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刺配合自我按摩治疗青少年近视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自我按摩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将184例(368只患眼)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配合自我按摩组(A组,92例,184只患眼)和单一针刺组(B组,92例,184只患眼)。A组针刺攒竹、丝竹空、四白、风池、足三里、三阴交、光明穴,并自我按摩睛明、攒竹、鱼腰、丝竹空、太阳、风池、肾俞、涌泉穴;B组针刺取穴同A组。结果:临床总有效率A组为100%、B组为91.3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A组、B组裸眼远视力均有提高(P0.01),且A组较B组视力提高明显(P0.01);患者年龄与视力变化关系密切(P0.01)。结论:针刺治疗青少年近视临床疗效肯定;针刺配合自我按摩,可优势互补,比单纯针刺治疗效果更好;患者年龄对临床疗效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罗斌 《中医药导报》2005,11(5):37-38
目的:观察中药抗病毒方结合电灼及包皮环切术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6例尖锐湿疣患者在电灼的基础上,随机分成3组,A组84例采用中药抗病毒方治疗;B组62例行包皮环切术;C组在B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抗病毒方。15天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A组与B、C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组与B、C两组无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与B、C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与C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从A、B、C3组复发的病例百分比(4.76%:3.23%:1.67%)来看,以C组的复发率为最低。结论:包皮环切术可降低尖锐湿疣复发率;配合中药抗病毒可有效提高尖锐湿疣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穴位压力刺激贴治疗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疗效。方法:随机将366例(432眼)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婴儿患者分为A组183例(231眼)和B组183例(201眼),A组应用穴位压力刺激贴按摩泪囊治疗,B组则给予传统Creiger氏手指法按摩泪囊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A组治愈率81.82%,显著高于B组的62.19%(P0.05)。结论:因穴位压力刺激贴按摩可准确定位定量于泪囊窝(睛明穴)按摩泪囊,保守治疗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疗效显著,比Creiger氏法按摩更具安全性、有效性和舒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不同方法治疗早期异位妊娠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将 190例早期异位妊娠随机分 4组 ,其中A组 (单纯用中药 ) 30例 ,B组 (单纯用氨甲喋呤MTX ,两种给药方法 ) 6 0例 ,C组 (单纯用米非司酮 ) 30例 ,D组 (中药加氨甲喋呤或米非司酮 ) 70例。对 4组资料进行疗效及毒副作用分析比较。结果 :A组治愈率 6 3 33% ,B组中B1组治愈率 83 33% ,B2 组治愈率 73 33% ,C组治愈率 4 6 6 7% ,D组治愈率 87 14 %。其中以B1组副作用最大。结论 :不同方法对异位妊娠治疗均有效 ,但在临床观查中 ,中药加氨甲喋呤或米非司酮治疗更为有效些 ,且副作用更小。  相似文献   

5.
以经穴为主综合治疗假性近视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中小学生屈光不正进行筛查,研究综合治疗假性近视的效果方法对60例屈光不正的中小学生进行了假性近视的筛查,并对假性近视患者进行仪器治疗兼手法按摩、耳压疗法王不留行籽贴压以及用药治疗。结果60例屈光不正患者中有33例66只眼患假性近视,其检出率为55%,经综合治疗后临床治愈62只眼,显效24只眼,占36.4%,有效38只眼,占47.5%,总有效率93.9%。结论假性近视经综合治疗大部分是能治愈的。  相似文献   

6.
综合疗法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8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玉章  苏秀凤 《新中医》2003,35(12):43-44
目的:探索更有效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方法。方法:采用中、西药内服配合肤阴洁坐浴、前列腺按摩、适当调节性生活等综合疗法治疗80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A组),同时分别以纯西药治疗(B组)和纯中药治疗(C组)各30例作对照。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7.50%,治愈率为61.25%;B组总有效率为76.67%,治愈率为23.33%;C组总有效率为80.00%,治愈率为26.67%;3组间疗效比较,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和C组(均P<0.01),而B组和C组无明显差别。提示综合疗法有协同作用,是提高疗效,消除炎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血瘀气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血瘀气滞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A、B、C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A、B、C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采取子午流注穴位按摩、中药熏蒸、子午流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根据症状体征积分变化和视觉疼痛评分(VAS)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C总有效率为96.7%,治疗组B为86.7%,治疗组A为83.3%,对照组为53.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与治疗组A、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穴位按摩结合中药熏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血瘀气滞证)的临床效果优于单一子午流注穴位按摩或中药熏蒸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消风散配合自血疗法治疗颜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颜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组,各30例。A组采用中药消风散汤剂内服治疗,B组采用自血疗法,C组采用消风散配合自血疗法治疗。治疗3周后,观察三组激素样皮炎治疗消退情况,并对痊愈的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其复发情况。结果:A组治愈率为50.00%,总有效率为77.00%;B组治愈率为52.00%,总有效率为72.00%;C组治愈率为62.96%,总有效率为92.59%。A、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C组、B组和C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复发情况:C组复发率明显比A、B组低(P0.05)。结论:中药消风散配合自血疗法治疗颜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联合局部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复发率。方法:选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3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病例资料分为A、B、C、D 4组,其中A组予玻璃酸钠治疗,B组予中药内服治疗,C例予局部熏洗治疗,D组予中药内服+局部熏洗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4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其出院时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经随访,统计患者6个月后、12个月后的复发率。结果:(1)疗效比较:A、B、C、D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3%、76.8%、61.4%、87.6%;A、D组疗效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复发率比较:16个月复发率比较:A、B、C、D组复发率分别为13.2%、11.6%、14.2%、5.2%;D组低于A、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2个月复发率比较:A、B、C、D组的复发率分别为34.0%、20.9%、31.4%、12.3%;D组低于A、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低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联合局部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探讨其在ICP治疗中的作用机理,为临床上治疗ICP提供理论和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拟采用前瞻性同期对照非随机的研究方法,将2015年2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妊娠期胆汁淤积症孕妇分为4组。即根据用药方法分为A组26例、B组27例、C组25例、D组28例。A组孕妇给予茵栀黄口服液联合综合法治疗,B组孕妇在A组的基础上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C组孕妇给予UDCA治疗联合综合治疗,D组孕妇给予综合治疗,分别记录并对比治疗前后各试验检测指标及妊娠结局、瘙痒情况。结果:治疗后,A组与B组的痊愈率分别是46.15%,51.85%,总有效率为88.46%,92.59%,均明显高于C组与D组的24.00%,0.00%及64.00%,28.57%(均P 0.05);治疗前四组各生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4组各生化指标均明显降低,且A组与B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C组与D组(P 0.05);治疗前4组孕妇出现皮肤瘙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周及2周后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A组与B组的下降幅度均大于C组与D组(均P 0.05);治疗后妊娠结局中,除围产儿病死率外,A组与B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与早产及羊水污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C组与D组(均P 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综合治疗与茵栀黄口服液、UDCA及综合治疗三种措施联合方案不仅治疗效果显著,还有效降低了患者妊娠期的各生化指标,同时有效改善了患者皮肤瘙痒的痛苦与妊娠结局,安全性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