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不同科室医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时选用抗精神病药物情况。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上海地区有老年痴呆或认知障碍门诊的临床医师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科、内科、神经内科医师在年龄、性别、学历、每月诊断AD例数及诊断轻中重AD比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科、内科、神经内科医师在职称、医院等级、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比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首选抗精神病药物中,92.6%的精神科医师、96.6%的内科医师、91.5%的神经内科医师在首选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包括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阿立哌唑、氯氮平)上,三科室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利培酮、喹硫平、奋乃静、奥氮平、氯氮平等药物的选用上,三科室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海地区医师治疗AD患者时,合并处方抗精神病药物较为普遍。精神科、内科、神经内科医师在首选药物中选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种类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及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后心电图变化的差异情况。方法6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使用阿立哌唑、利培酮、氯氮平、氯丙嗪治疗,分别于第一、二、三月复查心电图。结果使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三月后患者心电图改变显著,低于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患者(P〈0.05);心电图改变与性别、年龄无关,与使用药物剂量有关。结论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心电图异常率较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低,临床使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4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文琦  刘雪君 《山东医药》2007,47(23):96-96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的阴、阳性症状均有效,且副作用少,目前在国内外使用较多的是奥氮平、利培酮、奎硫平及氯氮平。2006年1~12月,我们观察了上述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六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精神分裂症对患者内分泌的影响。方法收集精神分裂症患者180例临床资料,按治疗药物分为6组,各30例。阿立哌唑组采用阿立哌唑治疗,氨磺必利组采用氨磺必利治疗,利培酮组采用利培酮治疗,氯氮平组采用氯氮平治疗,喹硫平组采用喹硫平治疗,奥氮平组采用奥氮平治疗,连续治疗4 w后,比较6组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 6组中,利培酮组血清催乳素水平最高,其次是氨磺必利组、奥氮平组、氯氮平组、喹硫平组,阿立哌唑组水平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组雌二醇(E2)、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催乳素水平,且不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催乳素水平提升幅度不同,故治疗过程中需积极测定催乳素水平,预防高催乳素血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氯氮平和利培酮对体重和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典抗精神病药对体重和血糖的影响有一些报道,氯氮平和利培酮作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代表在精神科临床上应用已十分普遍,本文通过对氯氮平和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体重和血糖的分析,以了解其对病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了观察老年精神病患者使用药物现状,分析典型药与非典型处方变化情况,本文抽取2003~2005年3年处方3500张,按照处方同种药品进行归类、统计、分析、比较每种药品每年有多少老年病人服用,及典型与非典型药归成二大类进行分析比对,观察老年精神病患者用药趋势和未来用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陶世武 《内科》2008,3(2):287-290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表明:精神疾病的患病率近十年来有高速上升的趋势。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已从上世纪70年代的3.2‰上升至15.56‰,全精神疾病人约1600万,广西约50万-60万。精神疾病造成的经济负担占疾病总负担的20%。为了使患者康复得更完善、更好地回归社会,减轻家庭及社会的负担,对精神疾病特别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药物已由使用典型的抗精神病药逐渐转变为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新型的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具有疗效好、康复较彻底、镇静作用少、回归社会和服药依从性好的特点,对预防疾病复发起到关键的作用。但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与代谢相关的不良反应包括体重增加、停经或泌乳、血糖改变等已成为治疗中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氯氮平致粒细胞缺乏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氮平是一种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随着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发现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现对我院应用氯氮平治疗导致粒细胞缺乏的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在我院使用现状的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将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作一简要回顾,并将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在我院使用的现状作一简要的报告。方法将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定义、分类、受体结合特征、治疗特点、临床益处、新用途、最适宜人群、进一步研究、优化的领导者、药物的研究、效益费用的关系等作一简要回顾。结果发现新型抗精神病药物,这类药物统称为不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等基本保留了氯氮平的一些优点,已逐渐成为精神科临床首选的抗精神病药。结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情感症状的疗效优于经典药物,同时对认知功能也有改善作用,副作用也显著低于经典药物。因此,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带给人类新希望。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探讨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引致糖尿病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5月以前在该院接受精神分裂症治疗的650例患者,其中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5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治疗前后血糖的变化情况,比较各种抗精神病药物对糖代谢异常产生的影响。结果该组患者中男女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10年与病程≥20年的患者与年龄<40岁与≥40岁组比较,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精神病药物引发糖尿病的发生率依次为:氯氮平发生率为14.53%、氯丙嗪发生率为7.83%、;利培酮发生率为7.01%、其他药物发生率为6.19%。氯氮平组与利培酮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2 h的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与患者的年龄、病程有关,年龄在40岁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更大。氯氮平相较于其他药物,引发糖尿病的发生率较高,临床治疗中应注意。  相似文献   

11.
氯丙嗪为抗精神病的首选药物 ,是吩噻嗪类药的代表。奋乃静 (羟呱氯丙嗪 )作用与氯丙嗪相似 ,但疗效不如氯丙嗪[1 ] 。两药均对心脏有不良反应。现将近年来住院精神病人服用奋乃静及氯丙嗪后致心电图改变情况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无合并心脏病及未服用其他影响心脏药物 .心电图检查正常的住院精神病人。服奋乃静10 8例 ,男 3 0例、女 78例 ,年龄 2 4~ 82(平均 49 73 )岁。服用剂量每日 4mg~44mg ,平均 16 7mg ,均为单一药服用者 ,根据DSm -Ⅲ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及老年性精神病。住院 10~ 10 8(平均 43 …  相似文献   

12.
精神分裂症病人是特殊人群 ,其精神活动紊乱、生活无规律 ,造成内分泌及营养紊乱 ,病人的心电图异常率比正常人群高 ;且由于患者精神紊乱、行为障碍、主诉不明确 ,检查有时不合作 ,也给临床观察带来一定的困难。我们共收治精神分裂症有心电图改变的患者 5 0例 ,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 5 0例均为康复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 ,其中男 3 2例 (64 % )、女 18例(3 6% ) ,年龄 18~ 60 (3 5 5 0± 12 3 0 )岁 ,病程 6个月~ 2 0年 ,平均 5 2年 ,所使用的抗精神病药物有氯丙嗪、氯氮平、奋乃静和氟哌啶醇等入院的精神病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对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病人,观察病人脑电图出现何种异常,并分析导致异常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精神疾病病人的临床资料,遴选出82例纳入研究,病人均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求诊时间为2016年11月-2018年11月。结果病人脑电图结果显示,异常率为58.54%;就整体数据趋势来看,药物种类、年龄对于病人脑电图异常的影响较大(P<0.05);长期服用氯氮平病人的脑电图异常率高达83.33%;年龄越大,脑电图异常率越高;不同服药时间的病人出现脑电图异常的几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病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其脑电图易出现异常情况,其中主要影响因素为服用氯氮平及年龄。  相似文献   

14.
陆强  梁婷 《内科》2012,7(2):152-153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一日用药状况及合理性。方法采用一日法对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456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药物应用状况进行时点调查分析。结果调查当日我院用药方式以单一用药为主,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在临床应用中占主导地位,精神药物的使用剂量在合理范围,抗胆碱能药物合用率相对偏高,也存在不规范的地方。结论我院多数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使用较合理,对不规范用药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15.
张国玲  曹颖  李建荣 《山东医药》2010,50(37):106-106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TRS)是以思维、情感、行为等障碍及精神活动不协调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精神病,其病情迁延,反复发作,临床治疗棘手.近年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使TRS的疗效有较大提高.2005年1月~2009年6月,我们采用利培酮联合氯氮平治疗TRS患者42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病人服用奎的平、氯丙嗪、氯氮平后对脑电图影响的差异。方法分别对单一使用奎的平、氯丙嗪、氯氮平治疗6周后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脑电图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不同药物治疗后病人的脑电图改变及其与疗效的关系。结果脑电图异常率奎的平组为36.7%,氯丙嗪组66.7%,氯氦平组90.0%,氯氮平和氯丙嗪对脑电图的影响明显大于奎的平(P〈0.05或P〈0.01):3组病人的脑电图改变均与疗效无关(P〉0.05)。结论奎的平对脑电图的影响较小,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患者使用传统精神药物和新型精神药物及日付药费情况.方法 2005年4月25日22时对新疆精神卫生中心303例符合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的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患者用自编调查表,登记患者的姓名、性别、族别、年龄、诊断、当日使用口服精神药物的种类、剂量、合并用药情况以及药费情况.结果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和新型抗抑郁药物在临床使用占主导地位,心境障碍每日药费高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结论精神科药物使用发生了很大变化,心境障碍中新型抗抑郁药物有取代三环类、四环类抗抑郁药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随着老年期精神障碍病例的逐年增多,因传统的抗精神病药影响认知功能、副作用大等原因已不适宜老年人应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应用逐年增多.奥氮平是最常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具有5-羟色胺(5-HT)、多巴胺和胆碱能拮抗作用,与其受体结合情况相符,适用于精神分裂症和其他有严重阳性症状和/或阴性症状的精神病的急性期和维持治疗.国外报道奥氮平在控制老年期精神障碍,特别是老年人伴器质性精神障碍有较好的疗效[1],能较快控制精神症状且副反应小[2].本研究用奥氮平和奋乃静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对比两种药物的疗效、副反应和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抗精神病药物致心电图异常284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瑞莲 《山东医药》1997,37(2):18-19
对428例接受系统性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病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动态观察,发现服药期间有284例出现不同类型改变,发生率为66.4%,心电图改变多出现于用药早期,且单一用药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明显低于合并用药者,同时发现心电图改变与性别,年龄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方法选择2005年10月~2006年5月住我院,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BPRS≥36、PANSS总分≥60、TESS≤1经家属同意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60例,随机分组。研究组用阿立哌唑5~15mg/d;对照组用奋乃静6~20mg/d。治疗6周。结果BPRS评定的结果两组疗效相当,PANSS量表评分两组疗效相当,阿立哌唑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奋乃静。经过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抑郁、焦虑等症状疗效肯定。该药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而轻微,可用于一线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