,手术后3—6个月内行输卵管造影术,了解术后输卵管的通畅情况与手术前血中β—HCG值高低的关系。结果①血中β-HCG值高分组(〉3U/L)、低分组(〈3U/L)输卵管通畅率分别为36.00%、67.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低值组(βHCG〈3U/L)腹腔镜术后和开腹手术后患侧输卵管通畅率峡部、壶腹部、伞部分别为20.00%、72.97%、71.43%和0、66.67%、75.00%,总输卵管通畅率分别为66.35%、68.75%;高值组(β—HCG〉3U/L)腹腔镜术后和开腹手术后患侧输卵管通畅率峡部、壶腹部、伞部分别为34.78%、50.00%、35.29%和0、40.00%、50.00%,总输卵管通畅率分别为35.29%、37.50%。两组峡部、壶腹部、伞部通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不同术式(腹腔镜术和开腹手术)术后患侧输卵管的通畅率和不同部位(峡部、壶腹部、伞部)输卵管妊娠术后的通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时,术前血β—HCG值越高,保守性手术后的患侧输卵管通畅率越低,且与术式和部位无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不孕症患者盆腔粘连的影响因素,观察盆腔粘连对输卵管再通的影响.方法 收集386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临床资料,粘连组进行输卵管再通术和腹腔镜分离粘连术,对照组进行输卵管再通术.观察输卵管再通和妊娠结局.结果 流产、异位妊娠、盆腔疾病史和宫腔操作史是不孕症患者盆腔粘连的主要影响因素(P均<0.05).异位妊娠次数、盆腔疾病率及宫腔操作次数与盆腔粘连程度呈正相关,粘连组再通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12个月后粘连组和对照组正常妊娠、异位妊娠、流产率、再次阻塞率的差异显著,不同粘连程度以上指标的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 流产、异位妊娠、盆腔疾病史和宫腔操作史是不孕症患者盆腔粘连的主要影响因素,盆腔粘连导致输卵管再通率低,术后12个月正常妊娠率低,流产、异位妊娠、再次阻塞风险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剂量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金华市妇幼保健院确诊为输卵管妊娠并行腹腔镜下切开取胚术的124例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研究组63例,术中行输卵管切开前于着床部位输卵管系膜处注射垂体后叶素2 U;对照组61例,术中行常规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术后患侧输卵管通畅率、术后妊娠率及术后异位妊娠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为(47.0±7.5)min,短于对照组的(58.7±7.9)min(P<0.01);术中出血量为(17.3±7.3)mL,少于对照组的(41.0±9.1)mL(P<0.01);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为1.5%,低于对照组的3.3%(P<0.05);术后输卵管通畅率为55.6%,高于对照组的34.4%(P<0.05);术后不避孕1年内的妊娠率为46.6%,高于对照组的31.6%(P<0.01);异位妊娠率为1.7%,低于对照组的7.0%(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着床部位输卵管系膜处小剂量垂体后叶素注射后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能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保护术后患侧输卵管功能,提高术后妊娠率。  相似文献   

13.
谢亚辉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1):2546-2547,2550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在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8月-2010年8月间收治的经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的输卵管妊娠患者160例。治疗组93例行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或挤压取胚术后于输卵管妊娠部位的输卵管系膜处注入MTX 25mg;对照组67例手术方法相同,但不行MTX局部注射。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血β-HCG下降快,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术后3个月输卵管的通畅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但术后同侧异位妊娠及宫内妊娠发生率,两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中应用MTX疗效快,能有效地保留输卵管,增加术后输卵管的通畅率,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腹腔镜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和在该手术中加用患侧输卵管系膜内注射甲氨喋呤的疗效。方法:把128例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的患者随机等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行腹腔镜下输卵管线性切开术输卵管妊娠产物清除术;治疗组手术同时于输卵管系膜内注射甲氨喋呤(methotrexate,MTX)30mg。术后随访监测血HCG下降水平、甲氨喋呤的副作用以及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持续性异位妊娠(persistent ectopic pregnancy,PEP)发生率分别为1.56%、16.36%,有显著性差异(P<0.01)。MTX的副作用以及输卵管通畅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输卵管线性切开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创伤小、术后恢复好,并可保留输卵管及生育功能;而在去除妊娠物后将小剂量MTX(30 mg)注入输卵管妊娠种植部位组织中可减少腹腔镜治疗后PEP的发生,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5.
许燕丽  武孟香  陈婉秋 《吉林医学》2012,33(31):6751-6752
目的:观察垂体后叶素于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切开取胚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输卵管妊娠患者140例,分为两组,每组70例,对照组手术不用垂体后叶素,试验组手术使用垂体后叶素注射于妊娠部位的输卵管系膜层做手术预处理,分析两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式情况。结果:术中平均出血量对照组大于试验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切除输卵管者分别为15例和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治疗输卵管妊娠时,使用垂体后叶素做输卵管周围的预处理,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而且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输卵管。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氨甲喋呤联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临床诊断为异位妊娠可以保守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A组)50例,氨甲喋呤联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对照组(B组)30例,单纯氨甲喋呤治疗。比较各组治愈率及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A组成功率为93.29%,B组为89.79%,两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包块消失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输卵管通畅情况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喋呤联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异位妊娠可以缩短包块消失时间,提高输卵管的通畅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改良法输卵管再通术配合中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再通术配合中药治疗组100例,单纯再通术治疗组80例,术后随访6个月~1年,统计两组治疗方法的有效率、宫内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及复发粘连率。结果 再通术配合中药治疗组有效率为72%,单纯再通术有效率为5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6个月~1年,再通术配合中药治疗组宫内妊娠率为48%,异位妊娠率5%,复发粘连占复查人数27.8%;单纯介入组宫内妊娠率为32,5%,异位妊娠率为8.7%,复发粘连占复查人数56%。两组宫内妊娠率及复发粘连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改良法输卵管再通术配合中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有效率、受孕率均较单纯改良再通术效果好,复发再粘连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蛋白基因产物9.5(protein gene product 9.5,PGP 9.5)、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在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DS)在位内膜功能层和腺肌病灶中的表达及其与痛经的关系,探讨神经纤维及其生长因子在子宫腺肌病痛经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ADS在位内膜功能层和病灶组织,对照组在位内膜功能层、肌层组织中PGP 9.5、NGF的表达;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对ADS痛经程度评分,并分析其与上述因子的相关性。结果 PGP 9.5在ADS在位子宫内膜功能层中呈特异性表达;与对照组相比,PGP 9.5、NGF的表达在ADS在位内膜功能层和病灶中明显增高(P<0.05);ADS在位内膜功能层和ADS腺肌病灶中PGP 9.5、NGF的表达与痛经程度有显著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分别为0.520和0.688,0.543和0.503。结论 ADS在位内膜功能层中PGP 9.5的特异性表达,可能为ADS诊断提供新的途径;ADS中PGP 9.5、NGF的高表达与其痛经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病人采取不同手术方式对于术后妊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2000~2005年间本院住院手术病人中行输卵管开窗术或者切除术有意愿再次妊娠患者并术中行卵管通液术证实对测卵管通畅135例进行3~4年随访。其中A组62例,行开窗术。B组73例行输卵管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方式对于再次妊娠的影响。结果比较术后3~4年内妊娠宫内妊娠率及再次异位妊娠发生率。宫内妊娠率:A组25例宫内妊娠。B组16例宫内妊娠,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异位妊娠率:A组15例,B组8例,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于采取输卵管开窗术应推荐。因为保留输卵管增加了总的妊娠率,增加了宫内妊娠率。尤其要求再生育者,保留输卵管应建议。对于无生育要求者建议切除患侧卵管,因为保留卵管同时增加了再次异位妊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