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的动态变化及其对预后的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动态观察肝移植术后1周内肝功能的变化,明确变化规律及术式对其的影响,以筛选对判断预后有价值的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肝移植受者术前、术后1、3、7d时ALT、AST、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及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的变化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与预后有关的指标。结果肝移植术后1个月内生存的患者在术后1周内肝功能呈单峰变化。术后1d,纤维蛋白原恢复;术后3d,PT、APTT恢复;术后7d,ALT、AST下降至正常值附近。术后1个月内死亡的患者胆红素出现双峰,PT、APTT高峰前移,各项指标恢复时间延迟。背驮式肝移植受者前期恢复慢于经典式受者,但在术后1周内两组均可恢复,且术式与预后无关。术后7d的AST水平,术前及术后1、3、7d的TB水平,术后1、3d的DB水平及术后1d的PT值与预后相关。结论肝移植术后1周内肝功能出现单峰改变,术后7d基本可恢复正常;肝移植术后1周内AST、TB、PT与术后早期预后相关。术后高峰形状及位置改变提示并发症的出现,对术后管理和判断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与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纳入结直肠癌患者术后EN与PN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9年5月1日,按纳入及排除标准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RCTs,涉及行结直肠癌切除术后患者160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EN(试验组)与PN(对照组)相比,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血清白蛋白、术后总胆红素、术后住院时间、术后CD4+/CD8+、术后感染发生率、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血清总蛋白、术后前白蛋白、术后腹胀发生率、术后腹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EN能够缩短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促进胃肠功能尽早恢复,并可改善患者的营养水平,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减重患者术后急性疼痛、术后慢性疼痛(CPSP)以及术后恢复的作用。 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的肥胖症患者,按麻醉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全麻组(GA组)和全麻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AP组),每组各75例。比较两组术后1 h、6 h、12 h、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术后病房补救镇痛发生率、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术后3 d PSQI评分和术后3、6个月CPSP发生率。其中CPSP数据通过电话随访获取。 结果与GA组相比,TAP组术后1 h、6 h、12 h、24 h的VAS评分明显降低,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及术后病房补救镇痛发生率明显减少,PONV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3 d PSQI评分明显降低(P<0.05)。TAP组术后3、6个月CPSP发生率明显低于GA组(P<0.05)。 结论TAP阻滞运用于减重手术可以有效地减轻术后急性疼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改善术后睡眠质量。TAP阻滞可能预防减重患者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联合全麻对老年肺癌肺叶切除术患者血清神经生长因子-β(NGF-β)、髓鞘碱性蛋白(MBP)及术后转归影响。 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65例老年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联合,全麻对照组采用全麻。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情况,术中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术后早期肺活量情况,术后镇痛效果,术前术后NGF-β、MBP水平变化,术后早期康复质量,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住院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插管时、切皮时、拔管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早期肺活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镇痛补救率、镇痛泵按压次数、输注总量、术后6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术后12 h V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NGF-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MB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 h、术后48 h、术后72 h的术后恢复质量量表(QOR-40)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认知障碍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超声引导联合全麻可有效改善老年肺癌肺叶切除术患者血清NGF-β、MBP水平,提高镇痛效果,促进术后早期转归。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与常规全髋置换术的疗效,并分析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在临床应用上的优缺点。方法选择48例需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对照组各24例,微创组采用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全髋置换术治疗。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术后Harris评分、并发症等。随访时间为3~18个月,平均12个月。结果微创组在术中术后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Harris评分、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进行人工全髋置换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及假体位置不当的风险,具有手术创伤小,失血量少,可以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董滨  曹茂荣  刘莉  张丽丽 《山东医药》2011,51(28):91-92
目的用短时程心电频谱观察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心肌缺血的变化。方法 64例行PCI的冠心病患者,术前、术后1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分别进行心电频谱、血压、心率、心电图及心功能的观察。结果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电频谱呈动态改变,低频成分先增高后逐渐降低,高频成分先降低后逐渐增高,这种变化与临床心电图和心功能的变化一致,而血压、心率在此过程中相对稳定。结论 PCI后心肌缺血经历了加重、恢复与改善的动态过程,心电频谱可以用来监测心肌缺血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后新发房颤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探讨预防及治疗术后新发房颤提供临床证据。方法 总结2010-2014年我院行非体外冠脉搭桥术患者135例,按照术后是否发生新发房颤分为房颤组与非房颤组,分别对各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新发房颤发生率为24.44%(33例),房颤组患者年龄、术前合并心梗、左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术后氧分压、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钾离子水平、住院天数等较非房颤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高龄、术前合并心梗、术后低氧血症、左房舒末内径增大为术后新发房颤的危险因素,非体外冠脉搭桥术后新发房颤会明显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应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脉搭桥术(CABG)后低氧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27例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吸烟情况、术前肺功能、手术方式、搭桥数目、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输血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ABG后低氧血症的发生相关。记录患者术后1 h(T1)、术后第1天(T2)、术后第2天(T3)、术后第3天(T4)四个时间点的血气分析值,计算氧合指数,分析患者低氧血症发生规律。结果吸烟和BMI是CABG后低氧血症的发生相关,相对危险度OR分别为2.676和0.848。CABG后患者氧合指数下降,术后第2天最低。结论吸烟和肥胖是CABG后低氧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CABG后第2天氧合指数最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胃癌、糖尿病老年患者实施血糖控制护理后围手术期血糖情况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2例胃癌、糖尿病老年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9例(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常规护理+控制血糖护理),检测老年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空腹血糖水平,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比较术后患者恢复(伤口愈合、下床、住院)情况,观察患者术后低血糖发生及手术耐受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住院、伤口愈合、下床用时较短,术前、术中、术后血糖水平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耐受性高(P0.05)。结论临床对老年胃癌、糖尿病者行控制血糖护理,其围手术期血糖水平控制理想,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手术耐受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冷激光联合胆道镜在胆道术后残余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6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收治的79例胆道术后残余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术后6周行冷激光联合胆道镜治疗,观察治愈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79例患者均碎石成功,治愈率100%。68例未出现术后并发症;7例术后出现腹胀、腹痛、腹泻,观察后自行缓解;4例术后出现畏冷、寒颤,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均未出现胆管损伤、胆道穿孔、胆漏、胆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冷激光联合胆道镜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效果好、安全性高、可重复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贲门癌根治术后早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方法将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胸外科、普外科1999至2009年收治的老年贲门癌术后早期发生心律失常的63例患者的资料,与按1:2比例随机抽取同期老年贲门癌根治术后未发生心律失常的126例患者的资料作对照,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经胸手术、术后PaO2/FiO2、术后PaO2、术后低钾血症、吸烟史、术前EKG显示心肌缺血、术前血黏度增高、术后止痛不佳与老年贲门癌术后发生心律失常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PaO2/FiO2〈300mmHg、术后低钾血症、经胸手术、术前EKG显示心肌缺血为老年贲门癌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劂素。结论临床上可根据术后PaO2/FiO2〈300mmHg、术后低钾血症、经胸手术、术前EKG显示心肌缺血预测术后心律失常,指导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老年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经导管封堵术后左、右心功能变化。方法:观察269例接受封堵治疗的40岁以上ASD患者术前和术后X线胸片、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心电图变化。另选择同期30例健康查体的相同年龄和性别构成比对象作为超声指标的正常对照。结果:全组缺损TTE最大径平均17.7±5.3(5~30)mm,选用封堵器直径平均27.5±6.0(13~40)mm。心功能术后1天较术前、术后1个月较术后1天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0.001)。心胸比率术后1天较术前、术后6个月较术后1个月缩小,有显著性差异(P<0.05~0.001)。心电图:右心房高负荷率、RV1+SV5、QRS间期、右束支传导阻滞比率术后1天较术前、术后1个月较术后1天,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01)。超声心动图:右心室前后径,术后1天较术前、术后1个月较术后1天、术后6个月较术后1个月缩小,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0.001);主肺动脉内径术后1天较术前缩小,但术后6个月仍高于正常对照,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三尖瓣反流程度分级术后1天较术前、术后1个月较术后1天,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01)。左心房前后径术前、术后无显著性变化。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术后1天较术前、术后1个月较术后1天、术后6个月较术后1个月增加,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术后1天较术前增加,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封堵治疗能够有效降低中老年ASD右心内径和肺动脉收缩压,增加左心室内径,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和心室电传导。近中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脊髓自噬功能与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NF)的相关性。方法选取STZ制备的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制模后3 d组、制模后1周组、制模后2周组、制模后3周组及制模后4周组,每组20只。同期选取5组健康大鼠分为对照1~5组(Con 1~5),每组20只,注射柠檬酸缓冲液。比较各组血糖、机械疼痛阈值、热刺疼痛阈值,以及脊髓自噬功能和脊髓补体C3的表达。结果制模后各组血糖均高于同期对应的Con组(P0.05),除制模后3 d组外,其余各组机械疼痛阈值低于同期对应的Con组(P0.05)。制模后3周组、制模后4周组热刺激疼痛阈值也低于同期对应的Con组(P0.05)。制模后2周组、制模后3周组和制模后4周组C3 mRNA、补体C3、Beclin-Ⅰ和LC3-Ⅱ表达均高于同期对应的Con组(P0.05)。制模后3 d组、制模后1周组、制模后2周组、制模后3周组和制模后4周组P62蛋白表达均低于同期对应的Con组(P0.05)。结论大鼠脊髓补体C3、Beclin-Ⅰ、LC3-Ⅱ、P62激活提示脊髓自噬功能激活;脊髓自噬功能激活可能参与了DNP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约束带在神经内科介入治疗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勤  王万丽 《山东医药》2009,49(40):97-98
目的观察神经内科介入治疗术后约束带使用情况,提高术后的护理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将125例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约束带、加压固定止血,对照组仅加压止血,未使用约束带。应用约束带固定24 h后,观察比较两组失眠、皮下血肿、局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失眠率、皮下血肿发生率、局部感染率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介入治疗术后常规使用约束带能提高术后的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后患者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变化,以及与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U-MA)的关系。方法选择行DSA的患者60例,分别于术前、术后6、24和48h行NGAL、血肌酐和U-MA检测。结果与术前24h比较,术后6hNGAL明显升高,术后48h血肌酐、U-MA明显升高;与术后6h比较,术后24和48hNGAL明显降低,术后48h血肌酐、U-MA明显升高;与术后24h比较,术后6hNGAL明显升高,术后48h血肌酐、U-MA明显升高(P<0.01)。血NGAL与血肌酐(r=0.605,P=0.00)、U-MA(r=0.593,P=0.00)均有相关性。结论测定血液中NGAL的变化可早期发现DSA后患者肾功能的异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联合与不联合甲状旁腺素(1-34)(parathyroid hormone 1-34,PTH 1-34)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山西大医院2012年5月到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应用PKP治疗的138例OVCF患者,术后采用数字法随机按2∶1分为PTH组和对照组,PTH组为PKP术后口服钙剂1 000 mg/d及维生素D 400 IU/d并皮下注射PTH 1-34 20μg/d,对照组为PKP术后单纯口服钙剂1 000 mg/d及维生素D 400 IU/d。手术前,术后3 d、1年和术后2年分别记录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椎体前缘高度、中间高度、椎体后凸角测量(Cobb angle,Cobb角)、骨密度检测值、术后临近椎体再骨折情况。同时应用上述指标评价PTH 1-34对于OVCF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结束后获得85例完整资料,其中PTH组43例,对照组42例,其中PTH组术前、术后3 d、术后1年、术后2年的VAS分别为7.83±0.81、2.47±0.88、1.49±0.85、1.31±0.85分;对应的ODI指数分别为74.22±3.74、22.72±2.59、20.41±1.99、19.49±2.13。两组术后3 d、术后1年、术后2年VAS及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1年及术后2年,两组VAS及ODI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中间高度、Cobb角测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及术后2年两组间比较椎体前缘高度、中间高度、Cobb角测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TH组术后1年及术后2年腰椎L1-4骨密度测定值为(0.780±0.038)g/cm2、(0.810±0.038)g/cm2,明显比术前(0.705±0.040)g/cm2高(P0.05)。组间比较PTH组术后1年及术后2年腰椎骨密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PTH组术后1年股骨颈骨密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股骨颈骨密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PTH组术后再骨折4例,对照组术后再骨折8例。结论 PKP治疗OVCF具有微创、迅速缓解疼痛等优点,术后应用PTH 1-34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骨密度,减少术后椎体再骨折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巨大脑动静脉畸形(AVM)手术切除后的脑皮质血流变化,指导临床降压治疗及血压监测等。方法AVM直径〉6cm的患者26例,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DF)分别记录切除AVM前、术后即刻、术后1d、术后2d、术后3d的脑血流值,比较血流变化情况,观察术后脑血流稳定和再灌注水平下降所需时间。结果巨大脑AVM切除后脑局部的皮层血流较术前立即增高(P〈0.05),术后2d与术后1d、术后即刻比较均无明显改变(P〉0.05);术后3d较术后2d有所降低(P〈0.05)。讨论巨大AVM切除后局部脑组织的血流明显增加,术后2d达最高,术后3d开始有明显的下降,但尚未达到术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在常规采血、按摩后采血、温浴后采血、甩手后采血几种不同情况下微血管全血糖第一、第二滴血检测值的差异。方法选取18岁以上的糖尿病门诊及住院患者,分为4组,分别为常规采血组、温浴后采血组、按摩后采血组、甩手后采血组,每组50例,比较不同情况下采集微血管全血糖第一及第二滴血检测值的差别,并同时采集静脉血进行比较。结果使用快速血糖检测仪规范测量血糖时,常规采血组、温浴后采血组、按摩后采血组第一滴血与第二滴血的快速血糖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甩手后采血组第一滴血高于第二滴血血糖值(P0.05)。结论清洁洗手后,常规采血下快速血糖仪检测第一滴和第二滴血血糖检测值无明显差别,可取第一滴血作为检测样本。  相似文献   

19.
背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是目前临床治疗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的主要手术方式,而减轻OPCABG后早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利于改善心肌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左西孟旦对左心室功能障碍患者OPCABG后早期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行OPCABG的左心室功能障碍患者4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6例和试验组32例。行OPCABG前,对照组采用标准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OPCABG前24 h应用左西孟旦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48 h生命体征[体温(T)、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左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实验室检查指标[乳酸(Lac)、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GB)、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术前及术后1、6、12、48 h心肌功能指标[高敏肌钙蛋白I(hs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B型脑钠肽(BNP)],手术及预后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48 h WBC、NEUT%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1、6 h hs-TnI、CK-MB、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1、6、12、48 h hs-TnI、CK-MB、BNP水平分别高于本组术前(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6、12、48 h hs-TnI水平,术后1、6、12、48 h CK-MB水平,术后12、48 h BNP水平分别高于本组术前(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6 h hs-TnI、CK-MB水平分别高于本组术后1 h(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6、12 h hs-TnI水平,术后6 h CK-MB水平,术后12、48 h BNP水平分别高于本组术后1 h(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48 h CK-MB水平低于本组术后6 h(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48 h hs-TnI水平及术后12、48 h CK-MB水平分别低于本组术后6 h,术后12、48 h BNP水平分别高于本组术后6 h(P<0.05)。试验组患者低心排血量综合征(LCO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预防性应用左西孟旦可有效减轻左心室功能障碍患者OPCABG后早期心肌损伤及炎性反应,且可降低LCOS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胸部肿瘤术后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 1 0 2例胸部肿瘤患者出现术后心律失常 3 5例。根据年龄 ,术前是否伴发心血管疾病、 EKG异常、肺部慢性疾病及肺功能异常 ,术后 SO2 改变及并发症 ,血Rt变化 ,血电解质变化等 ,观察其中出现术后心律失常的例数 ,进行发生率的对比分析 ,用卡方 (X2 )检验 ,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胸部肿瘤术后出现心律失常和多种因素相关 ,包括年龄、术前伴发病 ,如心血管疾病、 EKG异常、肺部慢性疾病及肺功能异常 ,以及术后 SO2 下降及并发症 (P<0 .0 1~ 0 .0 5 )。结论 胸部肿瘤术后心律失常和术前、术中、术后多种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