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孕妇心理问题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针对孕妇心理问题现状,探讨孕妇心理问题的干预措施,以减少孕妇心理问题发生率.方法对2003年1~6月在该院围产期保健门诊建立围产期保健卡的孕妇246例分为心理干预组及对照组,采用干预前后孕妇心理问题调查,妊娠结局的分析,观察平均产程的方法,探讨孕妇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及个体心理咨询的效果.结果孕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及个体心理咨询有利于减少孕妇心理问题的发生,有利于降低剖宫产率、妊娠合并症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程进展.  相似文献   

2.
张琼芬 《中国保健营养》2012,(14):2744-2745
不孕不育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从而产生焦虑、抑郁、失望和内疚等多种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会对治疗产生较大的影响。安慰患者并帮助患者建立信心、保护患者的隐私、做好健康宣教工作等多种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疏导不良情绪,有助于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孕妇心理问题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针对孕妇心理问题现状 ,探讨孕妇心理问题的干预措施 ,以减少孕妇心理问题发生率。方法 :对 2 0 0 3年1~ 6月在该院围产期保健门诊建立围产期保健卡的孕妇 2 46例分为心理干预组及对照组 ,采用干预前后孕妇心理问题调查 ,妊娠结局的分析 ,观察平均产程的方法 ,探讨孕妇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及个体心理咨询的效果。结果 :孕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及个体心理咨询有利于减少孕妇心理问题的发生 ,有利于降低剖宫产率、妊娠合并症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程进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干休所的老干部普遍进入高龄、高发病的"两高期",由于衰老、疾病、丧偶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又会影响到生理健康,诱发新的疾病或导致病情恶化[1,2].  相似文献   

5.
文莉平 《中国保健》2010,(11):88-89
孕产妇在孕产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针对不同时期的产妇及家属的心理状况,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指导,通过对不同的孕产妇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缓解孕产妇产时的身心压力,减少严重心理问题的发生,使孕产妇处于最佳的身心状态,顺利度过围产期,促进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6.
陈丽 《中国保健》2010,(4):56-57
目的对首发精神病患者进入康复期后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以预防本病的复发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458例首发精神病患者进行追踪调查、分析结果通过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其他特殊治疗,精神症状缓解,自知力恢复。进入康复期后有不同的心理问题,他们对客观事物虽有一定的分析观察能力,但由于缺乏对精神科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不能正确的对待自已和周围事物而产生消极、抑郁、焦虑、紧张等许多心理问题。结论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我们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和心理分析,从中找出护理问题,针对性地进行护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却处于一个重经济轻健康的阶段,同时我国近年来正经历着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且大部分流动人口处于生命周期中最为活跃的时期(大约70%处于15~49岁年龄段)。很多女性流动人口进入企业,成为流动女工,大多从事职业病危害比较严重的工种,作业环境较差,受伤害、死亡事故率较高,与此相伴的是流动女工心理问题更为突出,呈现出"三多两少"的状况,即心理问题多、职业危害多、女性疾病多,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与研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源于心理因素的口腔正畸困难病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心理特点,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分析口腔正畸典型问题病例患者的心理状况,总结其治疗特点。结果典型病例具有干扰治疗的共同特点并具有明显的心理问题。结论正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心理问题程度的鉴别和必要的心理疏导,可减少问题病例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淑英 《中国校医》2008,22(6):716-717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为心理辅导寻找依据。方法塑造大学生自尊的人格,开设大学生心理卫生课程,建立、健全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类机构,改变现在的家庭教育方式等。结果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愿因,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降低或避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结论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传授心理方面的知识,减轻其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大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这是教育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两高期”老干部心理疏导的几点做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们针对离退休老干部"两高期"(即高龄期、高发病期)的新特点、新情况,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个性化服务,在全方位搞好医疗保健的同时,结合离退休老干部"两高期"易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以心理咨询为主,积极开展心理疏导,使离退休老干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1.
研究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各种心理问题,发现其主要为恐惧、焦虑、抑郁和悲观厌世,分析形成上述心理问题的原因并作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社区医学杂志》2008,6(12):10-10
<正>地震给灾区的人们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心理问题,如面对死者的悲哀情绪、对自己的未来的迷惘、对周边事物的复杂情感等。而在七情中比较重要的有:"惊"、"恐"、"悲"、"思"、"忧"以及多种负面情绪的聚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亲属活体肾移植病人的心理护理干预要点与效果,总结对肾移植病人负性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肾脏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进行亲属活体肾移植手术,患者住院后对所有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测评,后制定心理护理干预方案,患者出院时进行心理问卷统计。结果肾移植病人手术前后主要的心理问题表现在恐惧、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压抑等,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的负性心理问题获得明显的调节与改善,心理护理前后效果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肾移植病人的负性心理问题,强化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消极心理问题,对于手术的实施与术后康复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应该注重肾移植病人的心理护理干预,以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患者康复的重中之重--社区心理康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心理康复的重要性1.1 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 大脑是人的行为控制中枢,思维、情绪、学习及运动等主要功能在大脑中都有精确的定位,脑卒中患者必定是大脑的某个部位发生器质性的病变或外伤,使某部位的功能出现障碍。他们的疾病后果是语言障碍及肢体运动障碍,这种后果给病人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他们害怕回不到正常的状态,担心疾病复发,对未来缺乏信心。另外,他们还担心家庭、单位以及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脑卒中后心理问题的发生可能与患者的性格特征有关,内向性格者更易发生。 脑卒中患者所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①抑郁。这是患者的主要情绪障碍,其典型的症状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意志活动减退,抑郁使患者心情沮丧,缺乏康复欲望及主动性,懒说少动,有时哭泣,甚至有自杀的念头。并且,抑郁越重,患者的各种功能状态越差,预后也越差。②焦虑。患者常常对自身的健康状况和客观的实际情况做出过分严重的估计,加上对生活负担、生活能力、家庭、事业等各方面的担心,便产生了焦虑情绪。③恐惧。有些病人唯恐病情复发,甚至会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武警河南总队周口市支队通过建立心理咨询室、举办心理辅导讲座、组织心理咨询骨干培训、设置政工网心理理疗专栏、深入班排解心结等"套餐"式心理服务,使官兵身心健康,以快乐的心境投入到年度各项工作任务之中。针对当前兵员成份复杂、易产生心理问题的实际,支队  相似文献   

16.
研究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各种心理问题,发现其主要为恐惧、焦虑、抑郁和悲观厌世,分析形成上述心理问题的原因并作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董建元 《中国校医》2000,14(4):301-302
笔者曾于 1990年设计了一份由 30个负性心理问题组成的问卷 ,对淮北煤师范学院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2 0 0 0年采用同一问卷对同一学校又进行一次问卷调查 ,发现了大学生普遍存在的负性心理问题 ,以及 10年前后所发生的变化。现将两次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文、理科 1~ 4年级的学生 ,每年级调查 15 0人。 1990年调查 6 6 4人 ,其中男生 334人 ,女生 330人 ,2 0 0 0年调查 5 44人 ,其中男生 2 5 2人 ,女生 2 92人。1.2 方法 根据师范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设计了一份由 30个负性心理问题组成的调查表 ,…  相似文献   

18.
赵霞 《现代医院》2012,(Z1):90-91
目的探讨酒依赖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护理对策,提高戒酒治疗的成功率。方法通过自制"酒依赖者一般项目调查表"和"酒依赖导致心理问题的相关因素调查表"了解患者心理因素、心理反应和心理需求。结果患者存在着食欲差、失眠、自身健康评估错误、精力不足、性欲或性快感丧失、与家人关系紧张等不同的心理问题,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可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不良心理状态。结论了解酒依赖患者的心理状况,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戒酒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群体性灾难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概述了群体性灾难事件所致的心理创伤和心理问题,然后从灾难发生前的准备、现场心理危机干预的组织、现场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施和特殊受灾者个案处理等方面提出了一个针对群体性灾难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框架,以期推动我国群体性灾难事件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胡家瑜 《大众医学》2009,(10):12-13
时代变迁,人们对待心理健康问题,变化多多。从不知道心理健康是什么.到清楚心理不健康也是疾病;从把有心理问题的人看作是”有问题”,到减少对心理疾患的偏见从出现心理问题紧张、担心,到主动找人倾诉或咨询……人们对待心理健康的观念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