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报道,每年400多万死亡新生儿中约有1/4死于新生儿窒息,100万以上婴儿在分娩窒息后出现脑瘫、学习障碍等后遗症。2005年我国妇幼卫生监测结果报道,5岁以下儿童因出生窒息死亡的比例为14.2%,为第2位死因。而大多数新生儿的窒息死亡和致残,可以通过出生后第一时间内的积极复苏抢救而得以控制。[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10):713-713
新生儿窒息是导致全世界新生儿死亡、脑瘫和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1994年的统计数字表明,全世界每年500万的新生儿死亡中,约有100万死于新生儿窒息。2002年全国妇幼卫生监测结果显示,婴儿死亡率为29.2‰。新生儿窒息已成为我国5岁以下儿童的第二大致死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1997年报告,大多数新生儿窒息死亡和致残,可以通过出生后第一时间内的适当复苏抢救而减少。  相似文献   

3.
152例新生儿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9~1993年5年中,我院新生儿死亡152名,新生儿死亡率为6.06‰。资料分析新生儿死亡的产母82.89%有产科并发症.手术产的新生儿比自然分娩的死亡率高,前者是10.33‰,后者是3.42‰,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意义.早产、低体重儿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死亡率为足月正常体重儿的数十倍.早产儿的主要死因为肺出血、肺透明膜变和缺氧性颅内出血;足月正常体重儿的主要死因为产程缺氧,吸入性肺炎和损伤性颅内出血.72.37%的新生儿死亡有窒息史,重度窒息儿的病死率为666.67‰.新生儿死亡还与产程管理、接产技巧有密切关系.做好高危妊娠的围产保健、预防早产、产程各环节的合理处理和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的效果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新生儿窒息所致心肌损伤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1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120例,依据是否发生新生儿窒息进行分组,正常组患者60例,为无新生儿窒息发生;窒息组患者60例,均为发生新生儿窒息的患儿,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肌损伤情况。结果:窒息组患者心肌损伤发生比例、血清心肌酶谱检测水平、心电图异常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患者,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心肌损伤患儿均进行对应的临床治疗,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新生儿窒息可导致患儿心肌损伤的发生,新生儿发生窒息时应及时对患儿进行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的检测,早期诊断及时进行治疗。对预防心肌损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常见的新生儿危象,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生与妊娠期的保健、分娩时的产科及新生儿处理质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窒息新生儿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窒息及其所引起的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导致新生儿脑损伤及急性死亡的常见原因,也是造成儿童神经系统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报道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约为7%~10%[1]。窒息后导致脑损伤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能量代谢衰竭、氧自由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窒息是导致新生儿死亡、脑瘫和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1994年的统计数字表明,全球每年500万的新生儿死亡中约有100万死于新生儿窒息,即新生儿窒息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了婴儿死亡的20%~30%。在中国,2002年全国妇幼卫生监测结果显示,婴儿死亡率为29.2‰,新生儿窒息已成为我国5岁以下儿童的第二大致死原因。正确并及时地对有窒息的新生儿进行复苏抢救,是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并寻找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分析我院56例窒息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中度窒息50例,占89.3%,重度窒息6例,占10.7%。新生儿死亡3例(5.36%)。胎儿窘迫,脐带因素是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羊水过少、巨大儿等。结论:做好孕检,重点监护高危孕妇,适时终止妊娠,胎儿娩出后做好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推广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的成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出生窒息是新生儿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本院1995年统计资料表明,窒息发生率为15.22%,新生儿窒息病死数占围产新生儿死亡的76.92%,为实现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降低要儿死亡率的首要目标,提高生命质量,我院开展新法复苏工作8年来,产儿科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窒息复苏及其培训存在问题和防治对策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2000年全球<5岁儿童死亡1080万,其中<28d新生儿390万。42个发展中国家占全球<5岁死亡数的90%,33%(29%~369/5)为新生儿,在经济欠发达国家中新生儿窒息为新生儿死亡第一位原因,占29%。目前新生儿窒息仍是我国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由于产儿科进一步合作,产科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窒息与复苏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新生儿窒息与复苏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110021)樊世荣胎儿娩出后1分钟,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则呼吸的缺氧状态,称为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10%,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新生儿窒息的原因新生儿窒息常是胎儿窘迫的延续,...  相似文献   

12.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文化、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而新生儿死亡率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很大比例。新生儿死亡率是反映当地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掌握了新生儿死亡原因,更有利于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资料来源及方法: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2007~2009年万安县人民医院、万安县中医院报告数据;以现住址为万安县、终审日期为2007~2009年作为统计分析;死因分类是根据国家ICD~10死因编码规则进行分类。结果:2007~2009年共登记报告万安县新生儿死亡72例,占婴儿死亡人数的81.8%,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的68.6%;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4:1;死亡原因居前三位的是:早产儿和未成熟儿、新生儿产伤和窒息、起源于国产期的其他情况;死亡年龄在1~7天内的占绝大多数,48例,占总死亡人数的66.7%。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减少早产儿的发生;加强围产期监测,预防宫内窘迫,提高产科质量是预防新生儿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10年手术产率及新生儿情况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手术产率、剖宫产适应症的变化及手术产儿的情况。结果:剖宫产率及其适应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阴道助产率无明显改变,手术产新生儿的死亡率及窒息率均明显下降。结论:剖宫产率升高与手术技术不断提高,对母儿比较安全,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围产儿的死亡比, 但围产儿死亡比的下降不能仅靠增加剖宫产率, 应着重于围产医学的发展及产科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时段新生儿病死率和死亡原因的变化,以提高预防及诊疗水平。方法广东省韶关市铁路医院儿科将1995-01~2007-12死亡的住院新生儿40例按时间段分为2组,A组(1995-01~2000-1219例)和B组(2001-01~2007-1221例),分析2组活产新生儿病死率、死亡原因和死亡与原发病、日龄的关系及变化。结果A组与B组比较,病死率、硬肿发生率有所下降。死亡日龄高峰为≤72h,死亡原因主要是呼吸衰竭和肺出血。高危因素变化:早产和先天畸形增加,窒息、硬肿发生率下降。结论预防先天畸形及早产、窒息,做好气道管理,正确应用氧疗,积极推广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合理使用呼吸机,积极保暖,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监测乡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变化趋势,探讨干预措施,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方法:收集2008~2010年马关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乡(仁和镇、夹寒箐镇、篾厂乡)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三年间共出生活产3700例,新生儿死亡率为8.92‰,婴儿死亡率为15.6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2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5岁以下儿童前5位死因依次为:早产、意外死亡、肺炎、腹泻、出生窒息。结论:降低新生儿和婴儿死亡率是控制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需加强围产期保健和新生儿保健质量,加强健康教育、安全知识的宣教,积极推广窒息复苏技术,做好儿童常见病防治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窒息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统计,每年400万新生儿死亡中约有100万死于新生儿窒息,还有100万以上的新生儿窒息后引起脑性瘫痪、智力障碍或其他残疾.  相似文献   

17.
围产期窒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围产期窒息李莪,翁梨驹窒息是造成围产儿死亡及新生儿病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可引起新生儿脑瘫及其后智力发育迟缓。窒息及其对器官的损伤可发生在产前及产时,新生儿窒息及并发症为宫内窒息的生后临床表现,因此,提出围产期窒,急(perinatalasphyxia)...  相似文献   

18.
86例死亡新生儿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儿科各年龄段以新生儿期病死率最高,为了尽早发现死亡新生儿的危重症状,更好地指导抢救工作,现将我院1993年9月~2002年8月间住院死亡的86例新生儿临床表现及死亡原因等总结分析如下,并结合文献讨论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分娩方式与产程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生儿窒息是致新生儿死亡和影响儿童智力发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会引起很多近、远期并发症。为了探讨预防措施 ,现对 1996年 12月至 2 0 0 0年 1月发生新生儿窒息 141例的有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与分析方法 新生儿出生后常规于 1、5、10min各进行 1次Apgar评分 ,以 3次评分中最低一次为标准 ,评 4~ 7分为轻度窒息 ,0~ 3分为重度窒息 ,≥ 8分为正常。重点分析≤ 7分的新生儿窒息情况 ,以同期≥ 8分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1.2 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从 1996年 12月至 2 0 0 0年 1月在我所共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并寻找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分析我院56例窒息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中度窒息50例,占89.3%,重度窒息6例,占10.7%。新生儿死亡3例(5.36%)。胎儿窘迫,脐带因素是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羊水过少、巨大儿等。结论:做好孕检,重点监护高危孕妇,适时终止妊娠,胎儿娩出后做好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