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分析抑郁症患者及健康对照在识别悲伤面部表情过程中额叶-扣带回功能连接差异,以初步探讨抑郁症患者情绪偏向性的神经基础.方法 检测12例女性重型抑郁症患者和12例匹配健康对照在识别悲伤及中性面部表情时的激活脑区,基于动态因果模型比较2组额叶-扣带回功能连接强度.结果 对刺激调节连接模型进行贝叶斯模型比较得出:模型二与观测数据更为匹配,模型二与模型一的比较上,平均贝叶斯因子大于7.38;模型二与模型三的比较上,平均贝叶斯因子大于2.71.以固有连接模型和刺激调节连接模型二分别进行固有连接参数和刺激调节连接参数计算后,结果表现在抑郁症患者前扣带回与右额下回之间两种连接参数高于正常对照.结论 抑郁症患者存在额叶-扣带回功能连接异常增强,这可能是负性情绪偏向性的神经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的静息态fMRI影像,分析脑功能的变化。方法对2012年2月-2012年12月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及深圳市人民医院心理门诊确诊为抑郁症患者28例进行磁共振检查,使用西门子公司1.5T磁共振,分别于抗抑郁药物治疗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进行脑功能核磁共振成像,并分析信号变化情况。结果经3个月治疗后,颞叶、双侧楔前叶、右侧眶额叶、右侧扣带回前部、扣带回后部皮质、双侧背外侧额叶及右侧枕叶视区的增高信号能够恢复到正常信号水平。结论抑郁症患者的脑功能异常变化是可逆的,静息态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可以很好地评价抗抑郁药物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血压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高血压和正常血压AD患者各20例,均行常规MRI、3DT1WI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扫描,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BM)、低频振幅(ALFF)和局部一致性(ReHo)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正常血压组患者比较,高血压组灰质体积(GM V)显著减少的脑区位于双侧背外侧前额叶、后扣带回/楔前叶、顶下小叶和眶回(P<0.05);高血压组ALFF显著减低的脑区位于双侧背外侧前额叶、后扣带回/楔前叶、顶下小叶和右侧颞上回、岛叶,增高的脑区位于右侧海马、海马旁回、岛叶和双侧前扣带回(P<0.05);高血压组ReHo显著减低的脑区位于左侧背外侧前额叶、内侧前额叶、顶下小叶、双侧后扣带回/楔前叶和右侧岛叶,增高的脑区位于左侧颞上回、右侧海马、双侧海马旁回和前扣带回(P<0.05).结论 高血压对 AD脑结构和功能影响主要表现在背外侧前额叶、后扣带回/楔前叶和顶下小叶脑质萎缩和自发神经元活动异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右前额叶在区分自我和他人面孔是否是必要的,从而更加全面地理解自我意识的神经基础.方法 采用1Hz重复经颅磁刺激(TMS)施加6名正常大学生被试的左或右侧背外侧前额叶,收集刺激施加前后的行为数据.结果 刺激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的被试出现自己面孔识别的辨别力显著降低(t=4.05,P<0.05),而刺激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的被试的辨别力没有显著性变化(t=1.18,P>0.05).此外,左、右侧背外侧前额叶刺激施加前后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左侧TMS:t=1.43, P>0.05; 右侧TMS:t=1.80, P>0.05),说明被试辨别力下降不是因为加快反应所致.结论 1Hz重复经颅磁刺激右侧背外侧前额叶抑制了被试识别自己面孔的成绩,提示右侧背外侧前额叶参与了自己面孔识别的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执行功能障碍患者与正常人在执行双重任务工作记忆作业时大脑前额皮质区的激活特征及其异同。方法:采用无创性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观察9例精神分裂症执行功能障碍患者和13名正常人在双重工作记忆作业时大脑前额皮质区激活的位置、范围和强度,用SPM99软件分析。结果:本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成绩差,工作记忆作业时反应时延长(P<0.05)。正常组在执行双重任务时激活了左、右前额叶的背外侧区、右额极区、左扣带回前部等脑区。精神分裂症执行功能障碍患者激活明显区域有双侧前额叶背外侧区和右侧腹外侧区,且比正常组范围大。精神分裂症组减正常组,有差异的激活区较为广泛,不仅有左、右前额背外侧区、腹外侧区、额内侧回,而且左、右岛叶(额盖)、右眶额回等区域也有差异,且以右额叶为主。正常组减精神分裂症组只有左背外侧区有差异。结论:精神分裂症执行功能障碍患者前额皮质区在双重任务工作记忆中激活异常。  相似文献   

6.
冯正直  王立菲  光裕 《重庆医学》2018,(12):1569-1571
前额叶功能异常是抑郁症患者负性自我加工偏向研究中的重要问题.腹内侧前额叶和背外侧前额叶分别是情绪加工和认知控制相关的高级脑区.它们的功能异常与负性自我加工密切相关.本文从腹内侧前额叶与背外侧前额叶相互作用的角度,在外显加工和内隐加工两个水平上对抑郁症负性自我加工偏向研究进行阐述,提出研究假设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6):120-123
目的 分析抑郁症患者脑网络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特征,并评价其与抑郁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心理门诊治疗的抑郁症患者25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健康志愿者25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rs-fMRI扫描。并采用Pearson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内平均ReHo值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左侧海马、左侧直回、左侧顶下缘角回、右侧楔前叶、右侧顶上回、右侧楔叶的ReHo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的ReHo值(P0.05);研究组左侧枕下回、左侧颞下回、右侧颞上回、右侧颞下回、右侧背外侧前额叶、右侧后扣带回的ReHo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的ReHo值(P0.05)。经相关性分析,抑郁症患者的HAMD-17评分与左侧海马的ReHo值呈正相关(P0.001),抑郁症患者的HAMD-17评分与右侧后扣带回的ReHo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静息态下脑功能损伤主要集中在默认网络和边缘系统等,且左侧海马、右侧后扣带回局部脑区连接强度变化与抑郁症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Re Ho可辅助评价抑郁症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分析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 WD)患者纹状体亚区神经功能损害及其与临床相关分析,探讨其神经心理学症状可能的致病机制。方法收集WD患者29例和健康志愿者30例,进行3.0 T磁共振功能磁共振成像及临床量表测试,采用mICA工具箱的group ICA功能将壳核和尾状核分成8个亚区,做全脑功能连接,提取功能连接异常区域的值与临床量表测试结果做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WD患者左侧尾状核中部与全脑未发现功能增强或减弱区域,余感兴趣区与全脑功能连接不同程度减弱。左侧尾状核前部(ROI5)-中扣带回功能连接值与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值呈显著负相关(r=-0.47,P=0.009);右侧尾状核前部(ROI6)-中扣带回功能连接值与MMSE值呈显著负相关(r=-0.46,P=0.011);右侧尾状核中部(ROI8)-右侧岛叶功能连接值与MMSE值呈显著负相关(r=-0.38,P=0.041)。结论右侧尾状核前中部与背外侧前额叶功能连接减弱,双侧壳核前部与丘脑功能连接减弱,可能破坏皮质-纹状体-丘脑回路引起认知功能损害;参与记忆及动作相关认知的突显网络、默认模式网络的通路连接受阻则可能是WD患者认知障碍的神经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林江南  曹志坚  王晓航  许茂盛 《浙江医学》2019,41(12):1278-1282
目的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研究与分析脑梗死后抑郁(PSD)患者静息态下杏仁核以及其各亚区与其他脑区功能连接的改变,以期为PSD的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对18例PSD患者及19例脑梗死后无抑郁患者(对照组)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以杏仁核自身及其3个亚区(两侧基底外侧核、两侧浅表核及两侧中央内侧核)为种子点,分别进行静息态脑功能连接(FC值)分析。研究两组患者种子点FC值结果的差异,并对PSD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与差异脑区FC值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SD组患者功能连接增强脑区为左侧中央内侧核-右侧额中回。其它观测部位均发生功能连接减低。PSD组左侧中央内侧核与右侧岛叶和前额叶,右侧基底外侧核与左侧楔前叶、左侧额上回,右侧浅表核与补充运动区,左侧杏仁核与下丘脑,右侧杏仁核与双侧楔前叶的功能连接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0.674~-0.444,均P<0.05)。PSD组患者左侧中央内侧核与右侧额中回的功能连接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46,P<0.05)。结论杏仁核可参与情绪控制与加工,PSD患者的杏仁核自身及其各亚区与多个脑区FC值存在异常,这些改变可能在抑郁产生的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基于认知疾病状态下的针刺人中穴对认知脑功能连接的影响。方法选取了6例合格受试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在针刺人中穴的前后进行了6min静息态扫描,分析脑功能连接变化。结果人中穴针刺后的留针阶段,顶下小叶(IPL)的连接减少,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DLPFC)的相关连接明显减少;但双侧DLPFC的连接增加,并且右侧DLPFC增加了与右侧IPL、右侧额皮质(frontal cortex)的连接;右侧前额皮质前部(aPFC)增加了与左侧aPFC、左侧IPL及背侧前扣带回/内侧额上回(dACC/msFC)的联系;腹内侧前额叶皮层(VMPFC)增加了与右侧颞顶联合区(TPJ),前岛/额叶岛盖(al/fo),左侧中颞叶(midtemporal)的连接。没有发现晕针、滞针、弯针、血肿等情况,也没出现其他特殊不良反应。结论人中穴行针后的留针阶段,有认知和情绪等多方面的脑功能连接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首发未服药轻中度抑郁症患者脑功能的作用.方法 对13例首发未服药轻中度抑郁症患者及13例正常对照组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患者在6周的认知行为治疗后再次接受功能磁共振扫描.运用Dparsf软件计算被试全脑的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值,采用SPM8软件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配对t检验,以分别检测两组间以及抑郁组治疗前后的脑功能差异.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患者治疗前右缘上回(t=-3.18,P<0.05)和右额下回岛盖部(t=-2.99,P<0.05)的ReHo值降低,且在治疗后趋于正常.患者治疗后左额中回眶面(t=3.24,P<0.05)和右额中回(t=3.06,P<0.05)的ReHo值较正常对照组增高.患者治疗后左海马(t=-3.92,P<0.05)的ReHo值较治疗前增高.结论 认知行为治疗早期可能通过同时启动认知抑制系统的两个主要脑区(右额下回和背外侧前额叶皮质)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状,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中快感缺失、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及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为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情绪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天津市两所医院2型糖尿病340例患者进行整体抽样调查,检测了患者HbA1c、抑郁症状、快感缺失程度以及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程度。回收有效问卷317份,被试平均年龄(56±11)岁,其中男性169例(53%),女性148例(47%)。结果:(1)患者抑郁症状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患者抑郁症状更严重(t= -3.10,P= 0.002),患者的抑郁症状(t=7.27,P<0.001)和基本心理需要满足(t=-2.34,P=0.02)也存在HbA1c水平之间的差异。(2)快感缺失与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程度呈负相关(P<0.001),与抑郁症状呈正相关(P<0.01);且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程度与抑郁症状呈负相关(P<0.001)。(3)分层回归显示,快感缺失中社会活动(β=-0.18,P=0.004)和基本心理需要中自主需要(β=-0.24,P=0.001)对抑郁症状有影响。结论:快感缺失和基本心理需要是2型糖尿病抑郁症状的重要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复发性抑郁症与首发抑郁症患者过度概括化自传体记忆(OGM)的差异,以及过度概括化自传体记忆对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对34例首发性抑郁症患者以及31例复发性抑郁症患者,采用自传体记忆测评(autobiographicalmemorytest,AMT)评定过度概括化自传体记忆水平、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评(HAMD-17)及贝克抑郁量表(BDI)评定抑郁严重程度。结果①复发性抑郁症组OGM总分显著高于首发抑郁症组[分别为(3.90±1.65)分,(3.10±1.57)分,t=2.035,P〈O.05];②复发性抑郁症组积极线索词诱导的OGM总分显著高于首发抑郁症组[分别为(2.40±1.36)分,(1.70±1.08)分,t=2.308,P〈0.05];③OGM与BDI总分、HAMD总分以及认知障碍因子、迟缓因子呈高度的正相关性(r=0.497,P〈0.05;r=0.552,P〈0.05;r=0.631,P〈0.05;r=0.553,P〈O.05)。结论与首发性抑郁症患者相比,复发性抑郁症患者的OGM更为严重,抑郁症患者的OGM亦能够增加抑郁症的复发频率,加重认知障碍、迟缓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左侧前额叶背外侧10Hz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难治性阴性症状的疗效。方法选择41例以难治性阴性症状为主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1)和对照组(n=20),分别给予20次10Hz左侧前额叶背外侧rTMS真刺激和伪刺激进行治疗,治疗期间维持原有抗精神病药种类及剂量不变。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临床症状,采用治疗中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估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阴性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阴性症状评分减分值为3.7±1.4,高于对照组的1.5±1.1(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52.4%,高于对照组的20.0%(P〈0.05)。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10Hz左侧前额叶rTMS联合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难治性阴性症状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倒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西酞普兰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联合心理治疗。8周疗程结束后,两组均进行门诊随访每月1次,共6个月,观察复发情况。治疗前与治疗第8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8周末研究组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70.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98,P〈0.05);两组治疗8周末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下降(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随访6个月末研究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6.87,P〈0.01)。结论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抑郁障碍较单纯药物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血浆褪黑素水平与抑郁症抑郁发作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浆褪黑素水平与抑郁症抑郁发作的关系。方法取54例未服药抑郁症患者(未服药组)、96例正服药抑郁症患者(服药组)与90例正常志愿者(对照组)肘静脉血3 mL,采用放射免疫法对血浆中的褪黑素水平进行测定。结果未服药组血浆褪黑素水平低于对照组(F=7.746,P=0.026),但与服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39,P=0.971);服药组血浆褪黑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6.706,P=0.053)。结论抑郁发作时血浆褪黑素水平下降,抗抑郁药物对血浆褪黑素水平的影响尚不能肯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焦虑症、抑郁症和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患者内分泌免疫功能的异同。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焦虑症患者(焦虑组)39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组)84例和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患者(共病组)76例的血清三碘甲状腺素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3组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3(C3)、补体4(C4)的水平。结果共病组血清FT3水平低于焦虑组和抑郁组(F=0.902,P=0.048);3组间血清IgG、IgA、IgM、C3、C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患者血清FT3水平较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低,三者体液免疫功能类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度洛西汀及帕罗西汀治疗酒精依赖伴抑郁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66例酒精依赖伴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实验组)及帕罗西汀组(对照组)。分别于基线时及第2、4、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共完成61例,实验组31例,对照组30例。(1)治疗6周末,两组疗效相当(t=1.626,P〉0.05),且HAMD减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463,P〉0.05);(2)第2、4周时,度洛西汀组和帕罗西汀组HAMD的减分率有统计学意义(t=2.060,2.027;均P〈0.05),度洛西汀组高于帕罗西汀组;(3)度洛西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帕罗西汀组,两组有统计学意义(χ2=4.322,P〈0.05)。结论度洛西汀治疗酒精依赖伴抑郁障碍起效快,疗效与帕罗西汀相当,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我概念和情绪障碍的状况,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干预患者身心康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我概念量表(TSCS)调查120例COPD患者的自我概念和情绪状况,并与120例健康人群进行比较。结果:COPD患者自我概念较差,情绪障碍严重,69%患者存在焦虑情绪,66%患者存在抑郁情绪;COPD患者TSCS评分为(251.69±16.32)分,明显低于健康人群的(271.56±15.49)分(t=10.16,P〈0.01);COPD患者SDS(44.41±5.37)分及SAS(45.63±435)分,明显高于健康人群的(34.29±8.76)分、(33.94±6.11)分(t=10.79、10.07,P〈0.01);TSCS得分值与SDS、SAS具有相关性。结论:COPD患者存在严重的情绪障碍和较低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受情绪影响。医护工作者应帮助患者消除情绪障碍,提高其自我概念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综合干预对伴抑郁症状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94例伴有抑郁症状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7例,分别给予综合干预和常规护理,采用SDS评价抑郁症状,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评价家庭支持,SAQ评价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SDS评分为(41.37±5.7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0.34±6.46)分(t=5.284,P<0.05),干预组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总分(8.57±1.0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58±1.13)分(t=5.349,P<0.05),各维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组SAQ总分(65.29±6.6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52.37±7.29)分(t=6.218,P<0.05),各项目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家庭关怀、运动指导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伴抑郁症状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抑郁症状,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