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3例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患者采用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及中药保守治疗,结果3例保守治疗成功,无1例行子宫切除,结论:削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可行保守治疗,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及中药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7倒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因清宫术时阴道大量出血行子宫切除术,术后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余6例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其中2例给予甲氨蝶吟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成功,4例行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结论:经腹或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早期诊断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甲氨喋呤配伍米非司酮药物治疗、B超引导下清宫及开腹手术均是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剖宫产术后疤痕部位妊娠与宫颈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14例剖宫产术后疤痕部位妊娠与宫颈妊娠患者采用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及中药保守治疗。结果:14例患者中,有效12例;失败2例,其中1例行全子宫切除术,1例行病灶切除术。结论:剖宫产术后疤痕部位妊娠与宫颈妊娠可行保守治疗,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及中药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18例临床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CSP)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8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既往均有剖宫产史,停经,有停经后无痛性阴道流血,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升高。所有患者均行B超确诊。10例患者行甲氨喋呤(MTX)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2例因大出血休克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行子宫全切术,6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1例因合并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术。结论剖宫产史结合B超检查是诊断CSP的重要依据,甲氨喋呤可有效减少清宫术中出血量,子宫动脉栓塞后结合药物或手术是可选择的治疗CSP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的发生及诊治特点——附3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梅  赖海丽 《新医学》2011,42(4):258-260
目的:探讨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的发生、诊断及治疗特点。方法:对36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特点。结果:36例患者均有剖宫产史,均表现为无痛性停经或停经后阴道流血,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升高。其中29例通过B超确诊,7例最后靠病理确诊。7例中有4例在外院误诊为宫内早孕,人工流产术中大出血,急诊入我院,因合并DIC而行全子宫切除术,病理确诊。另3例在本院误诊为"稽留流产",清宫术中出血较多,考虑切口瘢痕处妊娠而停止手术,术后给予氨甲蝶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一疗程,而后通过局部病灶切除送病理检查明确诊断。29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彩超)确诊的患者均先予氨甲蝶呤配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待血β-HCG降至正常时在B超引导下或宫腔镜下行清宫术,3例药物保守治疗联合局部病灶切除,4例行子宫切除术。3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剖宫产史、停经史、血β-HCG、超声检查为诊断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的重要依据,氨甲蝶呤配伍米非司酮可有效减少清宫术中出血量,药物保守治疗联合手术治疗是其有效且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瘢痕处妊娠病例共32例,评价不同治疗方式及其治疗效果.结果:18例甲氨蝶呤(MTX)联合米非司酮药物保守治疗,其中4例单纯药物治疗成功,14例药物保守治疗后行清宫术.10例行米非司酮+子宫动脉(MTX)灌注栓塞术(UAE)+择期清宫术;2例瘢痕处妊娠病灶切除术+瘢痕缺陷修补术;2例患者子宫切除术.3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治疗应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其中米非司酮+子宫动脉(MTX)灌注栓塞术(UAE)+择期清宫术方案是一种适合各种类型子宫瘢痕处妊娠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3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晁春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3):3210-321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诊断与处理方法。方法:对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39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进行临床分析。结果:39例中35例行药物保守治疗成功;2例行子宫动脉介入治疗成功;2例出血量大于2 000 ml,合并DIC而行子宫全切术。39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误诊率高,剖宫产史及超声检查可为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氨甲蝶呤可有效减少清宫术中出血量,子宫动脉介入治疗联合药物或手术治疗是可选择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甲氨喋呤联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12月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63例进行临床观察与护理。结果:63例中56例成功,治愈率为88.9%。结论:米非司酮+甲氨喋呤联合应用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确切,起效快,用药简便,适于临床应用,患者心理护理以及给药护理在其康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高安市立医院2000年3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2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治过程。结果 20例患者均多次行B超检查,提示子宫前壁下段有孕囊或混合性光团,B超最终确诊子宫瘢痕部位妊娠14例,确诊率为70%,其中12例首次B超检查提示子宫瘢痕部位妊娠,首次确诊率为60%。20例患者中:16例保留子宫,其中12例通过药物保守治疗和(或)清宫术,1例行子宫疤痕妊娠物清除术+修补术,3例行子宫局部病灶切除术;4例行子宫全切除术。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严重危害妇女的安全,建议有剖宫产史的患者再次妊娠时应及时行B超检查,做到早期诊断早处理,减少大出血的可能,尽可能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  相似文献   

10.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结论:9例患者既往均有子宫下段剖宫产史;均有停经史和(或)阴道流血史,无明显腹痛。查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均阳性。B超检查有助确诊。5例早孕者经保守治疗治愈,3例行全子宫切除术,另1例外院行次全子宫切除术者,先行髂内动脉插管盆腔肿块供血动脉栓塞术再辅以化学治疗。剖宫产瘢痕处妊娠早期可行保守治疗,效果较好;妊娠晚期常因出血多而危及生命,必要时需行全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11.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方法: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及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单次肌肉注射与对照组单用米非司酮比较.结果: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用米非司酮组.结论:对早期异位妊娠患者,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是一种较理想的药物保守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氨喋呤对剖宫产术中胎盘植入的治疗效果。方法:1998~2006年该院应用甲氨喋呤联合术中局部缝合对21例剖宫产术中胎盘植入进行保守治疗。结果:甲氨喋呤联合术中局部“8”字缝合治疗剖宫产术中胎盘部分植入治愈率为95%。结论:甲氨喋呤联合术中局部“8”字缝合治疗剖宫产术中胎盘部分植入是一种治愈率较高、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妊娠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妊娠患者9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8例患者经药物治疗后,宫腔镜联合负压吸引术及局部病灶切除术获得治愈,其中保守治疗组治疗成功率(89.23%)稍低于手术治疗组(10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2),保守治疗组治疗后血β-HCG值与手术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保守治疗组住院时间、出血量显著低于手术治疗组(P<0.05)。结论对于既往有剖宫产史患者再次妊娠出血时,应高度警惕子宫瘢痕部妊娠,及早诊断并给予恰当治疗。  相似文献   

14.
化学药物和保守手术联合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院采用甲氨喋呤、米非司酮辅以经腹峡部切开清宫术或经阴道扩刮宫术联合治疗4例剖宫产瘢痕妊娠获得成功。现将病例摘要报道如下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为临床医生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3例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患者都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6例于外院直接行清宫术,术中大出血而转入我科,其中4例子宫动脉介入栓塞+米非司酮+MTX治疗成功,2例切除子宫;17例首诊于我科,1例行子宫全切除术;2例子宫前壁病灶清除术;14例保守治疗成功,其中11例行子宫动脉介入栓塞+米非司酮+MTX+清宫术治疗。3例行米非司酮+MTX+清宫术。结论对于有剖宫产史的早孕妇女,宜常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子宫动脉介入栓塞+米非司酮+MTX+清宫术可作为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主要方法,可有效的避免术中大出血及子宫切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诊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2006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10例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处妊娠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均有剖宫产史及停经史,血HCG升高,6例临床干预前经超声检查发现,4例于人流或药流术中发生异常情况时经超声检查发现。1例人流术中大出血者急诊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行宫腔镜下二次清宫术;6例先口服米非司酮或肌注MTX后在超声监测下行宫腔镜下妊娠病灶电切术;3例先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再行超声监测下宫腔镜下妊娠病灶电切术。电切术时3例出血较多,经相应处理后好转。10例患者均保留生育功能。结论超声检查在剖宫产瘢痕处妊娠的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子宫动脉栓塞术及超声监测下宫腔镜下妊娠病灶电切术联合应用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剖宫产切口疤痕妊娠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疤痕妊娠(CSP)的有效诊断方法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CSP 20例,并对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均行阴道超声或彩色多普勒检查给予确诊,其中4例为误诊,2例误诊为宫内妊娠,1例误诊为先兆流产,1例误诊为滋养细胞肿瘤。20例患者均采用甲氨喋呤(MTX)联合米非司酮行保守治疗,所有患者均保留了生育能力获得治愈。结论阴道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检查可用于CSP的早期诊断,且采用MTX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CSP,安全有效,值得在基层医院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将178例保守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90例。采用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88例,采用甲氨喋呤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82例,对照组治愈67例,两者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成功率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平均治疗(18±10)d,血β-HCG降至正常,对照组平均治疗(30±9)d,血β-HCG降至正常。观察组中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T降速度快于对照组(P〈0.01)。结论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优于单纯应用甲氨喋呤治疗。  相似文献   

19.
甲氨蝶呤全身用药成功治疗剖宫产子宫瘢痕处妊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甲氨蝶呤全身用药治疗剖宫产子宫瘢痕处妊娠的有效性。方法: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剖宫产子宫瘢痕处妊娠5例,为保留患者再生育能力均全身应用甲氨蝶呤治疗。结果:甲氨蝶呤全身用药治疗后血β-HCG下降至阴性时间为17~42 d;剖宫产子宫瘢痕处妊娠包块消退时间为3~9个月。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早期、准确诊断剖宫产子宫瘢痕处妊娠;甲氨蝶呤全身用药治疗剖宫产子宫瘢痕处妊娠安全有效,且能保留患者再生育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住院的59例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的资料.分析其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并追踪其临床转归、治疗及病理结果结果:治疗前,59例患者中诊断为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者54例,初诊符合率为91.5%(另5例分别被诊断为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可能、难免流产不能除外3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可能、滋养细胞疾病不能除外1例;滋养细胞肿瘤1例)。38例患者采用氨甲蝶呤(MTX)保守治疗加超声监护下刮宫术,13例患者仅采用MTX保守治疗,6例患者采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治疗加超声监下刮宫术,2例患者采用子宫前壁病灶切除术加子宫修补术治疗一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为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提供较准确的定位、定性诊断.有助于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估测患者的病程及转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