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剖宫产孕妇产前血糖水平与新生儿出生后低血糖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5年1—12月在我院产前检查和足月剖宫产的孕妇585例,其中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者[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estational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GIGT)、妊娠期50g糖筛选(glucose challenge test,GCT)异常、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183例,孕期血糖筛选正常者402例。微量法测定孕妇产前10min、新生儿出生后1h的血糖。结果 新生儿低血糖与孕妇临产前血糖水平无明显相关性。与血糖正常孕妇比较,GDM和DM孕妇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而GCT(+)孕妇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孕妇临产前血糖水平与新生儿低血糖无明显相关性,GDM和DM孕妇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增加,需要加强监护。  相似文献   

2.
刘秀娜  罗羽  张翠华  江露 《护理研究》2008,22(31):2871-287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母亲分娩的新生儿出生后24 h血糖变化规律.[方法]选择住院孕妇分娩的新生儿143例.其中糖代谢正常孕妇分娩的新生儿50例列为对照组;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分娩的新生儿50例列为GDM组;妊娠期糖耐量减低(GIGT)孕妇分娩的新生儿43例列为GIGT组.分别在出生时及出生后1 h、2 h、6 h、12 h、24 h进行血糖监测.[结果]GDM组、GIGT组新生儿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均在出生后1 h血糖值最低,而后血糖逐渐升高,至24 h后血糖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DM组及GIGT组间血糖紊乱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孕妇妊娠期糖代谢异常能增加新生儿血糖紊乱率,应重视早期新生儿血糖监测.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早期血糖监测及其与母亲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母亲分娩的新生儿出生后24h血糖变化规律。[方法]选择住院孕妇分娩的新生儿143例。其中糖代谢正常孕妇分娩的新生儿50例列为对照组;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分娩的新生儿50例列为GDM组;妊娠期糖耐量减低(GIGT)孕妇分娩的新生儿43例列为GIGT组。分别在出生时及出生后1h、2h、6h、12h、24h进行血糖监测。[结果]GDM组、GIGT组新生儿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均在出生后1h血糖值最低,而后血糖逐渐升高,至24h后血糖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DM组及GIGT组间血糖紊乱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孕妇妊娠期糖代谢异常能增加新生儿血糖紊乱率,应重视早期新生儿血糖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孕妇妊娠晚期胎儿肺成熟情况,为制订此类患者妊娠晚期管理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以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的43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糖代谢异常程度不同,分为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组(20例)和妊娠期糖耐量减低(gestational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GIGT)组(23例),并以同期妊娠且孕周相匹配的13名血糖正常的孕妇作为对照组.3组均于终止妊娠前行羊膜腔穿刺术抽取羊水,检测胎儿肺成熟度并作比较.结果:3组终止妊娠的时间均为孕(38±1)周,GDM组胎儿肺成熟者占80%,GIGT组占78%,对照组占77%,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无1名新生儿发生肺透明膜病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结论: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糖代谢异常对胎儿肺成熟度的影响不大,若在孕37周以后终止妊娠,可不必常规进行羊膜腔穿刺术取羊水检测胎儿肺成熟度,以减少对胎儿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镁离子( magnesium ions,Mg)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相关分析.方法 GDM组36例,NGT(normal glucose tolerance)组36例,测定两组研究对象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血清Mg2+水平,统计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GDM组血清Mg2+水平低于NGT组(P<0.01).GDM组中血清Mg2+水平与FBG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结论 低血镁与妊娠期糖尿病的FBG水平密切相关,检测血清Mg2+有利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现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产后体质量和糖代谢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对2014年1-12月在某妇幼保健院产前检查并诊断为GDM者113例进行前瞻性调查。根据产后42d时的喂养方式分为纯母乳喂养组与非纯母乳喂养组,比较不同喂养方式对GDM患者产后糖代谢和体质量恢复的影响。结果共100例患者完成产后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检查,其中糖代谢恢复正常者占64%,纯母乳喂养组糖代谢恢复正常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纯母乳喂养组(74%vs 54%,P=0.008);两组患者入组时和产后42d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纯母乳喂养组的体质量下降值明显高于非纯母乳喂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新生儿的出生体质量、42d体质量以及体质量增长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纯母乳喂养可以有效改善GDM患者产后的糖代谢和体质量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系统门诊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产前检查确诊为GDM的孕妇50例,给予系统的门诊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后孕妇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评估孕妇GDM知识掌握和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孕妇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后孕妇GDM知识掌握和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门诊健康教育能提高孕妇对GDM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和治疗依从性,改善血糖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孕妇外周血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GDM)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产科做产前检查的GDM孕妇(GDM组)和健康妊娠孕妇(对照组)进行外周血HbA1c、空腹血糖(FPG)、1h血糖(GLU)、2hGLU和3hGLU检测,分析两组上述检测指标的差异和HbA1c水平变化对妊娠结局影响。结果 GDM组检测HbA1c、FPG、1hGLU、2hGLU和3hGLU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或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GDM孕妇(HbA1c5.8%)发生妊高症、剖宫产、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巨大儿、胎儿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黄疸等并发症明显高于健康妊娠孕妇(HbA1c≤5.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外周血HbA1c检测水平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有助于了解GDM孕妇的GLU控制情况,对GDM的早期诊断、临床分娩、筛查及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提供指导性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糖控制满意的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与妊娠结局及孕前体质量指数(BMI)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确诊的GDM孕妇120例作为研究组,血糖均控制满意。其中OGTT 3个时点血糖(空腹血糖,服用葡萄糖后1h、2h血糖)任何1个时点异常者为Ⅰ组,共46例;OGTT任意2个时点血糖异常者为Ⅱ组,共44例;OGTT 3个时点血糖均异常者为Ⅲ组,共30例。选取同期健康孕妇120例为对照组。对各组BMI、妊娠期高血压率、剖宫产率、新生儿低血糖率、巨大儿率及入住新生儿病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孕前BMI[(21.88±2.91)kg/m~2]、剖宫产率(45.0%)、巨大儿率(19.2%)、入住新生儿病房率(18.3%)与对照组[(21.21±1.96)kg/m~2、30.0%、5.0%、8.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BMI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Ⅲ组妊娠期高血压率和入住新生儿病房率均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孕妇其孕前BMI较健康孕妇高,妊娠结局较健康孕妇组差。孕前BMI越高,OGTT血糖异常时点数目越多,GDM孕妇妊娠结局越差。临床上应对该类患者提高警惕,需注意和预防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以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孕期睡眠质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92例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将患者分为睡眠障碍组42例和睡眠正常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糖代谢指标,以糖化血红蛋白7.0%作为血糖控制达标。结果两组GDM孕妇年龄与孕周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障碍组PSQI评分显著高于睡眠正常组(P0.05),睡眠障碍组空腹血糖、餐后1 h和餐后2 h血糖水平与睡眠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障碍组患者在经过睡眠干预后,与睡眠干预前空腹血糖、餐后1 h与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糖化血红蛋白7.0%。结论改善GDM患者睡眠质量有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正常妊娠妇女糖化血红蛋白的参考范围,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空腹血糖正常妊娠期糖尿病(GDM)筛查中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 分别对60例GDM患者、63例糖耐量受损孕妇(GIGT)及407例正常孕妇进行空腹血糖(FPG)、50g糖筛试验(GCT)及HbA1c 检测,糖筛异常的进行75g口服糖耐量实验(OGCT).结果 孕中期孕妇糖化血红蛋白的参考范围低于正常人群参考范围,GDM组FPG、OGCT、HbA1c 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HbA1c检测可作为临床GDM诊断筛查的指标,参考范围低于与正常人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及胰岛素水平的测定。根据葡萄糖耐量实验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糖耐量减低(IGT)和2型糖尿病(T2DM)三组,对三组间动态血压参数和糖代谢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GT组24hDBP和nDBP显著低于T2DM组(P<0.05)。T2DM组非杓型和反杓型的血压节律发生率明显高于NGT组(P<0.01)。T2DM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含量、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NGT、IGT组(P<0.05)。结论脉压增大与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密切相关,非杓型血压与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水平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期管理与母婴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产检分娩确诊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118例。将孕期进行系统管理、血糖控制良好的孕妇78例列为干预研究组,将未进行有效规范管理、血糖控制不佳的孕妇40例列为干预对照组。同期随机抽取100例血糖正常的分娩孕妇作为正常对照组。分析比较3组孕妇的剖宫产率、妊娠并发症、巨大儿发生率等母婴结局关系。结果干预研究组的胎膜早破、早产、妊娠期高血压、胎儿窘迫、巨大儿、剖宫产率均低于干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研究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做好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系统规范化管理,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明显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母婴结局,甚至达到正常孕妇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参照食物血糖负荷值在妊娠糖尿病患者饮食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食物交换份法时参照食物血糖负荷值进行饮食教育,对照组患者仅用食物交换份法进行饮食教育,患者根据等量食物交换表随意挑选。实施教育的形式为健康教育讲座结合个别指导。观察两组孕妇空腹血糖值和餐后血糖值。结果:饮食教育干预后对照组和试验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饮食教育是控制血糖的有效手段;用食物血糖负荷知识来选择食物比用传统的食物交换份法更容易控制血糖,效果更为理想,值得在医院孕妇门诊教育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于妊娠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南京六合区人民医院产检并分娩的孕妇,根据其在妊娠24~28周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将278例GDM孕妇设为GDM组,同期选取278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并对2组孕妇妊娠分娩结局进行统计分析及比较。结果 GDM组孕妇的OGTT 3个时间点的血糖[空腹血糖(FPG)、服糖后1h(1hPG)、服糖后2h(2hPG)]值分别为(5.08±0.56)、(9.22±1.71)、(7.62±1.48)mmol/L,均高于对照组孕妇OGTT 3个时间点的血糖值,分别为(4.45±0.43)、(7.76±1.35)、(6.34±0.96)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妊娠期高血症、胎膜早破、早产、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巨大儿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GDM对妊娠结局有较大影响,可导致母婴严重的并发症,应加强妊娠期糖代谢监测及相关知识的宣教以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GDM患者50例为GDM组,葡萄糖耐量试验正常孕妇50例为NGT组,健康的非妊娠妇女50例为NC组,对三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RBP4的水平,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的水平,检测体重指数(BMI)、糖脂代谢指标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作相关分析。结果 GDM组血清RBP4和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NGT组和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87、3.19;2.55、2.96, P均<0.05),GDM组患者血清RBP4均与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hsCRP和HOMA-IR呈正相关(r分别=0.37、0.29、0.31、0.42、0.33, P均<0.05);GDM组中HbA1c和HOMA-IR还是RBP4浓度的影响因素(OR分别=1.04、0.98, P均<0.05)。结论 GDM患者体内存在RBP4异常表达,RBP4与FBG、HbA1c、hsCRP和HOMA-IR相关,并且GDM组中HbA1c和HOMA-IR还是血清RBP4水平的影响因素,提示RBP4可能参与了GDM和IR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糖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并排除糖尿病的患者328例,行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根据OGTT试验结果,将患者分为5组,血糖正常组、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FG)组、单纯糖耐量受损(IGT)组、复合糖耐量受损组、新诊断糖尿病组,通过Gensini评分系统对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评分,进行组间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比较,同时对FPG、2hPG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Gemini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纯空腹血糖受损组、单纯糖耐量受损组、复合糖耐量受损组及新诊断糖尿病组的冠状动脉病变总积分均高于血糖正常组(P均〈0.05);尤以IGT组、复合糖耐量受损组、新诊断糖尿病组增高显著;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复合糖耐量受损组、新诊断糖尿病组的组间冠状动脉病变总积分无显著差异(P均〉0.05)。2hPG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r=0.358;P〈0.001)呈正相关,FPG与冠状动脉病变Gemini积分(r=0.232;P=0.046)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2hPG与冠状动脉病变总积分(β=0.358,P=0.000)独立相关。结论IGT、IFG、新发糖尿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加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尤其以餐后血糖升高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张凡  李文坚  何军 《临床医学》2012,32(10):8-10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0例孕妇分为50 g葡萄糖负荷试验(GCT)正常组、异常组及妊娠糖尿病(GDM)组,每组10例,采用CGMS进行连续3 d血糖监测。结果GDM组整体血糖波动系数,空腹血糖平均值,餐后血糖平均值,患者早、中、晚餐三餐达到餐后血糖峰值,低血糖及高血糖事件发生次数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均<0.05)。结论 CGMS能够准确反映出GDM患者的完整血糖变化,可增强患者对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对改善母婴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PPAR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联。方法测定72例湖北汉族GDM孕妇(GDM组)及78名正常健康孕妇(对照组)PPARl基因Prol2Ala(rsl801282)SNP多态性,分析其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基因分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结果GDM组PPARγ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GDM组患者2h血糖、空腹总胆固醇、空腹三酰甘油值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GDM组不同基因型人群,PPARγ两种基因型组间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PAR7基因多态性与湖北汉族孕妇妊娠期糖尿病无直接关系,但可能参与GDM的血糖水平和脂质代谢的调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炎症因素在妊娠期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取116名孕12-16周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ADA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妊娠糖尿病组(GDM)、妊娠糖耐量异常组(IGT)及妊娠葡萄糖耐量正常组(NGT)。分别检测各组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清CRP,血清IL-6的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NGTI、GT组比较,GDM组血清CRPI、L-6、HOMA-IR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晚期与妊娠早期比较CRPI、L-6、HOMA-IR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IL-6等炎症因子与妊娠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参与了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