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Zhai XW  Wu Y  Gu XF  Lu FJ 《中华儿科杂志》2004,42(1):62-65
目的 探讨小儿慢性病贫血 (ACD)血清红细胞生成素 (EPO)水平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白介素 6 (IL 6 )的关系以及体外重组TNF α(rhTNF α)对EPO产生的影响。方法 住院患儿6 0例 ,其中ACD组 2 0例 ,慢性病无贫血组 (NA) 19例 ,缺铁性贫血组 (IDA) 2 1例。TNF α、IL 6采用ELISA方法检测 ,EPO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 ,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进行体外培养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半定量方法 ,探讨rhTNF α对EPO生成的影响。结果 三组患儿血清EPO水平差异有显著性 (F =4 4 6 8,P <0 0 1) ,ACD患儿血清EPO水平高于NA患儿 ,但在相同Hb值时 ,ACD患儿EPO低于IDA患儿。三组患儿血清TNF α水平差异有显著性 (F =2 5 12 ,P <0 0 1) ,血清TNF α水平 ,ACD组高于NA组和IDA组 ;三组患儿血清IL 6水平差异有显著性 (F =13 2 6 ,P <0 0 1) ,血清IL 6水平ACD组高于NA组和IDA组。ACD患儿血清TNF α及血清IL 6与EPO无相关性 (r=- 0 35 ,P >0 0 5 ;r=- 0 0 5 ,P >0 0 5 )。体外实验中 ,rhTNF α抑制低氧状态下EPOmRNA的表达 ,且随着rhTNF α剂量的增大而对EPO抑制作用增强 (F =6 4 2 0 ,P <0 0 1)。结论 ACD患儿EPO虽存在代偿性增高但代偿生成不足 ,是小儿ACD的发病原因之一 ;血清TNF α、IL 6与EPO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噬血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患儿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探讨GDF15与HLH高铁蛋白血症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集28例HLH患儿(诊断时)(HLH组)和20例健康对照儿童(健康对照组)血液标本,采用美国R&D公司Quantikine 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GDF15水平.血常规和血清铁蛋白等血液生化指标由本院检验科按常规方法检测.比较2组研究对象血清GDF15水平,统计分析GDF15与Hb、血清铁蛋白、肝肾功能等多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HLH组血清GDF15水平(中位水平1710ng/L,范围190 ~2400n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中位水平260 ng/L,范围104 ~ 649 ng/L)(P <0.001).HLH组GDF15与初诊时以及化疗前最低Hb水平无相关性(P>0.05),但与诊断时总胆红素和病程中最高三酰甘油水平呈正相关(x2 =0.475、0.465,P=0.011、0.019),与病程中最低纤维蛋白原和诊断时血清清蛋白水平呈负相关(x2=-0.423、-0.399,P=0.031、0.039).血清GDF15与HLH的病因和病死率无相关关系.结论 GDF15为铁调节激素hepcidin上游抑制分子,巨噬细胞活化时以自分泌方式产生大量GDF15,抑制巨噬细胞进一步活化.HLH患儿血清GDF15水平显著升高,提示与HLH铁稳态调控及高铁蛋白血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生长发育状态及其与铁超负荷的关系。方法:于2007年7~8月对50例长期在该院儿科定期输血的重型β 地中海贫血患儿进行身高、体重和性发育评价,并与1995年中国0~18岁儿童体重、身高百分位数参考值比较,同时检测输血前血常规、肝功能和血清铁蛋白水平。结果:24例(48%)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表现身材矮小,其中15例同时伴体重低下。≥10岁者21例,仅7例出现自发性青春期发育,Tanner II~III期;≥14岁者8例,其中4例尚无性征发育。身高低于第10百分位者(n=31)与身高高于第10百分位者(n=19)分组比较,前者血清铁蛋白水平显著增高(8 239.2±5 865.5 vs 5 028.1±3 885.7 mg/L, P<0.05),输血前Hb水平显著降低(68.2±12.3 vs 79.7±14.5 g/L, P<0.05) ,肝脏显著增大(P<0.05)。而体重低于第10百分位者(n=20)与体重高于第10百分位者(n=30)分组比较,前者仅血清铁蛋白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意义(9 165.5±6 042.5 vs 5 567.3±4 447.3 mg/L, P<0.05)。结论:接受中等量输血和不正规除铁治疗的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常伴有身材矮小、体重低下和性发育迟缓,其生长发育异常与体内铁严重超负荷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白介素-6)两种慢性病发生有关的细胞因子水平,以及红系造血祖细胞集落培养生长探讨它们在慢性病贫血(AC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检测病例组为慢性病贫血组(ACD组)患儿,对照组为慢性病无贫血组(NA组)和缺铁性贫血组(IDA组)患儿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浕)、白介素-6(IL-6)水平,以及骨髓的红系祖细胞水平(BFU-E、CFU-E)。结果三组BFU-E有差异(F=3.56,P<0.05;三组CFU-E有显著差异(F=8.87,P<0.01)。ACD组与NA组相比,血清TNF-α前者高于后者(t=2.25,P<0.05),两组血清IL-6无差异(t=1.91,P>0.05)。在20例行骨髓培养的慢性病患儿中,血清TNFα与骨髓BFU-E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0.37,P>0.05);血清TNF-α与CFU-E之间有负相关(r=-0.57,P<0.05);IL-6与BFU-E、CFU-E无相关性。结论ACD患儿骨髓红系祖细胞BFU-ECFU-E生成受抑制;血清TNF-α、IL-6的升高参与贫血发生;TNFα可能抑制慢性病患儿骨髓CFU-E形成而导致贫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黄芪及其复方中药颗粒治疗小儿β地中海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临床试验法,57例入选患儿先按中间型及重型分层,再随机分入黄芪组、复方组(黄芪+党参+龟板)、安慰剂对照组,疗程12周,观察各组血液学指标及安全性指标。结果:经12周的治疗,中间型患儿复方组血红蛋白提升值为1.21±1.12 g/dL,黄芪组为1.05±0.80 g/dL,而对照组则下降了0.28±0.51 g/d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疗程结束后复方组及黄芪组的H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黄芪及其复方治疗均显著提升了胎儿血红蛋白水平,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红细胞总数、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及网织红细胞。中间型患儿复方组总有效率为64%,黄芪组为6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9%;P<0.01)。在重型患儿中也有类似以上效果,但逊于中间型患儿。服用药物对患儿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总数、血小板总数及肝肾功能均无显著性影响。结论:黄芪及其复方治疗小儿β地中海贫血具有一定疗效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6.
异烟肼治疗地中海贫血钟永,张锦,邓兵本研究道次将异烟肼(每天20~30mg/kg,7~14日)试用于6例β地中海贫血患儿。治疗后患儿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相对计数、红细胞压积显著升高,肿大肝脾迅速缩小,临床症状改善。本研究还显示治疗后患儿α...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病贫血(ACD)时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与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变化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002年4月至2004年12月常州市儿童医院收治ACD患儿19例(ACD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患儿外周血清中TNFα、IL6、EPO水平;对照组为17例上呼吸道感染恢复期患儿。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CD组患儿血清中TNFα、IL6均显著增高(P<0.05)。血清TNFα、IL6与血清铁蛋白质量浓度呈正相关。结论免疫及炎症反应所产生的细胞因子TNFα、IL6可能通过干扰铁代谢和抑制EPO生成、钝化对EPO的反应等途径介导了ACD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贫血患儿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对 85例贫血患儿(缺铁性贫血 29例、急性白血病 26例、地中海贫血 1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 12例)进行了红细胞 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测定。结果显示所有贫血患儿RBC-C3bR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P<0.01),缺铁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 RBC-ICR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急性白血病患儿 RBC-ICR高于对照组(P<0.05),地中海贫血患儿 RBC-ICR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贫血患儿容易感染可能与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型与益髓生血颗粒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β-地中海贫血47例。男28例,女19例;年龄3~15岁。其中重型β-地中海贫血34例,中间型13例。均检查血液学指标及行血红蛋白电泳,基因分析采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治疗采用益髓生血颗粒10g/次,3次/d,3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47例β-地中海贫血中有7种β基因突变类型。其中复合血红蛋白E(HbE)占18例;中药治疗后43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Hb、RBC、网织红细胞(Ret)及胎儿血红蛋白(HbF)值均增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a<0.01)。其中β0-纯合子21例中17例有效,β0与β 双重杂合子7例、β-地中海贫血与HbE杂合子18例、1例β 纯合子均有效。结论益髓生血灵颗粒治疗β-地中海贫血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β地中海贫血)患儿的基因突变类型及免疫紊乱的特点。方法多重等位基因特异聚合酶链反应(MASPCR)分析其基因类型。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IL6、IFNγ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IgG、IgA、IgM水平。结果重型β地中海贫血25例患儿中最常见的3种基因突变是CD17(A→T)、CD4142(-TTCT)、IVSⅡ654(C→T),占总数的94%。血浆IL6、IFNγ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均<0.05),IgG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而IgA、IgM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MASPCR法进行基因诊断,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准确,一次可检测多种突变基因型,提高了基因诊断率。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免疫系统中存在多种成分的免疫缺陷。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噬血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患儿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mRNA表达情况,探讨GDF15表达改变的机制和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2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科收治的初诊HLH患儿为HLH组,选取同期年龄、性别与HLH组匹配的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Omega Blood RNA Kit提取外周血总RNA,逆转录制备cDNA后Eva Green定量RT-PCR方法,检测HLH组和对照组的GDF15、Fn-H、HIF1α和HIF2α mRNA表达水平,△△Ct方法计算基因相对表达量。检测血生化指标。结果 HLH组18例,对照组19例。HLH组和对照组GDF15 mRNA相对中位表达量分别为4.584和1.490,HLH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39);HLH组Fn-H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对中位表达量分别为3.955和1.690(P=0.008),并与GDF15 mRNA相对表达呈正相关(r=0.573,P =0.013);HLH组和对照组HIF1α和HIF2α mRNA相对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282和0.311);GDF15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初诊时最低Hb水平呈负相关(r=-0.576,P=0.015),与血清铁蛋白、乳酸脱氢酶、网织红细胞计数、三酰甘油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HLH患儿外周血细胞GDF15 mRNA表达显著升高,但不依赖于HIF介导的缺氧感知信号路径。HLH情况下巨噬细胞异常持续活化很可能是GDF15和Fn-H mRNA表达上调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简称β地贫)患儿生长发育指标落后情况,以及血清铁蛋白(SF)定量、每次输血前Hb量对其生长发育指标的关系和意义.方法 对59例重型β地贫(地贫组)患儿和48例同龄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检测生长参数:身高[计算身高标准差分值(SDS)]、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Hb量、SF定量,青春发育分期采用Tanner分期方法 分期.应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重型β地贫患儿组身高SDS、Hb量、SF定量水平均显著降低(t=-7.084,-25.771,11.928 Pa<0.01),而BMI无显著性差异(t=-0.326 P>0.05).青春期发育程度中,在重型β地贫组(10~14岁)21例患儿中仅2例开始发育,且均为Tanner 2期,而对照组(10~14岁)24例中全部开始正常发育,重型β地贫患儿发育显著落后.患儿身高SDS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r=-0.588 P<0.01),与每次输血前Hb呈正相关(r=0.219 P<0.05),与SF无相关性(r=0.033 P>0.05).结论 重型β地贫的生长和发育指标均落后于正常同龄儿,年龄越大,落后越明显.其生长发育异常与患儿体内铁超负荷有关.患儿平时保持Hb水平相对高值,正规采用去铁胺等祛铁治疗将有助于改善患儿最终身高和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13.
网织红细胞正常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网织红细胞正常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到2008年12月收治的网织红细胞正常的6例儿童AA的临床资料,检测患儿外周血血常规和网织红细胞参数变化.包括网织红细胞百分率(Ret%)、绝对数(Ret#),并计算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RPI).观察加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试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后.4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儿明显好转,2例莺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儿无效.结论 部分AA患儿网织红细胞在正常范围,包括SAA及CAA,诊断再障需全面参考诊断标准;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网织红细胞正常AA的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与慢性病贫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慢性病贫血(anemia of chronic disease,ACD)患儿血清中一氧化氮(NO,ni-tric oxide)、可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及血清铁蛋白(Fn,ferritin)浓度,以探讨三种物质的变化及它们在ACD中的作用机制,为ACD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ACD患儿30例、健康对照组儿童21例血清中NO、iNOS及血清铁蛋白含量。结果①ACD组血清中NO浓度为157.13±28.75(μmol/L),健康对照组儿童血清中NO浓度为33.97±6.79(μmol/L),ACD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与贫血程度呈正相关、与Hb含量成负相关(r=-0.66);②ACD组和健康对照组儿童血清中iNOS活力分别为30.66±8.70(U/ml)和9.58±3.72(U/ml),ACD组高于健康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ACD组血清中iNOS活力与N0含量成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73;④ACD组血清中Fn均值为311.77±73.56(ng/ml),健康对照组儿童血清中Fn均值为31.82±13.80(ng/ml),ACD组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NO在ACD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而NO主要是在iNOS的诱导下产生。ACD组中N0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与血红蛋白含量成负相关,与贫血程度呈正相关,从而提示使用iNOS抑制剂或可抑制NO的产生,为临床治疗ACD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益髓生血灵治疗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40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观察中药益髓生血灵治疗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27例,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复合血红蛋白E13例,益髓生血灵每日3次,每次10g,3个月为1疗程,治疗前后检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网织红细胞(Ret)和抗碱血红蛋白(HbF)。结果 22例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13例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复合血红蛋白E患儿治疗有效,治疗前后患儿Hb、RBC、Ret和Hb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益髓生血灵治疗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溶血性贫血患儿人类骨髓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的表达及其与外周静脉血Hb水平的关系.方法 急性溶血性贫血患儿15例.男13例,女2例;年龄5.5~11.0岁.其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患儿10例;药物诱导性溶血性贫血患儿5例.选择同期本院血液/肿瘤科病房确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粒细胞减少症、骨髓检查正常患儿10例为对照组;4株K562细胞为阳性对照.采集G-6-PD缺乏症、药物诱导性溶血性贫血和粒细胞减少症患儿外周静脉血,全自动血液分析仪XE2100检测各组患儿外周静脉血Hb水平,采用Zinkham法检测G-6-PD缺乏症和对照组患儿血G-6-PD活性,分析二组患儿血G-6-PD活性的差别.采集急性溶血性贫血组和对照组患儿胸骨骨髓,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其骨髓和阳性对照K562细胞株的hTERT的相对表达水平,比较急性溶血性贫血组与对照组患儿、阳性对照K562细胞株hTERT相对表达水平的差异.常规检测急性溶血性贫血患儿外周血Hb水平.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急性溶血性贫血患儿骨髓hTERT表达水平与外周血Hb水平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G-6-PD缺乏症患儿血G-6-PD活性明显下降(t=8.373 P=0).急性溶血性贫血患儿骨髓hTERT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t=6.052 P=0),但明显低于K562细胞株(t=9.893 P=0).急性溶血性贫血患儿骨髓hTERT表达水平与其外周血Hb水平呈负相关(r=-0.888 P=0).结论 急性溶血性贫血患儿急性溶血时,低水平Hb可在一定范围内上调骨髓hTERT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对地中海贫血(地贫)红细胞硒含量的报道甚少,本文共检测地贫25例(α型10例及β型15例)患儿的全血硒和红细胞硒含量。结果发现α型全血硒与正常对照无差异,β型却显著降低;但红细胞硒含量无论α型抑或β型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地贫红细胞硒的聚集增多可能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合成代偿性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羟基脲治疗重症β-地中海贫血患儿的疗效并且对其不良反应进行评估。方法对15例重症β地中海贫血患儿应用羟基脲[10~20mg/(kg·d]治疗,治疗期间对患儿全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F、肝肾功能进行监测,治疗后6个月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5个月患儿血红蛋白及血红蛋白F较治疗前明显升高(72·5±6·1)vs(93·6±11·9),(45·58±15·79)vs(73·37±23·89),P<0·05;而网织红细胞值明显降低(32·17±10·74)vs(15·87±7·29),P<0·05。治疗期间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羟基脲可改善重症β-地中海贫血患儿的贫血状态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小儿重型β地中海贫血肝活检6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小儿重型β地中海贫血(β-thalassemia,β地贫)的肝脏病理特点,探讨肝活检的方法与安全性.方法 对1998年10月-2006年10月住院的63例重型β地贫患儿行肝活检,观察肝脏病理改变,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作66例次肝活检,均1次成功,成功率100%.肝活检显示肝组织内有不同程度铁沉积,中重度占42例(66.7%),铁沉积程度与血清铁蛋白(SF)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70,P<0.01).检出肝纤维化54例(85.7%),年龄(7.3±3.2)岁,SF在纤维化患儿中明显升高(P<0.01),但纤维化分期与SF、肝脏铁沉积程度无相关性(r=0.12、0.21,P>0.05).结论 我国小儿重型β地贫存在肝脏铁含量重、肝纤维化普遍且发生年龄早的特点,与不规范治疗有关.小儿地贫肝活检安全、可行,能为治疗提供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20.
地中海贫血患儿父母心理社会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地中海贫血患儿父母心理社会健康状况。方法:采用晤谈方式,结合自编“地中海贫血患儿父母调查问卷表”和“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组地中海贫血患儿父母212例,其中轻型贫血组46对父母,92人;中间型贫血组35对父母,70人;重型贫血组25对父母,50人。进行调查,并将其SCL-90的评定结果与健康儿童父母对照组比较。结果:132例(62.3%)缺乏本病基本知识,对贫血现象存在许多误解;189例(89.2%)担心患病子女的生长发育受影响,甚至会过早夭折;176例(83.0%)对子女患病表示内疚、自责;126例(59.4%)不愿公开病情,害怕受到社会歧视;重型贫血组30例(60.0%)父母工作深受影响,48例(96.0%)缺乏足够经济支持,治疗信心不足。与对照组比较,SCL-90总均分及焦虑和抑郁两因子分值在3组中均明显升高(P<0.05);另外,在重型组除偏执和精神病症因子外,大部分因子分值升高,其中以总均分及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敌对、恐怖等因子明显高于另外两组(P<0.05)。结论:地中海贫血患儿父母存在广泛的心理社会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