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本文对防己科四川千金藤Stephania Sutchuenensis H.S.Lo根中的生物碱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中获得四种生物碱,其中三种证明为liriodenine(1);oxoanolobine(2);tetrandrine(3);其中oxoanolobine为首次从防己科中获得,另一种生物碱(4)经光谱和理化性质分析,确定为一种新型的氧阿朴碱(oxoaporphine)类生物碱,命名为千金藤酮碱(stephanonine) (4),此外,还分明一种非生物碱(5),为三十一烷烯醇-2,和其他几种结晶成分。  相似文献   

2.
防己科植物粪箕笃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爱娜  唐宗俭  徐任生 《药学学报》1981,16(12):940-942
前报报道从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粪箕笃(Stephania longa L.)中分得新生物碱粪箕笃碱(longaninine)及已知的stephaboline。 本文报道从此植物中又分得一新生物碱,命名为粪箕笃酮碱(longanone)(Ⅰ),其药理作用正在试验中。  相似文献   

3.
小花地不容生物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报报道从产于广西地区的广西地不容(Stephania kwangsiensis H S Lo)中分离出六个生物碱,其中一个为新生物碱去氢千金藤碱(dehydrostephanine,Ⅶ)。本文从产地相同的另一新种小花地不容(S micrantha H s Lo et M Yang sp nov mss)中,重新分离得去氢千金藤碱外,尚分离得l-四氢巴马亭(l-tetrahydropalmatine,Ⅰ)、l-卡巴任碱(l-capaurine,  相似文献   

4.
已知防己科植物千金藤(Stephania japonicaMiers.)含有十二种生物碱,并已确定了结构。1963年从该植物中分离得一种新的酚性生物碱,曾定名为生物碱 B;现证明为一新型的二聚苄基异喹啉-2-苯基-S-高四氢异喹啉生物碱,定名为千金藤新碱(Stepinonine),黄色结晶,熔点为224~225°或280°(双晶现象),[α]_D~(30)-28°(c=1.0,吡啶),C_(36)H_(34)O_7N_2。作者利用重氢标记、化学降解以及 NMR、MS、  相似文献   

5.
<正> 菲吲哚联啶类生物碱(phenanthroindolizidine)主要存在于萝摩科娃儿藤属、鹅绒藤属、Antioxicum,Pergularia等属植物中。另外还从桑科无花果属(Ficus)两种植物及Acanthaceae科Hypoestes属的一种植物中分得。目前已知的该类生物碱共有33种.具有如下的基本母核(图1). 根据该类化合物母核的异构情况及取代基的差别共分为8个组(图2)列于表1中。  相似文献   

6.
防己科植物粪箕笃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粪箕笃(Stephania longa L.)我国南部常见。有祛风活络、利尿消肿和排脓等功效。有关其化学成分,国内外尚未见报道。现从中分得一已知生物碱,鉴定为stephaboline(Ⅰ)。另得一新生物碱,命名为粪箕笃碱longanine(Ⅱ),其药理作用在试验中。其它成分待进一步鉴定。  相似文献   

7.
中国防己科千金藤属药用植物资源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我国防己科18种千金藤属药用植物的资源及化学分析工作:通过薄层检查了17种生物碱在这些植物中的存在情况,测定了每种的根部所含总生物碱的含量以及用CS-910型薄层光密度计测定了其中10种生物碱的含量。结果表明,千金藤属植物是寻找异喹啉类生物碱新资源的对象,特别是有较大形块根的山乌龟亚属是今后生产肌肉松弛剂等药物有价值的原料植物;对千金藤属的化学分类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国防己科千金藤属药用植物资源利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道我国防己科18种千金藤属药用植物的资源及化学分析工作:通过薄层检查了17种生物碱在这些植物中的存在情况,测定了每种的根部所含总生物碱的含量以及用CS-910型薄层光密度计测定了其中10种生物碱的含量。结果表明,千金藤属植物是寻找异喹啉类生物碱新资源的对象,特别是有较大形块根的山乌龟亚属是今后生产肌肉松弛剂等药物有价值的原料植物;对千金藤属的化学分类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千金藤属植物中的生物碱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主要叙述千金藤属(Stephania)植物所含生物碱成份的结构类型,及其在该属植物中的分布情况。并述及一些植物在民间的治疗效用,以及部份生物碱成分的生理活性。  相似文献   

10.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Debx的子根加工品。由于附子生物碱含量及组成的不同 ,其毒性差别大 ,为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必须了解炮制前后附子中生物碱组成的变化。日本学者对各种附子所含成分作了比较研究 ,发现 15种市售品附子所含生物碱的量有差别 ,除一种附子外 ,所有附子均含脂碱。对汉方方剂中生物碱含量研究表明 ,脂碱、乌头碱、次乌头碱 ,中乌头碱的含量低 ;苯甲酰乌头碱等脱脂酰化物的生物碱含量高。对用黑附子块根为原料的川乌头和炮附子的生物碱成分进行比较研究 ,分离得到 4种新生物碱 …  相似文献   

11.
从中国特有植物四川轮环藤(Cyclea sutchuenensis Gagnep.)根中除分得已知的轮环藤碱(Ⅰ)和异粒枝碱(Ⅱ)外,还分离得到两种新双苄基异喹啉生物碱,分别命名为异轮环藤碱(Ⅲ)和四川轮环藤辛碱(Ⅳ)。经物理常数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证明Ⅲ为轮环藤碱的差向异构体,Ⅳ系一种新型的8-12′,12-7′首尾双氧桥双苄基异喹啉生物碱。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S.Moore)的生物碱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7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粉防己碱(tetrandrine,1)、防己诺林碱(fangchinoline,2)、2′-N-chloromethyltetrandrine(3)、氧化防己碱(oxofangchirine,4)、粉防己碱D盐酸盐(fenfangjine D hydrochloride,5)、荷苞牡丹碱((+)-dicentrine,6)、tazopsine(7)。结论化合物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从中国特有植物四川轮环藤(Cyclea sutchuenensis Gagnep.)根中除分得已知的轮环藤碱(Ⅰ)和异粒枝碱(Ⅱ)外,还分离得到两种新双苄基异喹啉生物碱,分别命名为异轮环藤碱(Ⅲ)和四川轮环藤辛碱(Ⅳ)。经物理常数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证明Ⅲ为轮环藤碱的差向异构体,Ⅳ系一种新型的8-12′,12-7′首尾双氧桥双苄基异喹啉生物碱。  相似文献   

14.
轮环藤Cyclea racemosa Oliv.,四川作为防己药用,名“平昌防己”。从根中获得四种结晶成分,经光谱鉴定,结晶Ⅱ为轮环藤碱(Cycleanine),Ⅲ为海岛轮环藤碱(Insularine),Ⅳ为异粒枝碱(Isochondodendrine)。结晶V结构尚在鉴定中(可能为一新的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本文首次报道了海岛轮环藤碱的~1H和~(13)CNMR谱,并分析讨论了两个芳环(C,C′)的构型。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近年来中国千金藤属植物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的研究成果,为本属植物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用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中药青风藤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吴宗群 《中国药师》2006,9(9):857-858
中药青风藤异名清风藤、青藤、寻风藤。在全国各地药材来源不一致,为防己科植物青藤、华防己或清风藤科植物清藤的藤茎。据目前的药用情况,主要为防己科植物青藤(Sinomenium acutum[Thunb.]Rehd.et Wils.),在陕西则用防己科植物青风藤的变种毛青藤(Sinomenium acutum[Thunb.] var.cinerum[Diels]Rehd.et Wils.)。青风藤能祛风湿,通络止痛。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大,肢体疼痛麻木。多年来诸多学者报道其具有镇痛、抗炎、镇静、消肿、利尿、降压、抗心律失常、组织胺释放、免疫调节等作用。从上世纪20年代以来,日本学者及国内学者从青风藤中分离得到十多种生物碱,如青藤碱Sinomenine,双青藤碱Disinomenine,尖防己碱Acutumine,青风藤碱Sinoacutine,木兰碱Magnoflo- rine,白兰花碱Michelalbine,光千金藤碱Stepharine,青风藤定碱Sinomendine等。本文将青风藤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RP-HPLC法测定千金藤属植物中7种生物活性生物碱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RP-HPLC法测定了中国千金藤属(Stephania)25种植物68个样品中7种生物活性生物碱千金藤定碱、青风藤碱、异紫堇定碱、左旋四氢巴马汀、克斑宁、防己诺林碱和粉防己碱。固定相为ODS,流动相以甲醇—水—三乙胺系统作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2nm。本法简便、灵敏、分离度好,并提供了新的考察提取率的方法。根据含量测定的结果,尤其是一些新种的含量结果,为生产和临床扩大药源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赖盛  赵同芳  王宪楷 《药学学报》1988,23(5):356-360
从四川产轮环藤(防己科Cyclea racemosa Oliv)根中获得一种新的双苄基异喹啉(BBI)生物碱,命名轮环藤新碱(cycleaneonine)。通过质谱和几种光谱鉴定分析,证明分子中具有一个对-二甲苯基部份,结构如(Ⅰ)。这种基核结构的BBI生物碱是首次从Cyclea属植物中获得。初步药理试验表明,轮环藤新碱具有显著的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19.
广西地不容生物碱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闵知大  钟守明 《药学学报》1980,15(9):532-537
本文就防己科植物的一个新种广西地不容(Stephania kwangsiensis H.S.Lo,Sp.NOV.)的块根中的生物碱进行了分离和研究,除了分离得已知的生物碱l-四氢巴马亭,l-卡巴任碱、d-异紫堇定、l-罗默碱和去氢罗默碱外,尚分离得一种属于去氢阿朴啡(dehydroaporphine)类的新生物碱,即1,2-次甲二氧基-8-甲氧基去氢阿朴啡(1,2-methylenedioxy-8-methoxydehydro-aporphine),命名为去氢千金藤碱(dehydrostephanine)。  相似文献   

20.
弯喙乌头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立生  陈维新 《药学学报》1990,25(6):441-444
从弯喙乌头(Aconitum campylorrhynchum)中分离出一个微量新生物碱,经光谱和化学方法证明为8-乙酰嘟啦碱-(8-acetytdolaconine,Ⅰ),同时分离得到2个已知生物碱;即嘟啦碱(Ⅱ)和aconosine,(Ⅲ),后者是该植物的主要生物碱成分,在非生物碱部分还分离得到β-谷甾醇,棕榈酸和香豆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