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胸壁神经鞘瘤的CT、超声表现和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胸壁神经鞘瘤的CT、超声表现及其与病理组织学间的关系,提高对胸壁神经鞘瘤影像表现的认识.资料与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壁神经鞘瘤11例,回顾性分析其CT、超声表现和病理表现之间的对照关系.结果 10例良性神经鞘瘤,1例恶性神经鞘瘤,均为单发.CT和超声显示病灶位于胸神经走行分布区.良性病变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实性或囊实性肿块,呈中低密度或回声区.恶性病变边缘不规整,累及周围组织.肿瘤密度或回声是否均匀取决于瘤内Antoni B型组织的分布以及囊变、骨化或出血和血栓形成等变化.肿瘤强化表现多样,强化幅度一般为20~35 HU,主要由肿瘤内Antoni A型和Antoni B型组织比例决定;无强化或低强化取决于肿瘤囊变出血、胶原沉积、纤维化或钙化和Antoni B型组织分布.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肿瘤多无显著血流信号.结论 了解胸壁神经鞘瘤的病理学特征与CT和超声影像表现的相关性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不典型神经鞘瘤及神经纤维瘤CT、MRI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不典型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的CT和MRI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不典型神经鞘瘤及神经纤维瘤CT和MRI资料. 结果神经鞘瘤18例、神经纤维瘤12例.少见部位、肿瘤巨大、完全囊变、厚壁囊变、瘤周明显水肿及多发小结节影融合为其主要不典型表现.30例中有20例患者术前误诊(66.7%). 结论不典型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定性诊断较困难,加强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综合分析,有助于提高诊断符合率,MRI在定性诊断方面优于CT.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盆腔良性神经鞘肿瘤的MRI、CT特点,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盆腔神经鞘肿瘤(神经鞘瘤11例,神经纤维瘤5例)的MRI、CT表现,并与术中及病理所见对照。结果:①所有16例盆腔良性神经鞘肿瘤均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整;肿瘤平均直径8.2cm。12例位于骶前,其中2例伸入骶孔导致其扩大及周围骨质硬化(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各1例)。病变对周围脏器以推移改变为主,无明显外侵。大部分肿瘤密度或信号不均匀(11/16),但中央大片囊变更多见于神经鞘瘤(8/11vs.0/5)。增强扫描神经鞘瘤多呈环状强化(7/11),而神经纤维瘤多为不规则强化(4/5)。②术中发现大部分病灶包膜光整,易分离(9例),所有病灶均完整切除。③肿瘤剖面见不同程度的囊变,神经鞘瘤囊变范围相对较大。结论:典型的盆腔神经鞘瘤与神经纤维瘤表现为位于骶前较大的、圆形、边界光整的不均质肿块;可引起骶骨的吸收硬化,但不会侵犯邻近脏器;中央大片囊变或环状强化提示神经鞘瘤可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报告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非颅神经主干的神经鞘瘤,并结合文献讨论其组织发生及CT、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颅内非颅神经的神经鞘瘤,复习其病理特点,分析其起源与CT、MRI表现。结果 CT平扫肿瘤多为低等混杂密度,瘤内多有坏死、囊变区,甚至以大的囊性变为主要特征;MR平扫肿瘤T1WI以低和稍低信号,T2WI为不均匀高信号;CT及MR增强扫描实质部分及囊壁呈中等程度强化。病理的苏木精和伊红染色有2种组织学形态,即Antoni A型和Antoni B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100蛋白强阳性。结论 颅内非颅神经主干的神经鞘瘤影像学表现与颅神经鞘瘤相似,但有更高的囊变率,若在非颅神经位置出现类似颅神经鞘瘤的影像学征象时,应想到此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实质神经鞘瘤的MRI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实质神经鞘瘤患者的MRI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 5例肿瘤均位于幕上,额叶及顶叶各2例,颞叶1例;4例呈囊性伴壁结节,另1例以实质性为主;MRI增强扫描壁结节或实质部分明显强化;5例均伴有瘤周水肿.结论 脑实质神经鞘瘤好发于青少年,幕上脑表浅部位多见,伴囊变和瘤周水肿是其较特征性的MRI表现,最终诊断依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6.
周围神经鞘瘤MR表现和病理联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鞘瘤和病理联系。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了10例良性周围性神经鞘瘤的MR表现,手术和病理对照。结果:绝大多数神经鞘瘤T1WI中等、或低、中等混合信号,1例是低、稍高混合信号。所有肿瘤T2WI都呈高、或高、低混合信号,2例信号均匀。增强后,神经鞘瘤的强化可以均匀或不均匀。病理上,神经鞘瘤MR上不均匀信号区,可以代表出血、囊变、胶原沉积、纤维化、或钙化。结论:良性周围性神经鞘瘤边缘是规则的。T2WI上神经鞘瘤的高信号是由于肿瘤内水分增加。MR上肿瘤内不均匀信号强度与病理相关的  相似文献   

7.
神经鞘瘤又称施万细胞瘤,为常见的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绝大多数为良性肿瘤,但存在恶变可能。临床表现可因瘤体大小及生长位置不同而不同,常通过相关影像学检查发现。本文报道1例巨大神经鞘瘤手术切除病例,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神经鞘瘤的病理特点、影像学特点、临床诊治方法等作一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典型神经鞘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44例经病理学诊断的不典型神经鞘瘤的CT和MRI表现。结果 CT表现为类圆形或分叶状低密度或等低混杂密度灶,绝大多数(38/40)边界清楚,其中实性肿瘤17例,囊实性病灶19例,单纯囊性病灶4例。CT增强扫描肿瘤实质呈渐进性不均匀强化。囊性病灶内存在强化程度不一的结节灶可能是囊实性神经鞘瘤较为特征性的表现。实性病灶呈"同心圆样"强化可能是实性神经鞘瘤比较有价值的征象。MRI上肿瘤实质部分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囊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病灶周围可见水肿信号;"靶征"是特征性的MRI表现。结论 不典型神经鞘瘤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熟悉其影像学特点对诊断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椎管神经鞘瘤的MR表现及分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研究椎管神经鞘瘤的MR表现及分型。方法:对比60 例(66个肿瘤)椎管神经鞘瘤的MR表现与病理改变。结果: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 信号高于脊髓、增强为均匀强化31 个肿瘤,病理证实为实质性肿瘤;T1 、T2WI整个信号强度与CSF相似、增强为环状强化13个肿瘤,病理为囊性肿瘤;T1、T2 信号强度不均匀、增强呈环状和肿块状强化21个肿瘤,病理为囊、实性肿瘤。结论:椎管神经鞘瘤的MR表现分为3型能客观地反映其病理特征,更有助于与很少囊变、多数表现为与脊髓呈等信号的脊膜瘤鉴别  相似文献   

10.
作者分析了14例患者的17个良性周围神经鞘瘤的MR表现。其中1例为多发神经鞘瘤。年龄23~71岁。使用1.5T超导系统,T_1(TR300~500ms,TE20ms)和T_2(TR2000~2500ms,TE20ms)加权序列,通过TEs计算T_2弛豫时间。根据病变边缘的信号强弱判断有无包膜。病理组织学证实17个病变中,10个为神经鞘瘤;7个为神经纤维瘤;16个肿瘤是完全实性的;1例神经鞘瘤中心区有一个大的囊变;16个肿瘤于T_2加权象上表现为明显的高信号,T_2弛豫时间大于95ms,只有1例神经鞘瘤表现与脂肪几乎等信号强度。T_1加权象16个病变表现与肌肉相等的信号强度,1例囊性神经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