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种导管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胃管"T"管胸腔闭式引流三种导管的护理为主题,分别介绍了(1)胃管使用目的堵塞的处理方法.(2)"T"管放置目的置管期间的护理拔管后护理.(3)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原理适应证护理.便于临床观察及对症处理,减少并发症,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
谭秀卿 《中外医疗》2009,28(30):131-131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护理;资料:我院资料完整的患者50例。方法气胸急救护理、一般护理、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和心理护理等。结果42例行胸腔闭式引流,38例肺组织3~7d后复张,没有转院,治愈率达100%。讨论尽早行胸腔闭式引流,正确施行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指导病人避免诱发气胸的诱因是本病的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胃管“T”管胸腔闭式引流三种导管的护理为主题,分别介绍了:(1)胃管使用目的堵塞的处理方法。(2)“T”管放置目的置管期间的护理拔管后护理。(3)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原理适应证护理。便于临床观察及对症处理,减少并发症,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介绍一种新型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在新生儿气胸中的应用.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方法,研究组采用新型胸腔闭式引流装置,比较两者就穿刺准备时间、穿刺后创面大小、创面护理、护士更换水封瓶时间等.结果: 新型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在就穿刺准备时间、穿刺后创面大小、创面护理、护士更换水封瓶时间方面存在优势.结论: 新型胸腔闭式引流装置操作简单,创伤小,方便治疗护理,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自发性气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体会.方法 研究对象为经我院确诊6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均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并给予积极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恢复效果.结果 60例患者中护理总有效率为96.7%,护理满意率为95%,并发症发生率为5%.讨论对接受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巩固疗效,促进其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剖胸手术后胸腔闭式引流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总结201例剖胸手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并发症,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201例患者经悉心护理均已治愈。结论做好剖胸手术后胸腔闭式引流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可提高此类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胸腔闭式引流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娟  孙姝波  曲秋菊  宣吉浩 《吉林医学》2008,29(10):834-834
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一项应用较多的技术,它可以治疗脓胸、外伤性血胸、气胸,自发性气胸,胸腔积液等。是以重力引流为原理,重建维持胸腔负压,使血、液、气从胸膜腔内排出,使胸膜腔闭合,促进肺复张,恢复肺功能。胸腔闭式引流患者的护理很重要,适当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现将我科近3年胸腔闭式引流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总结食管癌术后1~3天的护理以及闭式胸腔引流的护理、饮食、并发症的护理.尤其强调了对术后1~3天和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护理效果。方法对34例胸腔积液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治疗并进行护理观察。结果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进行细致的观察、宣教和有效的护理,可减轻患者不适感和恐惧心理,创口感染机会小、血管损伤少并利于置管操作及拔管。结论全方位护理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积液闭式引流的患者是保证置管引流顺利、促进病员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加侧孔对19例肺癌晚期并发恶性胸水患者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和护理.结果 19例肺癌晚期并发胸水的患者经胸腔闭式引流后均能达到胸水引流彻底,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结论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闭式引流中具有创伤小、组织与材料相容性好、刺激小、夹管方便及夹管后活动不受限制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加侧孔对19例肺癌晚期并发恶性胸水患者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和护理。结果 19例肺癌晚期并发胸水的患者经胸腔闭式引流后均能达到胸水引流彻底,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结论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闭式引流中具有创伤小、组织与材料相容性好、刺激小、夹管方便及夹管后活动不受限制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胸腔闭式引流的进展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胸腔闭式引流术的目的在于引流胸膜腔内渗液、血液及气体,重建胸膜腔的正常负压,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促使肺的膨胀。在传统胸腔闭式引流的基础上国内外同仁在胸腔闭式引流管材、操作方法、引流部位及护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冯竞 《中国医药导报》2012,9(4):143-145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是临床胸心外科极为重要的专科护理,是治疗脓胸、外伤性血胸、气胸、自发性气胸的有效方法。以重力引流为原理,是开胸术后重建、维持胸腔负压、引流胸腔内积气积液,促进肺扩张的重要措施。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善胸腔负压,使气、血、液从胸膜腔内排出,并预防其反流,促进肺复张、胸膜腔闭合;平衡压力,预防纵隔移位及肺受压。通过对近年来有关胸腔闭式引流临床应用的发展及相关护理对策的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发现目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有了很大改进,可增加患者的舒适、减少创伤及痛苦。护理方面也在传统的护理基础上,更加人性化和专业化。  相似文献   

14.
深静脉留置管应用在气胸病人胸腔闭式引流中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美莲 《广西医学》2006,28(3):380-381
目的探讨深静脉留置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的效果和护理.方法对40例气胸患者采用深静脉留置管作胸腔闭式引流的新方法,并与33例进行普通硅胶管闭式引流的患者作比较.结果深静脉留置管胸腔闭式引流方法具有操作方便、穿刺时间和引流管留置时间短、损伤小、伤口愈合快、患者不适感轻、并发症少等优点.结论深静脉留置管胸腔闭式引流是简便、有效、可行的引流方法,护士在术前进行细致的心理辅导、术中和术后注意其护理特点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能收到良好效果,使气胸患者迅速康复.  相似文献   

15.
微创置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综合了胸腔穿刺术和胸腔闭式引流的优点,是一种简便有效、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现将微创置管治疗胸腔积液的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王倩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1):121-122
目的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提高严重胸外伤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方法在做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着重抓好应急处理、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开胸手术护理、并发ARDS的护理。结果本组112例患者中,治愈96例,85.7%,死亡16例,占14%。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着重抓好应急处理、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开胸手术护理、并发ARDS的护理,能提高急性胸外伤病人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胸腔闭式引流应用于脓胸、气胸、胸外伤及胸部手术后的病人,临床上常规采用带针胸管应用于胸腔闭式引流.2009~2010年,我院胸外科采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自发性气胸及胸腔积液35例,革新了常规胸腔闭式引流的方法[1].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闭式引流,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收到了患者的好评.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带针胸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血气胸的护理效果。方法对37例血气胸患者采用带针胸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并进行护理观察。熟练掌握操作方法,进行细致的观察、宣教和有效的护理。结果患者不适感和恐惧心理减轻,创口感染机会小、血管损伤少有利于置管操作及拔管。结论全方位护理采用带针胸管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是保证置管引流顺利,促进病员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胸腔闭式引流常用于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血胸、脓胸及心胸手术后的引流等.胸腔闭式引流管是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的一个动态窗口,它不仅可以排除胸膜内渗液、血液及气体,还能促进胸腔内恢复正常负压,促进肺的膨胀,因此做好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至关重要.现将我科2007~2008年对患者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小儿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8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小儿护理,总结了对引流管的观察,不适症状的特征、处理及护理措施。无论是小儿脓胸、胸外伤所致的血、气胸,均须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将积液积气排出体外,促使肺复张,平衡压力,改善呼吸困难,预防纵膈及肺受压缩。通过护理胸腔闭式引流术患儿,对引流管的观察,影响引流的因素,不适症状的处理予以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