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6 毫秒
1.
目的探讨病区药房药品调剂工作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意义。方法随机收集病区药房于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规范化管理中的相关资料,共抽取600份处方,其中326份处方是在2017年10月开始在病区药房开展规范化管理,评价并比较管理前与管理后的差错现象。结果差错现象包括电子处方、手写处方、处方调剂。管理后的差错率明显低于管理前(P0.05)。结论将规范化管理应用于病区药房药品调剂工作中,可规范药剂科医务人员的药品调剂工作,提高调剂质量,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调剂差错事件,确保了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培养高职药学生岗位能力,我院开设了处方调剂实训课,内容包括处方调剂基本知识、西药处方调剂、中药处方调剂、处方调剂强化训练4个模块课程。实践表明,开展处方调剂实训可提高高职药学生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西药房的处方调剂差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预防处方调剂差错的防范措施。方法:本次整理统计该院西药房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登记在案的出现处方调剂差错的记录120例,对登记在案的处方调剂差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总结出现调剂差错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结果:2013年至2015年西药房共下处方2849例,调剂差错处方120例,2013年发生调剂差错45例,2014年发生调剂差错处方40例,2015年发生调剂差错处方35例,处方调剂差错类型主要有:数量错误、用法用量错误、禁忌错误、其他错误。结论:合理对待西药房处方调剂的差错,应用相应的防范措施应用于临床处方调剂工作中,可减少处方调剂差错的概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黄承华 《右江医学》2000,28(1):45-46
中药调剂俗称中药配方 ,是将一个包含着多味中药药物的中医方剂 ,药剂人员要具有很强专业性和技术性 ,才能够实施的一项工作。“调剂与方剂”一样 ,也具有法律上的责任 ,配方当中要求周密 ,制法要求精当 ;调剂要求准确 ,既要求中医医生正确的开写处方 ,又要求调剂人员按处方正确的调配。所以 ,调剂质量的好坏 ,它将直接关系到中医临床疗效的发挥 ,为了保证调剂质量与中医临床疗效 ,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本文提出自己的管见 ,供同道参考。一、审方目的与中医临床疗效的关系药剂人员在调配处方时 ,首先进行处方款项的审查 ,包括年龄、姓名、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作用,了解中药处方调剂的内涵,强化处方分析的作用。方法:以中医药的基本理论为依据,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从医师对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用药意图和药物的功能、性质等多角度出发,分析处方在中药调剂中的重要作用,并总结归纳出其主要作用。结果:通过对中药基本理论的参照以及相关资料的查阅,总结出处方分析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分析出处方的临床诊断与方剂的组成是否相符合;分析处方中中药配伍是否得当;处方的书写是否规范;是否有用药方法、剂量上的错误;分析处方的药物功能,指导患者进行科学煎药;分析处方药物性质,避免患者使用禁忌食物。结论:处方分析是中药调剂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可以避免人为用药错误而对患者造成伤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就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发生的原因展开探讨,结合相关因素提出应对策略。方法对我院门诊西药房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三年来统计上报的38例次处方调节差错事件所涉及患者基本临床资料作以回顾分析,探究处方调剂差错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结果 38例次处方调剂差错事件中37.5%为品种差错,36.8%为数量差错,10.5%为错发患者,5.3%为用法用量差错,品种与数量类门诊西药处方调剂差错事件发生率最高(P0.05)。2013年、2014年、2015年门诊西药处方调剂差错率分别为0.78%、0.45%、0.23%,门诊西药处方调剂差错率逐年降低(P0.05)。结论优化电子处方系统,采取品管圈管理手段是门诊西药房调剂差错处方防范的新思路,实施科学、合理的防范对策加强门诊西药处方调剂管理,为患者创造安全的用药环境。  相似文献   

7.
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符锐  邓程润 《海南医学》2010,21(9):110-111
目的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方法对医院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分析,并提出降低差错的对策。结果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有调剂人员责任心不强;药品名称相似与外包装相似、药品规格不详;未核对发票姓名、缺乏交代或交代不清楚;调剂人员专业知识缺乏,特别是临床基础知识缺乏;还有门诊药房空间布局不好。结论针对差错,加强管理,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  相似文献   

8.
传统中药房管理模式下,中药处方调剂误差发生率较高。中药房信息化管理是构建中药查询系统,定期需对中药材库存信息进行实时监控,规范处方书写,制定处方管理措施;并注重调剂人员素质管理,加强对调剂人员的培养力度;还应秉持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原则加强对中药的管理力度。实施现代化管理可降低中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率,提高调剂人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并分析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发生的原因分析以及采取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为研究对象,其中125张处方存在调剂差错的现象。选取西药房的处方为研究对象,并分析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发生的原因。结果 2014年调剂差错55例,2015年调剂差错42例,2016年调剂差错28例。在这所有的处方调剂中,品种差错为主要原因且出错最高,其次为数量差错以及错发患者差错、用法用量差错等。结论对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中所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以上问题进而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从而降低门诊处方的差错率以及能够规范门诊药房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
倪南珍  万正兰 《当代医学》2013,(18):150-151
目的研究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临床作用,充分了解中药调剂内涵,强化处方分析作用。方法参照中医药基本理论,查阅相关资料,从多角度出发分析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作用,总结归纳处方分析的主要作用。结果通过参照中医药基本理论和查阅相关资料,总结进行处方分析的主要作用为:可以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进行检查,避免用药重复、书写不清等人为疏忽情况发生;可以对中药配伍禁忌进行再次核查;可以对中药使用剂量、用法错误进行核查;可以为下一步的中药调剂工作做好准备;可以对中药合理性情况进行进一步分析。结论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工作中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可以有效避免人为用药错误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中药调剂是指中药房、中药店的调剂人员根据医师处方要求,按照配方程序和原则及时准确地调配和发售中药饮片或中成药的一项操作技术,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工作。“调剂”与“处方”一样,具有法律上的责任,同时它的工作又牵涉到中医中药及临床疗效方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及对策。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5月我院门诊药房52例处方调剂差错记录,找出错误原因及相应对策。结果根据研究结果显示,药房处方调剂错误原因包括以下几点:1未严格核对处方(28.85%)。2医师不专业处方没有对症下药(25.00%)。3配药师粗心,导致配药错误(19.23%)。4药品摆放不规范,药物与名字对应不上(19.23%)。5药品出现质量问题(3.85%)。6其他原因导致(患者与患者之间拿错药等)(3.85%)。结论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出现严重影响医患关系的和谐建立,要不断增强责任医师及药师人员责任心,提高门诊药师专业素质,规范处方调剂流程和差错登记制度,规范药品摆放,有效减少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率。  相似文献   

13.
中药饮片调剂工作,是医疗保健工作的重要环节,其工作程序一般分为审方、划价、调配、复核和发药五个部分,其中调配是整个中药调剂工作的中心环节。准确、及时地调配处方,预防和避免调剂差错,是药房工作的首要内容。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处方调配出现差错的现象仍时有发生,给医院带来不利影响,也不利于患者康复。笔者根据十几年工作体会,将引起中药饮片调配差错的一些原因浅析如下:1调配差错的原因1·1处方书写不规范处方是医师为患者预防或治疗疾病需要而写下的书面记录和凭证,是医疗和药物配制的一项重要的书面文件,并具有法律上、技术上和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药房处方调剂过程中,药师干预抗菌药物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自2016年后,在本院药房处方抗菌调剂中药师干预的,干预前和干预后的抗菌药物相关处方各150份,将这两组资料做分析对比,了解药房处方调剂过程中药师干预抗菌药物的结果。结果药师干预过后的药房处方,对用药频率排序方面有积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结论药师对药房处方药调剂过程中的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者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提高患者用药后的药物效果,在促进和谐医患关系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的作用与改进策略。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间实施中药饮片调剂审方改进的650例中药饮片调剂(研究组),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未实施的650例中药饮片调剂(对照组),对两组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观察对比两组调剂在临床应用中的处方差错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调剂处方分析后显示,研究组650例中药饮片调剂中,有7例出现处方差错,差错发生率为1.08%;对照组650例中药饮片调剂中,有54例出现处方差错,差错发生率为8.31%;组间对比,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结论中药饮片调剂中将审方加强,能够使调剂处方的差错率降低,保障患者的中药饮片调剂质量及用药安全等,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剖析引起门诊调剂质量缺陷的各种因素,以减少和控制差错的发生。方法:随机抽取门诊处方并综合近年有关文献,分析影响门诊药房工作质量的多元化因素及预防对策。结果:缺陷处方、调剂失误和管理不当等因素即为直接或间接导致门诊调剂质量缺陷的原因。结论:强化管理、规范处方书写、严格调剂操作规程等在降低或规避门诊调剂质量缺陷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药房调剂工作是完成中医为患者辨证论治、投与药剂的重要步骤.调剂工作者不只是简单的看方抓药,还必须具有中医基础理论和中药专业知识,既要对调剂药物的品种、数量负责,又要对中药饮片炮制、药品质量真伪以及医师处方是否正确进行监督和检查.因此调剂工作者必须要精心、细致、勤恳,要严格按照医师用药意图和操作规程办事,特别要在审查处方、计算药价、调配、复核、发药等五个关键环节上把好关.  相似文献   

18.
中药处方应付是指药房或药店调剂人员根据医师处方要求,正确选用炮制合格的饮片进行处方调配的过程。中药调剂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调剂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医师处方治疗效果。我国中药饮片品种丰富,同时又存在一药多名的情况,许多饮片名字相近。如果医师有时处方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或是调剂人员配方时注意力不集中,极易造成饮片混惰使用,产生差错事故,  相似文献   

19.
赵慧玲 《基层医学论坛》2016,(23):3265-3266
目的:探讨中药调剂的内涵及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作用。方法以180份中药处方为分析研究对象,对中药调剂进行处方分析,观察处方书写不规范、用药内容疏忽、中药配伍禁忌、用药剂量和用法错误等问题的发生率。结果中药调剂未出现药物配伍禁忌、药物剂量和用法错误、用药合理性问题;仅出现1例处方书写不规范(漏写给药剂量),告知开具处方医师后及时纠正,未引起用药错误问题。结论中药调剂中进行处方分析可及时发现并改正处方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发生人为用药错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还能为中药调制做好准备,提高药物疗效,达到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本院西药房常见处方调剂问题产生原因,并制定有效的防范对策。方法本研究确定的研究对象是本院的西药房药品调剂差错的98例,选取的研究资料时间节点为: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首先对发生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究,并依据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结果经过分析我们明确了导致医院门诊药房发生处方调剂差错的主要因素包括:药师因素、医师因素、患者因素、环境因素、其他因素五个方面,对此可采取增强药剂人员责任心、加强药品货位管理、严格遵守处方调剂操作规程、制订明确的差错防范对策、提高药师和医师专业素养等防范措施。结论针对西药房常见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是降低处方调剂差错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