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郭立峰  亓俊华  李传庆 《河北医药》2010,32(20):2853-2854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酯和辛伐他汀滴丸合用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改善作用。方法高血压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2组除常规治疗外,观察组每天口服坎地沙坦酯4~8mg,辛伐他汀滴丸10mg。对照组不加用辛伐他汀滴丸。测定治疗前和治疗180d后血压、血脂及肝、肾功能。晨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酐酶和内生肌酐清除率。结果2组血压均有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下降明显(P〈0.05);2组治疗前后晨尿微量白蛋白、B2微球蛋白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酐酶均有明显下降,内生肌酐清除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坎地沙坦酯和辛伐他汀滴丸有良好协同改善肾功能作用,合用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改善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缬沙坦对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86例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作为治疗组,其中缬沙坦组45例,给予缬沙坦80-160mg/d口服,依那普利组41例,给予依那普利5-10mg/d口服,治疗12个月,治疗前后检测血压、血肌肝(Scr)、尿素氯(BU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GHbA1c);另外选择同期检查的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高血压并糖尿病者血压、血糖、Scr、BUN、和UAER与正常人有明显差异。缬沙坦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压明显下降(P〈0.01),UAER明显下降(P〈0.01);依那普利组治疗前后血压及UAER也有下降(P〈0.01;P〈0.05)。结论 缬沙坦在有效降压的同时,对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徐建爱 《海峡药学》2011,23(10):167-168
目的评价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依那普利进行对比。方法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和依那普利随机、单盲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6例。缬沙坦氢氯噻嗪片(缬沙坦80mg与氢氟噻嚓12.5mg)80/12.5mg·d-1,依那普利剂量为10mg·d-1;总疗程6周。观察缬沙坦氩氯噻嗪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缬沙坦氢氯噻嗪与依那普利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87%,69.69%,组间差异显著(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氢氯噻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耐受性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伴有微量蛋白尿(MCA)的高血压患者改善肾脏损害的作用。方法:采用连续样本、自身前后对照方法,对48例高血压微量蛋白尿患者,观察治疗前和每天服用缬沙坦80mg8周后的血压、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结果:缬沙坦治疗后除血压有明显下降外,尿微量白蛋白(Alb)显著性降低(P<0.01)。结论:缬沙坦对高血压患者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同时可降低尿白蛋白的排泄,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氯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对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及肾功能的作用。方法将83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氯沙坦组(氯沙坦 氨氯地平)和贝那普利组(贝那普利 氨氯地平),测定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血压、血尿素氮、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血尿酸水平。结果用药后两组患者血压、血尿素氮、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沙坦组血尿酸明显下降(P<0.01),贝那普利组血尿酸无明显下降(P>0.05)。氯沙坦组无干咳等不良反应,贝那普利组有7例出现干咳。结论联合应用氯沙坦与氨氯地平可有效控制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血压,降低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具有肾脏保护作用。氯沙坦副作用少,患者易接受。对合并尿酸增高的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更为适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肾损害的关系。方法对12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按动态脉压分为脉压〉60mmHg组51例和脉压40—60mmHg组76例,并测定2组患者的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mA1b)及血尿素氮(BUN)、肌酐(Cr)。比较2组24h血压动态参数及血、尿β2-MG、尿mA1b、血BUN、Cr。结果脉压〉60mmHg组上述肾功能指标较脉压40-60mmHg组升高(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损害与增大的脉压有关。  相似文献   

7.
张绍军 《中国药业》2011,20(23):89-90
目的 评估缬沙坦舍用氢氯噻嗪对治疗老年轻中度收缩期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8例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单用缬沙坦片40 mg、每日1次口服,根据血压可逐步加量至40 mg、每日2次;联合组以缬沙坦片(用法同对照组)联合氢氯噻嗪12.5 mg、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的随测血压和生化指标.结果 对照组随测血压的降压有效率为73.44%,但与氢氯噻嗪合用后降压总有效率可升至90.62%,且联合用药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缬沙坦与氢氯噻嗪两药合用治疗老年轻中度收缩期高血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糖尿病肾病(DN)患者按顺序1:1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百令胶囊1.0g,3次,d,治疗12周,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疗程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24h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β2-微球蛋白(血β2-MG)、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空腹血糖(FBG)、血清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的mAlb,血、尿β2-微球蛋白和NAG酶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相比,mAlb、尿β2-微球蛋白和NAG酶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FBG、TC、TG治疗前后变化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令胶囊能明显减少早期DN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降低其血、尿β2-微球蛋白和NAG酶,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红雨  曾桄伦 《中国药师》2004,7(7):549-551
目的: 分析评价氯沙坦单用、与吲哒帕胺或氢氯噻嗪合用对高血压患者血压、血钾、尿酸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3组,每组20例.氯沙坦组;氯沙坦 吲哒帕胺组;氯沙坦 氢氯噻嗪组.观察8wk,检测各组治疗前后的血压、血钾、血尿酸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3组血压下降效果明显(P<0.01);氯沙坦组和氯沙坦 氢氯噻嗪组血尿酸治疗后明显降低(分别为P<0.01,P<0.05),氯沙坦 吲哒帕胺组无明显变化(P>0.05);3组治疗前后血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氯沙坦有降低尿酸的作用,与吲哒帕胺或氢氯噻嗪合用有协同降压作用,并可改善单用吲哒帕胺或氢氯噻嗪所引起的血钾下降、血尿酸升高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黄芪颗粒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高血压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加用厄贝沙坦150mg,1次/日。治疗组除加用厄贝沙坦150mg,1次/日外,另加用黄芪颗粒4g,2次/日治疗。疗程3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3月复查以下各项指标:血压、血常规、电解质、肝功能、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尿酸、24h尿蛋白定量、血、尿β2微球蛋白。结果和治疗前比较,治疗1月和3月后,对照组和观察组血、尿Bz微球蛋白、收缩压、舒张压、尿酸及24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下降(P〈0.01)。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1月后,24h尿蛋白定量和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3月后,24h尿蛋白定量、肌酐、尿酸明显下降(P〈0.05),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黄芪颗粒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可有效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治疗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选取紫癜性肾炎患儿62例,各临床类型患儿按不平衡指数最小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32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每次4~5 mg,每天1次口服,共观察治疗4周。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新发皮疹的时间分别为(3.63±1.06)d、(3.03±0.96)d,皮疹消退的时间分别为(11.36±3.02)d、(9.45±3.1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血清胱抑素C(1.17±0.49)mg/L,与治疗前的(1.49±0.67)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血清β2-微球蛋白(5.07±0.19)mg/L,与治疗前的(9.85±0.36)mg/L及对照组治疗4周后的(8.57±0.82)m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尿β2-微球蛋白(0.38±0.19)mg/L,与治疗前的(0.57±0.23)mg/L及对照组治疗4周后的(0.52±0.26)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尿微量白蛋白(28.9±19.1)mg/L,与治疗前的(53.6±32.5)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能缩短过敏性紫癜无新发皮疹及皮疹消失的时间,且能降低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血清及尿β2-微球蛋白含量,故推测孟鲁司特能改善紫癜性肾炎急性期肾损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舒洛地特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高血压肾损害患者肾功能和尿蛋白的影响。方法将66例高血压肾损害患者进行基础治疗后,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舒洛地特+厄贝沙坦组(口服厄贝沙坦150mg/d+口服舒洛地特250LSU/次,2次/d);对照组33例:厄贝沙坦组(口服厄贝沙坦150mg/d)。治疗时间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血肌酐、血清光抑素C、尿微量清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血肌酐值治疗前后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光抑素C、尿微量清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及尿β2-微球蛋白值治疗前后比较均有降低,且治疗组降低更加明显(P〈0.01)。结论舒洛地特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较单纯应用厄贝沙坦能够更有效地降低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的蛋白尿水平,对肾脏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左旋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在高血压病患者早期肾保护作用方面的疗效。方法入选高血压病1级、2级患者71例,随机分为两组:左旋氨氯地平组为35例,口服左旋氨氯地平2.5 mg/d;厄贝沙坦组为36例,口服厄贝沙坦150 mg/d。观察12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肾小球滤过率(GFR)、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血压。结果①左旋氨氯地平组和厄贝沙坦组在治疗后GFR均升高;厄贝沙坦组的疗效优于左旋氨氯地平组(P<0.01)。②左旋氨氯地平组和厄贝沙坦组在治疗后对血、尿β2-MG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厄贝沙坦组的疗效优于左旋氨氯地平组(P<0.05)。③两组在用药后收缩压、舒张压均达到目标值(P<0.0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旋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在有效降压的同时,都能不同程度使血、尿β2-MG降低,使GFR升高;厄贝沙坦的作用优于左旋氨氯地平。它们对高血压病早期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缬沙坦联合对比苯磺酸氨氯地平和卡维地洛联合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两组对血压、血肌酐、血尿素氮及24h尿蛋白定量的影响,以评价两组药物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从2009年1月~2010年l月收集住院及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66例,自主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缬沙坦(缬沙坦组)治疗或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卡维地洛(卡维地洛组),观察两组治疗高血压取得的疗效。结果:治疗8周及半年后,缬沙坦组、卡维地洛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降压趋势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缬沙坦组患者服药后24h尿蛋白定量有所降低,与卡维地洛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案均能有效控制血压,且均对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无明显影响。苯磺酸氨氯地平+缬沙坦联合治疗可对蛋白尿有明显的减轻作用,说明其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对肾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压和肾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90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贝那普利组、缬沙坦组和联合用药组。3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健康教育指导,包括饮食控制、稳定运动量、戒烟限酒和生活行为习惯指导等,同时通过肌肉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控制空腹血糖小于7.0 mmol/L,餐后2 h血糖小于10mmol/L。在此基础上,贝那普利组患者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片10 mg,口服,每日1次;缬沙坦组患者给予缬沙坦胶囊80 mg,口服,每日1次;联合用药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片(用法用量同贝那普利组)+缬沙坦胶囊(用法用量同缬沙坦组)。3组患者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尿蛋白排出量(UAE)、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β2-微球蛋白、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MAP、UAE、Scr、BUN、UA、Hcy、Cys-C、β2-微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MAP、UAE、Scr、BUN、Hcy、Cys-C、β2-微球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联合用药组低于贝那普利组和缬沙坦组;UA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联合用药组高于贝那普利组和缬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各项指标贝那普利组与缬沙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可显著改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压和肾功能指标的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尿α_1微球蛋白的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以尿α1微球蛋白(α1M)作为评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肾功能损害指标的价值及尿α1M的水平与脑组织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设研究组37例HIE患儿及对照组9名正常足月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新生儿第2~3天的血清中的α1M、血尿素氮、血肌酐及尿α1M的浓度,结合相关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新生儿HIE组尿α1M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轻度、中度、重度HIE患儿尿α1M相互之间进行比较,结果提示轻度与中度、重度HIE患儿尿α1M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重度HIE患儿尿α1M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HIE患儿与正常足月儿之间尿α1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分析,尿α1M与HIE患儿的轻重程度存在相关性,r=0.556,P<0.01。HIE患儿三组间血清α1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α1M的测定可以早期判定HIE患儿的肾功能损伤;尿α1M与HIE的分度呈正相关,对协助临床分度、指导治疗及估计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胱抑素C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浓度并与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尿α1-MG、β2-MG进行比较,从而评价血清胱抑素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浓度,并与血清尿素氮、肌酐、尿α1-MG、β2-MG进行比较。结果CyS—C、α1-MG、β2-MG、BUN、Cr检测结果糖尿病性肾病组较单纯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糖尿病性肾病组中Cyst-C、α1-MG、β2-MG和BUN、Cr阳性率分别为96.8(59/62),84.2(52/62),86.9(53/62),68.0%(42/62),72.8%(44/62),血清CyS-C浓度与α1-MG、β2-MG、BUN、Cr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yst-C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上有较高的检出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苯磺酸左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性及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苯磺酸左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开放、平行对照临床试验,选择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实验组给予苯磺酸左氨氯地平2.5mg,qd;对照组给予氯沙坦50mg,qd,共治疗9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肾功能(血肌酐、β2微球蛋白、尿素氮)、肝功能(AST、ALT)、心功能(心率、每搏输出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服药9周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下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血压下降更明显,两组S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血肌酐及β2微球蛋白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β2微球蛋白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实验组β2微球蛋白较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心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2%,主要为头晕、头痛、心悸、乏力及下肢水肿;对照组为26.6%,主要为头晕、头痛、面部潮红、咳嗽及腹痛。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左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其降压效果较氯沙坦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舒洛地特对老年高血压肾损害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90例老年高血压肾损害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缬沙坦组和舒洛地特组,均n=30,在分别给予基础治疗同时,用药2组分别服用缬沙坦80 mg.d-1和舒洛地特250 LSU.d-1,观察3 mo。检测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肾功能、血清光抑素C(cystatin C)、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以及24 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β2-MG)、α1微球蛋白(α1-MG)和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均无明显变化。常规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缬沙坦组和舒洛地特组治疗后尿素氮、肌酐和尿酸无显著变化(P>0.05),而24 h尿蛋白、尿α1-MG、β2-MG和NAG均显著减少(P<0.01);舒洛地特组血cystatin C明显减少(P<0.01),与缬沙坦组比较,舒洛地特组各指标减少更加显著(P<0.05或P<0.01)。结论舒洛地特可降低老年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的尿蛋白,对肾脏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谢晓明  廖华 《贵州医药》2005,29(6):507-508
目的观察伊贝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和尿微量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92例高血压病同时有尿微量蛋白异常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伊贝沙坦150mg/d组与300mg/d组,疗程4 周。观察治疗前后动态血压值及尿微量白蛋白(Alb)、尿免疫球蛋白G(IgG)、尿转铁蛋白(TRF)、尿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药物剂量的关系。结果(1)伊贝沙坦150mg/d组与300mg/d组治疗后血压均显著降低(P<0.01),两组降压效果相似;(2)伊贝沙坦治疗后尿微量蛋白排泄明显减少(P<0.01),其中以300mg/d组作用更为显著。结论伊贝沙坦除具良好的降压作用外,还能明显减少尿微量蛋白的排泄,对肾脏起到保护作用;随药量增加,改善尿微量蛋白作用更为明显,但降压效果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