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认为肿瘤多由脾胃虚弱,邪毒趁虚而入所致,脾胃虚弱是肿瘤发生的主要因素。故应从脾胃论治。临证时重视脾胃整体功能的调整,善于临证化裁,提倡机圆活法,不拘于一方一法。  相似文献   

2.
第九章消食药凡以消食化积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消食药。消食药适用于食积不化所致的脘腹胀满、暖气吞酸、恶心呕吐、大便失常以及脾胃虚弱、不饥食少等证。在临证应用时,当根据病情选择配伍,方能增强疗效。如脾胃虚弱者,当配伍白术、山药等补益脾胃药;脾胃虚寒者,当配伍干姜、丁香等温中散寒药;脾胃有湿者,当配伍藿香、佩兰等芳香化湿药;食积气滞者,  相似文献   

3.
脾虚当健,为医皆知,用方以四君子汤为主。然当脾胃虚极,纳化无能,湿滞中阻,是健脾为先?抑祛湿为先?或二者兼施?笔者辨治一例重度脾胃虚弱,湿滞中阻患者,疗效较为满意,不揣冒昧作为临证一得,请教于同道。  相似文献   

4.
参苓白术散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四君子汤加味而成,具有益气健脾和胃,渗湿止泻之功,主治脾胃虚弱证。门九章教授临证运用参苓白术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痛风、耳呜,均获良效。  相似文献   

5.
小儿厌食症临证心得云梦县中医医院(432500)邓和平对小儿厌食症,世人多以“脾胃虚弱,健脾养胃”立论。而笔者认为,该病乃由暑火、积滞、虫扰、抑郁等因素引起脾胃运化功能减弱所致,现将临证心得简述如下。1暑火熏袭,胃阴损伤小儿形体稚嫩,不胜外邪侵袭,在...  相似文献   

6.
汪受传教授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受传教授认为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系由小儿脏腑娇嫩,脾胃虚弱,邪气外侵导致脾阳不振、胃寒气滞;肝火犯胃、胃热气逆;脾寒胃热、中焦气滞的病证,临证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左金丸为主加减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脾虚瘀热病机在消化性溃疡中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绍刚  周福生  黄穗平  张学斌 《中医杂志》2006,47(10):728-729,740
在系统整理消化性溃疡的病因病机论述和辨证论治文献,总结本病中西医治疗进展的基础上,结合临证经验,提出脾胃虚弱是消化性溃疡发病与复发的根本因素,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中脾胃虚弱是其根本,而胃热血瘀是其标,脾虚胃瘀热是其发病的重要病理环节。故健脾清热化瘀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抗溃疡及复发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蒋美芬  李一冰 《新中医》1996,28(9):16-17
薏苡仁临证运用举隅蒋美芬,李一冰薏苡仁是禾科薏苡的种仁,味甘、淡,性“微寒,归脾胃、肺经。功效健脾利水,渗湿除痹,清热排脓。笔者临证以此药用治风湿痹痛、湿温、肠痈、脾虚泄泻、带下、肾病水肿诸症及脾胃虚弱、肿瘤病人的食疗等,举例如下。1风湿痹证《本草经...  相似文献   

9.
黄穗平教授认为脾胃虚弱、营卫失调、元气不敛为虚证型手足汗症的主要发病机制,临证运用健脾补中法,辅以调和营卫、益肺敛元治疗虚证型手足汗症,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0.
慢性胃炎中医辨证分型研究——附361例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361例慢性胃炎临床资料分析表明,慢性胃炎病种分布以浅表性胃炎为最多见,占总例数(下同)的60.11%。其次为浅表一萎缩性胃炎,占15.79%,继之为萎缩性胃炎和反流性胃炎,分别占15.51%和8.59%。中医辨证分型以脾胃虚弱型为多数,占总例数的43.77%,其次为肝胃不和型占23.82%,继之脾胃湿热型占19.39%,胃络瘀血型占8.59%,胃阴不足型占4.43%。经卡方检验,慢性胃炎各病种与中医辨证分型分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中医辨证分型中脾胃虚弱型与各证型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脾胃虚弱是本病的主要病机,健脾补气是治疗本病的大法,应贯穿始终。但在临证中还多见有虚实兼夹、寒热错杂等不同兼证,治疗仍需审证求因,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1.
论脾胃学说与妇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胃学说源自《内经》,成熟于东垣。脾胃乃后天之本,水谷之海,气血化生之源,而女子以血为用,以气为纲,故妇科疾病多与脾胃病变密切相关,历代医家的妇科专著亦多重视脾胃。从脾胃功能对女子生理的作用,脾胃病变对妇科疾病的影响,以及妇科中调理脾胃的若干治法等方面论述了脾胃学说与妇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脾胃学说源自《内经》,成熟于东垣。脾胃乃后天之本,水谷之海,气血化生之源,而女子以血为用,以气为纲,故妇科疾病多与脾胃病变密切相关,历代医家的妇科专著亦多重视脾胃。从脾胃功能对女子生理的作用,脾胃病变对妇科疾病的影响,以及妇科中调理脾胃的若干治法等方面论述了脾胃学说与妇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路志正教授认为脾主思,为情志之本,脾胃与情志常相互为患。情志的变化可影响脾胃的功能活动,脾胃功能的异常亦可引发情志的变化,故治疗情志病变当调理脾胃,治疗脾胃病变也常顾及情志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健脾养胃护肝法治疗小儿脾胃病的思路进行探析。方法:根据小儿脾胃生理、病理特点、病因病机总结治疗方法,并对健脾养胃护肝法治疗小儿脾胃病的观点进行分析,并附验案佐证。结果:小儿脾胃具有“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病理特点为易寒易热、易虚易实。小儿脾胃疾病的诱因多由喂养不当、久病损伤或先天不足,其主要病机为脾失健运、脾湿胃燥、脾化胃纳等功能失调,脾胃受损后会衍生许多相关疾病。将治疗脾胃疾病的总的治疗方法归纳为健脾养胃护肝法,并可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分为多种治法如健脾、运脾、补脾、泻肝、疏肝、清胃、和胃、降逆等。并根据上述治疗方法可应用于鹅口疮、腹痛、厌食症等病症的治疗中,且获得验证。结论:对小儿脾胃病采用健脾养胃护肝法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路志正教授认为脾主思,为情志之本,脾胃与情志常相互为患。情志的变化可影响脾胃的功能活动,脾胃功能的异常亦可引发情志的变化,故治疗情志病变当调理脾胃,治疗脾胃病变也常顾及情志因素。  相似文献   

16.
探讨中医脾胃学说之起源,论述四大经典之一的《伤寒论》对脾胃的重视及脾胃与六经病之间的联系,并将该书中调理脾胃之法总结为温补脾胃、清热生津益胃、调理寒热、温阳化饮、通腑攻下、肝脾并调、益火生土、清热利湿、顾护胃气,这些思想对后世医家有着深远的影响,至今仍广泛而有效地指导着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脾胃论角度探讨真心痛的诊治方法。方法从历代医学著作中总结脾胃论角度诊治真心痛的理论基础和病因病机,归纳出如何从脾胃论角度辨证论治真心痛。结果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与真心痛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从脾胃论角度把真心痛分为气虚血瘀、痰瘀互结、心脾阳虚、正虚阳脱四种证型,采用证型相对应的方剂治疗,效果显著。结论脾胃与心密切相关,从脾胃论治真心痛,是临床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春秋战国到两汉是脾胃学说形成与奠基阶段,《黄帝内经》阐述了脾胃生理功能;《伤寒杂病论》重点阐述外感疾病与脾胃基础疾病的辨证关系,调理脾胃成为治疗外感病重要法则。唐宋为发展时期,《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以五脏六腑为纲,寒热虚实为目,确立"春夏取冷太过",提出"温食",顾护脾阳。金元至明清时期是脾胃学说的鼎盛时期,张元素著《医学起源》、《脏腑标本寒热虚实实用药式》"土实泻之"、"土虚补之"、"本湿除之"、"标湿渗之";李东垣《脾胃论》"饮食伤脾论"、"甘温除大热"至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明清是充实、完善阶段,叶天士继承东垣补脾升阳,创立胃阴辨治说,弥补了东垣略于治胃,重在温补,不及养阴的不足,纠正了举世皆以治脾之药笼统治胃,甚则阴阳不辨的弊病,对脾胃学说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李中梓重视脾、肾,提出:"人之有脾胃,犹兵家之有饷道,饷道一绝,万众立散,脾胃一败,百药难施","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薛己结合温病,巩固了脾阴学说,提出"阴虚乃脾虚也,脾为至阴"。近年在中西医学基础理论基础上建立了40余种脾虚模型,综合观测,证实脾胃与人体多系统(消化、神经、内分泌、免疫及血液)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复杂证候群及其分布规律。方法:对入选的10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四诊症状和体征进行完整的收集和整理,根据“四特征五阶段”诊断标准进行辨证分型,然后运用统计学定性资料的统计表描述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证候复杂,除脾胃系证候外还伴有肝系、心系、肾系、肺系、大肠系等诸多脏腑病证,其中肝系、心系、肾系病证与脾胃系证候比重相当;脾胃系证候中虚证主要表现为脾阳虚证、脾气虚证、胃阴虚证、胃气虚证、胃阳虚证,脾胃虚弱证或脾胃虚寒证;实证主要表现为胃热证、胃火旺证、胃有瘀血证,脾胃湿热证。其中脾阳虚证、胃阴虚证及脾胃虚弱证是虚证中较为突出的单一证候;胃热证、胃火旺证、胃有瘀血证及脾胃湿热证是实证中较为突出的单一证候。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同时见有1—10个中医证候分型,其中同时存在4~8个证候的患者明显多于其他证候。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以复杂证候群的形式存在,除脾胃系证候外还兼有肝、心、肾等其他脏腑病证,且多存在3个或3个以上证候分型.  相似文献   

20.
蔡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6):1252-1253
祖国医学认为,脾胃是后天元气之根本,调理脾胃,既可治好脾胃病,更为重要的能治好各种脾胃以外的疾病,所以有“久病不愈,治脾以安五脏”的说法。通过5则病案的分析对此理论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