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跃东   《中国医学工程》2015,(3):131-131
目的研究胸腔内超声心动图在心脏瓣膜成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12例心脏瓣膜成形手术患者,对其采用资料回顾性分析,探讨所选取患者的超声诊断图像表现。结果经本院的超声诊断检查,2例主动脉瓣成形术,心脏复跳之后出现主动脉脱垂伴重度反流,并立即使用瓣膜替换术,3例患者二尖瓣成形术,7例二尖瓣替换加De Vega三尖瓣环缩术,未出现明显反流现象。结论对于心脏瓣膜成形术患者的治疗时,采用术中胸腔内超声心动图可以作为临床诊断标准,为医师确诊提供正确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王秀芹  牟芸  姚磊  郑哲岚 《中外医疗》2016,(18):186-188
目的:探讨经食管实时三维动态超声心动图在心脏外科二尖瓣脱垂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5年4—12月在该院超声心动图诊断二尖瓣脱垂的,拟行心脏外科手术的55例患者,行经食管实时三维动态超声心动图术前及术后监测,术前观察二尖瓣的三维的形态及结构、功能及反流程度,手术完成心脏复跳后再次观察成形瓣膜及其附属结构的形态、功能及反流情况。结果55例患者均能够清晰显示二尖瓣三维图像并定位脱垂部位,10例由二尖瓣成形术改为人工瓣膜置换术,术后即刻观察成形术效果或评价人工瓣膜功能。结论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有助于提高瓣膜成形术的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为心脏手术术前决策及术后效果评价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在小儿二尖瓣关闭不全瓣膜双孔成形术中的作用? 方法:2006年2月~2009年7月共进行22例二尖瓣双孔成形术,术前所有患儿均行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检查,术中TEE全程监测整个手术过程,开胸前观察二尖瓣及其附属结构的形态?功能及反流程度;瓣膜成形完毕,心脏复跳后,再次观察成形瓣膜及其附属结构的形态?功能及反流情况?结果:本组22例患者中,21例1次性手术成功,1例术中监测发现中量以上反流后,再次行成形术,最终获成功?所有患儿双孔成形瓣膜活动良好,无瓣口狭窄,跨瓣压差均≤5 mmHg,瓣膜反流均在少量以下?结论:术中TEE的应用在小儿二尖瓣双孔成形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助于提高瓣膜成形术的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在心脏瓣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分析TEE全程监测的42例二、三尖瓣及主动脉瓣成形或瓣膜置换手术,即开胸前观察二、三尖瓣,主动脉瓣及其附属结构的形态及功能,并与手术所见对照其符合率;心脏复跳后,再次观察成形瓣膜或机械瓣的形态、功能以及心脏收缩、舒张功能。结果 42例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应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观察后,更改手术方式9例,心脏复跳后指导再次手术2例,全组无1例术后出现术后瓣膜狭窄或瓣周漏。结论TEE在心脏瓣膜手术的手术方式选择、术后即刻评价瓣膜功能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可有效避免二次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退行性心脏瓣膜病120例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国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8):983-984,988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超声心动图影像资料,分析瓣膜病变检出情况以及瓣膜退行性变伴反流发生率。结果:120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中,主动脉瓣钙化或硬化37例(30.8%),二尖瓣硬化与钙化18例(15.0%),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同时有硬化或钙化者65例(54.2%)。主动脉瓣钙化反流78例,发生率为65%;二尖瓣反流42例,发生率为35%,反流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是老年性退行性瓣膜病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反流是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常见的表现,对于出现多瓣膜轻度反流的老年人,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定期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及早发现心脏瓣膜的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在二尖瓣瓣膜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二尖瓣脱垂并伴有中度以上的反流拟行二尖瓣成形术患者21例。术中应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评价二尖瓣病变部位,二尖瓣的解剖定位采用Carpentier命名法,将前叶分为A1、A2及A3,后叶分为P1、P2及P3,与术中所见进行对照,术后即刻评价成形效果。结果:本组21例共30处病变部位,28处病变部位与术中所见相符,2处为TEE未发现。18例1次性手术实施成功,2例术中监测发现反流2级,再次行成形术,最终获成功,1例术中监测发现反流3级,改行二尖瓣人工瓣置换术。结论: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成形术中判断病变部位、术后即刻评价成形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我们自1987年4月对1997年3月进行心脏瓣膜替换术173例,其中重症心脏瓣膜替换术76例,本组病列包括二尖瓣及主动脉瓣替换术24例,二尖瓣,主动脉瓣替换及三尖瓣Devega成形术10例;二尖瓣闭式扩张后再次换瓣术3例,生物瓣衰败失功后再次换瓣术3例。本组术后死亡11例,死亡率主6.3%,其中重症心脏瓣膜替换术后死亡10例,死亡率为13.1%,手术死亡率以多瓣膜替换术及再次手术组偏高分别为18%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心脏瓣膜成形、置换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7例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予以TEE术中监测。结果:32例行二尖瓣成形术,22例行二尖瓣置换术,24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19例行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置换术,全组无1例死亡。结论:TEE在术中能即时判断心脏瓣膜成形、置换术的效果,并找出失败原因。TEE在心脏瓣膜成形、置换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在三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三尖瓣成形手术患者术中行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TEE全程监测整个手术过程,术前观察三尖瓣及其附属结构的形态、功能及反流程度,瓣膜成形完成心脏复跳后,再次观察成形瓣膜及其附属结构的形态、功能及反流情况。结果 62例三尖瓣成形术患者术前均为重度关闭不全,成形术后16例(25.8%)反流完全消失,43例(69.3%)为轻度反流,3例(4.8%)因无法成形,接受瓣膜置换术。结论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用于三尖瓣成形术中监测,能够及时发现、解决术中的问题,评价手术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避免二次手术,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二尖瓣、主动脉瓣与三尖瓣联合瓣膜病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中、低温(23 ̄27℃)体外循环下手术,中度备注稀释,主动脉根部灌注心脏冷停跳液,心包腔内放置冰屑持续心肌降温,切开右心房及房间隔行二尖瓣替换,然后作主动脉根部横切口替换主动脉瓣,。心脏复跳后并行循环下行三尖瓣Deveag氏法环缩成形矫治三尖瓣关闭不全。结果 28例皆行二尖瓣、主动脉瓣替换加作三尖瓣Deveag氏法环缩成形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风湿性心脏病三尖瓣成形术后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临床心功能检查,了解三尖瓣成形术的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1993年2月至1999年12月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及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82例术后心脏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结果.结果:66例三尖瓣成形术后心脏超声检查三尖瓣无或仅有少量反流,临床恢复满意;16例心脏超声检查有中等量以上的反流,临床恢复较差,其中1例因大量反流再行三尖瓣置换术.结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主动脉置换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有利于患者围术期恢复,其远期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心脏二尖瓣,主动脉瓣与三尖瓣联合病变34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玮  王闽 《铁道医学》2000,28(3):172-173
探讨心脏二尖瓣、主动脉瓣与三尖瓣联合病人瓣膜替换术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间行瓣膜替换术的心脏二尖瓣,主动脉瓣与三尖瓣联合病变34例,其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32例,心脏瓣膜粘液性病变2例。术前心功能Ⅲ级24例,Ⅳ级10例。采用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替换(MVR+AVR)及三尖瓣成形术(TAP)31例,二尖瓣、主动脉瓣与三尖瓣取决于我(MVR+AVR+TVR)3例。结果术后早期发生心、肝肾等秉器  相似文献   

13.
食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TEE)选择性地用于38例心脏瓣膜手术。在32例瓣膜替换者中,27例为二尖瓣,4例为主动脉瓣,1例为双瓣,替换的人工瓣膜均为机械瓣;另6例为单纯二尖瓣成形;有7次二尖瓣或三尖瓣成形都系与瓣膜替换同时进行。对TEE与术前胸前超声(TTE)检查结果以及相同或类似瓣膜的正常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分析钙化性心脏瓣膜病的超声心动图特点,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钙化性心脏瓣膜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观察瓣膜形态、厚度与狭窄、反流的部位及程度,以及房室大小、心功能等变化。结果单纯主动脉瓣受累71例,二尖瓣受累13例,主动脉瓣和二尖瓣联合受累16例,同时出现相应的瓣膜功能受损,以及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以直观地发现瓣膜钙化部位,评价瓣膜功能,并且可以检测到心脏结构及心功能的改变,对钙化性心脏瓣膜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硬膜外麻醉下清醒病人的心脏瓣膜替换合并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在高位胸段硬膜外麻醉下对4例术前超声心动图显示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多支病变的患者行心脏瓣膜替换合并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均无气管内插管,所有病人在手术前晚行硬膜外置管。结果:行主动脉瓣替换术3例、二尖瓣替换术1例。冠状动脉搭桥9支(2支桥3例,3支桥1例)。无手术死亡或术中转为全身麻醉病例,术后在外科监护室和病房的住院时间分别为(10.6±8.4)h和(3.5±2.3)d。结论:本组的早期经验提示硬膜外麻醉下清醒病人的心脏瓣膜替换合并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避免了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从而避免了全身麻醉对身体的伤害。  相似文献   

16.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超声心动图表现1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超声诊断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超声心动图影像资料,总结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本组资料中,随年龄增大,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检出率增高;主动脉瓣钙化或硬化39.7%,二尖瓣硬化或钙化24.1%,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同时有硬化或钙化者占36.2%;主动脉瓣膜反流发生率为87.5%,二尖瓣反流为64.3%;反流程度差异很大。结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有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主动脉瓣病变多于二尖瓣病变,彩色多普勒可检查瓣膜受损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心脏二尖瓣、主动脉瓣与三尖瓣联合病变病人瓣膜替换术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10年间行瓣膜替换术的心脏二尖瓣、主动脉瓣与三尖瓣联合病变 34例 ,其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32例 ,心脏瓣膜粘液性病变2例。术前心功能Ⅲ级 2 4例 ,Ⅳ级 10例。采用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替换 (MVR AVR)及三尖瓣成形术 (TAP) 31例 ,二尖瓣、主动脉瓣与三尖瓣联合替换 (MVR AVR TVR) 3例。结果 术后早期发生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并发症 12例 ,死亡 4例 (11.8% )。结论 对心脏联合瓣膜病变者应严格掌握手术时机 ;术中加强心肌保护、保留二尖瓣装置、积极处理三尖瓣病变 ,对提高手术疗效至关重要 ;术前心功能IV级可视为预置心外起搏器的指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风湿性心脏病三尖瓣成形术后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临床心功能检查,了解三尖瓣成形术的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1993年2月至1999年12月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及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82例术后心脏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结果。结果:66例三尖瓣成形术后心脏超声检查三尖瓣无或仅有少量反流,临床恢复满意;16例心脏超声检查有中等量以上的反流,临床恢复较差,其中1例因大量反流再行三尖瓣置换术。结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主动脉置换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有利于患者围术期恢复,其远期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瓣膜稿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的80例50岁以上老年人心脏瓣膜的形态、回声及活动度,并常规测量心脏大小及功能,同时显示CDFI(彩色多普勒超声频谱图),观察瓣膜形态和运动情况以及有无反流。结果:确诊病例60例中,主动脉瓣、二尖瓣单纯钙化者11例(26.7%)主动脉瓣、二尖瓣钙化致瓣口狭窄者45例(73.3%),其中合并关闭不全者15例(50%)。结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超声心动图检查以主动脉瓣钙化合并关闭不全多见,心脏形态和功能改变是以左房扩大和左室舒张功能减低为主。  相似文献   

20.
1985年1月~1993年12月行风湿性心脏病人工瓣膜替换术334例,其中对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三个瓣膜联合病变均行手术处理者18例,占同期手术的54%。18例中有17例行主动脉瓣及二尖瓣替换术;1例行主动脉瓣成形术及二尖瓣替换术,所用瓣膜均为机械瓣。三尖瓣手术中12例行DeVega瓣环成形术,另6例行三尖瓣交界切开及成形术。手术效果良好。术后1个月复查胸部X片见心胸比例较术前明显缩小(P<0.01)。认为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联合瓣膜病的术式以二尖瓣。主动脉瓣替换术及三尖瓣成形术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