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我科近年来收治心包积液患儿15例,其中2例为乳糜样积液,较为特殊,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原发性乳糜性心包积液的临床特点,提出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方法:对4 例小儿原发性乳糜性心包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复习既往文献。结果:本组4 例中男3 例,女1 例。症状为喘憋、咳嗽伴间断发热,体检均有心包积液体征及肝肿大,2 例脾肿大。心包穿刺液乳糜定性检查阳性。1 例99 mTec 淋巴显像证实胸导管与心包腔间异常通道。2 例经外科胸导管结扎术治愈。结论:本病极少见。根据心包积液临床表现,心包穿刺液呈乳糜性,且除外继发性病因,即可诊断。治疗包括中链甘油三酯饮食、心包穿刺引流、胸导管结扎、切除术和心包开窗术  相似文献   

3.
周泉  张同利  吴大方 《医学争鸣》2008,29(16):1467-1467
1病例报告 例1,女,20岁.胸闷和气促2mo.不发烧,无咯血,血沉正常,抗结核抗体阴性.胸部CT,胸片及UCG提示:两下肺片状阴影及心包积液;心包液性暗区6.1cm.心包穿刺为乳糜液.使用SM+INH+RFP,林可霉素2mo,胸闷、气促明显减轻,继续抗痨6mo仍有轻度胸闷、气促.多次复查UCG心包液性暗区2.4~4.5cm.心包积液可见乳糜颗粒,蛋白56.1g/L,白细胞5.2×10^6/L,淋巴细胞0.86,  相似文献   

4.
吴Yan贤 《医学综述》2000,6(2):67-69
<正>心包由壁层与脏层组成,正常人心包腔含小量(20~50ml)液体,心包腔内液体量增多称为心包积液(Pericardial effusion,PE)。根据积液的性质可分为漏出液、渗出液、淋巴液和血液等,并分别称为心包积水、心包渗液、乳糜心包和心包积血等类型。心包积液量的多少及其增长速度的快慢,是临床判断心包填塞征的客观指标,亦是临床医师采取治疗措施的依据。心包积液的定量诊断是一个困难而又复杂的问题,现就目前有关心包积液定量诊断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病儿 ,男 ,9个月。因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紫绀、绿脓样腹泻 1周收入院。抽出乳糜样胸腔积液 2 0 0mL送检 ,诊断为左侧乳糜胸。遂给予青霉素治疗 ,肠内营养限用长链三酰甘油饮食 ,给予高蛋白、低脂肪、高能量、高维生素饮食 ,并减少母乳量。第 10天 ,胸腔积液减少 ,但雷瓦特与乳糜试验仍为阳性 ,遂停药 ,单用营养治疗。第 2 4天胸部X线透视示 :胸腔积液密度增高 ,积液变少。 10d后再次胸部X线透视示 :胸左膈角钝 ,胸腔积液全部吸收。病儿体温正常 ,无咳嗽气喘 ,遂带食谱出院。讨论 乳糜胸由于淋巴液大量进入胸腔 ,致体液、电解质、蛋白…  相似文献   

6.
胸骨正中劈开心包内修补房,室间隔缺损后并发乳糜心包及乳糜胸极为少见,文献上仅查到5例,3例为小儿室间隔缺损术后,2例为成人房,室间隔缺损术后。本文报导1例小儿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并发乳糜心包及乳糜胸,经手术治疗的经过。  相似文献   

7.
乳糜胸指胸腔内乳糜样积液,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胸腔积液类型.乳糜胸的发生与胸导管损伤或闭塞有关.胸导管起始于第1或第2腰椎前方的乳糜池,是将乳糜从腹腔转运至中心静脉系统的最主要的淋巴管.胸导管从主动脉裂孔进入胸腔后,在食管后脊柱前行走于主动脉与奇静脉之间,在第4或第5胸椎水平转至椎体左侧再向上汇入左颈内或左锁骨下静脉.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58例心包积液患者进行了动态的全面的超声观察,探讨了声象特点,对明确心包积液的病因有一定的价值。病因分布如下:结核性心包积液20例;转移癌性心包积液13例;尿毒性心包积液6例;化脓性心包积液9例;风湿性心包积液5例;肝硬化并心包积液5例;心肌病并积液1例;原因不明3例。不同病因,其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心包积液的影响.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8例尿毒症伴有心包积液患者首次血液透析前、透析后1个月、3个月的超声心动图资料,评估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心包积液的治疗效果. 结果 尿毒症伴有心包积液患者首次血液透析前后,心包积液症状明显改善,透析后心包积液病例数及心包积液量均呈明显下降趋势. 结论 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心包积液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心内直视手术后乳糜心包或乳糜胸的治疗经验,探讨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我院1980~2000年间2250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3例术后并发乳糜心包/乳糜胸(0.13%),3例均为法洛四联症,都经胸骨正中径路施行根治术,术后不同时期并发乳糜心包和乳糜胸。结果:全组先行非手术治疗,1~3周后引流量无减少即行手术治疗,1例经再次手术治愈。另2例术后仍有乳糜胸,再经非手术治疗痊愈。结论:乳糜心包和/或乳糜胸是心内直视手术后十分少见而治疗相当棘手的并发症。常因丢失大量营养物质而导致营养障碍及水电失衡等并发症。术中损伤前纵隔淋巴侧支循环以及术后右心功能不全,静脉压升高影响淋巴回流是造成乳糜漏的主要原因。治疗乳糜心包/乳糜胸目前尚无最佳措施,因手术治疗效果不确切,本文强调非手术治疗为首选。非手术治疗的原则:①减少乳糜流量,补充营养物质,维持正氮平衡。本组采用低脂,高蛋白,高糖饮食以及中链甘油三酯(MCT)饮食,收到良好效果;②持续通畅的引流,促进肺膨胀。淋巴管瘘口愈合依赖于周围胸膜组织粘连,故负压吸引以及高渗糖冲洗纵隔及胸腔均有助于瘘口愈合;③强心,扩管,利尿,改善右心功能,降低静脉系统及淋巴系统压力,从而减少乳糜反流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1.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本组男4例,女1例,年龄36岁-68岁,均有程度不等的心包压塞症状,并经胸片、心电图及心脏彩超证实有心包积液.病因:肿瘤性心包积液2例,结核性心包积液2例,原因不明心包积液1例.  相似文献   

12.
以往大量心包积液的治疗需反复心包穿刺或外科心包切开引流 ,操作有较高的危险性且疗效较差 ,近年我院开展中心静脉留置管引流治疗大量心包积液 15例 ,获得满意疗效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6年 4月~ 2 0 0 2年 11月我院确诊急性心包炎伴有大量心包积液及心包填塞症患者 15例 ,其中男性 9例 ,女性 6例 ;年龄 11~ 6 9岁 ,平均 4 6 .5岁。结核性积液 11例 ,肿瘤性积液 1例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积液 1例 ,外伤性积液 1例 ,化脓性积液 1例。1.2 方法1.2 .1  15例急性心包炎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均由左侧剑突旁直接穿刺后经…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避免多次心包穿刺给患者带来的危险和痛苦,我科自1999年3月开始用益心达单腔静脉导管为7例大量心包积液患者行经皮穿刺心包腔内留置导管引流术,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经临床X线及超声确诊大量心包积液7例,其中男6例,女1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36岁,平均51岁;结核性心包积液4例,恶性间皮瘤并心包积液1例,纵隔肿瘤并心包积液1例,特发性心包积液1例。留管时间最长21天,最短3天,引流量最多为4300ml,最少650ml,1例因肿瘤晚期全身衰竭死亡,2例大量心包积液控制后转胸外科手术,4例经积极病因治疗康复出院,随访无…  相似文献   

14.
恶性心包积液中积液CEA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CEA对恶性心包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CEA试剂盒检测恶性心包积液31例及非恶性肿瘤性心包积液43例的心包积液、血清的CEA水平。结果(1)恶性心包积液组CEA为1.6-286ng/ml,平均61.7ng/ml;对照组CEA为0.3-11.8ng/ml,平均1.5ng/ml,两组比较P<0.01。(2)恶性心包积液CEA阳性率为74.19%,对照组为11.63%,两组间P<0.001;血清CEA阳性率分别为32.26%和2.33%,恶性心包积液组与对照组阳性率P<0.05。结论(1)积液CEA水平可作为恶性心包积液的诊断指标,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2)可鉴别良、恶性心包积液,还可指导进一步查找原发病灶;(3)恶性心包积液检查液的CEA其价值明显大于血清中的CEA价值。  相似文献   

15.
吕永刚   《中国医学工程》2013,(12):83-83
结核性心包积液是引起心包积液最常见病因,大量积液可引起心脏压塞造成一系列临床症状。心包穿刺抽液是治疗心包积液的传统方法,往往不能一次抽净积液,需反复多次穿刺,易引起心肌、冠状动脉损伤等一系列并发症。随着中心静脉导管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各个领域[1],我院通过seldingtr导管法行心包穿刺并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治疗结核性心包积液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转移性心包肿瘤14例,男、女各7例,年龄39~83岁,平均56岁,超声诊断对心包积液既可定性并可定量。本组1例小量积液,13例中~大量积液,有两例见到右房坍陷,发生于舒张晚期至收缩早期。转移性肿瘤的特征性改变为心包壁层和(或)脏层花椰菜样不规则隆起影,14例中见到4例。肿瘤如侵及心肌则心肌回声中断或呈斑点状光点,本组见到两例,但心脏活动未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7.
自 1918年zondek氏报告粘液性水肿心脏病以来 ,不少学者曾就此病例提出分析并加以讨论。 196 5年翁氏报告 2例粘液性水肿心包积液 ,并经心包穿刺证实。在此之前国人仅报告 2例 ,1例为X线检查疑心包积液 ,另 1例经治疗后心脏明显缩小 ,认为可能有心包积液。故粘液性水肿心包积液一直认为较为罕见。我院 1992年至 1998年收治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简称甲减 ) 6 2例 ,其中甲减性心包积液 4例 ,占同期甲减病人的 6 .4 % (4 6 2 )。而甲减性心包积液占同期各种原因心包积液 (4 4 2 )的 9.5%。现将 4例甲减性心包积液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心包积液的病因构成,分析心包积液的病因分布、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对209例因心包积液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心包积液病因构成依次为恶性肿瘤性居第1位,非特异性居第2位,结核性居第3位,心力衰竭性居第4位。结论恶性肿瘤性心包积液居首位,关注心包积液病因及临床分型,对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心包引流治疗尿毒症心包积液的疗效。方法:对1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伴心包填塞患采用经皮穿刺心包留置导管持续引流7~42天。结果:11例患均为心包积液,10例心包积液治愈,1例因中断血透死亡。结论:经皮穿刺心包引流治心包积液治愈率高,副作用少,且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心包穿刺置管间断抽液治疗大量心包积液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 30例心包积液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采用Seldinger导管法经皮心包腔内置管间断抽取心包积液.结果 30例患者均穿刺成功,5例出现随呼吸运动心前区轻微疼痛,2例出现引流不畅,改变体位后通畅,1例术后第2天发生心包积液漏入胸腔,无1例发生心包内继发感染.结论 心包腔内置管间断抽液治疗心包积液具有较好的疗效,特别是肿瘤所导致的恶性心包积液,护士应加强置管前后的观察和护理以及预防感染,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