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OK镜治疗近视的并发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OK镜治疗近视的并发症,探讨其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对252例(483眼)近视进行过夜配戴OK镜治疗,回顾分析其并发症产生的原因,结果:OK镜治疗近视的并发症包括:角膜上皮损伤371眼(76.81%),角膜溃疡7眼(1.45%),角膜变性10眼(2.07%),角膜知觉减退18眼(3.73%),散光增加323眼(66.81%),眩光122眼(25.26%),结论:在OK镜治疗近视中,角膜上皮损伤,角膜缺氧,角膜温度升高,OK镜片的污染,镜片移位等可导致上述并发症的发生在OK镜治疗近视中,角膜上皮损伤,角膜缺氧,角膜温度升高,OK镜片的污染,镜片移位等可导致上述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近视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因此其预防和控制倍受重视。角膜塑形镜(又称OK镜)作为一种非手术治疗手段,目前被广泛认可并应用于临床治疗。因OK镜直接与角膜前表面接触,故对角膜的各层结构组织的形态学和生物学特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回顾现有的研究,针对OK镜对角膜基底神经丛的影响进行讨论,为临床OK镜的使用提供更多的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数字化角膜塑形镜与传统OK镜临床应用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比较数字化角膜塑形镜(简称MCT镜)与传统OK镜,研究数字化角膜塑形镜对人眼视力矫正的成效性及优越性。方法:应用SPSS11.0系统对随机抽取的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2004全年60例118眼7 ̄19岁患者分别配戴数字化角膜塑形镜和传统OK镜后的疗效进行统计,从戴镜3mo后裸眼视力、地形图状况、镜片中心定位、镜片移动度及镜片松紧度等方面来分析,探索数字化角膜塑形镜相比传统OK镜在控制和减低青少年近视发展上是否有其优越性。结果:戴镜3mo后,戴MCT镜的患者裸眼视力比戴传统OK镜有明显提高,戴MCT镜者视力平均0.81±0.28D,而戴传统OK镜者视力平均为0.58±0.30D,其中,戴MCT镜和戴传统OK镜裸眼视力的方差无显著意义(F=1.79),但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t=4.31,P=0.001<0.05);戴MCT镜的患者地形图改变状况为圆形的远多于戴传统OK镜(MCT镜:86.7%,传统OK镜:36.7%);戴MCT镜的患者有80.0%镜片中心定位良好,高于戴传统OK镜(33.3%);戴MCT镜的患者100%的镜片移动度好,比戴传统OK镜好(73.4%);戴MCT镜的患者镜片的松紧度也比戴传统OK镜好(MCT镜:96.6%,传统OK镜:70.0%)。结论:数字化角膜塑形镜在减低和控制青少年的近视上比使用传统OK镜有更大的优越性。两组病例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角膜塑形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眼角膜塑形矫治技术 (orthokeratology)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项非手术治疗近视的方法角膜塑形镜 (OK镜 ) ,即是通过对角膜顶点的持续压迫塑形 ,使角膜中央部分因受压而变扁平 〔1~ 3〕。我院眼科自 1999年 3月开始。应用美国生产的 OK镜进行临床角膜塑形治疗近视。现将临床应用观察和结果报告如下。角膜塑形矫治 OK镜采用高透氧硬性 RGP材料制成。镜片直径为 10 mm,镜片内面为二个不同曲率的光学面。其中心部位是根据治疗者角膜前曲率半径和屈光度确定。直径为4mm的扁平光学面 ,用于角膜顶点压迫塑形。本文应用 OK镜进行临床近视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高近附加设计多焦软性角膜接触镜(多焦软镜)和角膜塑形镜(OK镜)对近视儿童调节的影响。方法 纳入30例近视儿童,依次配戴单焦软性角膜接触镜(单焦软镜)、多焦软镜、OK镜。分别在不同矫正状态(OK镜矫正1个月后裸眼检查)测量角膜形态、3 D和6 D调节刺激下的调节反应及调节微波动。结果 在3 D、6 D调节刺激下,配戴多焦软镜产生的调节反应均低于单焦软镜(3 D,F=5.94,P<0.01;6 D,F=4.81, P<0.05),但近似于OK镜(P> 0.05);配戴多焦软镜产生的调节微波动大于OK镜和单焦软镜(3 D,F=7.51, P<0.01;6 D,F=4.81, P<0.05),而配戴OK镜与单焦软镜的调节微波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近附加设计多焦软镜的调节反应与OK镜接近,但调节微波动高于OK镜,为近视防控机制研究进一步探索提供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OK镜治疗后角膜地形图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和分析角膜塑型术 (Orthokeratology ,OK镜 )后角膜地形图动态变化 ,评价OK镜矫正近视眼 (<-5 0 0D)与角膜地形图变化的关系。方法 对使用OK镜的患者 3 3例 (60只眼 )在治疗前 ,治疗后 7d、 1 4d、 3 0d、 90d及 1 80d作屈光状态检查和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 治疗前后视力、角膜不规则指数 (CIM)、角膜表面形状系数 (SF)与角膜平坦K值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前后角膜陡峭K值差异无显著性 ;3mm区域平坦K值有差异 ,陡峭K值无差异 ;5mm区域平坦K值无差异 ,陡峭K值无差异 ;7mm区域平坦K值无差异 ,陡峭K值无差异。结论 OK镜是临床上比较满意的非手术治疗轻、中度近视眼的一种方法 ;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检查在OK镜治疗的随访中是必要的检查  相似文献   

7.
OK镜治疗中角膜上皮损害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OK镜治疗中对角膜上皮的损害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总结分析随访4周的OK镜治疗患者106例(210眼)。结果 本组出现角膜上皮染色68例136眼占64.8%(其中Ⅰ级44.1%,Ⅱ级35.3%,Ⅲ级17.6%,Ⅳ级2.9%)。角膜上皮染色检出率在镜片配适过紧组高于配适正常组,在治疗前泪膜破裂时间<15s组高于≥15s组,差异有显著性;而角膜染色与镜片中心定位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角膜上皮损伤与OK镜过紧配戴及治疗前泪膜破裂时间有关。建议对OK镜治疗者应注意长期随访,重视角膜上皮健康。  相似文献   

8.
OK镜引发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的防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K镜技术以其简单、安全、有效、非手术操作等特点已为越来越多的近视患者所接受。但值得关注的是戴 OK镜后可能引发角膜化脓性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现将我们收治的 4例戴 OK镜后并发的严重绿脓菌性角膜溃疡病例的处理经过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病例与方法一、病例资料 :本组病例均在外院配戴 OK镜。所有病例在戴 OK镜 2~ 3月后出现角膜感染症状 ,在当地医院经过抗菌治疗 ,病情恶化而转入我院 ,详见表。  表  4例患者一般资料序号性别年龄眼别戴镜后发病时间病程入院视力 眼部情况1男 2 2左 2 3 眼前手动角膜中央 6× 6mm2黄白色溃疡 ,…  相似文献   

9.
角膜塑形术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莉  郝保安 《眼科新进展》2001,21(4):234-234
我科自 1999年 1月引进美国 OCTEX公司提供的角膜塑形镜片 (OK镜 ) ,治疗青少年近视 ,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本组患者 6 7例 12 7眼 ,其中男 2 3例 ,女 44例 ,年龄 7~ 19岁 ,平均 14.5岁 ;术前屈光度为 - 1.5~- 9.0 D(等值球镜 ) ,散光 - 0 .5~ - 2 .0 D,术前检查包括视力、眼前节、眼底、眼压、验光及复验、角膜地形图。排除眼部疾患如 :角膜炎、急性结膜炎、干眼症等。1.2 方法 患者经检查确定符合戴 OK镜后 ,根据角膜地形图提供的数据和验光数据提供制做 OK镜镜片。戴镜前 2周要求滴…  相似文献   

10.
角膜塑形镜(orthokeratology,OK镜),是一种高透氧的硬性角膜接触镜,镜片基弧较角膜中央曲率平坦,通过这种逆几何的镜片设计米机械性乐平角膜.达到暂时性矫正近视的目的[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