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霍香正气的最原始剂型为霍香正气散,始见于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从宋到清,有藿香正气散、藿香正气汤、藿香正气药汁丸、藿香正气大蜜丸等剂型。占正统地位的,是藿香正气散。近年来,各地制成了藿香正气片、藿香正气浓缩丸、藿香正气合剂、藿香正气水等新剂型,对处方组成也作了许多大胆的革新。藿香正气的各类剂型各有特点。藿香正气散因服用不便,于是出现了丸剂(大蜜丸、药汁丸、浓缩丸)、水  相似文献   

2.
在藿香正气散基础上先后发展起来的藿香正气系列制剂,由于药物组成和制剂工艺的差异而形成了不同的特点。通过藿香正气系列各种制剂与藿香正气散的比较以及藿香正气系列内不同制剂特点的分析,对指导医生临床用药和药店营业员的培训以及患者选用不同的制剂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辽宁中医杂志》2017,(2):258-259
藿香正气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查阅发现藿香正气散临床应用及研究整体呈逐年递增趋势,其方多用于消化系统、儿科、神经内科、呼吸系统、皮肤科等,妇科方面的应用及研究少见,文章总结藿香正气散在妇科的临床应用及其机理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藿香正气散治疗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疗效。方法:运用藿香正气散水煎服。结果:总有效率100%。结论:藿香正气散治疗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藿香正气散及其现代成药的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巧巧 《国医论坛》2005,20(6):55-56
藿香正气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处方由藿香、白芷、茯苓、大腹皮、半夏、甘草、紫苏叶、陈皮、厚朴、白术、生姜、大枣等13味组成。其功效为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藿香正气散在我国沿用几百年,现代又将藿香正气散制成口服液、丸剂、胶囊、软胶囊、滴丸等剂型,是居家百姓常备药。兹将藿香正气散及其现代成药的药理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藿香正气散加减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儿均给予藿香正气散并据中医辨证加减用药,3天后观察疗效。结果:痊愈88例,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3%。结论:藿香正气散加减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较显著。  相似文献   

7.
吴鞠通《温病条辨》中首先记载了加减正气散,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藿香正气散中的藿香、陈皮、茯苓、厚朴四味药为主,本文主要论述加减正气散的处方来源以及在抗击新冠肺炎中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藿香正气散中药配方颗粒剂与藿香正气散饮片汤剂治疗寒湿泄泻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原则,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安慰剂组3组,分别予以藿香正气散中药配方颗粒、藿香正气散饮片汤剂、安慰剂治疗7 d,评价治疗前后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00%,愈显率为100.00%,对照组有效率为100.00%,愈显率为97.56%;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相当(P>0.05);治疗前后两组安全性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藿香正气散免煎配方颗粒对寒湿泄泻具有治疗作用,与传统中药饮片汤剂疗效相当,并且安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藿香正气散配合西药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将婴幼儿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病毒、改善微生态治疗,有失水者纠正脱水及酸中毒,治疗组加用藿香正气散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止泻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藿香正气散配合西药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藿香正气散对湿困脾胃型亚健康模型大鼠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给予湿困脾胃型亚健康模型大鼠藿香正气散,通过对胃残留率、小肠推动率、胃泌素、胃动素、血清葡萄糖、总蛋白、甘油三酯等指标的检测,研究其调节模型动物胃肠功能的机理。结果:藿香正气散能改善湿困脾胃型亚健康大鼠的一般状态,显著提高模型动物小肠推进率,减少胃残留率,改善其胃肠激素和物质能量代谢水平。结论:藿香正气散能改善模型动物的胃肠功能,这可能是其防治湿困脾胃型亚健康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藿香正气散加减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的83例小儿腹泻,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对照组用恩密达粉剂治疗,治疗组根据小儿酌情加减藿香正气散治疗。均每日3次,用药2个疗程(连服1周为1疗程),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2.5%,治疗组总有效率93%,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且与恩密达粉剂治疗相比,藿香正气散治疗疗效明显;观察发现藿香正气散药效安全,治疗过程没发现副作用。结论:藿香正气散功专宣化湿浊,调和胃肠,对小儿腹泻临床症状的改善和腹泻病程的缩短,均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藿香正气散的临床应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以中国知网、万方医学数据库作为统计数据源,利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对1998年1月-2012年12月藿香正气散临床应用的文献,分别从文献的年代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分布、作者单位类型分布、学科分布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藿香正气散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结果:统计数据显示本方剂的研究整体呈逐年递增趋势,其应用常见于消化系统、儿科、呼吸系统、神经内科和皮肤科等临床各科。结论:藿香正气散是解表散寒,化湿和胃的代表方剂,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相似文献   

13.
藿香正气散防治中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藿香正气散属辛温燥湿之剂,主治暑月感寒伤湿之症,而临床医家也常用来防治中暑.笔者从藿香正气散防治中署的机理及适用范围来探讨,以作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4.
探讨藿香正气汤剂治疗暑湿性胃肠型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藿香正气散汤剂为主治疗暑湿性胃肠型感冒45例。结果:45例全部治愈,治愈率100%。结论:藿香正气汤剂治疗暑湿性胃肠型感冒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5.
藿香正气袋泡剂的化学分析及其与汤剂的比较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410006)黄家友,杨永华主题词霍香正气散/化学,霍香正气散/生产和制备藿香正气散来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历代医家常用燥湿和胃方,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效,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  相似文献   

16.
马淑平  王晓燕 《陕西中医》2012,33(11):1463-1463
目的:探讨藿香正气散联合西药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对照组80例给予利巴韦林、干扰素治疗,治疗组8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藿香正气散(藿香、厚朴、木香、茯苓、车前子、陈皮、竹茹、紫苏、白术等)治疗。两组治疗后评价止泻时间,总病程。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在止泻时间,总病程时间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藿香正气散配合西药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明显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藿香正气散联合西药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06例和对照组154例,两组均给予新博林颗粒抗病毒,金双歧改善微生态,思密达保护肠粘膜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藿香正气散治疗轮状病毒肠炎206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止泻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藿香正气散联合西药治疗轮状病毒肠炎能明显有效地缩短病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藿香正气散出自《和剂局方》,原书载为中药煮散,属汤剂的一种,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效,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诸症。目前,主要有丸剂、酊剂和水剂等多种剂型供临床选用。藿香正气丸(水蜜丸)起效慢,不容易吞咽。藿香正气水(酊剂)和藿香正气口服液(水剂)由...  相似文献   

19.
細菌性痢疾为夏秋季常見的胃腸传染病,采用西医疗法在文献上报道甚多,但以中药藿香正气散治疗本病則少見报告。笔者在严密观察下,采用藿香正气散治疗本病,取得良好效果,茲介紹如下。  相似文献   

20.
加减正气散出自《温病条辨》,由藿香正气散化裁而来,主治湿蕴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常。阮诗玮教授临证灵活运用加减正气散治疗湿邪在里诸证,每获良效。该文从加减正气散之出处及组方要义、临证运用及验案举隅等方面介绍阮诗玮教授运用加减正气散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