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天性输尿管畸形伴肾发育不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报告了12例先天性输尿管畸形伴肾发育不全病人,复习文献认为单根输尿管异位开口及巨大输尿管积水易合并肾发育不全,且合并输尿管畸形的肾发育不全并不一定产生高血压;单稚输尿管异位开口肾发育不全有时诊断较困难,下腹部探查术有重要临床意义;对伴有肾发育不全的输尿管畸形治疗主张肾输尿管全切术。  相似文献   

2.
输尿管异位开口合并肾发育畸形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输尿管异位开口的部位与其合并肾发育畸形不同类型,提高对输尿管异位开口合并肾发育畸形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输尿管异位开口合并肾发育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儿童33例,成人5例,均为女性.术前通过各项辅助检查,明确榆尿管异位开口和患肾发育情况,确定手术方式.结果 本组病例明确输尿管异位开口侧异位肾28例,输尿管异位开口并双侧重复肾5例,输尿管异位开口侧肾发育不良并肾积水3例,输尿管异位开口侧重复肾并上肾多发结石及重度积水1例,输尿管异位开口侧重复肾并上肾盂重度积水1例.所有病例均手术治疗,因肾发育不良行肾切除25例(异住肾切除22例),重复肾切除4例,输尿管膀胱再植9例,其中异位肾输尿管膀胱再植术6例,重复肾输尿管膀胱再植术3例.结论 输尿管异住开口合并肾发育畸形术前诊断应确定输尿管异住开口侧肾脏位置,畸形和发育不良等问题,而最终确定其手术方式,避免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3.
正常输尿管开口位于膀胱三角区,异位开口位于膀胱以外区域,常伴发重肾双输尿管或患侧肾发育不全等其它先天性尿路畸形,多为单侧发病,临床有关本病的报道日渐增多,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20例输尿管异位开口病例,全部为女性,最小5岁,最大30岁,平均14岁。唯一的症状除正常排尿外均有持续性部分性漏尿。20例异位开口之输尿管均来源于畸形伴发育不全之肾脏,其中18例系完全型重复肾伴输尿管异位开口,除1例为两侧异位开口其他均为一侧性,此18例均开口于外尿道口与阴道之间;2例系发育不全之异位肾伴输尿管异位开口。除肾排泄造影对诊断可提供一定的线索外,本文介绍了寻找异位口进行逆行造影的方法,用6号针头去除针杆后,将钝头注射器直接对准异位口小孔注入造  相似文献   

5.
输尿管异位开口是小儿泌尿系的先天性畸形,常伴有肾发育不全或重复肾。我科自1971~1989年共收治输尿管异位开口55例,其中异位开口在隐蔽位置者2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在重复肾输尿管畸形中的诊断作用。方法:选取34例经静脉肾盂造影确诊为肾输尿管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多体位多切面的扫描,仔细观察患者双侧肾的大小形态,以及有无积水等,观察双侧输尿管的走形、是否有积水以及仔细寻找输尿管的开口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输尿管开口。结果:经超声检查后,34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可诊断输尿管畸形,单侧26例,双侧6例。其中12例患者为重复肾合并肾盂输尿管积水及扩张,10例患者为重复肾合并肾结石,10例合并异位肾输尿管开口。12例合并肾盂输尿管积水患者更容易做出诊断,彩超能更清晰的显示积水的肾盂和输尿管以及积水的具体部位。10例患者合并异位输尿管开口患者,其中8例为女性患者,异位输尿管开口部位分别为阴道前庭、膀胱颈附近、尿道外口和阴道壁;2例患者为男性,其开口部位为后尿道。超声诊断肾输尿管畸形的敏感度为94.12%,符合率为94.12%,阳性预测值为100.00%。结论:超声对于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诊断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大计数采集核素肾显像诊断异位输尿管开口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位输尿管开口属先天性畸形,患肾发育不全或发育异常,IVP往往报告该肾缺如,B超、CT不易显示,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我们用大计数采集放射性核素肾静态显像的方法,较好地显示发育不全或发育异常的小肾,肾影与扩张之输尿管影相连,术前诊断明确,定位诊断,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探?..  相似文献   

8.
泌尿器官先天性畸形有很多种,但就妇产科来说意义比较大的有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异位开口和膀胱外翻,现分别简述如下: 重复肾盂和输尿管异位开口凡一侧肾脏有两个肾盂和两个输尿管,并有一个输尿管异位开口者。在胚胎期,自中肾管发出输尿管芽的上方,另生出一对输尿管芽,上端亦进入生肾组织即形成重  相似文献   

9.
输尿管异位开口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尤剑鹏  徐贻良 《广西医学》2000,22(4):783-784
肾盂和输尿管重复畸形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在胚胎第四周时,中肾管下端弯向泄殖腔处向背侧突起形成一个小盲管,称为输尿管芽,此芽迅速生长形成输尿管,并和中肾管分开,输尿管远端发育成为肾盂、肾盏和集合管。在异常情况下,中肾管发出另一输尿管芽(称副输尿管芽),它与正常的输尿管芽并列上行,形成完全的双输尿管畸形,中肾管的下端将发育成膀胱的一部分,因此重复输尿管下端可能开口于膀胱内,也可开口于中肾管衍变的组织上,如男性的尿道、精囊和射精管、女性的尿道、前庭、阴道和子宫等处(1)。  相似文献   

10.
重复肾并重复输尿管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毓菁  李建辉  李琦 《河北医学》2008,14(9):1084-1085
目的:探讨重复肾并重复输尿管的超声声像图表现。方法:回顾分析21例重复肾重复输尿管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21例均为单侧肾病变,左侧14例,右侧7例,21例重复肾上肾均有不同程度的肾盂积水、输尿管扩张,其中合并输尿管末端囊肿3例,3例见输尿管异位开口于尿道或阴道,3例见输尿管末端变细闭锁,下位肾肾盂或输尿管结石8例。结论: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具有特征性声像图表现。超声检查对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的诊断具有方便、经济、准确等特点,是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磁共振水成像(MRU)对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21例输尿管异位开口的磁共振(MRI)平扫与MRU表现.结果:21例输尿管异位开口均显示清晰,3例异位开口位于子宫,8例位于阴道,9例位于阴道前庭,1例男性病人开口于前列腺水平,19例合并重复肾盂双输尿管畸形,2例合并单侧肾发育不良.结论:MRU结合MRI平扫在显示泌尿系统先天畸形,显示输尿管异位开口位置及其引流肾的对位关系较准确,对临床手术治疗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输尿管异位开口临床上较少见。多并有重复肾、输尿管畸形。本例输尿管异位开口类型,不包括于“thom”分类中所提到的类型。江鱼所述的13种输尿管异位开口病理类型,异位开口的输尿管都是来自上肾段,而本病例异位开口的输尿管来自下肾段,故属罕见,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异位肾伴其他泌尿系统畸形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评估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2009年10月至2018年7月收治异位肾伴其他泌尿系统畸形并行腹腔镜手术治疗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儿童异位肾常合并其他泌尿系统畸形:同侧肾发育不良(6/9)、同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3/9)、同侧输尿管开口异位(5/9)、尿道阴道瘘(2/9),6例行腹腔镜下发育不良肾及输尿管切除术,3例行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手术顺利,无中转开腹病例,所有病例术前症状均有改善,随访肾积水无复发。结论:异位肾常伴其他泌尿系统畸形,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创伤小、安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重复肾和输尿管畸形多发生于上肾部及输尿管,常伴有输尿管异位开口,发生率为70%~80%。本院1981年至2002年共收治双侧重复肾伴输尿管异位开口10例,现将定侧诊断及治疗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输尿管异位开口在临床上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先天性疾病 ,但该病往往能给患者带来痛苦 ,生活质量下降 ,已引起不少学者的重视。我院自 1998~ 2 0 0 3年共收治输尿管异位开口 8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8例患者均为女性 ,年龄 5~ 6岁 ,平均 9岁 ,其中中小学生 6例 ,高中生 2例。 5例开口于阴道前庭 ,3例开口于阴道。 2例为右侧小肾 ,输尿管异位开口于阴道 ,6例为重复肾及输尿管 ,左侧 5例 ,右侧 1例。患者均无盆腔手术中史及生育外伤史 ,并排除膀胱阴道瘘及输尿管阴道瘘。1.2 诊断检查 本组病例都进行肾分泌造影 ,健侧…  相似文献   

16.
重复肾及输尿管畸形CT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复肾及输尿管,自中肾管发生输尿管芽的上方又生出一副输尿管芽,其上端也进入生肾组织,即形成重复肾盂及输尿管,在发育过程中,正常输尿管逐渐与中肾管分开而移上外方使输尿管开口于膀胱三角区,如两个输尿管芽距离较远,副输尿管芽可被中肾管带引致下内方,到达膀胱以外,是重复输尿管在男性开口于后尿道前列腺部,在女性则开口于阴道前庭或位于随意括约肌远侧尿道中,以及会阴等部,因而后两种会引起尿失禁现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异位肾的外科手术治疗策略,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9年10月间35例异位肾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经B超、静脉尿路造影、膀胱镜、CT、MRU和放射性核素等检查明确诊断。其中异位肾合并同侧输尿管异位开口26例(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3例),异位肾合并中度或重度积水9例(异位肾结石3例),大部分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肾脏发育不良(24/35)。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行异位肾切除术25例,异位肾输尿管膀胱再植术7例,异位肾肾盂切开取石术3例。结果术后随访7~29月,35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根据异位肾合并的畸形及并发症采取相应的外科手术治疗策略,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肾缺如或发育不良在腹部及盆腔中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的21例肾缺如或肾发育不良的患者,均行腹、盆腔CT平扫和(或)增强以及MRI扫描检查,分析其影像特征。结果 21例患者中,男性占7例,女性占14例,7例男性患者均行CT全腹部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其中4例考虑Zinner综合征,3例考虑肾发育不良合并患者输尿管下段囊肿、扩张。14例女性患者均行全腹部CT或MRI检查,3例仅行全腹部CT平扫检查,均考虑阴道斜隔综合征,8例女性患者行全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5例考虑肾缺如或发育不全合并子宫畸形,3例考虑肾低位并发育不良合并患侧输尿管异位,3例仅行MRI平扫检查,考虑肾缺如合并子宫和(或)阴道畸形。结论肾缺如或发育不良往往是影像学的一个征象,应全面观察腹部及盆腔区的情况,进行全面诊断,以免延误患者在其他方面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输尿管口异位为泌尿系先天性畸形。常伴发重肾双输尿管畸形。正常输尿管四位于膀脱三角区,而异位输尿管口常位于尿道、阴道或前庭部。近11年来共诊治输尿管口异位4例,现报导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年龄最小3岁,最大15岁,其中输尿管口异位3例,开口异位及囊肿1例。经X线造影及手术证实。4例异位开口中3例并发重肾,双侧重肾并发开口异位及囊肿1例。治疗结果:1例重肾的输尿管与膀胱吻合.重肾伴输尿管切除2例,双侧重肾切除,其开口异位及囊肿残留。本组互例术前忽略潜在膀脱颖功能失调,术后仍有漏尿,余3例均经手术治愈出院。讨…  相似文献   

20.
输尿管异位开口比较少见,我们收集两院自1987年以来收治的资料完整的12例,均经手术证实,就其X线诊断作分析报道。1临床资料12例均为女性。年龄3~14岁,平均6岁。其中8倒排尿有不自主滴尿;2倒尿流方向异常伴会阴部皮肤湿疹;2例有腰痛、尿急、尿频等症状。异位开口于阴道、尿道各4例;开口于阴道前庭、子宫各2例。8例合并有双输尿管重复畸形,4例单输尿管异位开口,1例为肾发育不良。2X线表现静脉肾盂造影(IVP)有以下表现①一侧肾脏不显影2例,IVP仅示左肾代偿性肥大,紧区无肾影,2例延时摄片L5横突处示一2cm×2cm的片状密度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