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叶静  刘清华  王璐璐 《山东医药》2014,(42):101-103
肝纤维化是肝脏受到慢性损伤的一种修复反应,是多种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变,可最终导致肝硬化、肝癌。肝纤维化的主要机制是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合成大于降解,从而使细胞外基质在肝脏过度沉积。目前认为,早期肝纤维化是一种可逆性病变,有效控制肝脏基础疾病或抗肝纤维化治疗对肝纤维化的治疗有重要意义。目前,药物治疗是抗肝纤维化治疗的主要方法,抗肝纤维化的药物治疗主要针对控制原发病、保护肝细胞、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和增殖、抑制胶原合成、促进胶原降解及调控与纤维化有关的细胞因子、支持对症治疗等方面。本文将近年来肝纤维化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COL-Ⅰ、COL-Ⅲ和TIMP-1在实验性肝纤维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是一个动态的、涉及到进展与逆转两方面的病理过程。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增加、降解减少最终导致ECM在肝内的过度沉积是肝纤维化的主要病理改变。ECM的主要成分是I型胶原(COL-Ⅰ)和Ⅲ型胶原(COL-Ⅲ),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物(TIMPs)是调节ECM降解的主要酶,其主要成分MMP-1及其抑制因子(TIMP-1)在抗肝纤维化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本文对近年来COL-Ⅰ、COL-Ⅲ和TIMP-1在实验性肝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与肝纤维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共同病理过程,其实质是以Ⅰ、Ⅲ型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合成与降解失衡,导致ECM在肝内过度沉积。研究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类(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s,TIMPs)两者的平衡在ECM的合成与降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氯沙坦对肝纤维化鼠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变,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增多,降解相对不足,过多沉积在肝内则引起肝纤维化。随着研究的深入,已明确提出了肝纤维化完全可能逆转的论点。因此,寻求理想的抗肝纤维化药物,以阻断或延缓肝纤维化进程,是肝病治疗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肝纤维化时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降解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肝纤维化时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降解王宝恩肝纤维化是各种不同致病因子引起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基础与途径,可以发展为肝硬化。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时纤维结缔组织的形成,可以说是细胞外基质增生及降解的失衡所致。研究表明,在实验性肝纤维化早期阶段,胶原合成及胶原酶活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肝纤维化的无创性诊断技术和方法日益受到重视,介绍了血清标志物、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 Scan)等非创伤性诊断技术在肝纤维诊断中的应用。抗肝纤维化治疗应是包括病因治疗、抗炎保肝、抑制细胞外基质合成和降解过多沉积的细胞外基质为一体的系统治疗。对于慢性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纤维化,抗病毒治疗是抗肝纤维化的基础,而中医药在抑制合成及降解过多沉积的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方面,具有作用于多个环节、多个层次和多个靶点的特性,而成为肝纤维化治疗的新希望。但是,中西医结合抗肝纤维化的优势仍需通过设计严谨、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以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支持,而深入研究中医药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也是今后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7.
梁梓宇  覃山羽 《内科》2010,5(1):38-40
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是位于肝血窦内皮细胞与肝细胞之问的一种肝非实质细胞,约占正常肝内细胞总数的5%~15%。活化的HSCs合成大量胶原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导致肝内ECM过量积聚,胶原合成过多,最终导致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形成。由此可见HSCs是引起肝纤维化的主要细胞,HSCs的激活是肝纤维化的中心环节”。要逆转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8.
肝纤维化是机体对慢性损伤的主动性修复反应,以Ⅰ型胶原等细胞外间质(ECM)过多沉积于肝脏为特征。研究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类(MMPs)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s)两者的平衡在ECM的合成与降解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人们对肝纤维化形成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特别是对MMPs及TIMPs在此过程中的表达、作用以及相关的抗肝纤维化策略已经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在此我们对MMPs在肝纤维化形成与逆转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王晖  但自力 《山东医药》2009,49(1):111-112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的必经病理阶段。研究证实,肝星形细胞(HSC)活化、增殖进而合成的大量胶原等细胞外间质(ECM)成分是各种肝脏损伤引起肝纤维化的中心环节。其发生发展过程与ECM,特别是胶原的沉积与降解相对失衡有关。胶原的降解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s)的表达有重要关系。现将TGF-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MPs及TIMPs的特点及其与肝纤维化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治疗,包括病因治疗,即抗病毒治疗,但病因治疗,不等于也不能代替针对肝组织内细胞外基质(ECM)代谢与肝星状细胞(HSC)活化的抗肝纤维化治疗,抑制肝脏ECM生成与沉积,促进其降解是抗肝纤维化治疗的重要对策。两年半来,我们应用扶正化瘀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CHB肝纤维化患者4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抗肝纤维化药物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基础,表现为肝脏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多,降解减少.抗肝纤维化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1)针对原发病去除致病因素,如抗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治疗、抗血吸虫治疗、戒酒等.  相似文献   

12.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具有促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及细胞外基质合成等作用,是一种促器官纤维化的重要细胞因子。CTGF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密切相关,在人肝纤维化、肝硬化及实验性肝纤维化模型中CTGF的表达显著增加,而抑制肝细胞CTGF的表达可显著减少胶原等细胞外基质的表达,有效的阻抑肝纤维化的进程。有关CTGF的进一步研究将对于揭示肝纤维化及肝硬化发病和治疗机理以及临床诊治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CTGF的功能及其在肝纤维化形成、诊断和治疗中作用进行了综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Kupffer细胞在肝纤维化作用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是肝脏受到各种慢性损伤后发生的一种修复反应,其特征是以肝内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结构组成发生紊乱,并在肝内过量沉积。正常情况下,ECM的合成和降解处于动态平衡,而在肝纤维化时,肝内以胶原为主的ECM合成增多,降解相对不足,过量沉积在肝内,导致肝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肝纤维化发生机制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变。不同病因(如病毒、乙醇、寄生虫、铜铁沉积等)引起的慢性肝损伤,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CM)各成分合成增多,降解相对不足,过多沉积在肝内引起肝纤维化。若进一步发展引起肝小叶改建、假小叶和结节形成,则进入肝硬化。肝纤...  相似文献   

15.
肝纤维化是动态的病理过程,是反复肝损伤引起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和降解失衡,导致其过度沉积的结果。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通过产生细胞外基质蛋白和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肝纤维化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可转化纤溶酶原为纤溶酶,活化MMPs,降解多种ECM成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具有抑制uPA的作用。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抑制MMPs对细胞外基质有降解作用。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是HSC活化标志。我们测定不同肝纤维化分级中α-SMA、基质金属蛋白-1(MMP-1)、TIMP-1蛋白表达以及血浆uPA、PAI-1的水平,旨在了解它们在肝纤维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从而为临床治疗肝硬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TIMPs和MMPs与肝纤维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损伤的共同后果,进一步则发展为肝硬化,其特征是细胞外基质(ECM)产生和降解不平衡,导致间质胶原及其它基质成分积聚。近年来,与基质降解与沉积有关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S)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得到较深入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是降解ECM最主要的酶类,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为MMPS的特异性抑制剂,二者与肝内ECM的沉积与降解密切相关。MMPS及TIMPS与肝纤维化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发现通过调节TIMPS与MMPS基因的表达来治疗肝纤维化将是肝纤维化基因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干扰素治疗肝纤维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纤维化是多种病因导致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变,肝纤维化为一动态过程,属可逆性病变,但若进一步发展至肝硬化阶段,则不可逆,因此阻断抑制或逆转肝纤维化是治疗慢性肝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干扰素(interferon,IFN)具有广泛的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目前有许多研究认为干扰素(IFN)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并已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一定效果,但其抗肝纤维化的确切机制尚不明了,有学者认为可能与其抗病毒,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增殖,促进肝星状细胞的凋亡,抑制细胞外基质(ECM)合成,促进细胞外基质降解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肝纤维化治疗策略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谢渭芬 《中华消化杂志》2004,24(10):577-578
肝纤维化是肝脏对慢性损伤的修复反应,是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变,其特征是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在肝内过多沉积。肝纤维化为一动态过程,属可逆性病变,阻断、抑制或逆转肝纤维化是治疗慢性肝病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9.
肝纤维化的防治   总被引:68,自引:2,他引:66  
目前认为,肝脏慢性损伤过程中细胞外基质(ECM)累积所形成的肝纤维化经有效的治疗是可以逆转的,一旦形成肝硬化便难以逆转。 1.针对原发病的病因治疗是抗肝纤维化治疗的最主要有效手段。a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三年随访结果表明,治疗后临床显效(血清HCVRNA转阴,肝功能恢复正常)、有效(HCV RNA未转阴但肝功能恢复正常)及无效病例与其血清Ⅲ型前胶原端肽(PⅢP)、 7S胶原含量下降成正比;显效病例的肝纤维化改善率达70%,有效及无效病例基本无变化,对照组病例的肝组织纤维化不但未见改善,且有40%的…  相似文献   

20.
抗肝纤维化的西药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业已肯定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尚有逆转的可能。通过抗肝纤维化治疗可使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早期肝硬化者肝脏假小叶消失。 1.抗肝纤维化治疗的某些新的认识:(1)肝纤维化的治疗与抗肝纤维化治疗两者含义不同,前者即为慢性肝病的治疗,目的是祛除原发病因和减轻、中止、逆转肝脏的病理改变(包括抗炎、抗肝损伤与抗肝纤维化);后者指用抗肝纤维化药物进行治疗。抗肝纤维化药物概念甚为混乱,严格的讲抗肝纤维化药物应在祛除致病因子后,对仍在进展中的肝纤维化,具有抑制肝脏细胞外间质(ECM)合成、分泌与沉积,促进ECM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