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依维莫司(RAD001)联合顺铂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GC7901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顺铂组(顺铂2.50 mg/L),RAD001低浓度组(RAD001 5.00nmol/L)、RAD001中浓度组(RAD001 10.00nmol/L)、RAD001高浓度组(RAD001 20.00nmol/L)及联合组(顺铂1.25mg/L+RAD001 5.00nmol/L),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GC7901细胞的凋亡率,采用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检测SGC7901细胞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结果 RAD001、顺铂作用SGC7901细胞48h后,对照组,顺铂组,RAD001低、中、高浓度组及联合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8.04±0.48)%、(18.94±0.75)%、(10.47±1.05)%、(13.93±2.45)%、(17.20±0.65)%及(23.18±1.05)%。除RAD001低浓度组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细胞凋亡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顺铂组、RAD001组及联合组SGC7901细胞Bcl-2蛋白表达下降,而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Bax比值降低(P<0.05),联合组改变最明显。结论 RAD001联合顺铂可通过上调Bax和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二氢青蒿素(DHA)联合顺铂(CDDP)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耐药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和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细胞株分为6组,即SGC7901对照组(0.1%二甲基亚砜100μl)、SGC7901 DHA组(25μmol/L DHA 100μl)、SGC7901 CDDP组(2.5μg/ml CDDP 100μl)、SGC7901 DHA+CDDP组(25μmol/L DHA和2.5μg/ml CDDP各100μl)、GES-1对照组(0.1%二甲基亚砜100μl)和GES-1 DHA组(25μmol/L DHA 100μl)。采用磺酰罗丹明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的抑制情况,以光密度(OD)值表示;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耐药因子多药耐药基因1(MDR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谷胱甘肽转移酶-π(GST-π)、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蛋白-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mRNA水平,以各目的基因片段密度值/内参照β-actin密度值表示;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上述耐药因子蛋白水平,以各目的蛋白条带吸光度值/内参照β-actin吸光度值表示。结果 SGC7901对照组、SGC7901 DHA组、SGC7901CDDP组、SGC7901 DHA+CDDP组OD值分别为(0.77±0.14)、(0.58±0.13)、(0.52±0.12)、(0.3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71,P<0.05);SGC7901 DHA组、SGC7901 CDDP组及SGC7901 DHA+CDDP组OD值与SGC7901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60、4.05和6.81,P<0.05)。GES-1对照组OD值为(0.79±0.13),GES-1 DHA组为(0.78±0.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4,P>0.05)。SGC7901对照组、SGC7901 DHA组、SGC7901 CDDP组、SGC7901 DHA+CDDP组各耐药因子mRNA和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GC7901 DHA组、SGC7901 CDDP组及SGC7901 DHA+CDDP组MDR1、MRP1、GST-π、Bcl-2mRNA和蛋白水平较SGC7901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opoⅡ和Bax mRNA和蛋白水平较SGC7901对照组升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GES-1对照组与GES-1 DHA组各耐药因子mRNA和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HA对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增强化疗药物CDDP对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并能通过不同途径特异性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耐药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川芎嗪(TMP)、班贞1号联合5-氟脲嘧啶(5-FU)对人胃癌SGC7901/ADR细胞Bcl-2、Bax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SGC-7901/ADR细胞为靶细胞,以不加药组为阴性对照组,分别以5-FU组、斑贞1号组、斑贞1号+5-FU组及班贞1号+5-FU+TMP(中西药联合)组为实验组,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SGC-7901/ADR细胞在不同药物作用下Bcl-2、Bax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5-FU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Bcl-2、BaxmRNA表达及Bcl-2/Bax比值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联合组BaxmRNA表达明显增高,Bcl-2mRNA表达及Bcl-2/Bax比值明显降低,与阴性对照组及其他实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可诱导人胃癌SGC7901/ADR细胞凋亡,从而逆转了SGC7901/ADR细胞的耐药性。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ax基因、下调Bcl-2基因表达,降低Bcl-2/Bax的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百里醌(TQ)联合5-氟尿嘧啶(5-Fu)诱导对胃癌HGC-27细胞发生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9月—2017年8月在武汉大学中心实验室进行实验,以TQ 50μmol/L(TQ组)、5-Fu 75μg/ml(5-Fu组)及TQ 50μmol/L+5-Fu 75μg/ml(联合组)刺激胃癌HGC-27细胞24 h后,CCK-8检测其对增殖的影响,Hoechst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分析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的表达。结果 CCK-8结果显示,百里醌可抑制胃癌HGC-27细胞的增殖,联合组对细胞的抑制率高于5-Fu组及TQ组(F=767.05,P<0.01)。Hoechst结果显示,联合组的凋亡率明显高于5-Fu组。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对照组的凋亡率为(2.26±0.17)%,TQ组、5-Fu组及联合组的凋亡率分别为(3.76±0.44)%、(6.24±0.19)%及(9.76±0.25)%,联合组的凋亡率高于TQ组和5-Fu组(F=449.58,P<0.01)。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联合组的促凋亡蛋白Bax表达量均较(TQ组或5-Fu组)升高(F=58.803,P<0.01),且抑凋亡蛋白Bcl-2较TQ组或5-Fu组降低(F=67.203,P<0.01)。结论百里醌联合5-氟尿嘧啶可抑制胃癌HGC-27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百里醌可增加胃癌HGC-27细胞对5-氟尿嘧啶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联合5-Fu对SGC-7901人胃癌细胞增殖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以SGC-7901人胃癌细胞为研究对象,运用不同浓度的塞来昔布联合5-Fu,采用MTT法测定塞来昔布及其与5-Fu联合对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处理后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Bcl-2、Bax的表达。结果塞来昔布联合5-Fu对胃癌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且联合用药及单药的抑制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学检测到凋亡峰,其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处理后的胃癌细胞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发现联合用药组有更显著的Bcl-2表达下降和Bax表达增强。结论塞来昔布与5-Fu联合对胃癌细胞有协同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变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新加良附方联合5-Fu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裸鼠移植瘤生长抑制作用及对肿瘤组织Bcl-2及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移植性人胃癌细胞(SGC-7901)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5-FU组及新加良附方高、中、低剂量组、联合给药组。连续给药10d。计算肿瘤抑制率,检测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联合给药组抑瘤率为70.07%,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5-Fu组和新加良附高剂量比较,联合给药组抑瘤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给药组上调肿瘤组织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5-Fu组和新加良附高剂量组比较,联合给药组Bax蛋白表达升高明显(P<0.05),Bcl-2蛋白表达下降明显(P<0.05)。结论联合给药组抑瘤率高于单独给药组,在下调Bcl-2、上调Bax表达方面优于单独给药组,显示两药协同作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OX-2)选择性抑制剂尼美舒利(NIM)与丝裂霉素-c(MMC-c)联合应用对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MTT比色法及集落形成实验研究NIM与MMC联合应用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技术及吖啶橙荧光染色观察NIM与MMC联合应用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细胞凋亡影响。结果MTT及集落形成实验结果显示:联合应用NIM与单用MMC比较,MMC对SGC7901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降低0.74μg/ml,集落形成相对率下降46.4%,均(P<0.01);AO染色及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结果基本一致,联合应用NIM,细胞凋亡率较两药单用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COX-2选择性抑制剂NIM与MMC联合应用对抑制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细胞增殖及诱导其凋亡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蚓激酶(LBK)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调控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SGC7901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和2、4、8 U·mL-1LBK组。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时间段(24、48和72 h)各组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SGC7901细胞体外迁移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SGC7901细胞凋亡率和不同细胞周期细胞百分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SGC7901细胞中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TT检测,与对照组比较,作用24、48和72h后不同剂量LBK组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P<0.01)。细胞划痕实验,与对照组比较,4和8 U·mL-1LBK组SGC7901细胞划痕距离明显增加(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与对照组比较,4和8 U·mL-1LBK组SGC7901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G1期和S期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1),G2期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8U·mL-1LBK组SGC7901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LBK可抑制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和迁移能力,且能够诱导细胞凋亡,其可能的机制是通过调节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京尼平(GP)对胃癌SGC 7901细胞的调控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点。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SGC 7901细胞,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5、10、和20 mg·L-1)GP组,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时间点(24、48和72 h)SGC 7901细胞体外增殖抑制率,应用Transwell小室细胞侵袭实验检测SGC 7901细胞体外侵袭能力,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GC 7901细胞中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TT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作用不同时间后不同浓度GP组SGC 7901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P<0.05);Transwell小室细胞侵袭实验,与对照组比较,作用72h后,10和20 mg·L-1GP组穿膜细胞数明显降低(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作用72 h后,20 mg·L-1GP组SGC 7901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GP能够抑制SGC 7901细胞的体外增殖和侵袭能力,且能够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节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抑制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的作用和可能的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将选择性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作用于胃癌细胞株SGC7901,MTY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STAT3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尼美舒利作用胃癌细胞株SGC7901后细胞增殖受到显著抑制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方式;细胞凋亡百分数增高(P<0.05);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GC7901细胞中磷酸化STAT3(P-STAT3)、CyclinDI、Bcl-2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尼美舒利可抑制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增殖,阻滞细胞周期的进展,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STAT3、CyclinDl、Bcl-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阿司匹林对胃癌细胞增殖及血管生成相关因子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抗血管生成的角度研究阿司匹林抗肿瘤作用的机理。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阿司匹林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阿司匹林对胃癌细胞COX-2、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①阿斯匹林对胃癌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F=402.062P<0.01),浓度的增加(F=50.141P<0.01),其抑制作用也增加。②当阿司匹林浓度为0 mmol/L、0.1 mmol/L、1.0 mmol/L、8.0 mmol/L时,COX-2蛋白质表达的A值分别为0.675±0.031、0.660±0.023、0.597±0.016、0.578±0.014,与0 mmol/L阿司匹林组相比,阿司匹林浓度为1.0 mmol/L8、.0 mmol/L组可明显抑制COX-2蛋白表达(P<0.05)。③阿司匹林浓度为0 mmol/L0、.1 mmol/L1、.0 mmol/L8、.0 mmol/L时,VEGF蛋白质表达的A值分别为0.480±0.014、0.457±0.027、0.407±0.032、0.363±0.029,与0 mmol/L阿司匹林组相比,阿司匹林浓度为1.0 mmol/L8、.0 mmol/L组可明显抑制VEGF蛋白表达(P<0.05)。结论:阿斯匹林对胃癌细胞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对COX-2和VEGF等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抑制起作用。  相似文献   

12.
S-腺苷蛋氨酸对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和BGC-823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o Y  Li JS  Guo MZ  Feng BS  Zhang JP  Chen XY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2):1559-1564
目的 观察S-腺苷蛋氨酸(SAM)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和BGC-823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凋亡和侵袭力的影响,及对这两种细胞中c-myc 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基因甲基化状态及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SAM对SGC-7901和BGC-823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不同浓度(0、2、4 mmol/L)的SAM处理SGC-7901和BGC-823细胞72 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和凋亡;Transwell法检测各组细胞侵袭力;分别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质印迹法和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c-myc和uPA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甲基化状态.结果 0.5~32 mmol/L SAM处理SGC-7901和BGC-823细胞24、48、72 h后,随SAM浓度增大和作用时间延长,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均P<0.05),生长抑制率也逐渐增大,72 h IC50分别为SGC-7901 5.40 mmol/L、BGC-823 4.01 mmol/L.经过不同浓度(0、2、4 mmol/L)SAM处理SGC-7901和BGC-823细胞72 h后,随SAM浓度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均逐渐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和P<0.01),细胞增殖指数明显低(分别P<0.05和P<0.01);与对照组凋亡率(0.33±0.09)比较,SGC-7901 2 mmol/L组(5.79±0.75)和4 mmol/L组(10.19±0.60)均高(均P<0.01);与对照组凋亡率(0.95±0.19)比较,BGC-823 2 mmol/L组(6.23±0.75)和4 mmol/L组(11.82±1.14)均高(均P<0.01).细胞侵袭力均受到明显抑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GC-7901 2、4 mmol/L组侵袭抑制率分别是51.07%和80.69%,BGC-823 2、4 mmol/L组侵袭抑制率分别是48.57%和84.10%.除了BGC-823细胞的2 mmol/L组c-myc 基因,其余各组细胞c-myc 基因和uPA基因的mRNA表达均明显减弱(分别P<0.05和P<0.01);c-myc基因和uPA基因均恢复甲基化状态.结论 SAM可促进SGC-7901和BGC-823胃癌细胞凋亡,抑制增殖,使细胞在G0/G1期受阻;使细胞侵袭力受到抑制;能够逆转胃癌细胞c-myc基因和uPA基因的低甲基化状态,调控c-myc基因和uPA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阿斯匹林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体外细胞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研究表明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对某些肿瘤具有抑制作用。本文采用噻唑蓝体外细胞毒试验(MTT),观察阿斯匹林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阿斯匹林对SGC-7901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与阿斯匹林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性(r分别为0.8873和0.8256,P值均小于0.001)。小剂量阿斯匹林联合5-Fu作用于SGC-7901,其生长抑制率有明显提高。结论:阿斯匹林具有抑制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生长的作用,与5-Fu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胃癌耐药细胞株耐药谱的体外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观察胃癌细胞与抗肿瘤药作用后对不同药物耐的耐受情况,方法:胃癌细胞系SGC7901在体外分别与长春新碱(VCR),5氟尿嘧啶(5-Fu),阿霉素(ADM)及氨甲喋呤(MTX)作用,获得SGC7901/VCR,SGC7901/ADM,SGC7901/5-Fu及SGC7901/MTX4个耐药细胞株。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观察它们对VCR,ADM,5-Fu,MTX,顺铂(CDDP)以及丝裂霉素C(MMC)的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微小RNA-21-5p(miRNA-21-5p)通过下调pdcd4基因表达调控胃癌耐药细胞系SGC-7901/DDP对顺铂敏感性机制的研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顺铂(0、1、2、4、8、16、32 μmol/L)对胃癌细胞系SGC7901及胃癌耐药细胞系SGC7901/DDP增殖抑制的影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GC7901/DDP细胞中瞬时转染miRNA-21-5p inhibitors后miRNA-21-5p相对表达量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转染组、无关序列转染组(NC组)及空白转染组(CON组)分别转染miRNA-21-5p inhibitors及无关序列后对靶基因pdcd4蛋白及mRNA表达量的影响。结果:MTT实验结果显示耐药细胞SGC7901/DDP相对于亲本细胞SGC7901对顺铂不敏感(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转染组miRNA-21-5p表达量均明显低于NC组和CON组(P<0.01),转染组pdcd4 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NC组和CON组(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示,转染组pdcd4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NC组和CON组(P<0.01)。结论:miRNA-21-5p表达水平的升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胃癌细胞增殖,并通过下调pdcd4的表达,降低胃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Lei T  Han S  Guo XY  Ding R  Li Y  Xie HH  Bai FH  Wu KC  Ding J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2):1570-1575
目的验证分化抑制因子1(Id-1)在环氧合酶2(COX-2)介导的胃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高表达COX-2和表达COX-2特异性siRNA的胃癌SGC7901细胞,通过Western印迹和逆转录PCR方法检测两种亚细胞系中Id1的表达,ELISA方法分析两种细胞上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差异。通过四唑盐比色(MTT)实验分析两种细胞亚系的上清对体外脐静脉内皮细胞(HU-LT)增殖的影响,并在SGC7901/COX-2中抑制Id1后观察培养上清中VEGF的变化以及对脐静脉内皮细胞(HU-LT)增殖的影响。裸鼠成瘤实验观察转染细胞的成瘤性及肿瘤新生微血管密度(MVD)。结果成功建立高表达COX-2以及表达特异性COX-2小干扰RNA(siRNA)的稳定克隆,并鉴定了不同克隆的转染效率。高表达COX-2的胃癌SGC7901细胞中Id1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增高,而转染COX-2-siRNA的SGC7901细胞中Id1的表达则均低于对照组。COX-2高表达的SGC7901/COX-2细胞上清中VEGF的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2060±42 vs 1248±28,P=0.000),而SGC7901/COX-2-siRNA细胞上清中VEGF的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1024±20,2033±27vsP=0.000)。在SGC7901/COX-2细胞条件培养基中,HU-LT细胞生长较对照组快;在SGC7901/COX-2-SiRNA细胞条件培养基中,HU-LT细胞生长较对照组缓。在SGC7901/COX-2中抑制Id1后,培养上清中VEGF的含量增加以及对HU-LT促进增殖的作用均被逆转。裸鼠成瘤试验显示抑制Id1后SGC/901/COX-2细胞成瘤性降低[(353±12)mg vs(1020±91)mg,P=0.038],MVD降低(8.8±1.6vs20±1.7,P=0.001)。结论COX-2可以上调SGC7901细胞中Id1的表达,并通过此途径影响内皮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因此在胃癌发生发展中Id1参与了COX-2所介导的促血管生成过程,有可能成为胃癌抗血管治疗的新靶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