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刘晓梅  郑津昱 《医学信息》2009,22(10):2105-2106
目的观察左旋氨氯地平合用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原发性高血压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左旋氨氯地平)和观察组(左旋氨氟地平+辛伐他汀),疗程为2个月。分别在用药后动态监测血压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血压均显著下降,观察组降压更明显,两组降压幅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压疗效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0%,观察组为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合用辛伐他汀有协同降压作用,降压幅度较单用左旋氨氯地平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康复对改善老年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接收治疗的老年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康复干预,比较干预前和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SAS)和抑郁(SDS)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15,17.21;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精神状态、社会功能、一般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康复干预可缓解老年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血压明显得到控制,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张莉莉 《医学信息》2018,(21):149-151
目的 观察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收治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变化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18.27±7.23)mmHg、(76.38±4.25)mmHg,低于对照组的(130.43±11.45)mmHg、(84.69±6.42)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优于氨氯地平,能够改善和稳定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指标,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4.
王荣洲 《医学信息》2009,22(8):1584-1585
目的 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给予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5mg/d,每日1次,共10周.结果 治疗10周后,血压由(169.0±10.1)/(1 01.0±10.3)mm Hg下降至(138.5±8.9)/(83.5±6.3)nm Hg.显效率为57.14%(24/42)有效率为28.57%(12/42),无效率为9.52%(4/42).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取得较理想降压效果的同时,对心率、血脂、血糖、肾功能均无明显影响.是治疗老年高血压病较为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综合性心理干预治疗高血压合并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我院2015年2月-2017年5月就诊收治的106例高血压合并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3例。其中观察组采用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综合性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用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压、HAMA评分、HAMD评分和E2、FSH、LH水平变化等。结果: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t1=8.040,P10.001;t2=23.399,P20.001),观察组HAMA、HAMD评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t1=4.750,P10.001;t2=5.007,P20.001),观察组LH、FSH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E2水平较对照组上升(t1=7.074,P10.001,t2=7.522,P20.001;t3=3.889,P3=0.002),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4.34%),高于对照组(81.13%)(χ~2=4.296,P=0.038)。结论: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综合性心理干预治疗高血压合并更年期综合征,临床降压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及负性情绪,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对急诊科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HTN)及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老年HTN危象患者为受试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心理疏导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接受规范化药物降压治疗以及基础护理措施,心理疏导组患者在日常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定期心理疏导。心理疏导3个月后,运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估;分析并测量护理前后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结果:护理前两组HTN患者的S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护理后对照组与护理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心理疏导组SAS评分较护理前明显降低(t=3.871,P=0.01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9,P=0.019)。护理前两组HTN病人的SDS评分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病人在护理前后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心理疏导组SDS评分较护理前显著下降(t=3.571,P=0.01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7.872,P=0.001)。护理后两组HTN病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较护理前大幅度降低(P0.05),心理疏导组护理后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疏导用于急诊科老年HTN危象患者能有效消除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同时有利于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使血压得到了改善,进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观察手性药物左旋氨氯地平在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手性药物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入选62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组30例,氨氯地平治疗组32例,观察8周后两组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总有效率为86.7%,氨氯地平的总有效率为87.5%,无显著性差异,但不良反应方面,左旋氨氯地平低于氨氯地平.结论 手性药左旋氨氯地平是高效、安全的抗高血压药.氨氯地平的有效活性成分是其左旋异构体.  相似文献   

8.
左洪亮 《医学信息》2018,(16):120-122
目的 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中老年患者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26例患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中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选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采取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12周的血压为(130.89±7.00)/(80.89±6.37)mmHg,血压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的(150.52±3.20)/(90.44±4.67)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6%,高于对照组的74.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9%,低于对照组的6.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效果优于硝苯地平缓释片,控制患者血压,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适应性心理护理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随机双盲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抗高血压心脏病治疗同时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给予抗高血压心脏病治疗同时采取适应性心理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1]。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AS(33.23±15.34)分与SDS(37.45±12.5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SAS(53.34±28.25)分与SDS(55.23±15.1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适当的适应性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对伴发焦虑抑郁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对77例高血压患者进行SDS、SAS评分,将评分阳性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常规治疗 抗焦虑抑郁剂:赛乐特)及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并随访12周;评分阴性者为无焦虑抑郁组.比较三组自觉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日、药费和临床疗效,以及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SDS、SAS、QOL得分.结果:实验组、无焦虑抑郁组较对照组的自觉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缩短、药费明显降低,住院日缩短,临床疗效明显提高,实验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3项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能缩短自觉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并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的严重程度,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1.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伴抑郁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探讨功能性不良(FD)患者的抑郁障碍及抗抑郁药对其疗效。方法:以CCMD-2-R为标准诊断抑郁障碍。将伴抑郁的FD随机分为3组:文拉法新组,多塞平组和对照组(常规内科治疗)。以治疗前,治疗2周和8周FD症状积分及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积分变化评定疗效。结果:(1)FD中抑郁障碍的发生率为32.28%。(2)FD症状积分在文拉法新组和多塞平组于治疗2周时即明显减少(P<0.05),于治疗8周时非常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DS只分在文拉法新组于治疗2周时即明显减少(P<0.05),文拉法新组和多塞平组于治疗8周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文拉法新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多塞平组。结论:FD伴发的抑郁障碍发生率高,抗抑郁治疗能有效改善消化不良和抑郁症状,文拉法新作用迅速且优于多塞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刺五加注射液合并氟西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发抑郁的效果.方法:选取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90例阿尔茨海默病并发抑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刺五加注射液和氟西汀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氟西汀进行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表、疾病自我管理效能测量表及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 quality of life scale,WHO QOL-BREF)对患者进行入院时、出院时的抑郁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帕金森氏病综合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评分和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在入院时的HAMD,QOL-BREF评分均偏高且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出院时,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HAMD,QOL-BREF评分均不同程度地下降,但组间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UPDR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而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UPD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刺五加注射液联合氟西汀对阿尔茨海默病有良好的缓解和治疗效果,目前国内对此研究较少,且两药合用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亦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结合常规药物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伴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4例老年前列腺良性增生伴抑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前列腺增生,研究组加用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加用阿米替林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结果: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IP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的降低(t=18.712,13.780,24.085,19.818;P0.05);研究组患者的HAMD、IPSS评分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患者(t=2.833,-4.114;P0.05);研究组患者的Qmax、RUV、前列腺体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研究组有1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有8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8.89%高于对照组的17.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酞普兰结合治疗前列腺药物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伴抑郁患者在保证前列腺增生治疗效果的同时,具有更好的抗抑郁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模式对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和抑郁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7月于我院因宫颈癌行根治术后接受化疗的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处理组采用延续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随访,采用癌症康复评价简表(CARES-SF)进行生活质量评估,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CARES-SF评分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1个月、3月、6月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342,-8.316,-5.937;P0.01);两组患者干预前的SAS评分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1个月、3月、6月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27,-11.192,-10.241;P0.01),两组患者干预前的SDS评分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1个月、3月、6月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28,-4.943,-5.843;P0.01)。结论 :延续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能进一步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瑞舒伐他汀联合奥美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7例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试验对象,据入院时间先后将患者分成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氟伐他汀联合奥美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联合奥美沙坦治疗,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降压效果,测定并记录两组患者质量前后TC、TG、HDL-C、LDL-C、hs-CRP变化情况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3月、6月后观察组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其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3月、6月后TC、TG、HDL-C、LDL-C和hs-CRP含量较治疗前有明显变化,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功能[LVEF(%)、LVPF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出现乏力1例,对照组患者出现腹胀1例,患者均能耐受,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奥美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临床疗效好,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血脂指标,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奥氮平改善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评价其临床疗效遥方法将我院2015 年2 月~ 2016 年10 月收治的100 例老年痴呆伴精神行为障碍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入院顺序随机分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奥氮平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培酮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遥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跃0.05)曰治疗前两组BEHAVE-AD评分 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研究组BEHAVE-AD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约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曰两组患者在乏力尧肝功异常尧 嗜睡方面无明显差异(跃0.05),在失眠尧激惹尧锥体外系反应方面比较差异显著(约0.05)遥结论采用奥氮平治疗有助于改善老 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同时不良反应小,用药安全,可在临床大力推广遥  相似文献   

17.
张晓燕 《医学信息》2019,(6):164-165
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在中医治未病思想下应用降压药物治疗对肾损害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单纯予以降压药物干预,观察组应用降压药物+中医未病思想干预。比较两组血压、肾功能[尿微量白蛋白(UmAlb)、肌酐清除率(Ccr)及尿β2-微球蛋白(Uβ2-MG)]。结果两组干预2个月血压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幅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2个月UmAlb、Uβ2-MG低于对照组,Cc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中医治未病思想与降压药物进行干预利于降低血压水平,预防肾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剂量利培酮口服液对难治性抑郁症的辅助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小剂量利培酮口服液联合盐酸舍曲林治疗并与单独采用盐酸舍曲林治疗的对照组进行对照,分别在治疗1、2、4、6、8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HAMD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性(P<0.01),两组间HAMD评分在治疗后第4、6、8周均有显著性差异(t分别为5.67,6.75,2.85;P<0.01).两组间副反应量表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结论 小剂量利培酮口服液联合盐酸舍曲林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效果好于单独采用盐酸舍曲林,起效快,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专项护理干预在晚期癌症姑息治疗患者家属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自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临床上被确诊为癌症晚期且接受姑息治疗的101例患者及其家属10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共52例,仅给对照组患者进行姑息治疗;观察组患者共计49例,在对照组姑息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对其家属进行专项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家属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并对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焦虑及郁闷指数情况和两组患者在干预后的QLQ-C30量表中各项功能得分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家属的SDS、SAS两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郁闷指数,干预前,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QLQ-C30各项功能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癌症晚期姑息治疗患者家属的专项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不仅对患者家属的焦虑和抑郁有缓解,更能够影响患者的情绪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预充剂量盐酸氢吗啡酮用于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观察不良反应情况,为 临床用药提供参考遥方法选择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9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H1 组尧 H2 组及H3),每组30 例遥手术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完成,术毕行PCEA遥手术结束前15 min 硬膜外给予负荷剂量,分别为盐酸氢 吗啡酮H1 组0.1 mg尧H2 组0.2 mg尧H3 组0.3 mg,术毕连接镇痛泵,配方均为院氢吗啡酮1 mg+0.1%盐酸罗哌卡因+生理盐水 至100 ml,背景输注速度2 ml/h,自控1 ml/次,锁定时间15 min遥观察并记录术后个时间点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尧心率尧氧饱和 度,镇痛尧镇静评分及PCEA 按压次数,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遥结果H2尧H3 组2 h尧4 h尧6 hVAS 评分明显低于H1 组,同 时H1 组观察到PCA 的按压次数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约0.05),H2 组与H3 组2 h尧4 h尧6 hVAS 评分无明显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跃0.05)遥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发生的例数H3 组高于H1尧H2 组遥结论硬膜外注入0.2 mg 氢吗啡酮提供 完善的镇痛的同时,恶心尧呕吐尧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安全用于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硬膜外镇痛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