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川芎嗪的抗抑郁作用.方法 采用强迫游泳实验制备急性应激大鼠抑郁模型,长期轻度应激+孤养制备大鼠慢性抑郁模型.慢性应激实验采用SD雄性大鼠,基于糖水摄入实验结果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慢性应激)组、阳性对照(慢性应激+氟西汀)组和川芎嗪(慢性应激+不同剂量川芎嗪)组,每组13或14只动物.氟西汀(2.0mg·kg-1·d-1)和川芎嗪灌胃(10,20,40mg·kg-1·d-1),持续28d.对照组不予任何刺激.慢性应激期间测定动物的体质量和摄食量,旷场行为、液体消耗试验检查动物行为和液体消耗(糖水偏爱)的变化,实验末行强迫游泳实验.结果 短期应用川芎嗪组大鼠强迫游泳(急性抑郁)不动时间[(89.0±37.0)s]明显缩短[对照组为(117.1±32.1)s,P<0.05].川芎嗪部分逆转慢性应激引起的动物的抑郁表现.实验第4周末,与模型组比,川芎嗪(40mg/kg×28)组液体总消耗和糖水消耗量显著增加(P<0.05),糖水偏爱百分比升高,水平运动得分增加,慢性抑郁期强迫游泳不动时间[(91.9±31.5) s]显著缩短[模型组为(124.4±27.0)s,P<0.05].结论 川芎嗪有明显的抗抑郁样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医不同治法方药对脂肪肝大鼠肝组织核因子-kB(NF-kBp65) 及 Kupffer细胞 p38MAPK蛋白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9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疏肝组(灌服3.2 g·kg-1·d-1剂量的柴胡疏肝散)、健脾组(灌服10.0 g·kg-1·d-1剂量的参苓白术散)、祛湿组(灌服3.5g·kg-1·d-1剂量的平胃散)、活血组(灌服7.1g·kg-1·d-1剂量的膈下逐瘀汤)、综合组(灌服11.9 g·kg-1·d-1剂量的自拟方);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白酒灌胃法复制大鼠脂肪肝实验动物模型,给药12周后处死动物取肝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F-kBp65在各组中的活性及组织病理学变化.同时每组取3只大鼠分离Kupffer细胞,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组别大鼠Kupffer细胞p38MAPK蛋白的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 NF-kBp65 蛋白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5),疏肝组、健脾组 NF-kBp65阳性表达最低、肝组织脂肪变最轻,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脂肪肝大鼠肝组织NF-kBp65表达强度与其病理学的改变呈正相关(P<0.01).模型组大鼠Kupffer细胞p38MAPK蛋白表达和磷酸化p38MAPK蛋白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1),各给药组p38MAPK蛋白表达和磷酸化p38MAPK蛋白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其中以健睥组、疏肝组下降最为明显.[结论]抑制NF-kBp65和p38MAPK蛋白及磷酸化p38MAPK蛋白表达可能是上述不同治法方药抗脂肪肝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滋肾宁神胶囊对D-半乳糖所致亚急性衰老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七宝美髯丸组(剂量为2 g·kg-1·d-1),滋肾宁神丸组(剂量为3.33 g·kg-1·d-1),滋肾宁神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9.96、4.98、2.49 g·kg-1·d-1);除空白对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慢性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PF级SD大鼠,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复制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再将经Morris水迷宫筛选的合格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金纳多组(剂量为45 mg·kg-1·d-1),补阳还五汤高、低剂量组(中药高、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40、20 g·kg-1·d-1),并与假手术组进行对照,检测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含量.[结果]在Morris水迷宫定向航行实验中,给药各组第1天及中药低剂量组第2、3天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空间探索实验中,中药各组穿越平台次数均有增加,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模型组脑组织PAF含量与假手术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各给药组脑组织PAF含量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明显改善慢性脑缺血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脑组织中PAF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法代表方剂对实验性脾虚证模型大鼠血清胃泌素(GAS)含量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印只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脾虚模型组、四君子汤组、当归补血汤组、黄芪四君子汤组、当归补血汤合四君子汤组,采用破气苦降加饥饱失常法复制脾虚证大鼠模型,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CAS的含量.[结果]脾虚模型组血清GAS含量显著性降低(P<0.05),各给药组均可显著性提高模型大鼠血清GAS含量(P<0.05),其作用大小依次为黄芪四君子汤组>当归补血汤合四君子汤组>四君子汤组>当归补血汤组.[结论]益气健脾方药改善脾主运化功能的作用与其能升高血清胃泌素含量,促进胃肠道吸收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尿毒清胶囊及其拆方对慢性肾功能哀竭(CRF)模型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5/6肾切除法复制CRF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芪组(剂量1.5 g·kg-1·d-1)、丹参组(剂量为1 g·kg-1·d-1)、大黄组(剂量为1 g·kg-1·d-1)、黄芪丹参大黄组(剂量为1 g·kg-1·d-1)、尿毒清组(剂量为1 g·kg-1·d-1);各给药组灌胃给药6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各给药组均可降低血清BUN、SCr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其中尿毒清组降低SCr水平作用优于大黄组(P<0.05);TGF-β1 mRNA在各组肾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模型组表达最强烈,尿毒清组和黄芪丹参大黄组表达最轻.[结论]尿毒清治疗CRF的作用与其能下调TGF-β1 mRNA在肾组织中表达有关,且中药复方作用优于单味中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颗粒对行为绝望模型小鼠的抗抑郁作用。【方法】将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疏肝和胃颗粒低、中、高剂量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的剂量分别为0.25、0.5、1.0 g.kg-1.d-1),氯丙米嗪组(剂量为0.04 g.kg-1.d-1);采用小鼠悬尾和强迫游泳实验观察各组小鼠不动时间。【结果】中药中、高剂量可显著性缩短小鼠悬尾和游泳不动时间(P<0.05或P<0.01),且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疏肝和胃颗粒对行为绝望模型小鼠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8.
黎同明  高洁  贝毓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8(4):406-408,411,456
[目的]观察鹿茸及鹿鞭对肾阳虚大鼠不育症的影响.[方法]选用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鹿茸高、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0.84、0.21g·kg-1·d-1),鹿鞭高、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3.76、0.94 g·kg-1·d-1);除正常组外,其他组大鼠均采用腺嘌呤(250mg/kg)灌胃法复制肾阳虚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大鼠抑郁模型检测阿魏酸钠的抗抑郁效果.方法 66只SD雄性大鼠(体质量220~280 g)随机分为对照组、慢性应激(模型)组、慢性应激+氟西汀(阳性对照)组和阿魏酸钠治疗(慢性应激+不同剂量阿魏酸钠)组,每组11只动物.长期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孤养复制大鼠慢性抑郁模型;阿魏酸钠腹腔注射(20mg·kg-1·d-1、40mg·kg-1·d-1、80mg·kg-1·d-1),持续28日.慢性应激期间测定动物的体质量和摄食量;开野、液体消耗试验检查动物行为;实验末行强迫游泳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分析动物行为和海马组织形态学.结果 成功建立慢性应激大鼠抑郁模型.阿魏酸钠治疗能部分逆转应激引起的动物的抑郁样表现.实验第4周末,阿魏酸钠治疗组(80mg/kg)大鼠的体质量增加量、糖水消耗量、运动和探究能力[分别为(88.06±7.83)g,(66.33±3.03)g,(25.10±4.90)分,(6.60±1.20)分,]均明显高于模型组[分别为(77.15±14.66)g,(40.75±6.05)g,(18.20±2.00)分,(3.20±0.60)分],强迫游泳不动时间(117.30±7.22)s则短于模型组(148.10±8.25)s,差异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0.0425,0.0087,0.0409,0.0317,0.0025);阿魏酸钠治疗还能部分逆转应激引起的动物海马区神经元轻度水肿、变性.结论 阿魏酸钠对慢性应激大鼠抑郁模型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补肾壮骨冲剂对去势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冲剂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仙灵骨葆胶囊,剂量为1.1 g·kg-1·d-1),补肾壮骨冲剂高、低剂量组(中药高、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2.5、0.83 g·kg-1·d-1),每组雌雄大鼠各12只.各组在施行去势手术2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加味阳和汤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43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25例采用自拟加味阳和汤内服结合外科换药治疗,对照组18例采用抗生素抗炎结合外科换药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的复发率和平均疗程情况。【结果】(1)治疗组治愈15例,好转8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治愈5例,好转7例,未愈6例,总有效率为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治疗组平均疗程为(30.3±6.3)d,对照组为(51.9±8.2)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组复发率为4.0%,对照组为22.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加味阳和汤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羌银解热汤对临床拟诊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探讨该中药组方抗流感病毒的机制。【方法】选择急诊临床拟诊为流感的患者91例,参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羌银解热汤组46例和日夜百服咛组45例,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水平。【结果】(1)羌银解热汤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0.43%和82.61%,日夜百服咛组分别为13.33%和62.22%,羌银解热汤组的痊愈率、总有效率和总疗效均优于日夜百服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治疗后,2组患者的CD3+、CD4+、CD8+T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2组比较,羌银解热汤组患者的CD3+、CD4+、CD8+T细胞水平显著高于日夜百服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羌银解热汤对临床拟诊流感患者有显著疗效,作用机理可能与其能有效提高流感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煎刺内服外洗对复发性尖锐湿疣临床复发的影响.[方法]采用半随机单盲法将128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65例在微波除疣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口服薏苡仁甘草汤煎剂加自拟消疣汤煎剂外洗患处皮损,每天1次;对照组63例给予单纯微波除疣治疗.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3个疗程内及随访6个月内临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1、2、3个月内治疗组临床复发例数分别为37例(56.92%)、25例(38.46%)、11例(16.92%),对照组分别为52例(82.54%)、47例(74.60%)、36例(57.14%),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2、4、6个月内治疗组临床复发例数分别为12例(18.46%)、14例(21.54%)、15例(23.08%),对照组分别为41例(65.08%)、45例(71.43%)、46例(73.02%),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煎荆内服外洗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具有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石淋清化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按完全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石淋清化汤(由金钱草、鸡内金、白芍、滑石、威灵仙、茯苓、王不留行、车前草、篇蓄、瞿麦、琥珀末等组成),对照组给予口服消石素。2组均以20d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可连续服用1-3个疗程,治疗2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结石排出或消失率为64.4%,排出或消失时间为(7.35&#177;3.05)d;对照组结石排出或消失率为54.3%,排出或消失时间为(13.28&#177;3.52)d。2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结论】石淋清化汤治疗泌尿系结石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而且排石率高、排出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汤(由柴胡、陈皮、党参、黄芪、紫河车、阿胶、白术、山楂、大枣等中药组成)治疗缺铁性贫血(IDA)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71例缺铁性贫血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疏肝健脾汤,对照组用硫酸亚铁,均连续用药4周,观察治疗后贫血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并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血清铁蛋白(SF)等指标以评价两种药物对IDA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IDA的症状、体征、贫血及缺铁状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0.01),治疗组促进IDA体征、贫血及缺铁状态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且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疏肝健脾汤治疗缺铁性贫血疗效优于硫酸亚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颗粒藤麻调脂饮合穴位埋线治疗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高脂血症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药线组、中药组、埋线组、西药组(氟伐他汀胶囊)各35例进行疗效对照观察。【结果】(1)经3个月治疗后,中药加埋线的治疗效果优于其他3种治疗方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4组患者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值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结合埋线对TC值的改善作用优于其他3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组间的TG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4种方法对降低TG值的疗效相当。(3)治疗后除西药组4例出现肝功能异常外,其他各组均未发现肝肾功能异常者。【结论】中药颗粒藤麻调脂饮结合穴位埋线治疗高脂血症患者,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清热活血中药对川崎病(KD)惠儿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例KD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治疗组用清热活血中药(发热时用清营汤,热退后用竹叶石膏汤)结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只单纯使用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在第1、2、3、4周的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压积(PCT)的变化情况,同时应用二维彩色超声心动图观察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结果](1)第1周两组的血小板参数除PLT无明显变化外,MPV、PDW和PCT值均较正常参考值明显升高,但两组问各参数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第2、3周两组PLT明显升高(与第1周比较,P<0.05),但治疗组这种异常的升高趋势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MPV、PDW值较第1周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降低(P<0.05);而PCT均恢复正常,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第4周两组PLT仍未恢复正常,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他各血小板参数均恢复正常.(2)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治疗组为8.0%,对照组为21.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清热活血中药能促进川崎病患儿的血小板参数恢复正常,降低血小板活化状态,而且能降低患儿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这可能是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8.
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绝经后妇女中有临床表现的6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运用六味地黄汤加味(熟地、山萸肉、淮山药、泽泻、丹皮、茯苓、骨碎补、续断、仙灵牌)为主方,视其肾阴、肾阳、肾气虚随证加减,每天1剂,1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并测定患者的血清激素水平和骨密度指标。[结果]本组60例,治疗两个疗程后显效42例,占70.00%;有效10例,占16.67%;无效8例,占13.33%,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后患者的右膝关节超声振幅衰减系数(αBRA)、超声传导速度(vSOS)和骨硬度指数(pSTI)等骨密度指标均有提高(与治疗前比较,P<0.01);治疗后患者的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有提高(与治疗前比较,P<0.01)。[结论]中药六味地黄汤能有效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改善患者的骨密度;其疗效机制可能与其调节患者的血清雌激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补肾活血汤加减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补肾活血汤(由熟地、山茱萸、淮山、龟板、何首乌、枸杞、巴戟天、肉苁蓉、石菖蒲、远志、水蛭、蒲黄、紫河车、太子参、陈皮等组成)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V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补肾活血汤结合辨证加减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西药都可喜和尼莫地平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VD患者的智力障碍程度,以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VD患者的生活能力,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为57.5%,2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的MMSE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且治疗组在MMSE及ADL评分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比容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P<0.01),其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补肾活血汤辨证加减治疗能改善VD患者的学习、记忆能力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这可能与其改善VD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益肾壮骨通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中医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4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4例,采用益肾壮骨通痹汤(主要由制附子、淫羊藿、补骨脂、川芎、当归、独活、川断、黄芪、熟地、茯苓、白术、骨碎补、赤芍、白芍、狗脊、桑寄生、鸡血藤、伸筋草、防风等中药组成)内服外烫;对照组20例,服用英太青;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对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有效病例继续治疗,并随访1-3年,以观察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对关节疼痛、肿胀、压痛及晨僵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ESR、CRP、IgG的影响也优于对照组(P<0.01)。有效病例随访3年,观察组22例中复发5例,占22.7%;对照组12例中,复发8例,占66.7%,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8周内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2例,占8.33%;对照组出现6例,占4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肾壮骨通痹汤内服外烫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消炎、止痛、消肿和改善患者关节功能的疗效比英太青好,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