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检测结果的分析,探讨血压水平与脑血管功能积分的关系。方法:以24475例队列人群基线调查的血压水平和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CVHI)检测值为基础数据,以统一的方法计算脑血管功能积分,以5岁为一个年龄段进行分组,每一年龄组按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各分成6组,描述不同血压水平组间脑血管功能积分值的差异。结果:随着收缩压水平逐渐升高,各年龄组脑血管功能积分值均呈显著的下降趋势,其中位数依次为98.8,96.3,92.5,83.8,72.5,57.5分;随着舒张压水平逐渐升高,各年龄组脑血管功能积分值也呈显著降低趋势,其中位数依次为97.5,95.0,92.5,87.5,77.5,66.3分。当收缩压水平上升至140mmHg(1mmHg=0.133kPa)或舒张压水平上升至90mmHg时,脑血管功能积分值降低的幅度明显增加。结论: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对脑血管功能积分均呈现连续的影响,当血压水平高于140/90mmHg,脑血管功能积分降低的幅度增大。  相似文献   

2.
背景:研究正常人群、脑卒中高危人群、脑卒中发生前后脑血管血液动力学(cerebral vascular hemodynamic index,CVHD)检测结果的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尤其是脑卒中发生前的CVHD特征,是提高临床脑供血不足的诊断效能以及脑卒中预警敏感度和特异度所必须研究的课题.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CVHD指标的特征,为脑卒中早期评估和康复介入提供理论依据。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分析的观察性研究。单位:一所军区总医院的神经内科和一所市级脑血管病防治研究所。对象:2001-06/12解放军福州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55例,男38例,女17例。方法:在发病1周内进行CVHD检测,分析各检测指标的特征。主要观察指标:55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CVHD积分值、血压和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检测指标。结果:全部患者的CVHD的积分值均在75分以下,中位数32.5分.与正常男性70岁年龄组CVHD测定值比较,平均血流速度、血流量、最大血流速度、最小血流速度和舒张压与临界压的差值均有明显降低(P&;lt;0.01),而脉搏波速、外周阻力、特异性阻抗、以及临界压水平均有显著升高(P&;lt;0.01)。结论:脑卒中发病1周内脑血管血液动力学积分值降低,各项检测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变。CVHD检测能敏感地反映脑血管供血不足或预警脑卒中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上海市南汇区航头镇脑卒中高危患者干预3年的效果进行评估. 方法:①1999—01/2001—12以整群抽样方式抽取上海市南汇区航头镇35岁以上11913人(全镇约2.2万人),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基线调查,从中筛选出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病史、高血压家族史、脑卒中家族史的2801例进行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检测。②2801例检测对象中,筛选出至少具有1项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积分值低于70分的脑卒中高危个体623例,作为实验干预对象,进行脑卒中预防的健康教育和危险因素治疗与控制的指导。⑧在此基础上口服复方中药脑安胶囊(组方为川芎、当归、红花、人参、冰片,国药准字Z31020420,上海祥鹤制药厂生产),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积分值≤25分,4粒/d;26-50分,3粒/d;51-70分,2粒/d。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积分值恢复至75分以上时停药。干预1年后复查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 结果:623例实验干预对象全部进人结果分析,中途无脱落。(1)干预前后脑卒中发病情况:航头镇干预前(1995-1998年)脑卒中平均发病率为0.154%,干预后(1999-2001年)脑卒中平均发病率为0.106%,干预后脑卒中发病率显著下降(X^2=5.74,P=0.0166),下降幅度为30.1%。(2)高危个体干预前后血压水平及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积分的变化:623例高危个体,干预1年后血压水平显著降低(P〈0.05),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积分显著升高(P〈0.001)。(3)高危个体干预前后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干预1年后,623例高危个体的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除动态阻力外,平均流量.平均流度、最大流速、最小流速、脉搏波速、外周阻力、特性阻抗、指临界压、舒张压与临界压差值等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 结论:在健康教育和危险因素治疗与控制的基础上,实施以脑安胶囊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能够使脑卒中发病率下降,改善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从高血压到脑卒中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规律   总被引:37,自引:12,他引:25  
目的:探讨从高血压到脑卒中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cerebral vascular hemodynmic,CVHD)的变化规律。方法:队列人群中随访发生的371例有高血压病史的脑卒中患按年龄、性别随机选择其它组别,分成血压正常组、临界高血压组、高血压组、脑卒中前高血压组和脑卒中后遗症组。分析和观察CVHD的分布和变化规律。结果:5组人群的CVHD积分中位数分别为95.5,90.0,78.75,40.0和51.25分,其中<75分的百分率为19.9%,36.8%,46.3%,78.7%和69.5%;从血压正常到脑卒中发病前,脑血管血流速度呈明显的降低趋势,外周阻力和特性阻抗等动力学指标呈明显的升高趋势。结论:随着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脑血管功能异常逐渐加重,当总积分值下降至40分左右,为脑卒中发病前的“超高危”状态,是脑卒中发生的重要预警信号。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的分级与危险分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指出: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诊断为高血压,按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2、3级。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单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健康中学教师动态血压变化规律。方法:选择2000—04/06石家庄市藁城中学健康中学教师100人,男45人,女55人,年龄21~60岁。采用Spacelabs动态血压监测仪对受试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受试者年龄21-60岁,每10岁为一年龄组,21.30岁组32人,31—40岁组25人,41-50岁组20人,51—60岁组23人。记录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计算血压负荷。动态血压均数正常参照值:24h低于130/80mmHg(1mmHg=0.133kPa),白昼低于135/85mmHg,夜间低于125/75mmHg;血压负荷(在一定时间内收缩压和舒张压超过正常范围的读数百分率)低于10%。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进入结果分析中学健康中学教师100人。①21~30岁组,31—40岁组,41-50岁组24h及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差异(P&;gt;0.05)。②51—60岁组24h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21—30岁组,31—40岁组,41-50岁组[(119&;#177;4),(76&;#177;5),(90&;#177;4)mmHg;(110&;#177;7),(68&;#177;5),(82&;#177;4)mmHg;(112&;#177;8),(70&;#177;4),(84&;#177;4)mmHg;(112&;#177;5),(71&;#177;6),(86&;#177;4)mmHg,P&;lt;0.01)]。③51~60岁组白昼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21~30岁组,31—40岁组,41.50岁组(P&;lt;0.0l)。④夜间平均收缩压:41~50岁组,51—60岁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21~30岁组,31—40岁组[(108&;#177;8),(108&;#177;7)mmHg;(105&;#177;8),(106&;#177;9)mmHg,P&;lt;0.01];夜间平均舒张压:51—60岁组明显高于21-30岁组,31—40岁组,41-50岁组[(69&;#177;5),(63&;#177;4),(64&;#177;5),(65&;#177;7)mmHg,P&;lt;0.0l)。⑤各年龄组24h、白昼、夜间舒张压负荷明显高于收缩压负荷(P&;lt;0.01);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负荷明显高于白昼(P&;lt;0.01)。结论:健康中学教师24h及白昼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有随年龄增高而增高的趋势;21—50岁教师血压增高不明显,50—60岁教师血压增高明显。健康中学教师的动态血压虽在正常范围内,但夜间血压负荷与白昼相比明显偏高,尤其是夜间舒张压负荷。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急性脑外伤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幅度与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90例急性脑外伤合并高血压患者,根据治疗后的血压值与其基础血压值的差值进行比较分组,总分为9组,研究分析血压控制程度与疗效的关系。结果:所有脑外伤患者急性期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各组降压幅度不同临床治疗效果也不同,其中疗效最显著的为第8组,即血压控制后与原先的基础血压值差值收缩压为020mmHg,舒张压为020mmHg,舒张压为010mmHg。第8组伤后1周CT显示损伤灶体积扩展不明显,显著小于其它组患者,而且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明显改善。结论:急性脑外伤合并高血压患者早期进行降压治疗十分重要,降压幅度要根据基础血压值而定,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收缩压控制在高于基础血压值010mmHg。第8组伤后1周CT显示损伤灶体积扩展不明显,显著小于其它组患者,而且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明显改善。结论:急性脑外伤合并高血压患者早期进行降压治疗十分重要,降压幅度要根据基础血压值而定,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收缩压控制在高于基础血压值020mmHg和舒张压高于基础血压值020mmHg和舒张压高于基础血压值010mmHg时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血压对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3月~2017年3月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开始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88例,开始透析3个月时进行胱抑素C(cystatin c,CysC)的检侧,同时开始检测透析间期一周血压,计算平均血压值,根据不同平均收缩压值分为3组:A组:平均收缩压110mmHg(1mmHg=0.33kpa),B组:平均收缩压110~160mmHg,C组:平均收缩压160mmHg;根据不同平均舒张压值再分为3组:a组:平均舒张压60mmHg,b组:平均舒张压60~90mmHg,c组:平均舒张压90mmHg。比较不同血压组间残余肾功能(residual renal function,RRF)(用血胱抑素C计算:RRF=0.70+22×1/CysC)有何不同。结果收缩压110mmHg和160mmHg组RRF明显低于110~160mmHg组(P0.001),而收缩压110mmHg组比收缩压160mmHg组RRF更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75),舒张压60mmHg组的RRF明显低于舒张压在60~90mmHg组和舒张压90mmHg组(P0.001)。而舒张压在60~90mmHg组RRF明显高于舒张压90mmHg组(P0.001)。结论控制透析间期高血压,并防止透析间期低血压发生可能有助于保护残余肾功能。患者舒张压过低可能加速残余肾功能的降低。  相似文献   

9.
1老年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我国目前将60岁及60岁以上者划分为老年人,老年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①年龄≥60岁;②连续3次非同日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18.7kPa)和(或)舒张压≥90mmHg(12.0kPa);③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诊断标准为血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④排除假性和继发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剂量依那普利与尼群地平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观察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电图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收缩压平均降低40mmHg。舒张压平均降低35mmHg,总有效率95.8%。结论:小剂量依那普利与尼群地平可明显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1.
中年男性肥胖者与体质量正常者的血压差异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探讨30-40岁男性的肥胖与体质量正常者血压的差异。方法:对在特需医疗部住院查体的104例30~40岁男性患者询问病史,测身高、体质量,连续3d清晨测血压取其均值,计算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及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根据BMl分为两组:BMl≥25.0kg/m^2为肥胖组(n=59),BMI 18.5-25.0kg/m^2为正常组(n=45)。结果:肥胖组的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平均动脉压(mmHg),均高于正常组(收缩压:119.92&;#177;11.65和114.34&;#177;10.63:舒张压:79.15&;#177;8.36和74.28&;#177;8.58;平均动脉压:92.26&;#177;8.45和87.27&;#177;899),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2.539,-2.902,-3.104,P=0.013,0.005,0.003)。结论:对血压正常的肥胖中年男性(BMI≥25kg/m^2者)应采取干预措施,控制体质量,以防止血压继续增高。  相似文献   

12.
着衣测量血压对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探讨血压计袖带缠绕上肢时隔一层衣物对血压测量结果的影响。方法用2种方法分别测量同一组研究对象的右上肢肱动脉血压,2种方法测得的血压值采用配对t检验的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种方法测得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值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显著性,隔一层厚度〈0.5cm衣物测得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值均显著高于标准方法测得的血压值(P〈0.01)。收缩压的平均差值为1.54mmHg,舒张压的平均差值为1.01mmHg。结论医护人员在为无血压异常病史的患者测量血压时,可以隔一层厚度〈0.5cm的衣袖缠绕袖带进行测量,这样对血压测量的结果不会有显著影响。对处于高血压或低血压临界值的患者,在测量血压时,一定要按标准方法操作。  相似文献   

13.
肾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动态血压监测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勇  靳艳 《临床荟萃》2001,16(7):291-291
目的:应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观察原发性高血压与肾性高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化。方法:ABPM采用无创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白昼(6:00-22:00),每30min自动充气测量血压1次,夜间(22:00至次日6:00)每60min自动充气测量血压1次,记录时间为24小时,共测40个数据,剔除无原因可解释的收缩压>260mmHg或<80mmHg,舒张压>150mmHg或<40mmHg的数据,结果:白昼收缩压和舒张压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两组之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夜间血压下降率原发性高血压收缩压及舒张压均>10%,肾性高血压收缩压及舒张压均<10%,结论:对于肾性高血压的治疗,尤其应注意选择能有效降低夜间压的药物来恢复正常昼夜节律,使患者的血压在白昼与夜间都尽可能地控制在目标血压以下。  相似文献   

14.
背景研究正常人群、脑卒中高危人群、脑卒中发生前后脑血管血液动力学(cerebral vascular hemodynamicindex,VHD)检测结果的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尤其是脑卒中发生前的CVHD特征,是提高临床脑供血不足的诊断效能以及脑卒中预警敏感度和特异度所必须研究的课题.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CVHD指标的特征,为脑卒中早期评估和康复介入提供理论依据.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分析的观察性研究.单位一所军区总医院的神经内科和一所市级脑血管病防治研究所.对象2001-06/12解放军福州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55例,男38例,女17例.方法在发病1周内进行CVHD检测,分析各检测指标的特征.主要观察指标55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CVHD积分值、血压和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检测指标.结果全部患者的CVHD的积分值均在75分以下,中位数32.5分.与正常男性70岁年龄组CVHD测定值比较,平均血流速度、血流量、最大血流速度、最小血流速度和舒张压与临界压的差值均有明显降低(P<0.01),而脉搏波速、外周阻力、特异性阻抗、以及临界压水平均有显著升高(P<0.01).结论脑卒中发病1周内脑血管血液动力学积分值降低,各项检测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变.CVHD检测能敏感地反映脑血管供血不足或预警脑卒中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1680例健康查体者在排除了高血压史、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等疾病及既往史后选取68例,根据其血压状态分为正常血压组(A组,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34例和正常高值组(B组,120mmHg≤收缩压〈140mmHg或80mmHg≤舒张压〈90mmHg)34例2组;另选择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3例为高血压组(c组,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C组依血压程度分为C1、C2、C33个亚组。测定各组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结果胰岛素抵抗指数,B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C组与A组和B组相比则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均P〈0.01);C1、C2及C3组之间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且血压越高胰岛素抵抗越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压与高血压病眼底改变的关系。方法:入选186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监测其24h血压,查看眼底动脉血管变化(Scheie分类法),分别观察不同水平的脉压、诊所舒张压、24h平均舒张压、血压负主夜间血压下降率与眼底小动脉改变的关系。结果:眼底正常者46例(24.7%),I组改变者116例(62.4%),Ⅱ组眼底改变者24例(12.9%);眼底正常组LVH的发生率为10.9%(5/46),而眼底异常组的发生率为89.3%(125/140)。诊所舒张压≥13.3kpa(100mmHg),24小时舒张压≥12kpa(90mmHg)的高血压病组与基对应组相比眼底改变有显著性意义(P值分别<0.05、<0.01);舒张期血压负荷超过40%组与对应组比较眼底改变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收缩压负荷组间比较、勺型与非勺型血压及不同脉压差组间比较其眼底变化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无合并症的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早期眼底改变大多为I级改变,受舒张压的影响较明显,视网膜动脉化的程度可能也提示高血压的时限及病情。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测量高血压病患者脑血管血液动力学的指标,探讨其与脑血管血液动力学的差异。 方法:选择2004-08/2005-02在福建省级机关医院门诊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60例,男87例,女73例。按高血压的类型分为单项高血压组61例和双项高血压组99例。应用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检测仪检测平均脑血流量、平均脑血流速度、最大脑血流速度、最小脑血流速度、外周阻力,特性阻抗、脉搏波波速、动态阻力、临界压、舒张压与临界压差值。比较两组间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差异。 结果:16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脑血流量比较:左侧双项高血压组明显高于单项高血压组(9.38±2.13,8.87±1.58,P<0.05)。②最小脑血流速度比较:右侧单侧高血压组明显低于双项高血压组(7.42±2.76,8.39±2.58,P<0.05)。③左右侧双项高血压组舒张压与临界压的差值明显高于单项高血压组[左侧(2.49±094,2 11±0.66),右侧(2.53±0.95,2.13±0.79),P<0.05]。 结论:双项高血压组的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异常程度显著高于单项高血压组(除外右侧最小脑血流速度)。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应加重双项 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水平的调控。  相似文献   

18.
评价CH-308型半自动数字臂式血压计(以下简称CH-308)测量血压的准确性。以2004年护校实习生95例为被测量对象,每位受试对象分别接受汞柱血压计与CH-308测量。CH-308与汞柱血压计所测得的收缩压值和两组舒张压值的频数分布均符合正态性分布;汞柱血压计所测得收缩压值为(98.44±7.59)mmHg,舒张压值为(67.22±6.72)mmHg,CH-308所测得收缩压值为(103.36±6.93)mmHg,舒张压值为(62.73±7.42)mmHg,两种方法所得收缩压值间比较:t=7.12,P<0.01;舒张压值间比较t=5.93,P<0.01,均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收缩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r=0.617,P<0.01,其回归方程为(方程式中的“x”是汞柱血压计所测得值,“y”是CH-308所测得值):y=0.526x+51.58,两组舒张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r=0.489,P<0.01,其回归方程为(方程式中的“x”是汞柱血压计所测得值,“y”是CH-308所测得值):y=0.517x+38.05;CH-308与汞柱血压计实际测得收缩压值差≤5mmHg占46%,≤10mmHg占76%,≤15mmHg占92%;实际测得舒张压值差≤5mmHg占53%,≤10mmHg占81%,≤15mmHg占93%。CH-308在反映血压动态变化趋势方面与汞柱血压计是一致的,但两者测量值不能简单等同;CH-308与汞柱血压计所测量的收缩压差值和舒张压差值均达到英国BHS标准中的C级标准,说明CH-308测量血压是准确可靠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使用心脏监护仪和汞柱台式血压计测量房颤患者血压的一致性,为临床上选择正确的血压测量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住院治疗的房颤患者180例和正常心律患者160例,使用两种方法测量其血压,比较两种方法所测血压值有无差异。结果180例房颤患者使用监护仪测得的收缩压为(126±22)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为(75±13)mmHg,使用汞柱台式血压计测得的收缩压为(134±25)mmHg,舒张压为(69±15)mmHg,两种方法所测得的血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收缩压比较:t=3.2230,P=0.0014;舒张压比较:t=4.0555,P=0.0001)。在160例正常心律患者使用这两种方法测得的收缩压分别为心脏监护仪测得(128±24)mmHg和汞柱方式血压计测得(129±25)mmHg,舒张压分别为心脏监护仪测得(78±11)mmHg和汞柱方式血压计测得(76±12)mmHg,两种方法测得的血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收缩压比较:t=0.3650,P=0.7154;舒张压比较:t=1.5541,P=0.1212)。结论房颤可能影响监护仪测量血压的准确性,为房颤患者测量血压时,宜使用汞柱式血压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采用保鲜袋作为血压计袖带套监测血压对血压测量值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患者分别2d采用保鲜袋作为血压计袖带套测量血压并同时使用传统血压计袖带测量血压,采用自身对照法测量血压共400次,比较两种方法测得血压值结果。结果第1种方法先采用保鲜袋作为血压计袖带套测量100例患者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值分别为(120.92±19.35),(72.12±15.10)mmHg与后使用传统血压计袖带测量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值(121.50±18.00),(70.37±14.00)mmH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0.73,0.32;P〉0.05);第2种方法先用传统方法测量血压100例患者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值分别为(122.044-15.21),(74.52±9.96)mmHg与后使用保鲜袋作为血压计袖带套垫测量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值(122.06±15.26),(73.86±10.37)mmH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0.03,0.06;P〉0.05)。结论采用保鲜袋作为一次性血压计袖带套监测血压,操作简便,符合感染管理要求,不影响血压数值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