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目的观察屈光不正儿童眼屈光状态变化的规律。方法选择3—10岁屈光不正儿童经常规检查,无眼部器质性病变或显斜者,用1%阿托品滴眼液进行睫状肌麻痹视网膜检影验光后,连续3年追踪观察。每年验光1次。结果3年来的主要表现为远视等效球镜值增加,球镜度减少,远视散光明显增多P〈0.01,近视度数逐年增加P〈0.01。结论屈光不正儿童,其屈光度及屈光是随年龄增长不断变化的,为了确保儿童斜视弱视的治疗,在对屈光不正儿童处方配镜时,要重视追踪管理,散光和屈光参差的不稳定性必须加以考虑,不能像成人那样多年使用一付眼镜。  相似文献   

3.
4.
屈光不正与弱视马进生为了了解屈光不正与弱视的关系,我们统计了自1986年9月~1988年2月门诊12岁以下儿童验光的资料。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从1986年9月~1988年2月共搜集了346人,679只眼之屈光不正患者。其中弱视119人...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对各种类型屈光不正的矫治效果。方法 使用Keratom-F/Schwind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对3221只不同类型的屈光不正眼行角膜光学屈光切削术或角膜原位磨镶术。随访8个月到3年。比较术前术后裸高力变化程度和观察手术并发症种类及发生率。结果 全部3221只眼术后裸眼视力达到术前矫治最佳视力为76%,小于50%最佳矫正视力仅占0.4%。近视组术后裸眼视力达到术前最佳视力为77%,远视组30cm近视力为88.2%,散光组为53.8%。并发症总发生率0.34%,包括角膜雾浊、各种角膜瓣并发症、眼底出血、视网膜脱离。结论 准分子激光手术有效提高屈光不正眼的裸眼视力。绝大多数近视,远视,散光的患者经治疗后可以达到无需眼镜正常生活和工作的目的。准分子激光手术并发症少,是一种低风险屈光矫治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屈光不正的发病规律及矫正视力效果.方法:对1 690例3 277眼屈光不正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视多于远视,单纯近视多于单纯近视散光及复性近视散光;单纯远视散光及复性远视散光多于单纯远视;混合散光较少.本组病例大部分是学生,占患病人数的79.47%.屈光度<=3.00的,84.21%可矫正视力达到5.0.结论:近视多于远视,学生患病占大部份;屈光不正度数越低,矫正视力越好.  相似文献   

7.
屈光不正为眼科的常见病,为分析屈光不正类型、屈光不正度数与年龄的关系,及屈光不正类型与弱视的关系,以期保护儿  相似文献   

8.
这篇介绍将讨论,用激光器为角膜整型以矫正眼屈光不正的发展情况。讨论的中心将包括目前激光角膜外科手术临床试验结果的理论背景以及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对此方法作出如何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屈光不正562例验光配镜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地验光配镜对屈光不正的矫正视力非常重要。2004年,我们为屈光不正562例进行了验光配镜。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PRK,LASLK,LASEK)是屈光不正治疗的一场革命。自从1983年PRK开始临床应用以来,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的普及和发展。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从设备到技术经历了一个发展、完善和成熟的过程。准分子激光仪从初期的大光斑切削、多区切削,到目前的“飞点扫描”切削技术;板层角膜刀从手动发展到自动型;近年来,随着波前技术(Wavefront Technology)和非球面切削技术的应用,使得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2.
飞行与角膜屈光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脑普及应用和电视节目的连续播放,人们用眼负荷日益加重,加上飞机机载设备,尤其是终端显示器、液晶仪表的广泛应用,飞行员迟发性近视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这些飞行员年龄多在30~40岁,正是飞行技术与飞行经验非常成熟的时期。我们对该类人群接受角膜屈光手术后的视觉质量变化及对飞行环境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现综述如下。1飞行中传统矫正视力方法1.1框架眼镜在国外,飞行矫正眼镜一直是飞行人员矫正屈光不正的主要方式。眼镜能够矫正球镜和散光,但容易出现移位、变脏、刮坏或破碎,在紧急情况下,还能变雾或被水珠覆盖,使视力下降。在军事飞行中,飞行员受到高G加速度影响,眼镜对面部的压力会产生疼痛和不适感。而且框架眼镜会使物像缩小,但佩戴接触镜和接受角膜屈光手术就不会产生这种变化。1.2角膜接触镜接触镜跟随眼球运动不会发生周边物象的扭曲,在视网膜的成像比框架眼镜更真实。它的主要困难是在座舱内的干燥环境下使泪液质量降低,发生干眼症,导致视疲劳,出现前部头痛症状,影响视觉质量。许多接触镜要求佩戴不超过12~14h,睡眠时不适合佩戴。但有些飞行员须长时间飞行超过12h,使氧气无法充分到达角膜,角膜营养供应产生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3.
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是近几年眼科领域的研究热点.笔者对准分子激光治疗屈光不正的原理、发展、过程、效果及进展作简要概括,并对准分子激光在治疗屈光不正方面的应用做相应展望.  相似文献   

14.
鉴于美国空军飞行人员屈光不正的高发生率及戴镜飞行的安全隐患,经过大量前期实验研究与评估,美国空军批准应用角膜屈光手术(corneal refractive surgery,CRS)改善现役飞行员视力状况。从2000年8月批准在航空和特种作业人员中实行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 K)项目[1],2001年项目全面展开[2]。从2006年开始对部分机种飞行人员获准实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2007年后对所有飞行人员实行LASIK特许[3]。  相似文献   

15.
飞行员视功能直接影响飞行安全.屈光不正是民航飞行员常见的眼病.笔者回顾分析民航飞行员屈光不正的患病特点,探讨航空医学鉴定方法.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民用航空体检合格证管理系统中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申请体检合格证的民航飞行员26 018名,年龄16~73岁,男性25 857名,女性161名.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26岁,汉族,白银市人。主因间断性双眼视物模糊、胀满不适两年余。于7年前开始自觉双眼胀痛,视物不清,在外院以“近视”配镜治疗,未做其他处理,遇到天阴时双眼胀满不适加重,晴天好转,曾多次配镜治疗效果不佳。于19981027日来我院眼科就诊,检查:双眼视力,43—45OD→49;双眼压;100/2=7.88kPa(59.10mmHg)球结膜充血( ),角膜透明,右眼角膜14mm×13mm,左眼角膜13mm×12mm大小,瞳孔椭圆形散大5mm,对光发射迟钝,房角略窄,虹膜隆起,纹理清楚,晶体、玻璃体透明,眼底视乳头C/D≤0.3,但视乳头明显大于正常人,中心凹反光灵…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均有对正常人群屈光状态的调查研究,但因选择对象、方法不同,结果存在差别,可比性不强,不适于招飞使用。笔者针对招飞对象及方法进行调查统计,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参加空军飞行员选拔的湖南、湖北两省20个县市的应届高中毕业男生,年龄16~19岁,入  相似文献   

18.
飞行人员屈光不正的鉴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对飞行人员大体检中发现43例屈光不正,很难做出规范的鉴定,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1999年3月至2005年8月间在我院疗养的飞行人员大体检中发现的屈光不正者43人,其中驾驶员19例34眼(歼击机驾驶员6例11眼,  相似文献   

19.
一个世纪以来,多种治疗屈光不正的手术效果均不十分理想。准分子激光(excimerlaser)的出现,因其准确性高而负作用小,目前认为该项治疗在设备和技术等方面已日趋成熟,在角膜屈光手术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有关文献,对其应用状况作一介绍。1 准分子激光的生物学特性1975年Velazco和Setser发现某些稀有气体和卤素结合会产生一个不稳定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在衰变为基态分子过程中,释放出带有较高能量的紫外光子(激光)。1976年,Hoffman利用线性加速器获得高压电子束轰击氟化氩(A…  相似文献   

20.
歼击机飞行人员屈光不正构成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歼击机飞行员和飞行人员在不同年代因屈光不正住院的屈光分布及患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159例因屈光不正住院的飞行人员和66例歼击机飞行员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对各种屈光类型不同年代的构成进行比较.结果 1963~2007年飞行人员近视类屈光不正患病眼数各年代分别为7、18、23、29、39,分别占同年代屈光不正数的11.87%、26.87%、36.51%、63.04%、81.25%,趋势X2值为68.16(P<0.01);远视类屈光不正分别为40、40、34、10、3眼,分别占同年代屈光不正的67.8%、59.7%、53.97%、21.74%、6.25%,趋势X2值为59.49(P<0.01).歼击机飞行员近视类屈光不正不同年代患病眼数分别为2,7、17、8、14眼,分别占同年代屈光不正的13.33%、23.33%、42.5%、40%、63.6%,趋势X2值为13.75(P<0.01),呈增加趋势.结论 随着年代的推移,远视类屈光不正的发病呈下降趋势,近视类屈光不正则呈增加趋势.飞行人员迟发性近视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