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实施国家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中,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治疗作用,提高对患者接受治疗的管理水平,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治疗失访率.现将本院7年的治疗失访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院2005年10月~2012年12月实施国家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中收治的病人.对外出打工、拒绝治疗、无法联系、同时接受西药抗病毒治疗、特殊环境(拘押场所)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云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组织专家到昆明市中医医院,对该市2015年度开展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工作进行现场考核。昆明市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自2005年实施以来,共有1029位患者接受过治疗。2015年,维持治疗的有313例,完成率达到104.3%;治疗满6个月的有268人,治疗保有率达到89.3%。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4年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管理方案》的有关规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中医药[2005]7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转发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的通知》的有关精神及要求,为了保证北京市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的顺利实施,切实做好该项目的管理工作,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正式确定北京地坛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为"中医药免费治疗艾滋病定点医院",承担国家"中医药免费治疗艾滋病项目".自2005年5月项目正式启动以来,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统一部署,积极落实各项任务,进行了人员培训、治疗方案的制定、药物准备及门诊治疗与下乡巡诊治疗等工作.本阶段(18个月)中接受治疗、数据完整的患者共计249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信息之窗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初显成效据人民日报报道,我国实施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已取得初步成效,临床效果明显,目前已有6800余名患者受益。中医药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生活质量。据对2477例患者中有完整资料的1107例病例的统计显示,患者在接受中医药治疗的6  相似文献   

5.
正云南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工作自2005年6月正式启动,截至2015年11月底,云南全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累计治疗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1.28万例,目前在治5 883例,共覆盖云南12个州市、43个治疗基地(点)。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具体负责该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1])。巍山县中医院自2010年3月开展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选取在本院治疗的152例艾滋病患者,采用康爱保生丸及扶正抗毒丸治疗  相似文献   

6.
总结普洱市中医医院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工作实施中提高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措施和做法,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为更好地开展治疗和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自2011年8月我院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实施以来,笔者根据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具体情况,通过改变原有的服药方法,利用参灵扶正胶囊和清毒胶囊联合用药疗法治疗艾滋病的研究,通过17例患者的治疗观察,对HIV/AIDS有一定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改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对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祝静 《北京中医》2007,26(1):3-4
艾滋病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人体所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自1981年在美国发现以来,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流行病。全世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流行病学、预防医学、治疗学和传统医学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和突破,艾滋病已经成为一个可防可治的疾病。十几年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实践证明,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有着药源丰富、药价低廉、毒副作用少的优势,在有效保护和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延长患者生命方面临床疗效确切;中西药协同治疗可起到对西药减毒增效,增加患者的依从性,促进机体免疫重建等作用。2004年以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开展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从最初的5个省扩展到2006年的14个省,并制定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技术方案》等一系列技术文件,科学、规范、有序地在全国推广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工作。2005年5月在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的领导下,该项目在北京正式启动。其间发挥北京地坛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三家艾滋病定点治疗医院的中医药技术和人才优势,将艾滋病的关怀治疗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取得了一系列治疗经验和学术成果。为此,我们特从2006年12月6日在北京召开的“国家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北京地区工作总结暨学术交流会”中选取有代表性的文章组成本栏,以期对广大医务工作者防治艾滋病工作有所帮助。[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李发枝教授治疗艾滋病肺系病证验案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利  韩莉 《新中医》2011,(1):163-164
李发枝教授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专家组成员、河南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专家组组长。国家中医药防治艾滋病项目实施5年来,李师深入临床一线,审证求因,治病求本,对本病见解独特,遂将其平时治疗疑难杂病经验移治艾滋病,每获良效。现介绍跟师下乡会诊艾滋病合并肺系难治病症3则,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血液样本库的建库条件、样本的采集、保存、质量控制、生物安全以及信息化管理等问题.方法 以云南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为依托,针对纯中医药治疗1年以上、CD4升高、病毒载量降低或者持续稳定的患者作为样本拟捐赠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收集捐赠者血液标本,严格依照生物安全要求分离、分装,于液氮中低温冷冻保存,所有标本将采用信息管理软件规范管理,以备后续研究使用.结果 已收集相关标本50余例,近300份,并将用于中医药有效治疗艾滋病的深入研究,结论 艾滋病样本库的建立,有利于合理有效利用样本资源,便于深入研究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作用靶点和特点,达到资源保存和共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中医药辅助治疗对老年HIV/AIDS患者病死率的影响。 方法 以河南某农村地区2004年纳入中医药救治项目的HIV/AIDS患者为中医药治疗组,同村未纳入中医药救治项目老年HIV/AIDS患者为非中医药治疗组,通过“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数据库”和“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收集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老年HIV/AIDS患者死亡的因素。 结果 436例HIV/AIDS患者,其中中医药治疗组204例,艾滋病相关死亡70例,8年累计病死率为37.74%;非中医药治疗组232例,艾滋病相关死亡111例,8年累计病死率为48.34%,高于中医药治疗组( χ 2=5.136, P <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非中医药治疗组患者的死亡风险是中医药治疗组的1.41倍( 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非中医药治疗组患者的死亡风险是中医药治疗组的1.44倍( P <0.05);此外性别和婚况对HIV/AIDS患者的病死率亦有影响。 结论 中医药治疗有助于降低老年HIV/AIDS患者的病死率,有待于前瞻性研究给予客观评估。  相似文献   

12.
《江苏中医药》2005,26(11):45-45
据人民日报报道,我国实施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已取得初步成效,临床效果明显,目前已有6800余名患者受益。中医药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生活质量。据对2477例患者中有完整资料的1107例病例的统计显示,患者在接受中医药治疗的6个月期间,临床症状不断得到改善,没有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樊英戈2月17日从河南省2009年全省中医工作会议上获悉,截至2008年底,河南累计为2546名艾滋病人提供了免费治疗、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取得新进展,连续4年的临床观察显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具有增强患者免疫机能,减少、减轻机会感染,提高生活质量、延缓发病时间的作用,对降低病毒载量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忽中乾 《国医论坛》2008,23(1):46-48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2004年10月~2005年12月,我们通过参与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 对151例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临床表现症候特点进行观察,以探求HIV/AIDS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中医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魏敏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12):2105-2105
《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12月11日讯:2014年12月8日,在全国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工作会议上,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介绍,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其中中医药治疗为不适合、尤其是不能耐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医药治疗可以降低染艾者机会性感染发病率,增强和稳定机体免疫功能。王国强指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临床救治体系、人才队伍体系、临床科研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组织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的救治规模不断扩大,已有2.6万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接受了中医药免费治疗,提前达到《"十二五"行动计划》中提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实施免费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并分析中医药疗效,对艾滋病高发地区患者进行一年的治疗观察.方法 选择艾滋病发病早期,自愿服中药,辨证属于气阴两虚为主证型的患者,采用健脾益气为主的中药饮片水煎剂,每日1剂口服.治疗前后查T淋巴细胞亚群、肝功能、血常规等,记录症状与体征.结果 普遍自觉症状好转 ,好转率达90%;CD4细胞平均计数轻度上升,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白细胞总数、血红蛋白治疗后上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本观察发现一些非特异性指标显著改善,值得重复.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疗效目前主要表现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反映疗效的客观指标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英戈  建宇  少谦 《光明中医》2009,24(4):772-772
[本刊讯]2月17日从河南省2009年全省中医工作会议上获悉,截至2008年底,河南累计为2546名艾滋病人提供了免费治疗,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取得新进展。连续4年的临床观察显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具有增强患者免疫机能,减少、减轻机会感染,提高生活质量,廷缓发病时间的作用,对降低病毒载量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无症状HIV感染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医学的角度,对艾滋病无症状HIV感染期目前治疗现状进行综述,提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无症状HIV感染期存在的问题,为中医药规范、系统治疗艾滋病无症状HIV感染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健脾益气法治疗艾滋病3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实施免费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并分析中医药疗效,对艾滋病高发地区患者进行一年的治疗观察.方法 选择艾滋病发病早期,自愿服中药,辨证属于气阴两虚为主证型的患者,采用健脾益气为主的中药饮片水煎剂,每日1剂口服.治疗前后查T淋巴细胞亚群、肝功能、血常规等,记录症状与体征.结果 普遍自觉症状好转 ,好转率达90%;CD4细胞平均计数轻度上升,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白细胞总数、血红蛋白治疗后上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本观察发现一些非特异性指标显著改善,值得重复.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疗效目前主要表现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反映疗效的客观指标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从10月17日闭幕的国际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大会上获悉,今年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估计达到80万人左右。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9个省(区、市)进入艾滋病中医药治疗项目,治疗艾滋病患者近万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