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正念音乐训练模式对脑出血并伴有睡眠障碍患者睡眠-醒觉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神经外科接收的140例脑出血合并睡眠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正念音乐训练,观察两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睡眠-醒觉行为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睡眠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睡眠-醒觉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出血并伴有睡眠障碍患者进行正念音乐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睡眠-醒觉行为,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睡眠干预在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他们的睡眠情况进行分析.100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睡眠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身体不适、病房噪音和心理因素是影响内科患者睡眠的主要因素.观察组干预1 w后、出院前的睡眠质量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前在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等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内科住院患者存在一定的睡眠障碍,睡眠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药枕联合生理-行为睡眠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医院老年病科、干部病区收治的80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本特征匹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生活护理、环境指导及情志调护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药枕联合生理-行为睡眠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PSQI)、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SS-QOL)及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干预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药枕联合生理-行为睡眠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影响因素和护理效果。方法:将我科收治的380例伴有睡眠障碍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和改善睡眠指导等护理对策。结果: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是影响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观察组经护理干预后睡眠潜伏期与睡眠时间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降压治疗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策,可显著改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睡眠质量,消除其焦虑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的睡眠障碍与有效护理方式。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杨浦区市东医院ICU睡眠障碍患者80例为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ICU睡眠障碍患者满意人数,护士服务技能以及态度评分,护理前后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总分,康复出院时间。结果:观察组ICU睡眠障碍患者满意人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服务技能以及态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2组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总分相似(P0.05);护理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总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康复出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ICU睡眠障碍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缩短康复出院时间,患者满意人数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发生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接受血液透析且有失眠状况的ESRD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行多方位的护理干预措施,评价护理结果。结果陌生环境(77.50%)、医药费负担(87.50%)、贫血(82.50%)是严重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2组患者在干预前的生存质量分值均低于一般人群且2组差异不显著(P0.05);2组患者在干预后生存质量的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多方位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引导患者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增强患者的遵医依从性,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改善煤工尘肺患者生活质量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煤工尘肺患者6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2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有氧运动。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对疲乏程度、焦虑抑郁和睡眠状况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干预后疲乏程度、SAS、SDS评分以及睡眠状况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干预后疲乏程度、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无睡眠障碍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煤工尘肺患者提供有氧运动,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普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延续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防治和康复中的效果。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延续护理,对比2组患者一年内防治效果、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水平。结果:干预1年后,观察组防治效果包括病情好转率、家庭参与率、监护率、服药依从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肇事肇祸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总分、心理社会量表、动力和精力量表及症状和不良反应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延续护理能有效的改善和控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并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系统性睡眠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6例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睡眠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系统性睡眠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精神分裂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睡眠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的COPD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专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睡眠护理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估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在护理1周和出院时PSQI评分较入院时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出院时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COPD患者进行针对性的睡眠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张新枝 《护理研究》2017,(6):2171-2173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病人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将115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症状稳定72h及出院前1d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分以及出院前1d的睡眠状况。[结果]出院前1d观察组病人PSQI评分为7.20分±1.85分,低于对照组(10.87分±1.63分),SRSS评分(20.54分±5.79分)低于对照组(30.28分±6.33分),且出院前1d观察组病人入睡时间缩短、觉醒次数减少、夜间持续睡眠时间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病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2.
杨静  赵维华 《妇幼护理》2024,4(8):1996-1998
目的 探究 Orem 自护理论护理干预对老年胃溃疡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 2022 年 4 月 1 日至 2023 年 4 月 1 日期间 本院收治的 102 例老年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1 例。对照组行常规护 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 Orem 自护理论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及自护能力。结果 护理后, 观察组的社会功能、生活态度、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焦虑、 抑郁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低于护 理前,且观察组的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各项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的各项 我护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Orem 自护理论护理干预,能提升老年胃溃疡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 心理状态、提高睡眠质量与自护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对预防攻击行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接诊治疗的88例精神分裂症病患进行观察分析,根据单双号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攻击行为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攻击行为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攻击行为,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依从性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1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护理部实施依从性干预后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及其照料者纳入观察组,将2016年1~12月该院实施依从性干预前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及其照料者纳入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接受依从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治疗依从性评分、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分、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项目(WHO DASⅡ)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以及家庭照顾者负担量表(ZB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时IT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出院后3个月治疗依从性评分和ITAQ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PA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WHO DAS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GQOLI-74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庭照顾者出院后3个月ZB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从性干预能够有效提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其自知力与治疗态度,提升预后效果,减轻家庭照顾者的负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行为矫正结合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老年性皮肤瘙痒症(SP)患者搔抓行为、自我效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2022年6月30日收治的92例S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行为矫正结合健康信念模式教育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皮肤瘙痒情况(采用皮肤瘙痒症量表)、自我效能[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生活质量[采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LQI)]。结果:干预后,两组瘙痒程度、瘙痒频率、累及部位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GSES评分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PSQI中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DLQI中症状感受、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工作学习、人际关系、治疗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l...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SBAR护理沟通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认知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104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沟通模式。观察组52例采用SBAR护理沟通模式。比较两组躁狂水平(YMRS)、认知能力(WMS)、生活质量(SF-36)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入院时YMRS、WMS、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前YM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WM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除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维度外)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BAR护理沟通应用于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能有利于降低躁狂水平,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和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舒适性综合护理干预对轻型颅脑损伤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轻型颅脑损伤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8例,舒适性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SAS、ISI、PSQ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性综合护理干预对轻型颅脑损伤患者睡眠障碍的改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焦虑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4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72例和观察组7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运动疗法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睡眠状况、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日间功能障碍、入睡时间、睡眠质量、催眠药物、睡眠障碍、睡眠效率、睡眠时间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DS,SA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精神/宗教、社会关系、生理、独立性、环境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疗法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中临床效果较好,可明显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社区门诊收治的120例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门诊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及家属实施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分值低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分值并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睡眠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伴发糖尿病病人应用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50例精神分裂症伴发糖尿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依从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糖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72.0%,)(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伴糖尿病病人实施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