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的睡眠质量,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0月在本院采用手术治疗的156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进行睡眠质量的评估,同时比较其不同骨折部位、疼痛程度、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程度、自我效能感及心理状态的评估结果,同时以Logistic分析上述因素与睡眠质量的关系。结果:不同骨折部位患者的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不同疼痛程度、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程度、自我效能感及心理状态患者的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分析显示,疼痛程度、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程度、自我效能感及心理状态均与睡眠质量有密切关系。结论: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的睡眠质量较差,且疼痛程度、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程度、自我效能感及心理状态均是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失眠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9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睡眠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90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眠,其中手术前1 d、手术当日、手术后1 d失眠率分别为80%、94%、90%。心理因素是术前失眠的主要原因,疼痛是导致术后失眠的最主要原因。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存在严重的睡眠障碍,护理人员应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促进睡眠及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宫颈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宫颈癌患者98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住院次数、家庭月收入、家庭经济是否足够支付医药费、疾病分期、婚姻状况、患者并发症程度、患者自理能力、患者工作情况、照顾者身体状况、照顾者是否自愿等。采用自我感受量表(SPB)对患者的自我感受进行评分,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DT)测定患者的心理状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宫颈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相关因素。98例患者中,自我感受负担评分小于或等于30分患者26例作为对照组,评分大于30分72例作为研究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家庭与收入小于或等于1 000元、非在职、照顾者身体状况较差、照顾者非自愿、经济不足以支付医药费、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伴有重度并发症、病情分期为Ⅲ期的患者所占比例较对照组高,对照组DT评分明显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家庭月收入、照顾者身体状况、照顾者是否自愿、经济是否足够支付医药费、生活自理能力、病情分期、DT评分等均是影响宫颈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家庭经济情况、照顾者身体状况、照顾者是否自愿、患者疾病分期及生活自理能力均是宫颈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鼻咽癌放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身体功能状态量表、心理痛苦体温计和 Zarit 护理负担量表对 117 例鼻咽癌放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鼻咽癌放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 33.18±4.54 )分,呈中度水平。 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程度、身体功能状态、照顾者负担水平、患者心理痛苦水平、患者年龄是其自我感受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 P<0.05 )。 结论 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和照顾者自我感受负担水平,给予个性化的护理降低鼻咽癌放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对209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11~46(29.88±8.98)分,80.9%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我感受负担。家庭月收入、年龄、照顾者健康状况、日常生活自理能力4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共解释自我感受负担总变异的21.0%。结论大部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自我感受负担,家庭月收入、年龄、照顾者健康状况、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是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期间的自我感受负担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白设的一般资料问卷、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和患者体能状况评估表(ECOG)对20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30.12±7.99)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类别、照护者与患者的关系、照护者有无健康问题以及患者的体能状况评分,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组间有统计学差异;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患者的体能状况评分以及医疗费用类别是影响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处于中等水平,提示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状况,及时提供心理疏导,降低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自我感受负担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胆囊切除术治疗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进行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对影响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82例胆囊切除术患者中60例存在自我感受负担,发生率为73.17%,不同年龄、职业及疾病种类者的自我感受负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不同个人基本情况、疾病及治疗情况者的自我感受负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情况、收入情况、手术方式及并发基础疾病是患者术后自我感受负担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自我感受负担明显,影响因素较多,应根据影响因素进行调节与干预。  相似文献   

8.
高文娜  王雪  杨晶娟 《妇幼护理》2022,2(11):2632-2635
目的 调查脑卒中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在滨 州市某三甲医院住院的 197 例脑卒中患者为调查对象。收集一般资料,通过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评价自我感受负担,通过疾病感 知量表评价疾病感知,分析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结果 脑卒中患者总体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32.61±9.27)分,处于中等 水平。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程及疾病的了解程度与脑卒中患者自我感 受负担现状相关(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处于中等水平,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程、疾病 的了解程度为影响脑卒中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与观察康复期脑梗死患者自我管理需求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110例康复期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其自我管理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并比较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程度、心理状态、居住地、职业、婚姻状况及一般自我效能感者的自我管理需求差异,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康复期脑梗死患者自我管理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不同性别、居住地及职业者的自我管理需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程度、心理状态、婚姻状况及一般自我效能感者的自我管理需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程度、心理状态、婚姻状况及一般自我效能感均是康复期脑梗死患者自我管理需求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康复期脑梗死患者自我管理需求较高,且涉及的影响因素较多,应根据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膀胱癌患者根治术后自我感受负担状况,分析其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应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南京鼓楼医院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2例膀胱癌根治术患者,依据术后3个月自我感受负担情况,将患者分为存在明显负担组和无明显负担组。收集两组基线资料,分析膀胱癌患者根治术后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选出独立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观察回归模型对术后出现明显自我感受负担的预测价值。结果:所有患者根治术后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elf-Perceived Burden Scale,SPBS)得分为32.59±8.26,81例(79.41%)出现明显自我感受负担,其中17例存在重度负担,53例存在中度负担,11例存在轻度负担;21例(20.59%)无明显负担。两组年龄、工作状态、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理T分期、慢性病、生活自理能力、并发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慢性病、生活自理能力、并发症均为膀胱癌患者根治术后出现明显自我感受负担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慢性病、生活自理能力、并发症5个独立危险因素均对术后出现明显自我感受负担具有一定预测效能,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645、0.681、0.656、0.776、0.643;上述5个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术后出现明显自我感受负担的AUC为0.955(95%CI:0.917~0.993,P<0.001)。结论:膀胱癌患者根治术后患者常会出现中重度自我感受负担,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慢性病、生活自理能力、并发症,应用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术后出现明显自我感受负担具有良好预测价值,可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95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的95名同龄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的Zung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然后比较观察组中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程度、一般自我效能感、收入情况、居住情况、并发基础疾病情况、病程及CSS评分结果者的Zung焦虑、抑郁评分结果,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上述因素与此类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Zung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中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程度、一般自我效能感、收入情况、居住情况、并发基础疾病情况、病程及CSS评分结果者的Zung评分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显示上述因素均与此类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有密切的关系(P0.05)。结论:缺血性卒中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较为明显,且其影响因素较多,应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运动恐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策略。方法 选取医院2021年4月—2022年3月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76例为调查对象,分析患者临床资料,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恐动症评估简表(TSK)、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运动自我效能量表(SEE)、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对患者进行评价,统计伴有康复运动恐惧的患者例数,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筛选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运动恐惧的影响因素,并讨论护理策略。结果 经TSK量表评价得到伴有康复运动恐惧(>37分)的患者48例,发生率为27.2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运动恐惧的影响因素有年龄、文化水平、家庭人均月收入、身体质量指数(BMI)、术后跌倒史、术后康复指导、术后疼痛状况、运动自我效能、自我感受负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运动恐惧的影响因素有年龄、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术后跌倒史、术后康复指导、术后疼痛状况、运动自我效能低水平、中重度自我感受负担(P<0.05)。结论 老年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延续性护理需求程度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2月230例老年冠心病介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老年患者采用自制问卷进行延续性护理需求程度的评估,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婚姻状态、经济收入、心理状态、病程、疾病类型及合并疾病情况者的需求程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上述研究因素与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延续性护理需求程度的关系。结果 230例老年冠心病介入术患者中延续性护理需求程度较高者为163例,不同年龄与性别者的需求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不同文化程度、居住地、婚姻状态、经济收入、心理状态、病程、疾病类型及合并疾病情况者的需求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居住地、婚姻状态、经济收入、心理状态、病程、疾病类型及合并疾病情况是本类患者介入术后延续性护理需求程度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延续性护理需求程度较高,影响因素涉及个人与疾病情况等方面,应给予充分的重视与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生活自理能力障碍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生活自理能力量表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评价,对有自理能力障碍的117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17例自理能力障碍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处于中度和重度水平(39.01±7.53)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与自我感受负担成负相关(r=-0.804),巴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成正相关(r=0.63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社会支持、脊柱功能以及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影响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社会支持、脊柱功能、家庭收入是影响患者负担的主要因素,提示医务人员应该重视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水平,以及根据影响因素的特点,针对性地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以降低其感受负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中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担现状,分析其相关的影响因素及探讨。方法 便利抽样某三级甲等医院,采用一般人口学问卷、应用Zait负担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对115例中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的因素。结果 中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担总分为(41.50±13.85)分,回归分析显示: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态、工作状态、家庭经济收入进入回归方程(P<0.05)。结论 中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担处于中等水平,受自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婚姻状态、家庭经济收入影响。护理人员应及时评估主要照顾者负担的影响因素,扩大中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照顾者社会支持,提供相应的健康教育,增强信心,为今后干预提供依据,最终提高患者及照顾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结构式心理干预对脑功能区胶质瘤患者围术期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功能区胶质瘤患者7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围术期行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行结构式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围术期心理应激反应、不良情绪、自我感受负担及自我效能。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糖水平、皮质醇、肾上腺素等水平、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身体负担、情感负担、经济负担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结构式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脑功能区胶质瘤患者围术期心理应激反应及自我感受负担,增强患者自我效能,减轻患者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病人自我感受负担与疾病不确定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和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对108例颅内动脉瘤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颅内动脉瘤病人自我感受负担与疾病不确定感呈正相关(r=0.417),与不可预测性维度的相关性最高(r=0.402);情感负担是其最重要的负担。[结论]疾病不确定感会通过影响病人的心理调节能力作用于病人的自我感受负担,护理人员应及时识别病人的不良心理,针对性地给予护理干预,减轻其自我感受负担。  相似文献   

18.
刘艳 《当代护士》2022,(8):102-105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灌注栓塞术后心理弹性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19年2月—2020年12月在本医院进行肝动脉化疗灌注栓塞术治疗的94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探讨肝癌患者术后心理弹性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94例经肝动脉化疗灌注栓塞术后肝癌患者心理弹性评分为(70.32±6.14)分,其中心理弹性水平良好者71例(75.53%),心理弹性水平差者23例(24.47%)。单因素分析显示:希望水平、受教育程度、自我感受负担、术后生活质量、自我效能、医学应对方式与肝癌患者术后心理弹性水平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希望水平<36分、高中及以下教育程度、自我感受负担≥30分、术后生活质量<176分、自我效能低水平、屈服和逃避应对是影响肝癌患者术后心理弹性水平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经肝动脉化疗灌注栓塞术的肝癌患者术后心理弹性水平相对偏低,且与患者的受教育程度、年龄、希望水平、自我感受负担、术后生活质量、自我效能与医学应对方式等因素有关,对此临床上须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心理弹性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10月31日收治的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患者100例,采用自编一般资料问卷、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Herth希望量表(HHI)、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及肝癌QOL测定量表(QOL-LC V2.0)进行评价,并分析心理弹性影响因素。结果:本组患者CD-RISC评分(70.32±6.14)分,其中心理弹性差(70分)25例,心理弹性良好(≥70分)75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心理弹性影响因素有年龄、受教育程度、院内健康教育、自我感受负担、希望水平、医学应对方式、一般自我效能及术后生活质量(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心理弹性影响因素包括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未接受院内健康教育、希望水平36分、自我感受负担≥30分、回避及屈服应对、低级自我效能、生活质量176分(P0.05)。结论: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心理弹性水平较差,其影响因素包括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未接受院内健康教育、希望水平36分、自我感受负担≥30分、回避及屈服应对、低级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176分。因此,从患者、护理角度分析患者术后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拓宽了研究分析的广度及深度,为介入术后临床护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8月期间于我院进行诊治的89例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血糖监测依从性进行评估,同时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情况、病程、自我效能感、情绪状态及血糖监测知识认知度者的血糖监测依从性,同时以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因素与血糖监测依从性的关系。结果:89例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依从性较高者60例,较高率为67.42%,其中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情况、病程、自我效能感、情绪状态及血糖监测知识认知度者的血糖监测依从性也存在明显差异,且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上述8项研究因素均与此类患者的血糖监测依从性有密切的关系(P均0.05)。结论: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依从性仍较低,且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情况、病程、自我效能感、情绪状态及血糖监测知识认知度均是其重要影响因素,应给予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