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标本的制作应取新鲜标本,接到标本后,立即取瓶底部约5~10ml于试管中,行高速离心(每分钟1500~2000转)后倒掉上清液,取沉渣于玻片中心依次向外均匀涂片,不宜过厚或过薄,不宜推片。涂片自然干燥,干后立即染色。染色用瑞氏-姬母氏混合染液染色。镜检...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恶性淋巴瘤,区分 T,B 或组织细胞,我们四年多来试用新鲜甲醛——蔗糖及HOIt 氏固定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的方法。首先用大白鼠的肾、脾及肠系膜淋巴结的新鲜组织切片,获得成功以后,应用于人体的新鲜淋巴结组织及淋巴瘤标本中。经过这样固定和包埋的组织,一次切片10余张,作 ANAE、ACP、AKP、ATP 染色,均获得满意的效果。同时作双 PAP 染色,亦能清楚地判定 B 细胞淋巴瘤瘤细胞浆内的免疫球蛋白。我们认为这些方法对淋巴组织非肿瘤性病变,特别是对恶性淋巴瘤的研究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值得在本省内基层单位推广应用。我们的体会是:1.必须是新鲜组织,取材要小,一般为0.5×0.5×0.2cm,立即放入固定液内。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应用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我院接受治疗80例脑脊液标本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应用细胞玻片离心法实施细胞学检查。结果33例淋巴瘤患者中有1例检查结果为阳性,阳性份数为6,标本份数为57;2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有3例检查结果为阳性,阳性份数为15,标本份数为102;18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中有2例检查结果为阳性,阳性份数为4,标本份数为35。结论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应用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实施诊断具有良好的成效,这对于该病的临床诊治来说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4.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日益受到临床的重视,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有较高诊断价值。现将我科1998年1~12月的95例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脑脊液标本来源于我院门诊、住院病人共95例,其中门诊2例,住院93例,均为腰穿脑脊液。操作方法:每次取常规送检的新鲜脑脊液1ml,先作白细胞计数,然后置入微型沉淀管(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脑脊液细胞学研究室研制)内,置冰箱水平位置上,让脑脊液细胞自然沉降。必要时在沉淀管外的滤纸上再加滤纸,以加快吸水的速度,经30分钟后水份即被吸干,玻片上留有12mm直径大小的白色圆形薄层沉…  相似文献   

5.
微型脑脊液细胞玻片离心仪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微型脑脊液细胞玻片离心仪的应用价值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陈梅根,卢大正福建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李智文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而脑脊液细胞收集成功与否,则是细胞学检查的关键。目前国内虽有多种类型的脑脊液细胞收集仪,但多数结...  相似文献   

6.
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脑脊液细胞学分析(附5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一步了解小儿病毒性脑炎及脑膜炎急性期或亚急性期脑脊液细胞学(CSFC)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取患儿脑脊液(CSF)应用微型脑脊液细胞玻片离心法收集细胞,MGG染色,光间检查。结果:60%(33/55)CSF常规白细胞计数有增高,而CSFC异常为78.2%(43/55),其中以淋巴细胞为主的混合性细胞反应占51.2%(22/43),以淋巴细胞为主的免疫活性细胞反应占39.5%(17/43),以嗜中性粒细胞为主的混合性细胞反应占7.0%(3/43)。结论:CSFC检查阳性率高,且便捷,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细胞学的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运用玻片细胞沉淀细胞学方法,对29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60份脑脊液标本分类进行动态分析以评估疗效及预后。结果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白细胞总数升高,早期表现可不典型,呈淋巴细胞为主型或混合细胞型反应,随着病情发展,中期可以混合细胞型反应为主,恢复期则转为以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为主。结论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操作简单,流程迅速,结果准确,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较好的辅助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评价膜式和沉降式宫颈液基细胞学制片方法和质量,以寻求提高宫颈液基细胞学制片质量的方法.方法 对我院妇产科送检的液基细胞学标本310份行相关处理后加入原细胞保存液1倍体积的保存液,充分振荡后取一半标本保存液置入另一个干净的保存瓶中.2瓶标本保存液分别按照膜式和沉降式两种制片方法制作涂片,所有涂片均经95%乙醇固定后行改良巴氏染色,并于肉眼及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染色情况.结果 肉眼观察膜式法所制涂片细胞分布不均,涂片周围细胞较多或较厚,部分区域细胞缺如或过厚;沉降式法所制涂片细胞分布均匀,有时细胞较厚,偶见较大细胞团块沉积.光学显微镜下见膜式法制作的涂片背景干净,细胞分布不均匀,涂片周围细胞较多或重叠严重,部分区域细胞缺如或重叠较多,有些细胞固缩明显,红细胞或炎细胞污染较少,染色不鲜艳;沉降式法制作的涂片背景尚干净,细胞分布均匀,有时细胞层次较多,细胞固缩或重叠较少,偶有红细胞或炎细胞污染,染色鲜艳.结论 本研究中沉降式法制作宫颈液基细胞学涂片可控性较膜式法好,制片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评价膜式和沉降式宫颈液基细胞学制片方法和质量,以寻求提高宫颈液基细胞学制片质量的方法.方法 对我院妇产科送检的液基细胞学标本310份行相关处理后加入原细胞保存液1倍体积的保存液,充分振荡后取一半标本保存液置入另一个干净的保存瓶中.2瓶标本保存液分别按照膜式和沉降式两种制片方法制作涂片,所有涂片均经95%乙醇固定后行改良巴氏染色,并于肉眼及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染色情况.结果 肉眼观察膜式法所制涂片细胞分布不均,涂片周围细胞较多或较厚,部分区域细胞缺如或过厚;沉降式法所制涂片细胞分布均匀,有时细胞较厚,偶见较大细胞团块沉积.光学显微镜下见膜式法制作的涂片背景干净,细胞分布不均匀,涂片周围细胞较多或重叠严重,部分区域细胞缺如或重叠较多,有些细胞固缩明显,红细胞或炎细胞污染较少,染色不鲜艳;沉降式法制作的涂片背景尚干净,细胞分布均匀,有时细胞层次较多,细胞固缩或重叠较少,偶有红细胞或炎细胞污染,染色鲜艳.结论 本研究中沉降式法制作宫颈液基细胞学涂片可控性较膜式法好,制片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10.
岳丽华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585-586
方法本文对66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CSF应用玻片离心法和Wright-Giemsa复合染液染色后进行细胞学分类检查。结果病脑初期可有明显的嗜中性粒细胞反应,但因持续时间短(数小时或24~48h),又因患者往往来诊较迟,致使临检中很难见到病毒性脑膜炎患者CSF的嗜中性粒细胞反应,而由淋巴细胞,淋巴样细胞和浆细胞的增殖所替代,形成病毒性脑炎的典型脑脊液细胞学图像。随病情发展而进入修复期阶段时可出现淋巴细胞或淋巴、单核细胞比例正常的细胞学图像。结论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和病情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5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细胞学及各个时期的变化规律进行临床观察。方法采用脑脊液细胞直接玻片沉淀法,利用细胞自然沉淀趋势和滤纸的毛细管作用,使水分吸出。自然沉淀10~15分钟,细胞最后筛滤在玻片上,取出风干后进行MGG染色,光学显微油镜下进行细胞分类计数。结果5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细胞学全部异常,其中43例呈混合细胞反应,5例呈嗜中性粒细胞反应。2例呈淋巴细胞和转化型或淋巴样细胞反应。与病程长短有关。结论结核性脑膜炎以混合细胞反应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1800例宫颈液基细胞学的检测,分析探讨其对宫颈病变的重要意义。方法 2009年3月-2009年10月在本院妇科门诊及病房行新柏氏TCT细胞学检查,共680例。利用液基超薄细胞学检测系统进行制片、固定、巴氏染色、细胞学诊断采用TBS分级系统。结果 680例标本忠发现3例宫颈癌,子宫内膜癌1例;CIN14例、CIN3 3例;6例滴虫感染,20例霉菌感染,95例线索细胞。结论宫颈细胞病变可以通过薄层液基玻片提高检出率,做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治疗方案,友助于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郭惠彬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0):3131-3131
糖原易溶于水,因此组织必须趁新鲜固定或冰冻起来,固定之前不能用水或生理盐水浸洗.作糖原染色的切片,必须经过特殊的固定液固定后进行石蜡切片才能把糖原保存下来.  相似文献   

14.
新鲜标本印片细胞学检查能为冰冻切片提供许多信息,细胞印片是一种较好的快速定性诊断方法.在乳腺、甲状腺、妇科肿瘤等手术快速病理诊断中,快速印片细胞学检查与冷冻切片结合运用,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误诊或漏诊,提高冷冻切片诊断的准确性.诊断细胞学是一种快速、简单、经济的诊断技术,有经验的医师做细胞学诊断时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在某些情况下恶性肿瘤的阳性细胞学诊断具有与手术活检同样的重要性.由于组织冷冻后会引起细胞形态改变,冷冻切片中出现许多人为的假象,但印片的细胞学检查由于固定及时,没有冷冻所引起的形态改变,取材容易,方法简便,获得的细胞成分较多,并能够保持细胞形态特征及部分组织结构,与冷冻切片联合诊断,可以互相取长补短,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病理HE制片环节的质量控制,提高病理HE制片质量。方法 收集10年来我院病理玻片标本57760例,总结其制作过程:取材、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烤片、染色、封片各环节的心得体会。结果 得出病理HE制片过程各环节的注意事项、质量控制方法及经验。结论 病理HE制片要严格做好每一步操作规程,才能做出优质的玻片标本。  相似文献   

16.
谢树瑞 《北方药学》2012,9(8):68-69
目的:探讨应用细胞DNA定量分析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80例行宫颈病变检查的妇女的一般资料,采用宫颈刷片收集受检者的样本后制成2张细胞薄片,分别进行巴氏染色和FeulgenDNA染色,巴氏染色片由临床专业的细胞学医师做常规读片诊断,FeulgenDNA染色片则采用全自动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仪进行自动扫描诊断。观察和比较二者的诊断结果及标本满意率。结果:2280例患者中DNA倍体定量分析指数>2.5细胞或异倍体细胞峰为48例,诊断阳性率为2.11%,其中30例患者见大量DNA倍体异常细胞,18例患者见少量DNA倍体异常细胞;巴氏染色中组织学诊断阳性结果26例,诊断阳性率为1.14%。两种检测方法比较,DNA倍体定量分析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巴氏染色,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宫颈病变的检查中应用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可以显著地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提高细胞学检查的质量,为临床及时发现宫颈早期病变、给予有效的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临床依据,也是防治宫颈癌发生的有力措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适应基层,特别是公社、县级医院及手术室快速病理诊断需要,我们开展了组织印片病理诊断,并做了切片与印片100例临床病理诊断对照观察。通过实践我们认为此方法具有一定优越性,操作简单,容易掌握,诊断准确率高,适合于基层单位使用。现介绍如下。操作方法取材:组织来源于手术中或手术后不能确定肿瘤性质之标本;手术台上急待病理诊断决定手术范围与手术方法以及手术治疗的病例。印片:将送检之新鲜标本(未经固定)做一切面,在两个切面的位置上,或另做切面分别同时印在2~4张载物玻片上,印片  相似文献   

18.
本法5年时间的应用效果极好。取代了推片法,它具有快速、准确、易学、分布均匀、着色好、厚度适中、易固定、细胞不溶解和不易退行性变等特点,基本符合优质血片。 1 材料与方法:①材料:普通750mm×250mm载玻片,一次性刺血针,75%洒精棉球。染色液:瑞氏染液,内含瑞氏染料0.1g(加4ml中性甘油乳钵研磨),甲醇60ml。磷酸盐缓冲液:内含磷酸二氢钾(KH_2PO_4)0.3g,磷酸氢二钠(Na_2HPO_4)0.2g,H_2O1000ml。②方法:消毒耳(末梢血)后,取一滴耳血至玻片2/3处,血液位于中央,约10μl。将另一玻片放在血滴上,要将玻片各  相似文献   

19.
我们改掉过去使用的软皂煮染色玻片法。过去的方法既废时,又废电,而且达不到彻底消毒的作用。我们采用10%消佳净溶液浸泡染色玻片清洗法已5年多,此法简便易行,快速省时,价廉物美,消毒彻底。1 方法①清洗消毒液的配制:消佳净浓度为10%。即取消佳:争50ml加水至500ml 装入有盖的标本缸中备用。②清洗方法:将用过的污染的染色玻片直接放入装  相似文献   

20.
脑脊液细胞学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俊明  杜倩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15):102-103
当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感染时,常引起脑脊液(CSF)发生一定的变化,常规脑脊液的生化检查和简单的细胞分类多数病例难以确诊.采用脑脊液细胞学(CFSC)检查可发现脑脊液细胞的形态、数量和比例的变化,结合有关免疫试验,诊断会进一步明确.该法简便、快速、准确.本文对116例CFS进行了收集染色分析,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