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腹部浅层吸脂术21例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浅层吸脂技术对腹多脂皮肤松垂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在肿胀麻醉下,应用深层加浅层吸脂技术治疗21例。结果:术后腹围减小4cm-15cm,皮肤回缩好。结论;浅层吸脂技术对腹壁多脂松垂者有明显疗效,较腹壁成形术,手术简化、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与肿胀技术相结合,修复头皮缺损伴颅骨外露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将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与肿胀技术相结合,修复头皮缺损伴颅骨外露8例患者,与以往9例未采用肿胀技术的病例在术中出血、术后早期疼痛及术后血肿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应用该方法为8例患者修复头皮缺损伴颅骨外露,术中出血少,术后早期疼痛减轻,术后血肿发生率低.经术后3个月~2年的随诊,疗效满意.结论:肿胀技术下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头皮缺损伴颅骨外露是一种安全可靠实用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微创技术在皮肤扩张器埋置术中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利用微创切口埋置扩张器进行皮肤扩张,控制皮肤切口裂开和扩张器外露并发症。方法:选用导管外置式扩张器和传统扩张器,在局部肿胀麻醉下经微创切口置入皮下间隙,注水导管全部外置,对213例皮肤扩张病例进行观察。结果:经病变内垂直小切口埋置扩张器均获成功,局部肿胀麻醉和术中注水扩张可控制出血,无一例患者接受输血。术后进行快速扩张顺利,总并发症发生率为7.4%。结论:经微创切口埋置扩张器损伤小,并发症少,适合快速皮肤扩张术。  相似文献   

4.
皮肤囊肿的治疗时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皮肤囊肿手术治疗的时机。方法对120例皮肤囊肿分别行皮肤囊肿摘除术、皮肤囊肿刮除术,皮肤囊肿感染行脓肿切排术。结果皮肤囊肿摘除术后愈合时间、术后瘢痕、术后复发率明显优于另两种手术。结论皮肤囊肿应尽早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我科从2004年6月~2005年1月对手部压砸伤患者术后采用口服威利坦缓释片治疗皮肤软组织肿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阴茎根部皮肤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0年9月至2012年4月,18例包皮过长患者施行阴茎根部皮肤环切术(A组),对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外观满意度进行比较,并与33例传统包皮环切术(B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平均手术时间(40±6)分钟,长于B组(30±5)分钟(P<0.05)。A组术后切口肿胀1例,无切口出血、血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B组术后切口肿胀25例,切口出血3例,均高于A组(P<0.01)。A组患者术后外观满意度评分平均为2.8分,高于B组的2.2分(P<0.05)。结论阴茎根部皮肤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肿胀麻醉下刮吸结合皮肤切除术治疗腋臭的效果.方法:采用腋部切口,肿胀麻醉下刮吸结合皮肤切除术去除大汗腺等组织治疗腋臭.结果:本组32例患者,术后腋部气味消失,效果良好.结论:肿胀麻醉下刮吸结合皮肤切除术治疗腋臭的方法简易,效果确切,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四肢皮肤逆行撕脱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原位修复四肢皮肤逆行撕脱伤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0年以来,对23例四肢皮肤逆行撕脱伤病例,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吻合撕脱皮肤皮下静脉后进行原位修复。结果 临床修复四肢皮肤逆行撕脱伤23例,其中19例皮肤完全成活,3例皮肤边缘部分坏死,1例皮肤完全坏死。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吻合回流静脉,使静脉回流方向接近正常,改善微循环,为早期皮肤成活创造条件。同时能最大限度减少术后皮肤肿胀,使皮肤功能恢复良好,因而是治疗该类损伤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自1997年至2004年,我们对中老年上眼睑皮肤松弛者采用局部肿胀麻醉方法,利用显微外科微创技术,行外眦部眶膜深部组织悬吊固定术,使上睑皮肤松垂及鱼尾纹明显改善,效果满意.该方法操作简单,术后肿胀轻微,恢复快,皮肤颜色无明显改变,视野不受影响,患者易于接受.现就术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轴点转移骨间背侧动脉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01—2016-12间在濮阳市红十字医院接受手术的48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行双轴点转移骨间背侧动脉皮瓣修复术的患者为观察组、行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术的患者为对照组,各24例。观察2组患者术后24 h时患处皮肤颜色、肿胀程度差别。随访6个月,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手功能,患处皮肤两点辨别觉及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4 h时,观察组患处皮肤红润率及轻微肿胀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时,2组患者UEFT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升,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两点辨别觉明显短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内,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轴点转移骨间背侧动脉皮瓣修复可有效改善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手功能及患处血液循环状态,有利于恢复。  相似文献   

11.
2007-2009年,我科采用综合疗法治疗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例均为男性;年龄30~62岁,平均42岁。专科检查:会阴部及肛周皮肤红肿疼痛,病变区与正常皮肤无明显分界,皮肤部分坏死,阴囊肿胀,色红,阴茎包皮出现不同程度肿胀。  相似文献   

12.
患者 女,63岁。以“全身肿胀7个月,加重伴胸闷气短20d”于2008年5月19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7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肿胀,脱发,记忆力减退,言语缓慢,发现双侧上、下肢皮肤逐渐变硬,皮肤坚实发亮,就诊于当地医院予活血化瘀治疗后,患者症状无明显缓解。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29岁,因右前臂机器砸压伤20h,于2004年8月3日入院。患者受伤后,即在当地医院手术,行伤口清创,前臂骨折内固定术,然后转入本院,诊断:右前臂毁损伴尺、桡动脉损伤;右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人院后检查发现右肘部至腕部有一不规则缝合伤口,约32cm长,皮肤挫伤,前臂中上段肿胀,中下段皮肤暗紫,手指皮肤苍白,无血运,感觉运动消失。照片示右桡骨钢板内固定,对位对线良好。  相似文献   

14.
笔者于2009年2月收治髌骨交锁1例.报告如下。 1病例报告 患者女,65岁。不慎跪倒后致左膝关节活动障碍4h就诊。疼痛剧烈,关节被强迫在伸直位。查体:左膝关节无明显肿胀,膝前可触及髌骨位于股骨髁中央,无侧方脱位,髌骨上极向前上方翘起,皮肤被顶起,下极处凹陷,皮肤皱褶明显,关节呈伸直位。  相似文献   

15.
全颜面皮肤磨削术治疗面部痤疮瘢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用全颜面皮肤磨削术治疗面部痤疮瘢痕。方法 自1996年2月至2004年5月用全颜面皮肤磨削术治疗面部痤疮瘢痕110例。结果 痊愈45例,显效:40例,有效25例。平均创面愈合时间10d。结论 全颜面皮肤磨削术治疗面部痤疮瘢痕值得在皮肤磨削整形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和评估乳胜肽修护精华液在水光注射术后缓解敏感皮肤、修复皮肤屏障的有效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年1月-2022年6月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医疗美容门诊水光术后16例就医者,就医者在水光术后均使用乳胜肽修护精华液+保湿霜,并于水光术后3d、7d、14d分别进行普通拍照、VISIA拍摄、皮肤镜图像采集,并填写就医者自我评价调查问卷。结果:(1)皮肤镜下检查,4例(4/16)就医者术后7d皮肤状态基本恢复术前水平,3例(3/16)就医者术后14d仍可见较明显分枝状毛细血管,但程度较前减轻,其余就医者皮肤状态基本恢复术前水平;(2)VISIA拍摄示4例(4/16)就医者术后7d红色区深度、范围恢复到与术前相近,3例(3/16)就医者水光术后14d红色区仍未恢复到术前水平,但颜色深度、范围较前改善;(3)就医者自我评价调查问卷反馈,15例就医者评分≤8分,1例就医者评分为10分。结论:在水光注射术后使用乳胜肽修护精华液对修复术后敏感性皮肤、缓解不适症状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磨削术自1905年Kromayer首创并应用于临床至今已有100年的历史,近20年来,国内在临床治疗皮肤浅表性损伤中磨削术已有应用,但仍不普遍,主要原因是对皮肤磨削术的效果不甚了解,担心术后的色素变化,我院自1989年始行各类皮肤磨削术共计11360例,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头皮巨大神经纤维瘤切除术中减少出血及创面修复的方法.方法:2003年4月~2008年4月,应用瘤周肿胀技术配合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头皮巨大神经纤维瘤8例.结果:8例患者均一次性完整切除瘤体,扩张皮瓣修复缺损创面.术中出血明显减少,出血量约100~300ml.随访3个月~1年,均未见肿瘤复发,扩张皮瓣成活良好.结论:瘤周肿胀技术配合扩张器技术可以较好地完成头皮巨大神经纤维瘤的完整切除及修复.  相似文献   

19.
根据衰老皮肤结构变化的特点,应用真皮下切割法进行皮肤结构的重塑,增加真皮组织中胶原蛋白的含量,修复断裂的胶原。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术后15天,经切割的皮肤面积缩小30%左右(P<0.01),表皮层增厚,表皮真皮交界处表皮钉加深,乳突增高,皮面平坦,无凹凸不平。临床应用后,可明显减少外眦鱼尾纹和鼻唇沟皱纹。该方法对消除细小皱纹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衰老皮肤结构重塑术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衰老皮肤结构变化的特点,应用真皮下切割法进行皮肤结构的重塑,增加真皮组织中胶原蛋白的含量,修复断裂的胶原,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术后15天,经切割的皮肤面积缩小30%左右(P〈0.01),表皮层增存,表皮真皮交界处表皮钉加深,乳突增高,皮面平坦,无凹凸不平,临床应用后,可明显减少外毗鱼尾纹和鼻唇沟皱纹,该方法对消除细小皱纹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