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前列腺癌是威胁中老年男性健康的常见肿瘤,成为男性癌症死因的第二位。 PI3K/Akt/mTOR信号通路能够通过维持细胞生存、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周期运行及血管生成等促进前列腺癌病程发展。本文综合国内外文献,阐述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和通路相关的药物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2.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世界大多数地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发展是一个多步骤过程,以改变正常细胞的分子信号为启动点,促进细胞发展,最终产生一种表型改变的恶性转化细胞。已有报道指出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protein kinase B(Akt)/the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与结直肠恶性肿瘤产生有紧密的联系。也有报道证明约60%~70%的结直肠癌患者存在Akt信号的活化及PTEN的表达受损,进而说明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药可以作为恶性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近年来,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不同的实验模型中利用针对这条通路的天然及合成药物来降低恶性肿瘤负荷。将近年来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结直肠恶性肿瘤中的研究做一综述,并就今后结直肠恶性肿瘤中该通路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I3K/mTOR双重抑制剂已成为抗肿瘤药物研发的热点之一.近年,NVP-BEZ235因其能有效并特异性地双重抑制PI3K/mTOR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而受到关注.本文综述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及NVP-BEZ235的开发.  相似文献   

4.
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与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丹丹  李庆林 《安徽医药》2012,16(3):281-283
在近年来的肿瘤治疗中,靶向生物治疗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该文就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protein kinase B(Akt)/the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PI3K/Akt/mTOR]信号通路予以综述,重点包括PI3K/Akt/mTOR信号转导在肿瘤机制中作用以及肿瘤治疗过程中耐药性方面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5.
吴群丹 《海峡药学》2020,32(1):172-174
乳腺癌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到多条信号通路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磷酸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DK)/蛋白激酶B(PKB,protein kinaseB,Akt)信号通路等的调控。其中PI3K-Akt-mTOR通路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以此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分子为靶点的乳腺癌治疗正在研究中。本文对近几年来有关乳腺癌中PI3K-Akt-mTOR信号通路突变和乳腺癌耐药机制的研究及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并对乳腺癌中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机理研究的意义及新的靶向药物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冯萍  陈斌  王亚兵 《黑龙江医药》2012,25(6):842-844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一种非典型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TEN/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的调节失常与人类多种肿瘤的发生相关。作为mTOR的抑制剂,雷帕霉素(Rapamyein)在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近几年来有关乳腺癌中mTOR信号通路及其蛋白的表达的研究和Ra-pamycin在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肾细胞癌的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2%,传统的治疗方法是使用细胞因子(干扰素或者白介素-2),但这些免疫治疗生存优势小,疗效有限,需要开发更有效的药物。肾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揭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相关受体以及RAS/RAF/MEK/ERK和PI3K/Akt/mTOR信号传导通路与肾癌的发病密切相关,这些受体和通路促进了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最近开发的药物,包括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单克隆抗体和mTOR抑制剂,能靶向作用于肾癌的酪氨酸激酶和细胞内通路,产生抗肿瘤作用。文中总结了肾癌发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靶向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评价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激活是曲妥珠单抗耐药的重要靶点之一,为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耐药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人乳腺癌细胞株BT474连续处理建立了耐曲妥珠单抗的耐药亚株BT-HerR,FISH法对耐药细胞株BT-HerR做Her-2表型分析,MTT法检测曲妥珠单抗对BT474和BT-HerR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曲妥珠单抗干预后细胞的凋亡变化,PI3K/Akt抑制剂LY294002干预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p-Akt表达。结果耐药细胞株BT-HerR Her-2基因表达为强阳性;曲妥珠单抗干预细胞72 h后,细胞的体外增殖受到抑制且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强;经曲妥珠单抗处理后比较BT474与BT-HerR细胞凋亡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曲妥珠单抗仅能抑制BT474的Akt蛋白磷酸化,LY294002则能同时抑制BT474的BT-HerR Akt蛋白磷酸化。结论曲妥珠单抗耐药细胞Akt蛋白磷酸化活化,PI3K/Akt抑制剂LY294002能明显抑制曲妥珠单抗耐药细胞Akt蛋白磷酸化,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与曲妥珠单抗耐药存在明确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癌的化疗耐药性问题显著,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方案。随着对肿瘤发病机制和信号传导通路的深入研究,以及表观遗传修饰作用机制的阐明,靶向药物研究为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本文综述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拮抗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PI3K/Akt/mTOR通路抑制剂、PD-1/PD-L1抑制剂和表观遗传修饰抑制剂等靶向药物在子宫内膜癌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为临床用药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潘腾  胡蕴慧  刘晶晶  张瑾 《天津医药》2019,47(1):98-103
乳腺癌是一种经典的激素依赖性肿瘤,内分泌治疗是激素受体阳性[HR(+)]/人表皮生长因子 2 阴性 [HER-2(-)]晚期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传统的内分泌药物,如他莫昔芬、芳香化酶抑制剂(AI)和氟维司群已被 广泛应用于晚期(局部晚期或转移)绝经后患者。然而,对于这种亚型的乳腺癌患者,在引入靶向药物,如人哺乳动 物雷帕霉素位点(mTOR)抑制剂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4/6)抑制剂后,内分泌治疗的选择已经扩大,出 现了各种靶向药物与内分泌治疗的组合。本文旨在探讨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联合氟维司群在对AI耐药的雌激素 受体阳性[ER(+)]/HER-2(-)晚期乳腺癌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匡巍  余昌胤 《安徽医药》2018,22(2):215-219
中枢神经细胞对各种损伤刺激耐受差,损伤后神经修复困难.因此促进神经保护增强神经再生能力已成为神经治疗关键.磷脂酰肌醇-3磷酸激酶/AKT/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是调节细胞周期的重要通路,在细胞增殖、生长、分化过程中起中心调控作用,在神经损伤过程中通过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可减少神经细胞死亡,促进神经修复.该文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中枢神经损伤保护作用、修复机制及可能风险作一综述,探讨将PI3K/AKT/mTOR信号通路作为靶点治疗中枢神经疾病.  相似文献   

12.
血管生成是恶性肿瘤的标志之一,涉及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细胞外基质分解等多种途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靶向抗肿瘤血管生成是临床肿瘤治疗的有效方法。木犀草素为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可通过抑制VEGF及相关信号通路、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血管新生分子、抑制孕激素活性、靶向刺激Wnt信号通路、阻断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as6)/受体酪氨酸激酶(Axl)信号通路而发挥抗肿瘤的血管生成作用。归纳了木犀草素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木犀草素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是由糖尿病引发心肌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一类原发性心肌病变,区别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以及病毒等因素引起的继发性心肌病。磷酯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 kinase,PI3K)/Akt作为人体重要的信号传导通路,参与机体正常生长繁殖、调节新陈代谢等功能。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控因子包括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糖原合成酶激酶3β、雷帕霉素靶蛋白等。DCM发病过程中,PI3K/Akt信号通路的作用包括调节血糖水平、调节脂质代谢、保护内皮细胞、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心功能并抵抗纤维化、调节心肌细胞凋亡等。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的研发为PI3K-Akt通路靶向治疗提供了可能性。该文综述了PI3K/Akt通路在DCM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PI3K/Akt信号通路与肝纤维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PI3K/Akt信号通路为细胞内重要信号传导通路之一,在促进细胞增殖、抑制凋亡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PI3K/Akt信号通路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通过干预PI3K/Akt信号通路,研究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是有意义的途径。该文就PI3K/Akt信号通路的构成、转导途径及其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天然木脂素类化合物牛蒡子苷元对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牛蒡子苷元处理HepG2 和Hep3B 细胞,通过MTT 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免疫印迹检测细胞中caspase-9 和caspase-3 的活化情况以及抗凋亡蛋白的表达。进一步通过转染Akt 质粒以及使用PI3K 抑制剂,探讨牛蒡子苷元对肝癌细胞PI3K/Akt 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 牛蒡子苷元能以浓度依赖性方式显著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同时抑制肝癌细胞中PI3K/Akt 信号通路活化,降低抗凋亡蛋白Bcl-xL、Mcl-1 和survivin 的表达,抑制mTOR 和S6K 的磷酸化;细胞过表达Akt 活化蛋白后可抑制牛蒡子苷元的上述效应,而PI3K 抑制剂联合作用可增强上述效应。结论 牛蒡子苷元可通过抑制PI3K/Akt 信号通路下调抗凋亡蛋白的表达进而促进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嵇莹莹  龚国清 《药学研究》2018,37(4):226-229
炎症是一种机体应对感染、组织损伤或者细胞应激的反应,并且可以通过修复机制恢复组织功能。炎症发生时会引起多条信号通路的激活,包括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JAK/STAT)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以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通路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在炎症相关疾病中的分子作用机制,为研发以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雷帕霉素靶蛋白为靶点的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青藤碱(sinomenine, SIN)逆转人乳腺癌MCF-7细胞他莫昔芬(tamoxifen, TAM)耐药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通过短时间高浓度TAM刺激MCF-7细胞诱导耐药株,采用MTT法检测细胞耐药性的改变;进一步通过MTT法检测SIN和TAM对耐药株MCF-7/TAM的毒性作用,并采用CompuSyn软件分析两药联用的联合指数,评价联合效应;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药对MCF-7/TAM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CF-7/TAM细胞内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以及SIN干预后,MCF-7/TAM细胞内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MCF-7/TAM细胞株对TAM敏感性显著降低,耐药模型构建成功;SIN和TAM均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MCF-7/TAM细胞的增殖,SIN干预能够显著增加MCF-7/TAM细胞对TAM的敏感性,经CompuSyn软件分析显示两药呈协同作用;SIN和TAM联合应用能够更显著地诱导MCF-7/TAM细胞凋亡和阻滞细胞周期;MCF-7/TAM细胞中PI3K、Akt和mTOR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MCF-7细胞,经过SIN干预后MCF-7/TAM细胞中PI3K、Akt和mTOR的磷酸化水平显著下降。结论 青藤碱能够有效逆转MCF-7细胞对他莫昔芬耐药,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neu)诱导的雌激素依赖性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的拮抗作用。方法①表皮生长因子(EGF)处理Ishika-wa细胞株及转染HER-2/neu的Ishikawa细胞株,蛋白印迹法检测转染细胞前后总Akt(t-Akt)及磷酸化Akt(p-Akt)蛋白、环氧化酶(COX)-2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雌二醇(E2)的含量。②用PI3K/Akt的抑制剂LY294002抑制信号通路,以不同时间(浓度为20μmol/L时,分别作用10,20,40和60min)和不同浓度(5,10,20和40μmol/L)作用30min后,再次检测COX-2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E2水平。结果 HER-2/neu可引起子宫内膜癌细胞Akt活化,经EGF刺激后p-Akt/t-Akt比值、COX-2及细胞上清液中E2的表达量在转染组显著高于未转染组(P<0.05)。应用抑制剂抑制PI3K/Akt通路后,转染HER-2/neu的Ishikawa细胞株中COX-2的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的Ishikawa细胞株,同时细胞上清液中肿瘤E2的含量于转染HER-2/neu的Ishikawa细胞株明显低于正常Ishikawa细胞株(P<0.05);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2组细胞COX-2及E2的表达均逐渐减少,且抑制作用与浓度及作用时间呈依赖关系。结论 HER-2/neu可能通过PI3K/Akt通路来诱导COX-2的转录,进而导致雌激素的分泌增多,使子宫内膜癌细胞无限生长。  相似文献   

19.
Akt,即蛋白激酶B,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通路重要成员。超过50%的肿瘤中Akt过度活化,因此对Akt的抑制也是肿瘤靶向药物开发的方向之一。Akt发现至今已近30年,但尚无小分子抑制剂成功上市。近期Akt抑制剂ipatasertib和capivasertib的成功研发,以及对三阴性乳腺癌和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Ⅱ期临床研究取得的较好疗效,确证了Akt抑制剂对PIK3CA/AKT1/PTEN基因突变或缺失患者的治疗优势,也指明了激酶选择性更好的ATP竞争性抑制剂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白屈菜-元胡药对(CHCR)的主要成分,预测其抗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的药效物质、潜在作用靶点及通路并进行验证。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MS)技术对CHCR乙醇提取物的成分进行分析;对所得成分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构建CHCR“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并对富集通路进行体外细胞实验验证。结果共鉴定出58个化学成分,含生物碱57个、有机酸1个。网络药理学共筛选出活性成分38个,“成分-疾病”交集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互作网络中有核心靶点38个;得基因本体条目258个,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137条,主要包括雌激素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等。验证实验结果显示,CHCR作用于MCF-7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为693μg/mL;150、300、600μg/mL的CHCR可显著降低磷酸化PI3K、磷酸化Akt、ERα蛋白和ESR1 mRNA的表达水平(P<0.01)。结论 CHCR抗ER阳性乳腺癌的作用可能与调控ER、PI3K/Akt通路有关,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