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肱骨干骨折的外固定治疗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肱骨干骨折大多数可用保守疗法(夹板或悬垂石膏固定)取得满意疗效。但有些骨折,如伴有软组织开放性损伤、桡神经损伤、骨不连、骨畸形连接以及非手术治疗骨折复位欠佳者,则需手术。外固定支架治疗属有限手术,对软组织损伤小,骨折血运破坏少,文献报道的骨折愈合率高。自1994年8月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5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肱骨干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由于上臂神经血管走行的特点,肱骨干骨折往往同时合并血管神经的损伤。笔者自2003年2月~2006年12月,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结合血管吻合术一期治疗肱骨干中下1/3骨折合并肱动脉损伤52例,效果满意。现回顾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肱骨干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由于上臂神经血管走行的特点,肱骨干骨折往往同时合并血管神经的损伤.笔者自2003年2月~2006年12月,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结合血管吻合术一期治疗肱骨干中下1/3骨折合并肱动脉损伤52例,效果满意.现回顾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肱骨干骨折为四肢常见骨折,现多倾向于手术治疗.我院2003—2005年采用闭合复位、非扩髓顺行交锁钉治疗肱骨干骨折19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肱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的治疗方法有多种,但理想的方法仍存在争议。单侧外固定器以单侧进针为特点,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尤其适用于治疗肱骨干骨折,避免了固定针穿过骨干内侧对神经血管造成损伤的危险;同时单侧外固定器对肱骨干骨折能够达到牢固固定。1995年5月~2003年7月,我院采用单侧外固定器结合植骨治疗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37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采用自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及优越性。方法 回顾性地复习了8例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患者的治疗经过及疗效。结果 所有病例骨折愈合顺利,桡神经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应尽早手术探查,自锁髓内钉内固定克服了传统钢板螺钉内固定的不足,能同时兼顾骨折愈合和损伤桡神经的功能恢复,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利用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33例,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33例均获随访,随访12~48个月,平均26.5个月。骨折均愈合。按Neer评定标准,优21例,良10例,差2例,优良率93.9%。结论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具有损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骨折易愈合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理想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77例自动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按muller分类:A型27例,占35%,B型32例,占41.6%,C型18例,占23.4%。用A0自动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粉碎性骨折加用钢丝内固定。结果77例肱骨干骨折均治愈,疗效满意。骨折愈合时间:8~16周。讨论加压钢板适用于治疗肱骨干简单骨折,粉碎性骨折及伴有神经、血管损伤的复合骨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肱骨旋入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有限切开复位肱骨旋入钉固定治疗32例肱骨干骨折患者。结果 3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患者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4~8个月。肩关节功能按Neer评分标准评定:优19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为90.6%。结论肱骨旋入钉内固定技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手术损伤小、并发症少,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肱骨干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较常见,多需再次手术治疗。现常用的方法包括加压钢板、交锁髓内钉和外固定架固定。笔者自2005年2月~2005年12月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肱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8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前路病灶清除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脊柱结核由于其致残率高,对患者的生命质量影响大,治疗颇为棘手,腰椎和骶椎结核占脊柱结核比例较大,随着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逐渐认识到病灶清除的基础上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是脊柱结核治疗的关键。2002年3月至2008年1月,对67例L3-S2椎体结核患者施行前路病灶清除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关节置换手术的利弊权衡 -- 一名关节外科老大夫的感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吕厚山 《中国骨伤》2009,22(6):405-406
在本期《中国骨伤》杂志发表了10篇与人工关节置换外科相莱的文章。从髋、膝、踝、跖趾关节置换到生物涂层人工关节材料的研究,从无柄髋关节假体设计的改进到手术室人员、器械采样细菌分析,从血友病关节置换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人工关节置换的假体选择及临床效果的回顾性分析,其内容涉及面非常广泛,  相似文献   

13.
埃博拉病毒病( Ebola virus disease)是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临床表现为突起发热、肌肉酸痛、腹泻、出血和多脏器损害,伴随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降低等。埃博拉病毒是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病毒之一,人感染后病死率在50%~90%,被世界卫生组织( WHO)列为生物安全第四级( Biosafety level 4, BSL-4)病毒,同时也被视为生物恐怖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14.
2004年至2007年,采用自制锁骨骨折复位钳,经皮复位穿针内固定微创治疗锁骨骨折,取得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22例,均为外伤引起的锁骨中1/3骨折,男15例,女7例,年龄36~48岁。骨折类型:横形5例,斜形7例,粉碎性10例。均属新鲜闭合性骨折且未伴臂丛神经、锁骨下动静脉损伤,致伤因素均为摔伤。  相似文献   

15.
胫骨上段疲劳骨折影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富军  杨东奎 《中国骨伤》2009,22(11):807-808
胫骨上段是疲劳骨折好发部位。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骨折线不明显,骨痂和骨膜增生又相当显著,颇易和炎症与肿瘤相混淆,所以必须引起临床高度重视。现收集我院在2007年8月到2008年6月收治的胫骨上段疲劳骨折1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选择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股骨颈骨折是老龄人群中的常见骨折之一,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其对老年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较高,因而寻求理想的治疗方法是骨科临床研究的焦点。目前临床上主要有内固定和关节置换两大类治疗方法,但临床具体选择上尚存在一定的分歧意见。兹对我科1999年1月至2006年1月治疗的6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2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退变性腰椎不稳症已呈日益增多的趋势,但是,目前选择保守还是手术治疗仍有分歧。自2001年1月至2003年3月,将89例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保守综合疗法、椎弓根螺钉(pedicle screw,PS)内固定系统结合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并比较疗效,为科学地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腰痛是困扰人类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经统计分析,在西方国家约有50%~80%的成人患有腰痛,其中1/4需要就诊。腰椎管狭窄和腰椎不稳症是脊柱外科引起腰痛的常见原因,随着对腰痛的研究,腰椎不稳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重视。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的功能重建和维持腰椎的稳定性越来越受到重视。选择2000年2月至2006年10月腰椎管狭窄并腰椎不稳手术治疗患者158例进行回顾性研究,  相似文献   

19.
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是脊柱退行性疾患中的常见病,该病导致的腰痛、下肢痛、间歇性跛行等严重困扰着中老年患者,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发病呈明显增加趋势。作者自2005年8月至2008年7月,采用调脊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腰椎侧隐窝管狭窄症64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患者男,62岁,半月前因胆总管结石于当地医院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术后出现胆漏转入我院。开腹探查术中见胆漏、胰漏、腹膜后脓性坏死物,清除坏死物后行空肠造瘘、T管引流、胃肠减压、置腹腔引流管,术后病情平稳,术后第10天突然出现T管及腹腔引流管大量鲜血,发生失血性休克。急性肝动脉造影见肝右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图1A),肝左动脉发自肝总动脉近端,肝固有动脉较短;以微导管超选至假性动脉瘤远端肝右动脉内,拟行"三明治"法栓塞假性动脉瘤远近端动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