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临床循证医学证据指导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为提高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的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对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分析临床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常用的五种手术方式的适用范围、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情况,总结不同位置、程度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目前可执行的最佳手术治疗方式。根据循证结果指导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30例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的治疗。将该30例患者设为循证组。收集实施循证医学证据前1年急性硬膜外血肿28例患者手术治疗情况,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式选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循证组30例患者采用血肿清除术治疗21例,去骨瓣减压术9例;对照组28例患者行血肿清除术治疗16例,去骨瓣减压术12例,两组手术术式的选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主要为硬膜下血肿、硬膜下积液、脑水肿。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循证组(P0.05),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消失。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循证组预后情况总体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循证医学证据对指导急性硬膜外血肿外科手术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应用YL-1型颅脑穿刺针微创治疗颅内血肿4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应用YL 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微创治疗颅内血肿的方法、术中术后注意事项及治疗效果。方法 :46例颅内血肿患者均应用CT下或CT片定位穿刺点 ,在局麻下接受YL 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抽吸冲洗清除颅内血肿 ,平均引流时间 3d ,每例应用尿激酶 8~ 12万U。结果 :治疗46例颅内血肿 ,治愈 43例 ,死亡 2例 ,放弃治疗 1例 ,硬膜外血肿清除率达 10 0 % ,高血压脑出血清除率达 80 %以上。 2例特急性巨大硬膜外血肿穿刺后见有活动性出血中转开颅手术。结论 :YL 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颅内血肿 ,具有快速、安全、创伤小、无需全麻及输血、疗效确切 ,技术易掌握、术后护理方便等优点 ,但对特急性巨大颅内血肿、尤其是合并有广泛脑挫裂伤或脑疝的患者应慎重使用 ,最好在具有神经外科条件的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脑外伤硬膜外血肿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通许县中医院在2003年6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脑外伤硬膜外血肿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同时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全麻开颅硬膜外血肿清除术,而治疗组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手术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4%,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外伤硬膜外血肿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儿童急性硬膜外血肿术后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回顾分析2012~2014年56例经手术治疗的儿童急性硬膜外血肿患儿的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与护理。术后并发症包括肺炎、低钠血症、癫痫、伤口缝线外露、伤口裂开。认为儿童急性硬膜外血肿病情重,病情变化快,早诊断、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和早期预防各种并发症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应用效果及适应证。[方法]总结采用YL-1型碎吸针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3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4例亚急性硬膜下血肿、1例亚急性额部硬膜外血、14例脑挫裂伤并急性硬膜下薄层血肿及脑内血肿均治愈。1例脑挫裂伤并硬膜下薄层血肿、脑内血肿因碎吸引流术后挫裂伤区再次出血并脑疝形成转行开颅手术治疗后痊愈。[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病例选择前提下,采用YL-1型碎吸针微创穿刺冲洗引流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达到了创伤小,治疗效果满意,是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又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YL-1型颅穿针单孔微创穿刺冲洗引流+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方法 32例CSDH均经头颅CT或MRI检杏确诊,采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单孔穿刺引流,辅以尿激酶局部溶栓,术后冲洗引流2~5 d,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对日常生活能力(ADL)进行评定,并记录手术并发症.结果 基本痊愈28例(87.5%),显著进步1例(3.1%),无效3例(9.4%);复发2例(6.2%);手术并发症:6例有微量积气,2例冲洗过程中发作癫痫,1例合并脑挫裂伤,1例并发硬膜外小量血肿;无感染及死亡发生.结论微创穿刺冲洗引流+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老年CSDH,创伤小、安全有效、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7.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后并发症原因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钻孔冲洗引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总结我院2006~2009年用钻孔冲洗引流术(BHID)治疗CSDH患者218例,其中38例出现并发症,结合文献对并发症的防治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18例中死亡3例,2例昏迷出院,其余均痊愈出院,疗效满意。其中38例术后出现并发症,术后血肿复发22例,张力性气颅1例,脑挫裂伤3例,急性硬膜外血肿2例,急性硬膜下血肿2例,脑内血肿2例,癫痫发作6例。结论认识CSDH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早期采取相应措施对症处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CSDH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YL-1型颅穿针单孔微创穿刺冲洗引流+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方法 32例CSDH均经头颅CT或MRI检杏确诊,采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单孔穿刺引流,辅以尿激酶局部溶栓,术后冲洗引流2~5 d,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对日常生活能力(ADL)进行评定,并记录手术并发症.结果 基本痊愈28例(87.5%),显著进步1例(3.1%),无效3例(9.4%);复发2例(6.2%);手术并发症:6例有微量积气,2例冲洗过程中发作癫痫,1例合并脑挫裂伤,1例并发硬膜外小量血肿;无感染及死亡发生.结论微创穿刺冲洗引流+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老年CSDH,创伤小、安全有效、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YL-1型穿刺针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非急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本方法治疗的8例患者(亚急性硬膜外血肿6例,慢性硬膜外血肿2例)的临床特点及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无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复查颅脑CT证实血肿全部消失.结论:穿刺引流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非急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创伤小,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费用低廉,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适合于各层次医院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YL-1型颅穿针单孔微创穿刺冲洗引流+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方法32例CSDH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采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单孔穿刺引流,辅以尿激酶局部溶栓,术后冲洗引流2~5d,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对日常生活能力(ADL)进行评定,并记录手术并发症。结果基本痊愈28例(87.5%),显著进步1例(3.1%),无效3例(9.4%);复发2例(6.2%);手术并发症:6例有微量积气,2例冲洗过程中发作癫痫,1例合并脑挫裂伤,1例并发硬膜外小量血肿;无感染及死亡发生。结论微创穿刺冲洗引流+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老年CSDH,创伤小、安全有效、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1.
急性硬膜外血肿内科治疗7例哈尔滨市第二医院王永超,苗青,李凤珍急性硬膜外血肿都是由外伤引起在颅骨和硬脑膜之间的血肿。近年来我科治疗了7例硬膜外血肿,经保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991年1月至1995年5月共收治硬膜外血肿7例(均...  相似文献   

12.
李虹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9):4475-4476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单针组与双针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微创穿刺冲洗引流术进行治疗,单针组患者仅采取单针在血肿处进行穿刺,双针组患者则在血肿的中部与前部各进行一针穿刺后冲洗引流。术后1~3d内对患者头颅进行CT复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冲洗次数、血肿清除量、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平均住院费用等。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颅内积气、颅内血肿及蛛网膜损伤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但双针组较单针组的术后平均冲洗次数明显减少,颅内血肿清除的更加彻底,且平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明显减少,几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双针微创穿刺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更佳,具有广泛临床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急性硬膜外血肿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阳 《临床医学》2009,29(2):61-62
目的探讨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治疗方法。方法对80例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患者63例愈后良好,12例愈后不良,残留部分功能障碍,3例重残,2例死亡。结论对不同急性硬膜外血肿病例选择恰当治疗方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郭西文 《中国综合临床》2002,18(11):1013-1013
目的:探讨钻孔双腔管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钻孔双腔管冲洗引流术治疗的CSDH患者的临床、神经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48例中46例一次性手术治愈,2例复发再次手术治愈,所有患者中未发现张力性气颅、急性术后颅内血肿、癫痫发作等并发症。结论:钻孔双腔管冲洗引流术治疗CSDH可持续引流通畅,血肿表彻底,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钻孔冲洗引流术已经成为治疗相对稳定的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常用的手术方式[1-3].术中需大量生理盐水冲洗,直至冲洗液澄清为止[3],以保证血肿彻底清除减少血凝块残留.保证冲洗效果、保持无菌术野、减轻冲洗工作量成为冲洗过程中医护人员均需考虑的问题,2008年2月至2012年7月,本研究应用自制冲洗通路系统在脑外科钻孔冲洗引流术中做血肿腔冲洗20例,与同期18例采用传统方法的患者进行冲洗效果的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朱深海 《大医生》2022,(5):39-41
目的 研究小骨窗开颅清除术对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万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小骨窗开颅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输...  相似文献   

17.
硬膜外血肿在颅内血肿当中较为常见,治疗效果较满意,我院从1970年1月到1981年12月共收治颅脑损伤患者3160例,其中单纯研膜外血肿75例。我们就资料较完整的病例50例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脑肿瘤手术后并发远隔部位急性硬膜外血肿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颅脑肿瘤患者1 468例,将术后并发远隔部位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患者22例为血肿组,另选择术后未发生硬膜外血肿的患者22例为对照组。对2组的病历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术后发生远隔部位急性硬膜外血肿的发生率为1.50%。血肿组的年龄、肿瘤大小、脑积水、脑萎缩、手术体位、甘露醇使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颅脑肿瘤大小、并发脑积水和使用甘露醇是导致颅脑肿瘤手术切除后并发远隔部位急性硬膜外血肿的独立危险因素。血肿组采用微创穿刺治疗后均存活。结论:颅脑肿瘤手术切除后并发远隔部位急性硬膜外血肿的危险因素有年龄、肿瘤大小、脑积水、使用脱水药物,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硬膜外血肿可得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9.
高潮  曹彦荣 《浙江临床医学》2013,(11):1674-1675
中颅窝底硬膜外血肿临床上较为少见,且不同于一般的幕上硬膜外血肿。由于其所处中颅窝的特殊解剖部位,血肿一旦发生后,病情常进展迅速,可在伤后较短时间内即发生脑疝,如未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将导致患者死亡或严重残疾的后果。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特急性中颅窝底硬膜外血肿16例,占同期收治的硬膜外血肿(172例)的9-3%。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创伤性特急性后颅凹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创伤性特急性后颅凹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创伤性特急性后颅凹硬膜外血肿5例,脑挫裂伤并脑内血肿12例,均急诊手术治疗,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65min;按GOS分级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估。结果本组中5例行硬膜外血肿清除术,12例行脑内血肿清除术;术后未发生脑脊液漏、肺部感染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治疗后疗效良好7例、中度残疾3例、重度残疾2例、死亡5例,病死率29.41%;死亡原因与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有关。结论创伤性特急性后颅凹血肿病情进展迅速,短期内病死率高;及时手术及保证抢救过程中"无缝衔接",对改善患者预后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