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电解可脱弹簧圈(GDC)是近年来治疗颅内囊状动脉瘤的理想材料。1999年12月~2003年1月,我院神经外科应用 GDC 栓塞治疗112例颅内动脉瘤,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12例,男48例,女64例,年龄31~71岁,平均年龄54岁。均以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脑血管造影证实真性动脉瘤69个,真假混合性动脉瘤47个,其中4例有2个动脉瘤,2例合并动静脉瘘。位置分布有后交通动脉瘤38个,前交通动脉瘤29个,颈内动脉瘤20个,大脑中动脉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 (guglielmidetachablecoil,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颅内动脉瘤共 11例 ,其中男 5例 ,女 6例 ,年龄 2 3~ 6 5岁。颈内动脉瘤 4例 ,后交通支动脉瘤 4例 ,前交通支动脉瘤 3例 ,动脉瘤直径最小为 4mm ,最大为 2 3mm ,所有患者均采用GDC材料进行栓塞。结果  10 0 %栓塞 7例 ,90 %~ 99%栓塞 3例 ,70 %~ 90 %栓塞 1例 ,术后随访 1~ 12个月 ,无一例再出血。结论 血管内栓塞治疗动脉瘤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使用GDC栓塞材料操作方便、手术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 (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已成为开颅直接夹闭手术之外的另一有效治疗手段。我科于 1999- 0 1~ 2 0 0 2 - 0 2应用 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16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0例 ,女 6例。年龄 2 4~ 6 4岁 ,平均 4 4岁。所有患者均行头颅 CT或 MRI检查 ,证实有蛛网膜下腔出血 ,其中 13例为第一次出血 ,3例曾有过蛛网膜下腔出血史。治疗时间 :发病 3d以内治疗 12例 ,发病后 4~ 15 d治疗 4例。按 Hunt及Hess分级 : 级 5例 , 级 8例 , 级 3例。脑血管造影 :发现动脉瘤部位 :后交通动脉瘤 7例 ,大脑中动脉瘤 2…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GDC)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并总结GDC的操作要点。[方法] DSA检查63例,发现颅内动脉瘤共66个,其中前交通动脉瘤19个,后交通动脉瘤23个,大脑中动脉动脉瘤11个,大脑前动脉动脉瘤6个,其他部位动脉瘤7个。随后用GDC进行栓塞治疗。[结果] 63例(66个)颅内动脉瘤栓塞成功,其中完全致密栓塞(瘤颈完全封闭)18例,部分栓塞(瘤体、瘤颈可见残余)45例。并发动脉瘤破裂6例,治疗后痊愈。并发脑血管痉挛2例,治疗后1例遗留轻偏瘫。术后1年内随访22例23个动脉瘤,无明显变化17个,发生动脉瘤缩小2个,残余瘤体、瘤颈扩大4个。[结论] 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术者的操作技术及对并发症的正确处理是影响手术成败的重要因素,对部分栓塞者有必要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DSA血管三维重建和路径图技术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利用三维重建和路径图技术对4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介入栓塞治疗的过程和效果。结果:43例病例中,栓塞颅内动脉瘤45个。其中动脉瘤单发41例,多发2例。按动脉瘤发生部位分后交通动脉瘤19个,前交通动脉瘤15个,颈内动脉瘤4个,眼动脉动脉瘤2个,大脑中动脉2个,大脑后动脉2个,基底动脉瘤1个。本组45个有39个为完全闭塞,有6个为大部分闭塞。无死亡及永久并发症发生。结论:DSA三维重建和路径图技术在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1991年 ,Guglielmi发明电解可脱性弹簧圈 (gugliulmidetachablecoils,GDC)栓塞颅内动脉瘤后[1 ] ,其栓塞技术日趋完善。现已达到与外科手术夹闭动脉瘤颈一样的临床效果 ,在治疗后循环动脉瘤时 ,更能显示出其优越性[2 ] 。我院1 997年至今 ,用GDC经血管内栓塞治疗 5 2例 5 5个颅内动脉瘤。其中 ,绝大部分病历为急诊治疗 ,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我科于 1 997年以来收治颅内破裂动脉瘤破裂患者 5 2例 ,其中 ,男 2 2例 ,女 30例 ;年龄 2 9~ 73岁 ,平均年龄 4 2岁。均有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其中 3例有两个动脉瘤 ,绝大…  相似文献   

7.
现代介入神经放射学的发展 ,使绝大多数的颅内动脉瘤都能经血管内途径栓塞治愈 ,从而免除了开颅手术[1] 。自 2 0 0 1年 4月至今 ,我科采用电解可脱式铂金弹簧圈 ( guglielmidetachablecoil,GDC)栓塞治疗了 8例颅内动脉瘤 ,均取得满意疗效 ,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8例患者中 ,男 3例 ,女 5例 ,年龄 3 0~ 5 6岁 ,平均年龄 46.5岁。其中后交通动脉瘤 4例 ,前交通动脉瘤 3例 ,颈内动脉虹吸部动脉瘤 1例。所有病例均以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起病 (经脑CT检查证实 ) ,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检查确诊为颅内…  相似文献   

8.
动脉瘤GDC栓塞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1999- 10~2 0 0 3- 0 2共收治颅内动脉瘤2 9例,电解可脱式微弹簧圈(GDC)栓塞均获得了成功,体会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男12例,女17例,年龄4 5~81岁,平均5 2 .2岁,均以不同程度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起病,按Hunt- Hess分级, 级5例, 级11例, 级9例, 级3例, 级1例。DSA血管造影发现前交通动脉瘤9例,后交通动脉瘤11例,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4例,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2例,大脑后动脉瘤1例,多发动脉瘤2例。1.2 方法 术前镇静控制血压、降颅压未进行腰穿,尼莫地平静点控制血管痉挛,术中均给予全麻,以使术者能从…  相似文献   

9.
何泽清  汪明全  向红 《华西医学》2003,18(2):213-214
目的:总结电解式可脱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方法: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者,经CT和DSA检查,发现前交通动脉瘤3个,后交通动脉瘤4个,均采用介入的方法行GDC栓塞治疗。结果:7例动脉瘤均栓塞成功。完全栓塞6例,大部分栓塞1例。术后2周痊愈出院,临床症状消失。结论: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安全、疗效可靠。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脑破裂动脉瘤早期电解可脱弹簧圈的栓塞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总结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用电解可脱弹簧圈 (GDC)栓塞治疗经验。方法  4 7例破裂早期的颅内动脉瘤采用经股或颈动脉Seldinger s技术 ,全部用GDCl0系统和弹簧圈进行动脉瘤囊内栓塞。动脉瘤位置 :前循环动脉瘤 4 5个、后循环动脉瘤 4个。其中 2例为多发动脉瘤。动脉瘤体积均属小型 (<10mm)。结果 动脉瘤腔闭塞 10 0 %的 18个、闭塞 95 %的 2 0个 ,90 % 11个。死亡 2例 ,占 4 3%。 1例栓塞术后 36h再出血 ,行再次开颅动脉瘤夹闭术。重残 1例、轻残 2例 ,其余均恢复正常。随访 0 5~ 2年无再出血。结论 GDC动脉瘤囊内栓塞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赵林  李林芳  张楠  刘增品  王铁刚  周存河 《临床荟萃》2011,26(19):1660-1662
目的探讨颅内微小动脉瘤的介入处理原则。方法分析我院39例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的血管内栓塞结果。31例是出血的责任动脉瘤,8例为未破裂动脉瘤。其中颈内动脉2例,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4例,大脑中动脉M1分叉处动脉瘤2例,前交通动脉16个,后交通动脉11个,大脑前动脉A1段动脉瘤3例,小脑后上动脉起始部动脉瘤1例。动脉瘤直径1.8~3.0mm,平均直径2.5mm,窄颈动脉瘤33个,宽颈6个。结果 39例患者中35例成功行血管内栓塞,2例单纯支架植入,2例未破裂动脉瘤未能栓塞。无死亡病例。结论颅内微小动脉瘤的介入栓塞较困难,应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2.
本院1998年9月~2005年12月间,16例颅内动脉瘤施行弹簧圈栓塞术中破裂,现将其手术配合及术后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6例中,男7例,女9例,年龄43~78岁,平均52.6岁。Hunt和Hess分级:0级4例,Ⅰ级5例,Ⅱ4例,Ⅲ~Ⅳ3例。其中7例有高血压病史。动脉瘤位于颈内动脉3例,后交通7例,前交通3例,大脑中动脉2例,小脑后下动脉1例。  相似文献   

13.
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颅内动脉瘤特别是颅内巨大动脉瘤 ,在以往被认为不治或难治之症 ,并且 ,瘤体的破裂及死亡率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的[1] 。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行动脉内栓塞 ,可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及手术的安全性 ,但是 ,栓塞后出现的各种并发症 ,也是不可忽视的。我院从 1999年 10月~ 2 0 0 1年 10月经股动脉插管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 4 6例 ,栓塞材料采用电解可脱式弹簧圈 (GDC) ,术后通过密切的病情观察及相关的处理 ,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 6例 ,男 2 8例 ,女 18例 ;年龄 35~ 74岁 ,平均年龄4 8岁 ;头颅CT -Fishe…  相似文献   

14.
袁继美 《护理研究》2007,21(17):1556-1557
近年来,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的运用,使介入治疗成为动脉瘤的一项可靠治疗手段[1],也是目前治疗颅内动脉瘤最新的一项微创技术,对病人损伤小,痛苦少,容易被接受。我院2005年6月—2006年6月采用GDC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10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36岁~72岁。10例均以剧烈头痛为主要表现,并伴有恶心、呕吐。其中4例有高血压病史,2例伴有短暂性意识障碍,1例因动脉瘤压迫视神经及动眼神经出现偏盲,眼睑下垂。影像学检…  相似文献   

15.
2002年4月~2005年3月,我院行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22例,术后出现并发症6例,经及时处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2例,男15例,女7例,28~69岁,平均48岁。前交通动脉瘤8例,后交通动脉瘤10例,椎动脉瘤4例。临床表现:2例为动眼神经麻痹,其余均为突发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轻偏瘫,CT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为颅内动脉瘤。4例行急症栓塞,其余均择期行动脉瘤栓塞术,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6例,其中脑血管痉挛3例,穿刺部位血肿2例,碘过敏反应1例。2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2.1动脉瘤破裂动脉瘤破裂…  相似文献   

16.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孟蕾蕾 《护理研究》2001,15(6):345-345
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大部分可出现中度或重度脑血管痉挛 ,造成延迟性脑缺血 ,为动脉瘤破裂后致残的主要原因。临床常应用钙离子通道阻断剂 ,如尼莫地平、低分子右旋糖酐降低血液粘稠度、扩充血容量和升高血压治疗 ,简称“3H”疗法。我科2 0 0 1年 2月— 2 0 0 1年 6月对 2 4例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病人进行了动脉瘤栓塞或夹闭术 ,术后进行“3H”治疗 ,并入监护室监护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2 4例病人中男 9例 ,女 15例 ,年龄 12岁~ 72岁。动脉瘤位于颈内动脉 9例 ,位于前交通动脉 6例 ,位于后交通动脉 4例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经验和体会。方法: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监视下,经股动脉,采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治疗135例颅内动脉瘤。结果:栓塞达100%126例(93%);栓塞达90%以上8例(6%);栓塞达90%以下l例(0.7%)。全组手术死亡4例(3%);术中出血4例,载瘤动脉痉挛3例,脑梗塞1例,GDC外逸1例。本组有15例栓塞后6~17个月进行造影随访,均无变化。结论:GDC栓塞颅内动脉瘤具有微创、安全、可靠、有效、适应证广的优点,经验丰富的操作医师可将并发症降到最低点。  相似文献   

18.
颅内动脉瘤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的主要原因 ,而前循环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 90 % ,我科自 1996 - 0 3~ 2 0 0 2 -0 5收治 30例前循环动脉瘤 ,均予以手术治疗 ,效果满意 ,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男 2 1例 ,女 9例 ,年龄 4 2~ 6 8岁 ,平均 5 3岁。动脉瘤类型 :小型 (直径 <1.2 cm) 16例 ,中等大小 (直径 1.2~2 .5 cm) 14例。动脉瘤分布 :前交通动脉瘤 5例 ,占 17% (5 / 30 ) ;后交通动脉瘤 2 3例 ,占 77% (2 3/ 30 ) ;脉络膜前动脉瘤 2例 ,占7% (2 / 30 ) ,其中系双侧后交通动脉瘤 1例 ,同侧后交通及脉络膜前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型和巨大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方法的选择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对16例经DSA确诊为大型和巨大型颅内动脉瘤进行了经皮穿刺血管内治疗,其中椎动脉瘤2例,基底动脉瘤4例,后交通动脉瘤1例,眼动脉瘤2例,颈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7例,分别采用了球囊,游离弹簧圈,MDS-N(机械解脱弹簧圈),GDC水解弹簧圈,Neuroform支架辅助水解弹簧圈栓塞技术.[结果]游离弹簧圈致密填塞6例,6例95%以上填塞,2例获90%填塞.2例行球囊载瘤动脉栓塞术.支架结合GDC或水解弹簧圈致密填塞4例,另4例应用水解弹簧圈有2例获致密填塞,2例获95%栓塞.除1例因术中游离弹簧圈脱入大脑中动脉术后出现轻偏瘫,其余病例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8例随访2个月至3年,无再出血或症状加重.[结论]大型和巨大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20.
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18例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应用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18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有1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男11例,女7例,35~66岁.临床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等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经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确诊动脉瘤部位:后交通动脉瘤9例,前交通动脉瘤5例,大脑中动脉瘤4例.均择期手术,采用电解可脱式铂金微弹簧圈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