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血压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单纯依靠医务人员监测血压,不仅工作量大,也不利于血压管理,为此我院近期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教育,进行家庭自测血压教育,取得良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动态血压监测高血压患者的昼夜血压变化.方法:对本院门诊或住院的高血压患者做24h动态血压记录,并观察昼夜血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全组1000例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24h间的血压及血压变化.结论:高血压患者多数出现晨起血压增高的晨峰现象,所以临床应更多地注意合理用药来控制血压的晨峰现象.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脏病(CKD)常伴有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的主要原因,而肾脏又是高血压损伤的重要靶器官。高血压是CKD患者肾功能损害加重的重要因素,血压昼夜节律消失是CKD的高危因素。认识CKD血压变化的规律,降低血压、调整血压昼夜节律,对延缓CKD的进展及心血管并发症的防治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适宜剂量的单一抗高血压药物平均能够降低血压10mmHg。许多高血压患者,包括三期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伤、或有发生心血管意外和(或)服用大剂量单一降压药物出现副作用的高风险患者,需联合用药以期达到良好血压控制目标(<140/90) mmHg。Zusman R对两项研究进行了回顾,即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n=70)和一项基于社区的开放研究(n=491),分别入选其他药物未能控制高血压的患者和血压控制不满意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加用多沙唑嗪(一种长效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并观察其抗高血压疗效。结果显示,增加多沙唑嗪后,血压显著下降,同时血脂指标也得以改善。对于合并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的诊断取决于准确的血压测量,尤其在治疗慢性肾脏疾病,必须早期抗高血压治疗,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动态血压监测的重复性好,较少受主观因素干扰,能较全面、客观地反映24h血压的总体水平,动态波动规律及昼夜节律.动态血压监测在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高血压监测中表现出其特有的特征,且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优于诊室血压,与靶器官的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节律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关系。方法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非杓型血压组(50例)和杓型血压组(50例),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这两组患者的IMT,用Cockerdt—Gault公式计算eGFR。结果(1)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非杓型血压组IMT显著高于杓型血压组(P〈0.05)。(2)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非杓型血压组eGFR显著低于杓型血压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改变不仅可导致动脉结构发生损害,还可导致肾功能损害,因此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不仅需要将血压降到目标值,而且还应恢复正常血压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期间应重视如何预防或减轻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1]。据报告尼卡地平能有效预防正常血压患者的气管插管反应[2,3]。本文目的是观察尼卡地平预防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效果。资料与方法18例ASAⅡ~Ⅲ级术前有高血压、行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A、B两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术前病情无明显差异(P>005)。高血压的诊断参照WHO高血压诊断标准:SBP≥213kPa和/或DBP≥127kPa。10例有原发性高血压2~10年,口服硝苯吡啶、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复方降压片等治疗。术前血压控制在220…  相似文献   

8.
血液透析患者伴高血压十分常见.USRDS资料显示,美国血液透析患者,75%并发高血压,且血压控制很不理想.Cheigh等报告53例血液透析患者,仅15%血压始终保持在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9.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高血压都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据估计20%-41%的中老年男性可能患有这两种疾病。本文中Kirby对治疗BPH的常规药物——多沙唑嗪(可多华)进行了综述。Alpha-1肾上腺受体拮抗剂,例如多沙唑嗪,可显著改善BPH患者的尿流量和症状。多沙唑嗪对尿流量和症状的作用在患有高血压的BPH患者与血压正常的BPH患者中相似。相反,多沙唑嗪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有显著降低作用,而对正常血压者的血压影响很小。多沙唑嗪有很好的耐受性,不管血压状况如何。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多沙唑嗪是一种有效的、耐受良好的治疗BPH的药物,对合并有高血压的患者更有益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对尿毒症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2001年12月-2006年12月在我院做血液透析治疗病人中11例高血压患者给予定期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观察血压变化.结果:血液连析滤过治疗对11例尿毒症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均有下降作用,部分病人可停用降压药物.结论:对长期做血液透析治疗的病人伴有高血压者定期做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能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肾脏病患者动态血压监测临床应用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不同原因的肾脏疾病发展到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阶段都会合并有高血压,而不易控制的高血压又进一步加剧肾脏功能恶化,因此认识CKD患者的血压变化规律对延缓CKD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re monioring,ABPM)能够提供24h内多次血压测量数据,为了解患者全天的血压水平和波动趋势提供了极有价值的信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在高血压的诊断、治疗效果评价及预后分析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动态血压监测在CKD患者的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IgA肾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选择2009年3月至8月在IgA肾病数据库登记的原发性IgA肾病患者,收集临床病理资料,并通过动态血压监测IgA肾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情况.用(日间血压平均值-夜间血压平均值)/日间血压平均值判断血压昼夜节律状况.比较血压节律正常组及异常组的临床病理指标.结果 共93例患者完成动态血压监测并纳入分析.其中68例(73%)血压节律消失,在慢性肾脏病(CKD)1期、2期及3期以上组血压节律消失的比例分别70%、70%及81%,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7).非勺型血压在血压正常组与高血压组比例分别为69%和77%(P=0.373).血压节律消失与年龄、性别、血压、蛋白尿、肾功能以及肾脏病理损伤程度无相关.在随访时间超过12个月的54例中,非勺型血压组eGFR下降速率虽快于勺型血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9);在其中29例并发高血压患者中,非勺型血压组eGFR下降速率快于勺型血压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79±11.58)比(-0.34±1.74)ml·min-1·(1.73 m2)-1·年-1,P=0.019].结论 IgA肾病早期即可出现明显的血压节律消失.IgA肾病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节律消失可能是影响肾功能进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病人无创血压值与有创血压值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汞柱式血压计测量高血压病人血压的误差及其原因。方法选取高血压病人及正常血压者各 2 0例 ,用有创法及无创法分别测量同一上肢肱动脉血压 ,每例均于 7:0 0~ 8:0 0空腹状态用两种方法测血压 6次。结果汞柱式血压计测量血压的结果与实际血压相比 ,在高血压病人中收缩压约低 10mmHg(P <0 .0 1) ,舒张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在血压正常者中 ,收缩压低 6mmHg左右 (P <0 .0 1) ,舒张压约高 9mmHg(P<0 .0 5 )。造成这种误差的原因与臂围大小无明显关系。结论用汞柱式血压计测量肱动脉血压的值与实际值有一定差异 ,对于高血压病人 ,收缩压误差较大 ,而舒张压则较准确 ;对于正常人收缩压易低估 ,舒张压易高估。高血压病人的血压较高且有明显动脉硬化者 ,临床表现与血压不符时 ,可考虑采用有创法测量血压 ,以便准确了解病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运动干预对代谢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脂、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无运动禁忌症的代谢性高血压患者共134例,在给予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控制的前提下,进行有计划的、科学的、长期运动干预.干预期6个月,观察干预前后血压、血脂(TG及TC)及血耱的变化.结果:6个月后,患者的血压、甘油三脂及总胆固醇、血糖均有下降,收缩压下降22.92±1.10mmHg,舒张压下降11.9±0.2mmHg,甘油三脂下降1.01±0.3mmol/L,总胆固醇下降3.03±1.07mmol/L,空腹血糖下降2.61±0.85mmol/L,运动干预后患者的血压,甘油三脂及总胆固醇、血糖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代谢性高血压患者实施合理的运动干预,可有助于降低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对代谢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具有重意义.  相似文献   

15.
肥胖与高血压关系密切,肥胖患者常伴有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使心血管风险增加。随着代谢减重外科在国内外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肥胖患者选择通过外科手段来减轻体重。代谢手术除了能有效减轻肥胖患者体重外,也能有效缓解相关的代谢性疾病。目前很多临床研究已证实代谢手术能有效降低血压,也有许多基础及临床实验对其血压降低的机制进行研究,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重点阐述代谢手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肾病(CKD)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我国CKD呈上升趋势,患病率达10.8%,CKD患者近1.2亿,其中50%~70%合并高血压。高血压是CKD的病因和并发症之一,《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明确指出"严格控制血压是延缓肾脏病变进展,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键。"因此,对CKD进行干预,加强肾病高血压的管理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监测,研究高血压病治疗过程中24h血压波动曲线的变化,评价各种药物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13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短效降压药、长效降压药和联合降压药治疗,3个月后比较它们的降压效果。结果治疗后3组比较,联合降压药降压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最佳方案是联合用药,其次是应用长效降压药,短效降压药降压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8.
枸橼酸西地那非是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一线口服药,该药心血管方面的作用一直是医生和患者关注的一个方面。Vardi Y等人对49名成年男性进行的研究,评价了枸橼酸西地那非对血压的影响。所有受试者中,血压正常者27人,高血压者22人。以便携式血压仪测定其睡前3h及入睡后3h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每30min一次,共2晚,其中一晚不服用任何药物,另一晚口服西地那非100mg。结果显示,西地那非可降低收缩压(下降6.0mmHg),舒张压(下降4、5mmHg)及平均动脉压(下降5.3mmHg)。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调节机能减退 ,血压的骤变易致心、脑损伤。本研究通过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模拟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的血压骤升 ,观察血压骤升致ECG异常情况下肺的改变 ,并揭示其可能的机制。材料和方法动物及分组 选用雄性 14~ 18周龄SHR ,体重 2 5 0~ 2 80 g ,收缩压 (SP)2 4.0 0~ 2 9.3kPa、HR35 0~ 40 0次 /分 ,腹腔注射戊巴比妥 45mg/kg ,监测ECG ,尾静脉输注生理盐水 (NS)或给予去甲肾上腺素 (NA) ,股动脉穿刺 ,监测SP、HR ,行如下分组 :A组静脉输注NS5min后 ,处死大鼠。B、C组静注…  相似文献   

20.
健康教育配合自我推拿对轻度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美芝 《护理学杂志》2011,26(15):84-85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配合自我推拿对轻度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轻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配合自我推拿干预,对照组口服氢氯噻嗪治疗.连续3个月观察动态血压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干预前后24 h血压、白昼及夜间血压均值有统计学差异(均P<0.01);对照组24 h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