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10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关元穴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 采用穴位贴敷关元穴治疗原发性痛经104例,并与对照组针灸治疗96例比较.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5.20%,对照组78.13%,穴位贴敷疗法疗效优于针灸治疗(P<0.05).结论 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且疗效优于针灸治疗.尤其适于气血瘀滞及寒湿凝滞之原发性痛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周期疗法配合艾灸治疗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于经前、经后、经间期采用穴位埋线周期疗法配合艾灸治疗,对照组予单纯经前期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治疗。3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症状积分,观察3个月经周期后判定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疼痛症状积分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埋线周期疗法配合艾灸治疗血瘀型原发性痛经能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改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单纯经前期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施氏温针灸配合穴位贴敷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评价该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施氏温针合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合穴位贴敷治疗.记录治疗前后患者麦吉尔疼痛量表各项评分,并通过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比较显著性.结果 ①治疗组愈显率为80%,与对照组53.3%比较(P<0.05).②对疼痛评定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现时疼痛强度(PPI)积分比较,2组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均有所降低(P<0.01);2组治疗前后差值进行比较,疼痛评定指数(PRI)和现时疼痛强度(PPI)积分,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施氏温针灸合穴位贴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可靠,并能明显缓解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辨证取穴中药穴位贴敷及辨证护理进行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采用辨证取穴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106例,并与对照组口服田七痛经胶囊治疗98例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23%,对照组79.59%,穴位贴敷疗法疗效优于口服田七痛经胶囊治疗(P〈0.05)。结论穴位贴敷疗法及辨证护理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且疗效优于口服田七痛经胶囊治疗。尤其适于气血瘀滞及寒湿凝滞之原发性痛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舒尔经胶囊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疗效。方法 75例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采用舒尔经胶囊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单纯采用穴位埋线治疗,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痛经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尔经胶囊配合穴位埋线对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分析。方法:采用前瞻性分析法,选取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120例。采用简单数字的随机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加穴位埋线联合穴位贴敷;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加孟鲁司特咀嚼片口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症状积分变化及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细胞因子子(Hs-CRP、IL-8、TNF-α)水平、症候积分(咳嗽、咯痰、胸膈满闷)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3.33%,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穴位贴敷能够有效地缓解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温经汤口服联合自制温宫贴穴位贴敷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妇产科门诊就诊,确诊为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患者1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和对照组(72例),分别接受温经汤口服联合自制温宫贴穴位贴敷治疗和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定疼痛缓解程度;检测血清疼痛介质水平及计算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VAS评分、痛经持续时间以及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降低(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痛经持续时间以及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降低(P 0.05)。两组治疗后血前列腺素F_(2α)(PGF_(2α))、催产素(OT)、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明显降低,β-内啡肽(β-EP)明显升高(P 0.05);治疗组治疗后前列腺素(PGE_2)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温经汤联合自制温宫贴穴位贴敷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证候,调节血清疼痛介质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吴氏蒸脐法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痛经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组和针刺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吴氏蒸脐法配合耳穴贴压治疗;中药组给予少腹逐瘀颗粒口服治疗;针刺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痛经症状、疼痛程度、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统计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药组、针刺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76.67%、78.33%,治疗组与中药组、针刺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在痛经症状、疼痛程度、中医症候积分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痛经症状、疼痛程度、中医症候积分方面与中药组、针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吴氏蒸脐法配合耳穴贴压能够有效地缓解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痛经症状、中医症候,临床疗效优于中药组和针刺组,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吴茱萸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化疗相关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8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予盐酸甲氧氯普胺止呃逆治疗联合常规护理(饮水法、饮食调理、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吴茱萸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观察两组患者每日呃逆次数,腹胀、食欲减退、泛酸、嗳气、反胃等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变化,并按照中医病症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0.98%,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腹胀、食欲减退、泛酸、嗳气、反胃中医症状积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腹胀、食欲减退、泛酸、嗳气、反胃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吴茱萸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可缓解呃逆症状并且能减轻患者腹胀、食欲减退、泛酸、嗳气、反胃等其他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瑶药外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及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瑶药外敷,对照组采用暖宫贴贴敷。观察两组患者痛经症状积分、痛经缓解程度、月经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 05);对照组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改善不明显。观察组有效率为88. 57%,对照组有效率为64. 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月经持续时间为(4. 80±0. 82) d,恢复了正常月经持续时间,对照组月经持续时间(6. 92±1. 12)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痛经程度改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瑶药外敷法在减轻痛经程度、改善痛经症状、缩短月经持续时间等方面均优于暖宫贴,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3个疗程结束后由专人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2.0%,总有效率98.0%;对照组治愈率为26.0%,总有效率82.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温经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痛经患者9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每粒0.3 g,每半天1粒;观察组每次行经前1周温经汤加减口服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每日一剂,每次行经前1周就诊用药,并随症加减。1周为1个疗程,连续进行3个月经周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4%(P<0.01)。结论:温经汤加减是治疗寒证型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汤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月经来潮前针刺十七椎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为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穴位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针刺十七椎穴)20例予针刺疗法3个疗程,空白对照组(不予针刺)20例。参照COX痛经症状量表(theCoxMenstrualSymptomScale)进行痛经临床症状评分,分别记录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痛经症状总频率(持续总时间)和痛经症状严重程度总分,并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痛经症状总频率(持续总时间)总分和痛经症状严重程度总分持续下降,第三月经周期治疗结束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十七椎穴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有效穴位,可于经前单用十七椎穴治疗原发性痛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辨证应用耳穴埋豆法对减轻原发性痛经常见证型疼痛的效果。方法对5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在辨证分型后分别给予相应耳穴埋豆,评估患者0.5 h疼痛缓解和周期痛患者再发的情况。结果 50例各型原发性痛经患者在0.5 h内疼痛缓解明显者49例,治疗后,总有效率98.0%;36例周期痛患者缓解31例,有效率86.1%。结论辨证应用耳穴埋豆法能有效缓解原发性痛经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布洛芬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耳穴、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组为91.67%,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方法简便,痛苦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针药并用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温经散寒、活血通脉止痛中药治疗。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治疗为91.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药并用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治疗青春期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法将7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对照组35例予以传统针刺疗法治疗;分别连续治疗三个月经周期后,评价其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壮医药线点灸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5),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壮医药线点灸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5.71%、97.14%,传统针刺疗法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1.3%、91.4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对青春期原发性痛经具有很好的疗效,而且见效快,疗效稳定,方便易操作,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调肝养血化瘀汤治疗原发性痛经97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治疗途径。方法对本院中医科应用自拟调肝养血化瘀汤为主方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各证型治疗前后积分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20岁者49例,21~30岁者27例,31~40岁者21例,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8.0%、96.3%、75.2%,发病率及有效率比较均有明显差异。气血瘀滞型38例,寒湿凝滞型19例,肝郁湿热型4例,气血亏虚型8例,肝肾亏损型18例,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7.4%、94.7%、75.0%、83.3%、89.5%,不同证型患者患病率及疗效比较均有明显差异(均P<0.01),各证型治疗前后总积分均有明显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原发性痛经好发于30岁以下的年轻女性,临床分型以气滞血瘀型常见。调肝养血化瘀汤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方法,尤其对30岁以前年青患者、辨证分型为气血瘀滞型的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9.
腹针结合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腹针结合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PD)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腹部取穴加艾熏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愈12例,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腹针结合艾灸疗效明显优于药物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把确诊为原发性痛经患者24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配合耳穴贴压组)和对照组(单独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组),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观察疗效,70例患者未能坚持进行3个月经周期的治疗,未收录入统计数据,共收集175例痛经患者数据并予以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痊愈63(63/81)例,总有效率为95.06%,对照组痊愈20(20/94)例,总有效率为85.1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痊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配合耳穴贴压组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简便经济,适宜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