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上颌窦骨性分隔的MSCT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间的92例经MSCT证实的上颌窦骨性分隔患者的CT表现。结果双侧上颌窦分隔43例,单侧49例;共135个上颌窦,其中部分分隔103个(76.3%),完全分隔32个(23.7%),同一鼻窦内多处(≥2)分隔者8个(约占5.9%);上颌窦分隔分为4类:垂直冠状分隔27个(18.8%),垂直矢状分隔62个(43.4%),水平分隔45个(31.5%),斜行分隔9个(6.3%);鼻窦分隔腔的开口有分别开口于上、中鼻道、两腔相通开口于中鼻道及一分隔腔闭塞三种情况,四类上颌窦分隔在分隔腔开口情况上各不相同。结论 MSCT薄层骨窗及MPR重建图像能够对上颌窦分隔畸形的存在、分型以及窦腔开口作出准确判断,从而为临床科室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和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可靠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2.
鼻息肉是耳鼻喉科常见病。我科于 1 997年~2 0 0 1年共收治鼻息肉 88例 ,其中伴有上颌窦粘液囊肿 1 0例 ,临床尚属少见 ,现将其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0例中 ,男 6例 ,女 4例 ;年龄 2 0岁~ 48岁。右侧鼻息内伴右侧上颌窦粘液囊肿 3例 ,左侧鼻息肉伴左侧上颌窦粘液囊肿瘤 1例 ,左侧鼻息肉伴右侧上颌窦粘液囊肿 2例 ,右侧鼻息肉伴左侧上颌窦粘液囊肿 1例 ,双侧鼻息肉伴右侧上颌窦粘液囊肿2例。双侧鼻息肉伴左侧上颌窦粘液囊肿 1例 ,病史 3月~ 1 0年。鼻塞 ,下鼻甲肥大 ,流脓涕 5例 ;颊部麻木伴头痛 4例 ;颊部肿胀 ,局部隆起 ,触之…  相似文献   

3.
上颌窦根治术是由鼻外途径暴露上颌窦腔 ,在直视下清除窦内不可逆转的病变组织 ,并建立通畅的引流通道的方法。自 1997年 3月至 1999年 6月 ,共行上颌窦根治术 17例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7例患者 ,男 13例 ,女 4例。年龄 2 0— 68岁。单侧手术 15例 ,双侧手术 2例。其中慢性上颌窦炎窦腔粘膜病变严重 ,经保守治疗无效 13例 ,上颌窦肿瘤 2例 ,上颌窦异物 1例 ,上颌窦畸胎瘤 1例。2 护理2 1 心理护理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大多病程冗长 ,难以痊愈 ,患者经常流脓涕、头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 ,给生活、工作带来诸多…  相似文献   

4.
上颌窦霉菌病1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卫  郭中秋 《浙江医学》1993,15(4):231-232
迩来,国内外迭见鼻窦霉菌病的报道。笔者曾遇11例分析如下,兼论其型别。(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980年至1989年间杭州市第四人民医院计得上颌窦霉菌病10例,全系单侧发病,右5例,左5例。均经手术。1989年临安县人民医院经手术并明确诊断1例,右侧。11例发病年龄17~43岁,平均37岁。男5例,女6例。不包含糖尿病和大量长期应用抗生素或激素抑制了机体免疫功能的患者。2.分型及临床表现:(1)感染型2例。长期流脓涕,经多次上颌窦穿刺冲洗,均见回流液混浊。后在上颌窦根治术中见窦腔粘膜呈慢性炎症状态,经全部廓清处理。但术后创口形成瘘管,贯通上颌窦术腔,流米泔水样臭液体,夹有灰黄色膜状物,部  相似文献   

5.
上颌窦畸形突入鼻腔并粘液囊肿一例杨丽萍,刘俊上颌窦发育异常中以窦腔扩大,分隔等多见,突入鼻腔并囊肿形成者极为罕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患者报道如下。患者,女,33岁。因右侧鼻塞数10年,加重3年,于1993年3月8日入院。患者自幼右侧鼻腔通气差,鼻涕较...  相似文献   

6.
户良建  李方利 《浙江医学》1993,15(4):253-254
鼻窦疾病在X线平片上共性表现多,尤其是单个窦腔密度增高,常需进一步进行窦腔造影等检查。为探讨窦腔造影的价值,本文收集19例临床资料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19例中男12例,女7例。年龄16~60岁,平均38岁。上颌窦造影采用直接穿刺法,注入40%碘化油(量以窦腔大小而定)后摄华氏位和侧位片,造影完毕将窦腔内造影剂尽量抽出。5例上颌窦慢性炎症X线平片均显示为窦腔密度均匀性增高,窦腔无扩大;造影片见高密度造影剂和窦壁致密骨衬托下显示周壁粘膜增厚之低密度带,低密度带边缘较光滑。2例上颌窦粘膜下囊肿及1例粘膜腺囊肿平片均显示窦腔下壁半圆形软组织块影,边缘光滑柔软;造影片显示窦腔外下壁半圆  相似文献   

7.
患者 ,男 ,5 1岁。鼻流脓血涕、鼻塞 5个月入院 ,偶有头痛 ,为前额部痛 ,无明显规律性 ,无嗅觉减退。检查 :体温、呼吸、血压、脉搏正常 ,一般状态佳。鼻腔黏膜慢性充血 ,双中鼻甲肿大 ,中鼻道向内膨隆 ,中鼻道内未见异常分泌物 ,前后鼻孔检查未见新生物 ,双下甲如常。鼻窦CT :双侧上颌窦内可见密度不均的高密度影 ,骨壁无破坏 ,其他鼻窦未见异常。入院后局麻下、鼻内窥镜下行双侧上颌窦自然孔扩大术 ,术中探察上颌窦 ,见窦腔内有大量胆脂瘤样物 ,周边有胆脂瘤上皮附着于窦腔的底、外侧壁 ,恶臭。钳取、吸除胆脂瘤样物 ,钳取并用弯形吸引…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12岁,因右侧面颊部隆起6个月,于1987年2月2日入院。半年前发现右侧面部隆起,逐渐增大,无疼痛、发热、脓性鼻涕及牙痛。体查:一般情况好,心肺正常。右侧面颊部隆起约4×4×2cm,皮肤无红肿及青紫,质中等硬,不能移动,无压痛,有乒乓球感。穿刺上颌内室内侧壁无阻挡,未抽出分泌物及血液。鼻粘膜无充血,中、下鼻甲不大,无脓性鼻涕。X光照片(片号33710):右侧上颌窦腔消失,前壁膨隆明显,骨皮质薄,有骨破坏缺损,窦腔下方有一齿影。报告为有上颌窦含齿囊肿。 2月6日在全麻下行右上颌窦根治术,术中见上颌窦前壁、内侧壁、上壁及后壁骨质破坏,窦腔扩大约5×6×4cm。窦腔内肿块呈紫红色,质软,腐肉样,易出血,未见牙齿。清除病变组织,冲洗窦腔后,以碘仿纱条填塞。伤口愈合后出院。出院后行放射治疗,继续观察。病理检查:肉眼为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38岁。因鼻阻,头痛半年,加重10天入院。病程中患者有鼻阻,渐进性加重,伴头痛。体检:右侧鼻腔外侧壁膨隆,向中隔方向推移,总鼻道狭窄。辅助检查:副鼻窦CT示:右上颌窦囊肿伴窦腔膨胀性扩大。入院后于右侧下鼻道前端进入右上颌窦腔内取出质脆灰白色的新生物一小块送病检;结果示:右上颌窦粘液组织、遂在局麻下行右上颌窦探查术。术中见右上颌窦前壁骨质菲薄,下部部分缺损,窦腔内新生物具完整包膜,分次取除新生物,为鱼肉状,灰白色,质脆,不易出血.新生物来源于右上颌窦后外侧壁与下壁交界处,此处粘膜粗糙,内侧…  相似文献   

10.
例1,男,45岁。因双侧流涕,头痛半年就诊。检查见双侧下鼻甲略大,麻黄素棉片收敛中鼻道粘膜,体位引流后见双侧中鼻道均有脓性分泌物。心肺及腹部未见异常,副鼻窦CT示双侧上颌窦炎症。遂行双侧上颌窦穿刺冲洗,冲出大量脓性分泌物,术后头痛、流涕症状明显减轻,5d后左眼流泪,在眼科行泪道冲洗术,未通畅,予泪道插管,3月后拔管,流泪症状消失。例2,女,37岁。因头痛半年就诊,检查双侧鼻腔粘膜淡红,下甲不大,中道无脓,心肺腹无异常。副鼻窦CT示右侧上颌窦密度增高(积脓)。遂行右侧上颌窦穿刺,抽出约15ml淡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鼻息肉与乳头状瘤并存的CT表现与分析,提提高对此疾病认识,以防误诊漏诊.方法 收集鼻息肉与乳头状瘤并存16例CT资料,并经术后病理确诊.结果 16例鼻息肉与乳头状瘤并存患者,男12例,女4例;年龄在18~60岁,中位年龄40岁.单侧12例,上颌窦5例,筛窦7例,CT表现为一侧鼻腔、窦腔内充满低密度中心或基地端呈较高密度的软组织影,边界教清楚,较高密度呈条状或不规则结节状,增强后较高的密度软组织影有中度强化;一侧窦口鼻道复合体阻塞,钩突、鼻甲骨及上颌窦内壁骨质变薄;其中3例见单侧上颌窦内壁骨质缺损.双侧4例,CT表现为双侧鼻腔、筛窦腔内充满软组织低密度影,筛窦及后鼻道内见不规则较高密度影,两侧上颌窦腔内粘膜明显增厚,腔内为慢性炎性改变,筛泡间隔骨质破坏.所有患者都有双侧或单侧进行性鼻塞、多涕,其中3例偶有涕中带血,6例伴有嗅觉减退.病程6个月至5年.结论 探讨多层螺旋CT表现眼眶炎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 笔者从1991年起共行上颌窦根治术23例27侧,均用止血气囊填塞,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3例中,男性15例,女性8例。年龄16—54岁。单侧19例,双侧4例。其中慢性炎症16例,囊肿2例,出血坏死性息肉2例,上颌窦息肉合并鼻息肉3例。 1.2手术步聚:(1)常规行上颌窦根治术,清理上颌窦腔病变,合并鼻息肉者同时行鼻息肉摘除术。在下鼻道开窗,翻入粘膜瓣于窦腔。(2)止血气囊的  相似文献   

13.
冲顶式上颌窦提升植骨牙种植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冲顶式上颌窦提升植骨牙种植的动物模型,以供上颌窦提升植骨牙种植的深入研究.[方法] 拔除 16只狗双侧上颌第一、第二磨牙,行冲顶式上颌窦提升,提升高度为 2 mm、 4 mm,一侧植骨,一侧不植骨,分别于术后 3周、 6周、 12周、 24周处死动物各 4只,标本都经大体观察、放射检查及组织学检查.[结果] 移植骨愈合良好,种植体牢固,窦底黏膜完整.上颌窦提升 2 mm时,种植体顶端可见骨质存在;提升 4 mm时,只见窦黏膜,不见新骨.上颌窦提升同期植骨并植入种植体,可见种植体顶端有新骨形成,覆盖种植体.[结论] 狗有理想的上颌窦提升解剖条件,窦底提升术时可将窦底黏膜提升并保持完整,移植骨能形成新骨与牙种植体形成骨性结合,可作为研究上颌窦提升植骨同期牙种植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冲顶式上颌窦提升植骨牙种植的动物模型,以供上颌窦提升植骨牙种植的深入研究。【方法】拔除16只狗双侧上颌第一、第二磨牙,行冲顶式上颌窦提升,提升高度为2mm、4mm,一侧植骨,一侧不植骨,分别于术后3周、6周、12周、24周处死动物各4只,标本都经大体观察、放射检查及组织学检查。【结果】移植骨愈合良好,种植体牢固,窦底黏膜完整。上颌窦提升2mm时,种植体顶端可见骨质存在;提升4mm时,只见窦黏膜,不见新骨。上颌窦提升同期植骨并植入种植体,可见种植体顶端有新骨形成,覆盖种植体。【结论】狗有理想的上颌窦提升解剖条件,窦底提升术时可将窦底黏膜提升并保持完整,移植骨能形成新骨与牙种植体形成骨性结合,可作为研究上颌窦提升植骨同期牙种植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5.
钟新泉 《广东医学》2001,22(9):790-790
筛窦由于其位置和解剖的特点 ,很易被感染而形成慢性炎症 ,且常与其他鼻窦炎并存 ,最多见为合并慢性上颌窦炎。近年来 ,我们开展了在行上颌窦根治术的同时 ,经上颌窦行筛窦切除术治疗 14例患者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4例 (2 0侧 )均为慢性上颌窦炎、筛窦炎合并多发性息肉或中甲息肉样变。男 10例 ,女 4例 ;年龄2 2~ 5 5岁 ,其中 6例反复多次行鼻息肉术后复发。1 2 手术方法 患者平卧位 ,头稍抬高 ,消毒铺巾 ,麻醉方法同柯 -陆及鼻息肉手术。先行柯 -陆手术 ,术中上颌窦前壁骨创孔应稍大 ,尽量咬除内上方骨壁 ,…  相似文献   

16.
笔者于 1995~ 1998年对 16例上颌窦根治术患者术腔应用鼻内窥镜及配套手术器械经对孔对窦腔粘膜修复全过程予以不定期连续观察 ,并依据观察结果对术腔作相应处置 ,使本组全部患者术腔实现粘膜化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6例 ,男 12例 ,女 4例。年龄16~ 68岁。左侧 4例 ,右侧 12例。经CT及窦腔穿刺活检后诊断 :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8例 ,上颌窦血管瘤 4例 ,上颌窦出血性息肉 3例 ,上颌窦粘液囊肿 1例。均局麻下行上颌窦根治术。术中鉴于窦腔粘膜严重广泛损坏和防止原发病复发 ,将全部粘骨膜清除 ,自窦腔内侧壁前…  相似文献   

17.
慢性上颌窦炎是常见病,其治疗是临床上较为困难的问题。我们在1993年6月~1995年6月间对43例顽固性慢性上颌窦炎采用上颌窦穿刺后向窦腔内注射甲硝唑和丁胺卡那霉素治疗,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男40例,女3例。年龄18~55岁,平均30岁。病程5月~28年,平均4年。临床表现主要为鼻塞和流脓涕,检查见中鼻道有脓性分泌物存留。X线拍片示上颌窦均匀密度增高者26例。病史中均有反复全身使用多种抗生素及多次上颌窦穿刺,其中2例有鼻息肉手术摘除史。2.治疗方法 43例患者均先行上颌窦穿刺及生理盐水冲洗,在脓液冲洗…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 2 0 0 0年 11月至 2 0 0 2年 4月应用改制后的上颌窦穿刺针对 86人 15 4次慢性上颌窦炎进行上颌窦穿刺术。通过临床试用 ,效果满意。既安全可靠 ,又有利于初学者不损伤下鼻甲粘膜 ,又可保护穿刺针不易进入窦腔太深 ,故对于临床及教学有指导意义。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5 4次慢性上颌窦炎中 ,男性 98次 ,占5 8 4% ,女性 5 6例 ,占 41 6 %。年龄 7~ 6 5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2 2 5岁。慢性上颌窦炎双侧患者 6 1人次 ,占 79 3% ,单侧患者2 5人次 ,占 2 0 3%。1 2 临床表现 :慢性上颌炎用改制前的上颌窦穿刺针 ,易损伤鼻甲粘膜…  相似文献   

19.
灭滴灵窦腔灌注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种抗菌药物窦腔内灌注对慢性上颌窦炎的疗效已有报道。本文旨在观察灭滴灵(甲硝达唑)对该病的治疗作用。 1988年1月至12月,笔者共做103例197个上颌窦穿刺(双侧94例,单侧9例),发现积脓者共85个窦。为了确切了解单独使用灭滴灵对本病的治疗作用,对积脓上颌窦不加选择地于冲洗窦腔后灌入5%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鼻内镜上颌窦手术不同入路视野的差异与效果。方法:选择6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男性为A患者,女性为B患者;A左侧上颌窦腔、A右侧上颌窦腔、B左侧上颌窦腔和B右侧上颌窦腔),都进行上颌窦腔的观察,然后对A右侧上颌窦腔进行前壁开窗术、中鼻道开窗术和下鼻道开窗术检查,并同时应用CT三维重建分析。结果:病例A的窦腔的容积、窦底深度明显多于B病例,同时气化良好、颧骨隐窝较深与泪前隐窝比较明显(P<0.05)。前壁开窗下前壁、后壁、外侧壁、顶壁、内壁、窦底、颧骨隐窝及泪前隐窝的视野都比较好,中鼻道开窗下外侧壁和颧骨隐窝有很好的视野,下鼻道开窗下内壁与泪前隐窝相对比较差,不同入路方式的总体视野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三维重建也显示前壁开窗入路对于上颌窦的暴露较中鼻道开窗和下鼻道开窗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鼻内镜的应用有很好的应用优势,能清晰地显示腔道结构,经标准上颌窦前壁开窗的视野范围较大,从而有利于鼻窦窦病变彻底清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