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核酸疫苗即是将外源基因克隆到真核质粒表达载体上 ,然后将重组的质粒DNA直接注射到动物体内 ,使外源基因在活体内表达、产生抗原激活机体免疫系统 ,引起免疫反应。核酸疫苗为疫苗的研制提供了新的方法 ,但其引起的免疫机理尚不十分清楚。本文仅就核酸疫苗不同的免疫方式 ,包括皮内、肌肉和粘膜接种所涉及的抗原提呈机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核酸疫苗即是将外源基因克隆到真核质粒表达载体上,然后将重组的质粒DNA直接注射到动物体内,使外源基因在活体内表达、产生抗原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引起免疫反应.核酸疫苗为疫苗的研制提供了新的方法,但其引起的免疫机理尚不十分清楚.本文仅就核酸疫苗不同的免疫方式,包括皮内、肌肉和粘膜接种所涉及的抗原提呈机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编码引起保护性免疫反应的抗原基因重组于真核表达载体构建的疫苗,称核酸疫苗。本文对核酸疫苗的免疫机制,影响免疫应答的主要因素及用于婴幼儿免疫的利弊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编码引起保护性免疫反应的抗原基因重组于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疫苗,称核酸疫苗。本文对核酸疫苗的免疫机制,影响免疫应答的主要因素及用于婴幼儿免疫的利弊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含有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信号肽的人卵透明带3(HuZP3)蛋白核心抗原核酸疫苗质粒并进行体外瞬时表达。方法:将HuZP3基因用PCR方法扩增并分别引入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然后克隆入pIRESIneo载体中获得核酸疫苗质粒,经筛选鉴定后,将上述核酸疫苗质粒及空载体质粒pIRESIneo分别用脂质体瞬时转染CHO细胞,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核心抗原在体外CHO细胞中的表达,并将其免疫实验小鼠,以酶联免疫吸附法验证其免疫原性。结果:成功构建以pIRESIneo为载体的含tPA信号肽的HuZP3核心抗原核酸疫苗质粒,体外瞬时表达证实含tPA信号肽的HuZP3核心抗原在CHO细胞胞内和胞外均能表达,含tPA信号肽的HuZP3核心抗原核酸疫苗质粒的核心抗原表达水平较高,核酸疫苗质粒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结论:以pIRESIneo为载体的含tPA信号肽的HuZP3核心抗原核酸疫苗能够将细胞内的HuZP3核心抗原分泌到细胞外,构建的核酸疫苗质粒pIRES1-ZP3/tPA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为进一步研究其免疫原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影响基因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因免疫,即把外源目的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然后将重组的质粒DNA直接注射到动物体内,使外源基因在活体内表达,产生的抗原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引发免疫反应。Wolff等(1990年)发现小鼠的骨骼肌细胞能捕获含外源基因的质粒并表达外源基因,首次提出了基因免疫的概念。Tang等(1992年)将含生长激素基因的质粒导入小鼠表皮细胞,88%的被免疫小鼠产生了抗生长激素抗体,二次免疫后抗体水平显著提高。迄今已报道的DNA疫苗主要用于疾病防疫(如流感、艾滋病、结核病、肝炎、疟疾、科什曼病、牛疱疹病毒、狂犬病、脑炎病毒以及多种癌基因疫苗)、生育控制(如兔透明带蛋白、精子表面蛋白SP16基因疫苗、抑制素基因疫苗)、生长调控(如生长抑素基因疫苗)等方面。由于影响DNA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很多,导致DNA疫苗的免疫效果不一,本文就影响DRA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流感病毒至今仍是引起人类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因为流感病毒易突变,人类至今无法征服流感。疫苗接种预防流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随着现代医学工程的进展,核酸疫苗为我们提供了新的选择,特别是核酸疫苗容易快速制备,在爆发大流行时将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手段。流感病毒核酸疫苗是指将含有流感病毒基因的表达质粒,通过肌肉注射,基因枪注射等方法将其导入机体内,在机体内表达抗原蛋白从而激发机体免疫系统产生针对流感病毒编码蛋白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有效保护小鼠抵抗致死量流感病毒感染。核酸疫苗的产生使疫苗由传统的灭活疫苗、减毒…  相似文献   

8.
血吸虫核酸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吸虫病 (Schistosomiasis)对人畜危害极大 ,它的防治是当今血防工作中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不少学者倾向于寻求一种有效的血吸虫疫苗 ,作为综合防治中的主要措施之一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的发展 ,血吸虫疫苗已由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和基因工程重组蛋白疫苗进展到核酸疫苗 ,这是一种新型疫苗 ,同分子疫苗一样 ,也属于一种亚单位疫苗。本文拟在核酸疫苗及其在血吸虫方面的研究进展方面做一综述。1 核酸疫苗特点核酸疫苗又称DNA疫苗 ,是将编码某种特异抗原的外源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上 ,构成重组质粒DNA ,然后把该…  相似文献   

9.
病毒核酸疫苗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核酸疫苗是指将含编码抗原蛋白基因序更的质粒载体,经肌肉注射或微弹轰击等方法导入体内,从而通过宿主细胞的转录系统合成抗原蛋白,诱导机体免疫应答,达到防治病毒感染的目的。核酸疫苗具有以下优点1.可在体内长期稳定地表达抗原蛋白,表达的抗原蛋白其结构与天然构更为接近,抗原性强;2.不仅能诱导体液免疫应答,并且能诱导细胞免疫应答,3.与减毒活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相比,研制工艺简单,成本低,运输贮存方便,临床应  相似文献   

10.
核酸疫苗是由载体和编码病原体某种抗原的cDNAs或mRNA构建而成,它被注入机体后不仅能表达蛋白,还能诱生免疫应答。对其深入研究将有助于认识核酸疫苗在抗传染性疾病方面的作用,并为其临床应用的可能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新型疫苗——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免疫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进展对预防性和治疗性疫苗的研制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抗原的加工与递呈机制的深化、多种细胞因子及相互作用的揭示、抗原表达的分析、新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的克隆与表达、核酸免疫及其机制的研究、人类基因组中有关免疫应答及调控因子的新进展等均已经或将会对人类用疫苗预防与控制疾病发生深远的影响。展望 2 1世纪 ,最先发展新型疫苗的领域将是抗感染免疫。重新认识不同感染因子引起不同的免疫应答、超敏反应、或迟缓型超敏反应 ,对于优化后和选择疫苗抗原 ,诱生最佳机体的免疫应答是发展新疫苗的基础。在今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核酸免疫是指将编码外源蛋白的核酸表达载体直接导入机体以激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由于核酸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较强的细胞免疫应答 ,故有望应用于慢性病毒性感染如乙型肝炎的治疗。探讨如何增强乙型肝炎病毒核酸疫苗的免疫效应 ,尤其细胞免疫效应具有重要意义。为此 ,我们构建了编码乙型肝炎病毒 (HBV ,hepatitisBvirus)表面抗原蛋白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R3 1 S作为HBV核酸疫苗 ,研究了人白细胞介素 2 (rhIL 2 ,recombinanthumaninterleukin 2 )对HBV核酸疫苗诱导BAL…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以恶性疟原虫红内期重要的疫苗候选抗原——裂殖子表面蛋白1(MSP1)羧基端编码分子量42000蛋白的基因片段为外源基因的可用作候选核酸疫苗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目前对疟疾核酸疫苗的研究仅见于鼠疟,将恶性疟原虫FUP株裂殖子表面蛋白1羧基端编码42000蛋白的基因片段用常规分子克隆方法,分别克隆入非分泌性真核表达载体VR1012和改建后的分泌型载体VR1012/TPA中,通过PCR和酶切鉴定出重组克隆。结果成功地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VR1012/MSP1-42和VR1012/TPA/MSP1-42。结论目前对疟疾核酸疫苗的研究仅见于鼠疟红外期,该研究对研制有效的恶性疟原虫红内期核酸疫苗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其免疫保护作用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流感病毒至今仍是引起人类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因为流感病毒易突变,人类至今无法征服流感.疫苗接种预防流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随着现代医学工程的进展,核酸疫苗为我们提供了新的选择,特别是核酸疫苗容易快速制备,在爆发大流行时将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手段. 流感病毒核酸疫苗是指将含有流感病毒基因的表达质粒,通过肌肉注射,基因枪注射等方法将其导入机体内,在机体内表达抗原蛋白,从而激发机体免疫系统产生针对流感病毒编码蛋白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有效保护小鼠抵抗致死量流感病毒感染.核酸疫苗的产生使疫苗由传统的灭活疫苗、减毒疫苗等第一代疫苗和亚单位等第二代疫苗发展至第三代.它不仅能应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而且还能应用于癌症和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使疫苗由预防疾病转为治疗疾病.我们以小鼠为实验动物,流感病毒核酸疫苗为研究模式来阐述核酸疫苗抗病毒感染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5.
人精子膜抗原基因PH-20 DNA疫苗质粒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精子膜抗原与受精和胚胎的早期发育有密切关系,其中部分抗原能引起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导致免疫性不育。PH-20(posterior head 20)在精子表面的特异性分布及其在受精过程中的作用,使其作为免疫避孕候选疫苗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核酸疫苗在体内为真核天然表达,不需要体外表达、纯化,且具有免疫持续时间长,制备、携带方便,廉价等优点。PH-20是一种多功能蛋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共表达HIV-1 gag-gpl20与IL-6重组鸡痘病毒和核酸疫苗联合免疫小鼠的免疫应答。方法以重组鸡痘病毒首免,以表达相同抗原的核酸疫苗质粒追加免疫,检测免疫小鼠脾特异性CTL杀伤活性和血清抗体水平。结果联合免疫组脾特异性CTL杀伤活性比重组鸡痘病毒单独免疫组、核酸疫苗单独免疫组、鸡痘病毒疫苗株对照组和空白质粒对照组高,血清抗体水平显著高于空白质粒对照组和鸡痘病毒疫苗株对照组,但与重组鸡痘病毒单独免疫组、核酸疫苗单独免疫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重组鸡痘病毒和核酸疫苗的联合免疫可诱导小鼠产生更强的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7.
DNA免疫是指将某种蛋白质抗原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直接注射到动物体内,使外源基因在活体内表达,表达的抗原可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诱导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迅速,不仅丰富了基础免疫学的内容,而且在应用研究中显示出其潜在的防治疾病及其他方面的应用价值。以这类新的重组质粒构建的DNA疫苗被喻为“第3代疫苗”,具有诸多传统疫苗没有的优越性,迄今已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设计、构建猪链球菌GDH真核表达载体并研究DNA疫苗免疫小鼠的体液免疫.方法 在猪链球菌保护性抗原GDH基因5'末端引入人IL-2信号肽序列,通过PCR进行拼接,得到的融合DNA片段经过酶切克隆入质粒pcDNA3.0,构建核酸疫苗重组质粒pcDNA3.0-gdh.通过肌肉注射途径将重组质粒pcDNA3.0-gdh免疫小鼠,经ELASA实验和Western blot进行检验.结果 构建的表达载体在小鼠体内表达出正确的目的 蛋白,能诱导体液免疫.结论 构建的DNA疫苗能够引起体液免疫,为研究猪链球菌核酸疫苗提供分子工具.  相似文献   

19.
构建以恶性疟原虫红内期重要的疫苗候选抗原-裂殖子表面蛋白羧基端编码分子量42000蛋白的基因片段为外源基因的可用作候选核酸疫苗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目前对疟疾核酸疫苗的研究仅见于鼠疟,将恶性疟原虫FUP株裂殖子表面蛋白1羧基端编码42000蛋白的基因片段用常规分子克隆方法,分别克隆入非分泌性真核表达载体VR1012和改建后的分泌型载体VR1012/TA中,通过PCR和酶切鉴定出重组克隆。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电转染技术结合初免后加强免疫策略能否增强结核杆菌核酸疫苗的免疫原性。方法将编码结核杆菌的Ag85A和ESAT-6蛋白抗原的基因分别插入到质粒pVAX1载体中,构建成HG85和HG6两种核酸疫苗。每只BALB/c小鼠肌肉注射10μg核酸疫苗,同时于注射部位施加方型波电脉冲促进质粒DNA体内转染;进行3次初免,再用相应蛋白质抗原或卡介苗加强免疫。结果肌肉注射10μg核酸疫苗加电转染能诱导出与不用电转染接种100μg核酸疫苗相似或更强的抗体免疫应答。初免后采用相应蛋白加强后小鼠产生的免疫应答偏向于TH2型,血清特异性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比加强前提高5—76倍。而用卡介苗加强免疫,产生的免疫应答偏向TH1型。结论采用电转染技术结合蛋白质或卡介苗加强免疫策略,能显著增强结核杆菌核酸疫苗在动物体内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