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观察2008年10月-2009年10月干扰素在狂犬病预防中的作用。方法观察组全疗程注射狂犬疫苗,同时首剂疫苗注射时加用α-2b干扰素200万IU伤口局部封闭注射,300万IU肌肉注射,对照组单用狂犬疫苗或狂犬疫苗加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比较三组人均治疗费用。追踪回访各组预防处理后第45 d狂犬病抗体阳性率及12个月内狂犬病发病数。结果第45 d查狂犬病抗体,使用干扰素组抗体阳性率94.1%,单用狂犬疫苗组抗体阳性率89.0%,狂犬疫苗加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组抗体阳性率94.8%,干扰素联合狂犬疫苗组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单用狂犬疫苗组(χ2=40.33,P〈0.01),与狂犬疫苗加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11,P〉0.05)。干扰素加狂犬疫苗组及狂犬疫苗加狂犬免疫球蛋白组狂犬病发病率显著低于单用狂犬疫苗组(χ2=7.301,P〈0.01)。三组进行人均价格比较,观察组费用稍高于单用狂犬疫苗组,明显低于狂犬疫苗加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组。结论干扰素联合狂犬疫苗在狂犬病的预防中可以增加抗体阳性率,减低狂犬病发生率,且费用明显低于狂犬疫苗加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组。  相似文献   

2.
狂犬疫苗从1885年开始使用已有一百年的历史了,在预防和控制人与动物狂犬病的工作中许多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以臻完善。以往用神经组织生产的狂犬疫苗,目前已由安全、有效和纯度高的细胞培养产品所取代。在犬类狂犬病流行区需要生产大量的狂犬疫苗。当前,犬类的狂犬病仍然在87个国家或地区流行。狗是人类狂犬病的宿主(占  相似文献   

3.
狂犬病死亡率高 ,无有效的治疗手段 ,狂犬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狂犬病极重要措施。因此了解注射狂犬疫苗后 ,体内产生抗体的情况很有必要 ,本文是我市 1998~ 2 0 0 3年狂犬疫苗免疫效果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疫苗情况 国产狂犬疫苗 (疫苗Ⅰ )为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 ;国产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疫苗Ⅱ )为长春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进口人用Vero细胞狂犬疫苗 (疫苗Ⅲ )为法国安万特·巴斯德公司生产。以上疫苗均在有效期内使用。1.2 免疫对象  1998~ 2 0 0 3年到本中心接种狂犬疫苗者。其中男性 76 4人 ,女性 5 83人…  相似文献   

4.
258例狂犬疫苗免疫后血清学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狂犬病是人类至今尚未能征服的疾病之一 ,其病死率几乎达 10 0 % ,目前主要采用在动物致伤后注射疫苗或联合使用抗血清来预防狂犬病。为了解国产地鼠肾组织培养狂犬疫苗及进口维尔博狂犬疫苗效果 ,寻找合理使用抗狂犬血清方案 ,我们对 2 5 8例被疑似疯动物致伤者经狂犬疫苗免疫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福建省CDC门诊狂犬疫苗及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使用情况,为疫苗计划采购与库存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2008—2013年福建省CDC门诊药房狂犬疫苗及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使用数据,统计狂犬病暴露者处置登记信息,用月占比、季节指数和使用率分析。结果 2008—2013年狂犬疫苗共使用146 176支,使用量总体上逐年减少;5-9月使用量最大,季节指数均〉100%;12月至翌年1月用量较小,季节指数〈80%;Ⅲ级暴露者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使用率较低(24.5%),使用量月分布不明显,季节指数变化相对平稳。结论狂犬疫苗的使用量夏季大,冬季小,药房可依次合理配备疫苗及库存。  相似文献   

6.
滨州市376位犬伤者预防接种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376位犬伤者预防接种情况调查分析,了解居民对狂犬病的认识以及狂犬病疫苗和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使用情况。对象:2006年6月至9月到滨州市疾控中心狂犬病门诊咨询、接种狂犬疫苗的376人。结果:2006年狂犬疫苗接种按时接种率明显提高,达到89%;儿童疫苗接种明显高于中老年人,人狂犬免疫球蛋白接种率明显提高,农村被犬伤者接种人数大幅度增加。结论:媒体的广泛宣传、疫情及时报告提高了居民对狂犬病的预防意识,及时接种率明显提高,对狂犬病的控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凡被疯动物咬伤者,尤其是头、面、颈、手或多部位深部严重咬伤者,须尽早注射狂犬疫苗及抗狂犬病血清,使很快产生抗体,有效中和入侵机体内的游离病毒。延长狂犬病的潜伏期、减少发病率。据伊朗疯动物咬伤资料报告,使用狂犬疫苗加抗狂犬病血清问例中,仅1例发生狂犬病,而单用狂犬疫苗未加用抗狂犬病血清12例中有3例发生狂犬病,说明抗狂犬病血清确有延长潜伏期以充分发挥狂犬疫苗的免疫作用。因此,被疯动物咬伤后,抗狂犬病血清使用愈早愈好,对抗狂犬病血清皮试阳性者,必须采用脱敏方法注射。临床观察2O0例抗狂犬病血清皮试阳性与脱…  相似文献   

8.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100,故及时全程注射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关键措施。狂犬疫苗副作用较少。仅极少数人出现低热,局部红肿等不良反应,但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接种门诊于2007年12月10日,在注射狂犬疫苗后出现一例严重过敏性紫癜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被犬等动物咬伤后接种狂犬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为了解接种狂犬疫苗后机体受保护情况 ,对 1 999年在花都市卫生防疫站狂犬病防治专科门诊就医并接受浓缩狂犬疫苗接种者 ,进行抗体测定 ,观察免疫效果 ,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 1 观察对象1 999年 1~ 1 2月被犬咬伤后到花都市卫生防疫站门诊接受人用浓缩狂犬疫苗接种者。1 2 疫苗接种1 2 1 疫苗来源 :使用的疫苗均系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 ,2~ 8℃保存 ,有效期内使用。1 2 2 接种方法基础免疫 :首次接受狂犬疫苗…  相似文献   

10.
狂犬病作为人类死亡率最高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其主要预防措施就是注射狂犬病疫苗。因为疫苗的质量和免疫效果是预防狂犬病的核心,以及人用狂犬疫苗的缺陷性,我们必须更加关注正确使用疫苗的问题。为了了解狂犬病患者在接种狂犬病疫苗以后的各种反应情况,以及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性,本文通过随机抽取700名患者进行狂犬疫苗接种,对接种反应和应用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狂犬病免疫预防的关键在于具有安全、高效的疫苗[1]。为了提高疫苗效价,减少免疫失败,1994年卫生部决定一律生产、使用浓缩狂犬疫苗。几年来我们在使用中发现,该疫苗接种人体后临床反应时有发生。为了进一步观察浓缩狂犬疫苗使用的安全性、可靠性,我站于199...  相似文献   

12.
接种狂犬疫苗是防制狂犬病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几年来,安吉县在使用狂犬疫苗的人群中,仍有人死于狂犬病。为此,我们于1991年对狂犬疫苗免疫后的部份人群作了抗体检测。现将结果作一报告。 对象与方法 一、疫苗来源和免疫程序:吸附人用狂犬疫苗是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产品,按其说明书作常规5针免疫法。疫苗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二、免疫对象和血清标本:免疫对象为被犬类等动物侵伤者,在疫苗全程接种后,静脉抽血分离血清冰冻保存,检查IgG抗体, 三、检测方法和试剂仪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狂犬病毒细胞抗原片和羊抗人IgG荧光抗体均  相似文献   

13.
两种狂犬疫苗接种后人体抗体水平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狂犬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人畜共患疾病,目前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应用狂犬疫苗免疫接种预防.是当前有效的措施之一。目前我国使用的狂犬疫苗主要有两种,即人用浓缩狂犬疫苗和人用倍制狂大疫苗。为了解不同种类狂犬疫苗的免疫预防效果,对两种疫苗接种后人体产生抗体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对1995~2000年间,在武汉市卫生防疫站狂犬病门诊就诊接受狂犬疫苗接种的患者资料,按随机抽样方法,每年抽取 100名,共计 600名患者资料,1995~1997年为人用浓缩狂大疫苗接种者,1998~20…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暴露后首次接受狂犬并疫苗患者的知识了解情况,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99例于暴露后首次接种狂犬病疫苗患者进行狂犬病相关知识调查,分析其中薄弱之处,研究狂犬疫苗注射后的健康教育需求。结果:99例患者对狂犬病基本知识、狂犬疫苗接种后需要检测抗体和疾病控制机构的知晓情况较差,对咬伤后伤口处理知识和狂犬病疫苗接种知晓率较高。结论:在暴露后首次接种狂犬病疫苗的患者,需要给予有效的健康教育,加强狂犬病相关知识、检测抗体及疾病控制机构的指导力度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犬类狂犬病病毒的携带状况及变异,为正确有效控制狂犬病疫情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狂犬病疫情分布,用分层采样法,采集相关地区犬脑51只,用免疫荧光法、夹心酶联吸附法、小鼠颅内接种试验法及RT-PCR进行检测。分离狂犬病病毒并进行N基因测序。结果在流浪犬只中发现狂犬病毒株(命名CXs)。流浪犬带毒率7.69%,CXs与疫苗株和固定毒株的NJ进化树比较,发现与WZO(H)株100%同源,与狂犬病毒固定毒株相比更接近CTN株(该地区使用的疫苗株)。结论当前使用的狂犬疫苗用于预防狂犬病是可靠的。经狂犬病流行特征和暴露后免疫预防处理分析,加强犬只的管理、免疫,暴露后采用规范清创,正确使用狂犬疫苗,合理使用狂犬免疫球蛋白(或血清)仍是当前防治狂犬病需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注射狂犬疫苗后产生狂犬病抗体情况。方法采用间接ELISA法(酶联免疫法)。结果注射狂犬疫苗后检测狂犬病抗体阴性率4.61%。结论对于狂犬病以预防为主,一旦被动物咬伤,尽早全程足量接种狂犬疫苗,严重咬伤者接种免疫球蛋白。注射疫苗后抗体检测阴性者,再次注射疫苗,直至产生抗体为止。  相似文献   

17.
<正> 被狂犬咬伤后,预防接种狂犬病疫苗是防止狂犬病发生的主要措施,狂犬疫苗与抗狂犬病免疫血清合用效果更为理想。但是,注射预防失败偶有报告。现将笔者遇到的3例报告于后。例一、6岁儿童。1980年12月29日中午12时,右耳被狂犬咬伤约1公分,前额发际处有3个牙痕,上嘴唇处2个牙痕,均浸血。立即在本卫生院碘酒消毒后进行包扎。下午4点到上蔡县人民医院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宝应县狂犬疫苗接种概况,为控制和消灭狂犬病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年宝应县狂犬疫苗接种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9年全县登记狂犬疫苗接种1 319例,全部为暴露后接种,男女之比为1.18∶1被伤者以0~5岁男童居多.被犬致伤893例,占67.70%,致伤部位以上肢最多.暴露者均全程接种狂犬疫苗,24h内就医处理(清洗消毒和接种狂苗)者占94.39%.结论 宝应县狂犬病暴露后及时处量情况尚可.应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加大防治知识的宣传,增强群众的预防狂犬病意识,提高暴露前狂犬疫苗免疫接种率,以达到降低暴露人群狂犬病发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狂犬疫苗作为预防狂犬病的有效生物制品,经过几次更新换代,其抗原性和安全性也不断提高,近年来普遍使用的是国产浓缩(2.5IU)狂犬疫苗,且接种率也逐步提高,然而在狂犬疫苗接种过程中发生过敏反应的报道并不多见。1998年6月19日,我县红桥镇发生的一起因接种狂犬疫苗引发全身性荨麻疹,是一个很典型的过敏反应病例,现报告如下:一、病例发生及处理经过1.发病经过 患者女,1994年10月20日生,红桥镇太平村第15村民小组人,在红桥镇中心幼儿园上小班,1998年6月18日晚7时左右被自家刚生过小猫的母猫咬…  相似文献   

20.
狂犬疫苗接种效果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为了防止狂犬病在我县发生 ,了解狂犬疫苗接种效果 ,及时发现接种失败的被接种者 ,并采取积极有效的补种措施 ,我们开展了狂犬疫苗接种后抗体测定 ,结果如下。1 材料与方法狂犬疫苗均为正规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浓缩或精制狂犬疫苗 ,且在有效期内使用 ;检样均在接种疫苗后 3 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