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α-干扰素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ET)是一种克隆性骨髓增生性疾病 ,其特征为血小板持续性增高 ,血小板形态和功能异常 ,临床上常有出血或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目前对 ET尚未确立标准的治疗方法。长期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易致出血 ,细胞毒性药物如羟基脲、马利兰及磷 32 有诱发 ET向急性白血病转化的可能。笔者于 1994年 10月~ 1998年 10月应用α-干扰素(IFN)治疗 5例 ET患者 ,获得满意的疗效。现着重分析干扰素对血小板数的影响以及对患者的随访观察情况。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5例患者 ,男性 3例 ,女性 2例 ,年龄 5 5 .8± 8.4岁 (4 7~ 6 6岁 )…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接收的36例急性心肌梗死采用经皮冠状动脉治疗后的患者,所有患者在围术期均使用硫酸氯吡格雷片、阿司匹林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同时进行肝素抗凝治疗。结果 2例患者由于出现出血情况停止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后出现支架内血栓形成,2例患者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血管再次疏通,导致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包括心功能较差、支架贴壁不良问题、前壁心肌梗死、过早停用抗血小板药物等。结论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概率较低,如早期积极配合治疗服用药物,预后效果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血小板去除术联合羟基脲,α-2 b干扰素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的疗效.并评价血栓弹力图检测在血小板增多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COBE SPECTRA和MCS+两种血细胞分离机对31例患者行血小板去除术,同时联合羟基脲,干扰素及常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并应用血栓弹力图(TEG)监测患者去除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①血小板去除治疗后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联合使用羟基脲/α-2b干扰素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使病情得到较快和稳定的控制.②血小板去除治疗后,患者TEG检测结果显示血小板功能指标MA值明显降低,综合凝血指数CI值明显改善,R值,Anngle角没有明显改变.③血小板的功能指标MA值与血小板计数之间没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血小板去除治疗联合羟基脲/干扰素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疗效显著,血栓弹力图监测ET患者的凝血功能对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血小板单采术对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的疗效.方法:将36例ET患者分为两组,第一组为实施血小板单采术联合药物治疗,第二组只使用药物治疗.结果:术后2 h比术前PLT数下降56%,第一组治疗4周后血小板平均数下降53%,治疗4周后症状消失10例,是第二组的2.5倍(10/4),症状减轻8例;第二组治疗4周后,血小板平均数下降15%,症状消失4例,症状减轻13例,1例维持原有症状.结论:血小板单采术是治疗ET的有效手段,能迅速去除致病因素,改善症状,特别对骨髓抑制药物不能奏效的ET患者,血小板单采术应是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aemia,ET)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变化及对血栓形成的影响,探讨奥扎格雷钠在ET患者中防治血栓发生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测定患者CD62P、PAC-1的水平;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浆血栓素A2(TXA2)代谢产物TXB2和前列环素(PG12)代谢产物6-K-PGF1α水平;观察奥扎格雷钠干预治疗对ET患者血小板活性及血栓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治疗前两组ET患者CD62P、PAC-1、TXB2、6-keto-PGF1α和TXA2/PGI2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奥扎格雷钠干预治疗后CD62P、PAC-1、TXB2、TXA2/PGI2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奥扎格雷钠干预治疗后CD62P、PAC-1和TXA2/PGI2与正常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TXB2、6-keto-PGF1α仍高于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奥扎格雷钠干预治疗组后期血栓发生率为12.5%,常规治疗对照组血栓发生率为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T患者存在血小板异常活化现象和一定的血栓形成危险,临床上除常规治疗减少血小板数量外,还应重视血小板功能的干预治疗,以改善血小板功能、防止血栓发生.  相似文献   

6.
心理行为干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消化不良 (FD)为常见的消化系统心身疾病 ,其诱发或加重因素与情绪、心理状况有密切关系 ,不少病人伴有轻度的焦虑、抑郁情绪 ,临床治疗单纯药物治疗复发率较高。本研旨在对比药物、药物合用心理行为干预治疗FD患者的临床疗效。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2 0 0 1年 2月~ 2 0 0 2年 4月符合罗马Ⅱ标准[1]FD病人 ,依据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匹配的原则 ,分别选入 :一般药物治疗组 (药物组 ) 3 8例 ,男 2 7例 ,女 11例 ,年龄 ( 3 5 .8±2 .6)岁 ,平均病程 2 .8年 ;药物合用心理行为干预治疗组 (干预组 ) 3 8例 ,其中男 2 6例 ,女 12例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NLR)、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P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检测在评估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s)血栓形成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33例初诊MPNs患者,根据血栓形成的情况分为新发血栓组、既往血栓组和无血栓组,其中动脉血栓75例,静脉血栓11例,比较不同疾病亚型及不同血栓组中NLR、PLR、MPV及RDW。结果:高NLR和高MPV是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新发血栓的危险因素(P<0.05),高MPV是ET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1)。在真红细胞增多症(PV)及ET患者中,JAK2V617F突变者的NLR和RDW更高(P<0.05),ET患者中JAK2V617F突变者的MPV更高(P<0.05)。ET组的RDW及MPV低于PV组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组(P<0.05)。结论:NLR、PLR、MPV与ET的血栓事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病例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其原因。方法分析4例PCI治疗后发生支架内血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支架内血栓的临床特征及血栓形成原因。结果 4例患者中,急性血栓1例,亚急性血栓1例,迟发晚期血栓2例。4例均再次行PCI术,再通血管,症状消失。其发生与多重危险因素、复杂病变、停用抗血小板药物等有关。结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有发生支架内血栓的可能,应引起重视。再次PCI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住院新发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患者不同血栓风险分层下的临床相关特征,为VTE的分级临床流程管理建设和完善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纳入2017年11月~2018年8月住院后新发生的经下肢血管超声诊断的VTE患者,分析不同血栓初始风险评估分组患者的基本住院信息、血栓形成部位、血栓危险因素、临床检查、临床治疗与预防的特征与差异。结果 纳入669例新发VTE患者,661例(98.80%)行血栓初始风险评估。新发VTE患者的初始风险评估分层中,极高危311例(47.05%)、高危284例(42.96%)、中危59例(8.93%)、低危7例(1.06%)。不同风险分组间血栓形成的肢体(Fisher, P=0.35)及解剖部位(χ2=4.28, P=0.90)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外科危险分层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 P=0.02),其中极高危与高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P=0.03)。不同风险分层的VTE患者,在基本住院信息、危险因素、临床检查、预防与治疗管理流程中的多个环节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VTE风险分层的新发VTE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性,可作为血栓风险分级指导下VTE临床管理流程的建设与完善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不同危险分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抗凝、抗血小板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TIA患者,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A组、B组,各50例,分别接受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疗程为7 d。两组根据ABCD2评分分为低危、中危、高危亚组,对比各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A组低危、中危有效率(100.00%、93.33%)与B组(100.00%、85.7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高危及总有效率(83.33%、90.00%)均比B组(57.69%、74.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1/50),略低于B组的8.00%(4/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抗血小板治疗相比,给予高危TIA患者抗凝治疗疗效确切,有利于减轻临床症状,降低发作频率,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是常见的骨髓增殖性肿瘤之一,血栓形成和出血是其常见并发症,可致残,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根据血栓的发生风险对患者进行危险分级并给予相应的降细胞、抗血小板聚集和(或)抗凝治疗。其中,羟基脲是降细胞治疗的一线药物,通过抑制骨髓巨核细胞增殖从而降低血小板计数。但是,临床上有部分患者存在羟基脲抵抗/不耐受,因而影响治疗和预后。因此,针对羟基脲抵抗/不耐受的ET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对ET的治疗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1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各危险分层 ,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的效果及危险分层的变化。 2方法 按 WHO/ ISH诊断及分级标准 ,将 13 1例高血压病患者根据血压水平结合心血管危险因素分为低危险层、中危险层、高危险层和极高危险层 4组 ,各组分别按不同的方案进行 1年的治疗。 3结果 收缩压由 (15 8± 16) mm Hg下降到 (13 2± 12 ) mm Hg,舒张压由 (98± 14 ) mm Hg下降到 (78± 8)mm Hg。极高危险层和高危险层比例下降分别为 2 1.3 7% (P<0 .0 1)和 6.3 4% (P<0 .0 5 ) ,中危险层和低危险层比例上升 ,分别为9.16% (P<0 .0 5 )和 17.5 6% (P<0 .0 1)。 4结论 按高血压危险分层治疗 ,总的危险因素明显下降 ,极高危下降最大 ,低危上升最大。而且有利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和增加其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2006年心房颤动治疗指南解读(2)——预防血栓栓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2006年与2001年房颤治疗指南的比较 1.1建议方面2006年房颤指南与2001年房颤指南相比,强调对患者危险因素进行分层,根据危险分层选用抗血栓栓塞药物;强调了对高危患者应加强抗凝治疗,中低危患者可以选用抗凝药物或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有效剂量范围修改为81—325mg。以下为2006年房颤指南不同点。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病治疗原则和指导方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原发性高血压通常称为高血压病 ,系指原因不明的高血压 ,占高血压的 95%左右。1 治疗原则初次发现血压增高者需要经过 1~ 2次复查核实 ,同时改善生活方式并考虑药物治疗方案。关于药物治疗的应用及其开始时间 ,主要按高血压的危险程度而定。WHOˉISH 1999年高血压处理指南提出的具体建议 ,参考下图。对高危或极高危患者 :立即抗高血压治疗并对存在的其他危险因素或疾病进行药物治疗。中危高血压患者 :在决定是否给予药物治疗前观察血压和其他危险因素数周 ,如果血压不能降至正常 ,就及时给予药物治疗。低危高血压患者 :在决定药物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门诊高血压病患者的分层和个体化治疗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随机入选垣曲县人民医院门诊高血压病患者210例,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危险性分层方法进行危险性评估,并采取个体化治疗措施,定期测量血压,观察血压控制情况及有无并发症,判断预后。结果:经高血压危险性分层,35.7%为极高危,32.9%为高危,21.9%为中危,9.5%为低危,经6个月个性化治疗,低危百分比升为18.5%,极高危下降至16.2%,中危及高危无变化。结论: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心血管危险分层与制定个体化治疗措施,能较好地控制血压,有效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剂量的干扰素-α在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中的疗效、副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1997年1月~2006年12月间诊断为ET经过干扰素-α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中男女各6例,就诊时中位年龄52岁(33—82岁)。经过干扰素-α治疗6个月,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5例,无效(NR)3例;治疗12个月CR6例,PR5例,NR1例。治疗有效者骨髓巨核细胞均减少,脾脏缩小,出血及血栓均明显控制。随访1.5-2年,CR6例,PR5例,复发1例。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但均能耐受。结论低剂量干扰素-α治疗ET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及较好的耐受性,但需长期治疗。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3,2(4):J001-J006
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 高血压的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一、高血压治疗的总体原则 1.无论低危、中危还是高危患者,都应立即采取非药物治疗措施。 2.根据危险程度决定治疗措施。 3.定期随访:要求患者定期复诊,对其行为的变化进行监测和督促,可加强干预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内二次血栓形成(ST)的相关因素、预后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00年3月~2009年12月3854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4例二次血栓形成病人的临床特征、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情况、预后及预防措施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54例者行冠状动脉支架治疗,4例病人发生二次血栓形成(0.1%),均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其中,男女各2人,吸烟史2例,合并糖尿病3例,高脂血症3例,高血压2例。血栓相关血管累及前降支近段4例,累及右冠状动脉近段1例(1例患者为2个支架内均有血栓形成)。最终造影显示TIMI血流达3级3例。停用波立维1例,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增高1例。结论:二次血栓防治策略是积极控制危险因素、治疗原发病、充分的预扩张、血管内超声的应用、应用高压球囊使支架贴壁良好及合理的使用抗血小板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72例冠状动脉支架治疗中的5 例支架内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以及围手术期的抗血栓治疗等相关因素.结果 5例患者5处靶病变支架内血栓形成,其中5处C型,5处置入药物洗脱支架.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原因:5例患者均为前降支近段分叉病变,1例为支架不能完全覆盖病变,1例为患者自行停用抗血小板药物,1例为患者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结论 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可能与下列因素相关:(1)前降支近段分叉病变;(2)长病变,支架贴壁不良,支架没有完全覆盖病变,使用药物涂层支架;(3)不充分的抗血栓治疗;(4)氯吡格雷抵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对老年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血小板活化标志CD62p、CD61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预防性应用阿司匹林减少老年ET血栓形成的可行性.方法 将65例老年ET患者分为治疗组(阿司匹林+羟基脲治疗,35例)和对照组(羟基脲治疗,30例),观察各组治疗前后CD62p、CD61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表面CD62P、CD61水平,同时检测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1水平均显著下降;全血黏度(高、中、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沉压积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能降低老年ET患者血小板活化及血黏度,可预防性使用以减少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