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创伤弧菌脓毒症大鼠肺组织Toll样受体4(TLR4)mRNA表达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11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血必净干预组,后两组再分为染菌后1、6、12、24、48 h亚组,每组10只大鼠.于大鼠左后肢皮下注射创伤弧菌悬液制备创伤弧菌脓毒症模型;血必净组于染菌后0.5 h腹腔注射血必净注射液4 ml/kg.各时间点处死大鼠取肺组织,检测肺组织湿/干重比值(W/D比值)、TLR4 mRNA表达、NF-κB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肺组织W/D比值于染菌后6、12、24、48 h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血必净组24 h、48 h较模型组明显减小(均P<0.05).模型组大鼠肺组织TLR4 mRNA表达在染菌后6、12、24 h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血必净组6 h较模型组明显减少(均P<0.05).模型组大鼠肺组织NF-κB活性在染菌后1、6、12 h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血必净组1 h、6 h较模型组明显降低,24 h、48 h较模型组明显升高(均P<0.05).模型组大鼠肺组织TNF-α于染菌后1、6、12、24 h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血必净组12 h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 TLR4-NF-κB通路参与了创伤弧菌脓毒症肺损伤的早期病理生理过程;血必净注射液能抑制TLR4-NF-κB活化,减轻创伤弧菌脓毒症大鼠肺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血浆及肾组织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iNOS)水平的影响,探讨血必净注射液的肾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动物模型.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假手术组(n=8)、模型组(n=12)、血必净组(n=12).术后6 h留取标本,采用生化法测定血浆和肾组织NO含量及iNOS活性,光镜下观察肾脏形态学变化,透射电镜下观察肾脏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模型组血浆和肾组织NO含量[血浆:(94.00±15.18)μmol/L,肾:(0.50±0.07)μmol/g]及iNOS活性[血浆:(6.19±0.82)U/ml,肾:(0.20±0.02)U/mg]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浆NO:(52.52±13.61)μmol/L,iNOS(3.69±0.89)U/ml;肾NO:(0.32±0.07)μmol/g,iNOS:(0.16±0.01)U/mg]和假手术组[血浆NO:(51.49±19.00)μmol/L,iNOS:(3.26±1.00)U/ml;肾NO:(0.35±0.04)μmol/g,iNOS:(0.16±0.02)U/mg,P均<0.01];血必净组血浆和肾组织NO含量[血浆:(77.16±14.49)μmol/L,肾:(0.43±0.03)μmol/g]及iNOS活性[血浆:(4.48±0.93)U/ml,肾:(0.18±0.02)U/mg]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正常对照组与假手术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假手术组肾小球、肾小管结构基本正常;模型组肾脏损伤明显;血必净组肾脏损伤较模型组显著减轻.结论 NO和iNOS在脓毒症大鼠肾损伤发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血必净注射液干预治疗可使血浆及肾组织中NO含量和iNOS活性下降,并可使肾脏损伤减轻,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其靶基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 104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血必净治疗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血必净组于CLP后2、12、24、36、48、60 h经阴茎背静脉注射血必净注射液4 ml/kg,其余各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CLP后6、12、24、72 h分别活杀大鼠取肝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肝组织HIF-1α和iNOS的蛋白表达,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IF-1α和iNOS的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LP后6 h HIF-1α和iNOS蛋白表达均迅速升高,其中HIF-1α蛋白表达24 h升高幅度最明显,iNOS蛋白表达12 h达高峰,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但至72 h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必净治疗组HIF-1α、iNOS 蛋白表达受到明显抑制,CLP后12、24、72 h HIF-1α、iNOS蛋白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模型组CLP后6 h HIF-1α、iNOS mRNA表达开始升高,12 h均达高峰,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但至72 h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血必净注射液能显著抑制肝组织HIF-1α、iNOS mRNA表达升高,CLP后6、12、24、72 h肝组织HIF-1α、iNOS mRNA表达均明显下调,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能抑制脓毒症大鼠HIF-1α及其靶基因iNOS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创伤弧菌脓毒症大鼠肺组织核因子-κB(NF-κB)p65基因及蛋白表达,并探讨血必净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 SD大鼠11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n=10)、创伤弧菌脓毒症组(B组,n=50,采用大鼠左下肢皮下注射创伤弧菌悬液制作大鼠创伤弧菌脓毒症模型)和血必净治疗干预组(C组,n=50,感染后半小时腹腔注射血必净4 mL/kg).B、C组于染菌后1、6、12、24、48 h活杀(各时间点n=10),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 法、Western blot法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大鼠肺组织NF-κB p65的基因与蛋白表达及IL-10的含量,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与A组比较,B组大鼠肺组织创伤弧菌感染后6、12 h NF-κB p65 mRNA表达量与6、12、24和48 h肺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增高 (P<0.05);与B组相同时间点比较,C组6 h肺组织NF-κB p65 mRNA表达量与12、24及48 h肺组织NF-κB p65 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 与A组比较,B组创伤弧菌菌感染12、24和48 h IL-10的含量明显增加(P<0.05),与B组相同时间点比较,C组24 h(52.444±9.605)肺组织IL-10的含量明显增高(P<0.05);感染后48 h,大鼠肺内血管明显充血,间质水肿并伴炎性浸润,肺泡腔塌陷,血必净干预后,肺组织损伤有所减轻.结论 NF-κB参与了创伤弧菌脓毒症肺损伤过程;血必净能抑制NF-κB p65的表达,从而起到保护创伤弧菌脓毒症大鼠肺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家兔肝、肺、心、肾匀浆氧自由基、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变化,探讨ARF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机制。方法 60只家兔随机均分为4组(n=15)。ARF模型Ⅰ组皮下注射质量分数为1%的HgCl2(1.3 ml/kg);ARF模型Ⅱ组肌肉注射体积分数为50%的甘油(10 ml/kg);以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代替HgCl2和甘油作为对照Ⅰ和Ⅱ组。24 h后,自动物颈总动脉放血备检,并选择固定位置,取肝、肺、心、肾组织制备体积分数为10%的匀浆。经Aeroset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尿素氮、肌酐,检测各脏器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NO含量及NOS、诱导型NOS(iNOS)活性。结果 与相应对照组比较,ARF模型Ⅰ、Ⅱ组心肌组织匀浆SOD活性下降、MDA含量升高(P均<0.05),ARF模型Ⅰ、Ⅱ组心肌组织匀浆NO含量升高,NOS及iNOS活性增强(P<0.05或P<0.01);肝、肺组织匀浆的上述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RF模型Ⅰ、Ⅱ组血清NO含量及NOS、iNOS活性分别高于相应对照组(P<0.05或P<0.01),肾组织匀浆NO含量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P均<0.01)。结论 ARF可致心肌损伤,诱发MODS的发生,其机制与氧自由基损伤及NO升高有关。NO在ARF发病过程中发挥保护及损伤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凝血功能及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动物模型。96只健康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血必净治疗组,后两组分别于CLP后0.5、12、24、36、48和60 h经大鼠阴茎背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或血必净注射液4 ml/kg,分别于CLP后2、8、24、48和72 h 5个时间点各处死8只动物。各组大鼠取腹主动脉血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bg)含量;取肝、肺组织测定TNF-α蛋白水平。结果:CLP后2 h模型组动物肝、肺组织TNF-α蛋白水平迅速升高(P均<0.01),8 h达到高峰,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2.57倍(P<0.01)和4.77倍(P<0.01)。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后可显著降低肝、肺组织TNF-α蛋白水平(P<0.05或P<0.01),于CLP后24 h均恢复至伤前正常范围。模型组CLP后2~72 h,PT、APTT有不同程度的缩短,血浆Fbg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血必净治疗组CLP后2~24 h PT、APTT均较模型组明显延长(P<0.05或P<0.01),血浆Fbg含量回升。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显著降低脓毒症大鼠组织TNF-α蛋白水平,防止凝血功能异常,从而有效防止脓毒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支气管哮喘模型,观察不同浓度氯胺酮对哮喘大鼠肺组织iNOS活性及NO含量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N组)、哮喘模型组(A组)、不同浓度氯胺酮预处理组(分别为K1组、K2组)和地塞米松组(D组),每组8只。A组大鼠用卵白蛋白辅以百日咳杆菌菌苗和氢氧化铝为佐剂注射致敏,2周后雾化吸入卵蛋白激发哮喘;氯胺酮处理组大鼠用同样方法致敏,但在激发前分别给予雾化吸入氯胺酮25 g/L(K1组)和50 g/L(K2组);D组在激发前给予雾化吸入0.01%地塞米松;N组用生理盐水替代卵蛋白进行注射和吸入。每组分别测定其肺组织NO2-/NO3-水平、肺组织诱导型NOS(iNOS)和原生型NOS(cNOS)活性水平,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iNOS在大鼠哮喘模型肺组织中的分布。结果A组肺组织中NO2-/NO3-和iNOS水平升高,iNOS和肺组织NO2-/NO3-水平呈高度正相关;K1、K2组肺组织中NO2-/NO3-和iNOS水平低于A组(P<0.05);D组肺组织中NO2-/NO3-和iNOS水平亦低于A组(P<0.05)。结论25 g/L或50 g/L的氯胺酮雾化吸入可抑制哮喘大鼠肺组织iNOS活性,降低NO含量,减轻大鼠肺部炎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己酮可可碱 (PTX)对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 (ALI)iNOS和NO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内毒素ALI模型。 2 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 (CON)、内毒素组 (LPS)和PTX组 ,每组 8只。观察PTX对氧合指数 (PaO2 /FiO2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中蛋白含量、肺组织iNOS、NO3- /NO2 - 、髓过氧化物酶 (MPO)活性的影响 ,计算肺湿 /干比值(W /D)并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PTX组自 2h起各时间点PaO2 /FiO2 均高于LPS组 (P <0 0 5 ) ,W /D、BAL中蛋白含量、肺组织iNOS、NO含量和MPO活性均较LPS组显著降低 (P <0 0 5 )。病理学检查显示PTX组肺组织损伤程度较LPS组减轻。结论 :PTX对内毒素性ALI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肺组织iNOS活性和减少NO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9.
一氧化氮对细菌性肺炎大鼠炎症介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吸入一氧化氮(NO)对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大鼠肺部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健康大鼠随机分为肺炎组(P)和正常对照(C)组,P组气道注入肺炎克雷白杆菌(约1.3×108cfu只),然后分组(n=8~10)干预24h:吸入空气(PA)、NO(20×10-6,PNO)、低氧(FiO20.4,PLO)、低氧加NO(PLONO)、高氧(FiO21.0,PHO),高氧加NO(PHONO);C组吸入空气(CA)或NO(CNO)。测定肺组织原生型和诱生型NO合酶(cNOS和iNOS)活性,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水平及mRNA表达。结果PA组iNOS活性显著高于CA组(P<0.01),cNOS活性显著低于CA组(P<0.01);PNO、PLO、PLONO、PHO及PHONO组均可使被抑制的cNOS活性增强,PHO及PHONO可抑制iNOS活性增加;TNFα水平PA和PHONO组均显著高于CA组(P<0.01),PNO、PLO和PLONO组均显著低于PA组(P<0.01);ICAM1水平PA组显著高于CA组(P<0.01),PNO、PLONO和PHONO组分别低于PA、PLO和PHO组(P<0.01)。各组肺组织TNFα、ICAM1、内皮细胞型NOS和iNOSmRNA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吸入NO和或氧气对肺炎大鼠肺内cNOS及iNOS活性具有不同调节作用;吸入NO可抑制肺组织ICAM1表达;吸入NO和或低浓度氧可降低TNFα表达。吸入NO可能通过调节急性炎症反应介质预防炎症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10.
内毒素耐受大鼠肺部iNOS和NO表达的动态变化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内毒素血症时内毒素耐受大鼠肺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一氧化氮(NO)的动态变化.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和内毒素耐受组(ET组).腹腔注射小剂量内毒素(LPS),第1天0.1 mg/只;第2~5天0.5 mg/只,建立内毒素耐受模型.NC组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最后一次注射LPS 72 h后,两组均腹腔注射大剂量LPS(10 mg/kg).各组按注射LPS前(0 h),注射后2、4、6、12、24 h分为六小组(n=6).通过比色法(即Griess法)测量肺组织iNOS、NO、丙二醛(MDA)及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同时在第6、12 h取大鼠左下肺组织行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NC组大鼠在大剂量LPS刺激后肺组织iNOS和NO在4 h开始升高,6~12 h达到高峰(P<0.05);MDA和MPO含量在2 h即开始升高,4~12 h达到高峰(P<0.05).ET组大鼠在大剂量LPS刺激前肺组织iNOS、NO、MDA和MPO即有微量升高(P>0.05),大剂量LPS刺激后肺组织iNOS、NO、MDA和MPO亦有升高,但与NC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病理学检查显示,ET组肺组织损伤明显较NC组减轻.结论 内毒素耐受时,大剂量内毒素血症引起的大鼠肺部损伤减轻与肺部iNOS、NO低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己酮可可碱对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iNOS和NO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PTX)对大鼠内毒素急性肺损伤(ALI)iNOS和NO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内毒素ALI模型。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CON)、内毒素组(LPS)和PTX组,每组8只。观察PTX对氧合指数PaCO2/FiO2)、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中蛋白含量、肺组织iNOS、NO3^-/NO2^-、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影响,计算肺湿/干比值(W/D)并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PTX线自2h起各时间点PaO2/FiO2均高于LPS组(P<0.05),W/D、BAL中蛋白含量、肺组织iNOS、NO含量和MPO活性均较LPS组显著降低(P<0.05)。病理学检查显示PTX组肺组织损伤程度较LPS组减轻。结论:PTX对内毒素性ALI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肺组织iNOS活性和减少NO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硫化氢/胱硫醚-γ-裂解酶(H2S/CSE)体系在内毒素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作用并初探其机制.方法 将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Ll组(经气管内滴注脂多糖(LPS)复制ALI模型]、硫氢化钠(NaHS)组和炔丙基甘氨酸(PPG)组,各组再分为给药后4 h和8 h亚组,每个亚组8只.于各时间点处死动物,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化学法检测血浆H2S、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碳(CO)含量、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O)、CSE、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血红素加氧酶(HO)活性;放射免疫法检测肺组织P-选择素含量,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iNOS、HO-1的蛋白表达.结果 气管内滴注LPS可引起肺组织明显的病理学改变;肺组织MDA含量、MPO活性和P-选择素水平升高,血浆iNOS、HO活性和肺组织iNOS、HO-1蛋白表达增强,血浆NO、CO含量增加,血浆H2S含量和肺组织CSE活性下降(P<0.05或P<0.01).预先给予NaHS可显著减轻内毒素所致上述指标的改变;而预先给予PPG可加重内毒素所致肺损伤,使肺组织MDA含量、MPO活性、P-选择素水平,血浆NO含量,肺组织iNOS活性和iNOS蛋白表达进一步增加,但对血浆CO含量、肺组织HO活性和HO-1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H2S/CSE体系的下调在内毒素所致大鼠ALI的发病学中有一定作用,内、外源性H2S具有抗内毒素所致ALI的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效应、减轻中性粒细胞所致肺过度的炎症反应以及下调NO/iNOS体系、上调CO/HO-1体系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辛伐他汀对脂多糖诱导肺损伤大鼠的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大鼠的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和辛伐他汀治疗组,治疗组又分1 h、3 d和7 d组,每组6只.治疗组大鼠在实验前经胃管分别给予辛伐他汀10 mg/kg(4 ml/kg)治疗1 d,3 d,7 d,每天1次;对照组和LPS组则给予蒸馏水(4 ml/kg),每天1次,连续7 d.在最后一次给药1 h后,LPS组和治疗组大鼠从尾静脉注射LPS 5 mg/kg(2.5 ml/kg),对照组则予注射无菌生理盐水(2.5 ml/kg).观察6 h,处死大鼠,取样,比色法测定血清和肺匀浆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构成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和一氧化氮(NO)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iNOS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结果 LPS组血清和肺匀浆NO均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则低于LPS组(P<0.05);LPS组血清和肺匀浆iNOS活力均高于对照组而cNOS活力则降低(P<0.05),治疗组肺匀浆iNOS活力显著低于LPS组而eNOS显著升高(P<0.001);免疫组化显示:LPS组肺组织iNOS表达强于对照组,而eNOS表达则显著减弱,治疗组的iNOS表达弱于LPS组,eNOS表达则显著增强,与其减轻肺损伤相关.结论 辛伐他汀可逆转LPS诱导的肺组织iNOS活性的升高和eNOS活性的下降,减轻内毒素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沙漠干热环境中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肺脏发生继发性损伤时,肺组织病理改变与肺组织一氧化氮(NO)浓度、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mRNA表达量的变化.方法 在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动物实验科“西北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中,1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组(常温组)和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组(干热组),每组又分别设对照组、休克后0、0.5、1、1.5、2、3h组7个亚组,每组10只.对照组不做处理,干热组预热60 min,麻醉、固定,使用静脉留置针行右颈动、静脉和右股动脉插管,稳定10 min后,利用2500 g铁轮于30 cm高度击中SD大鼠左下肢股骨中上段造成粉碎性骨折,致伤后简易包扎伤口,经右股动脉放血使MAP维持在(35 ±5) mmHg(1 mmHg =0.133 kPa),继续监测60 min后进行复苏.成功建立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后,依据分组相应时间点,打开胸腔,留取肺灌洗液、肺组织,常温组除预热外其余操作相同.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和一步法检测肺组织NO质量摩尔浓度,荧光定量PCR检测iNOS mRNA表达量的变化.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与单因素方差分析,各指标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病理观察可见干热组各时间点肺病理损伤较常温组病理损伤、蛋白渗出严重且肺组织病理学评分较高.两组肺组织匀浆NO质量摩尔浓度总体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72,P<0.05),干热组内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6.77,P<0.01),同一时间点干热组数值均大于常温组数值,干热组在2h达到最大值(3.35±0.23)μmol/g较常温组峰值出现早.两组iNOS mRNA表达量总体比较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19,P<0.01),干热组组内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2.34,P<0.01),同一时间点干热组数值均大于常温组,干热组1.Sh时峰值出现,常温组则在2h时开始增加.两组肺组织匀浆NO质量摩尔浓度与iNOS 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r=0.680、r=0.376),iNOS mRNA表达量与肺损伤病理学评分呈正相关(r=0.846、r=0.899).结论 在沙漠干热环境中创伤失血性休克继发性肺损伤时,肺脏损伤较常温环境下严重、较早,NO、iNOS在沙漠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继发性肺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不同阶段肺、肝、肾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变化,探讨罗痛定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76只SD大鼠,按改良的四血管阻塞法建立脑I/R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损伤组和罗痛定治疗组,后两组分别于再灌注2、6、12、24和48h处死大鼠,测定肺、肝、肾组织不同类型NOS活性。结果I/R损伤组总NOS(tNOS)活性于再灌注2、12和24h均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尤以12h时上升最显著(P均〈0.01);2h时以结构型NOS(cNOS)活性上升为主(P均〈0.05);12h时以诱生型NOS(iNOS)活性上升为主(P均〈0.01),至24h仍较高(P均〈0.05),48h时基本接近假手术组水平。与I/R损伤组比较,罗痛定治疗组各组织cNOS活性在2h时上升更显著(P均〈0.05),iNOS在12h以后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在脑I/R损伤不同阶段肺、肝、肾组织中不同类型NOS活性不同,发挥作用不同;罗痛定可以通过调节不同类型NOS活性减轻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必净对鲍曼不动杆菌脓毒症大鼠肝脏组织翻译控制肿瘤蛋白(TCTP)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清洁级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2只,随机取6只大鼠作为对照组;余3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脓毒症组和血必净组.通过腹腔注射鲍曼不动杆菌悬液制作脓毒症模型,30 min后血必净组尾静脉注射血必净注射液.脓毒症组和血必净组于制模后6、12和24 h随机取6只大鼠,处死取肝脏组织标本,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分析肝脏组织TCTP表达阳性细胞;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细胞TCTP的表达.结果 HE染色显示,脓毒症组肝脏炎性受损,血必净组肝组织炎性损伤较脓毒症组减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脓毒症组6、12和24 h TCTP阳性细胞表达评分(分)明显升高(7.33 ± 0.82、10.67±1.21、7.67±1.21比2.50±1.05,均P<0.05);与脓毒症组比较,血必净组6、12和24 h肝组织TCTP阳性细胞表达评分(5.83±0.75、7.50±1.05、5.67±1.37)均降低(均P< 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脓毒症组6、12和24hTCTP表达量明显增加(1.94±0.59、3.20±0.72、1.96±0.55比0.93±0.24,均P<0.05);与脓毒症组比较,血必净组6、12和24 h TCTP表达量(1.38±0.36、2.03±0.49、1.30±0.30)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 血必净有利于减轻鲍曼不动杆菌脓毒症大鼠肝脏的炎性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肝细胞表达TCTP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肠缺血/再灌注(I/R)致肺损伤时肺内HO-1/CO与iNOS/NO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肠缺血/再灌注模型。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肠缺血1 h再灌注6 h组(I/R组)、氨基胍组(AG组)和血晶素组(hemin组)。检测肺组织中HO-1和iNOS的表达,观察肺组织丙二醛(MDA)、血清一氧化氮(NO)及动脉血中氧血红蛋白(Hb-CO)的含量,同时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HO-1和iNOS表达显著增强(均P<0.01);AG组HO-1和iNOS表达较I/R组明显降低(均P<0.05);Hemin组iNOS表达较I/R组明显降低而HO-1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I/R组肺组织MDA、血清NO、血中HbCO较Sham组显著增加(P<0.05或P<0.01);与I/R组比较,AG组、Hemin组肺组织MDA、血清NO显著降低(P<0.05或P<0.01)。AG组的HbCO明显降低而Hemin组的HbCO明显升高(P<0.05)。病理学检查显示,AG组与Hemin组肺组织损伤程度较I/R组明显减轻。结论NO及CO对肠I/R肺组织具有保护作用,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肺内HO-1/CO的大量生成具有使NO产生减少的作用,同时iNOS/NO的过量生成具有上调HO-1表达使CO产生增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创伤弧菌(VV)脓毒症大鼠肝组织NF-κB活性以及抗菌药物头孢哌酮钠联用乳酸左旋氧氟沙星对其的干预效应。方法制作大鼠VV脓毒症模型(VV组)和VV脓毒症药物干预模型(AA组),使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EMSA)测定各组大鼠肝组织NF-κB活性。结果正常大鼠肝组织NF-κB活性较低,VV组染菌2h的肝组织NF-κB活性即达到高峰,较NC组明显增高(P<0.05),后肝组织NF-κB活性逐渐减少,但VV组染菌6、9、12、16h肝组织NF-κB活性仍明显高于NC组(P<0.05)。AA组染菌后9、12h肝组织NF-κB活性仍显著高于NC组(P<0.05),后逐渐减低,染菌16h、36h、2周的肝组织NF-κB活性与N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应时间点的VV组相比,AA组染菌9、12、16h的肝组织NF-κB活性明显降低(P<0.05)。结论创伤弧菌脓毒症早期肝组织NF-κB活性即达高峰,及早使用头孢哌酮钠和乳酸左氧氟沙星可明显减低创伤弧菌脓毒症大鼠肝组织NF-κB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病大鼠创伤弧菌脓毒症凝血因子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制作酒精性肝病大鼠创伤弧菌脓毒症模型,观察脓毒症组大鼠在染菌后2、6、12、24 h各时间点脓毒症表现,并检测各时间点大鼠血浆FIG、AT:A、tPA、PAI-1水平。结果脓毒症组大鼠染菌后6 h开始出现较明显的毒血症状,并随时间的延长而加剧,24 h达高峰,濒临死亡。脓毒症组大鼠血浆FIG在染菌后呈进行性升高,6 h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N组及酒精肝对照A5组(P<0.01),12 h达高峰,24 h FIG有下降趋势,但与12 h组相比,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AT:A在染菌后呈进行性下降,6 h即显著低于A5及N组(P均<0.01)。tPA在染菌后2 h第1次达高峰(P<0.05),下降至正常水平后于24 h再次显著升高(P<0.01),PAI-1于2 h显著升高(P<0.01),而tPA/PAI值2 h显著降低,24 h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酒精性肝病大鼠创伤弧菌脓毒症早期即可出现明显的凝血紊乱,动态检测FIG、AT:A、tPA、PAI-1水平可反映创伤弧菌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在哮喘大鼠气道炎症中的作用及激素对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该病的预防、康复措施介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选用雄性豚鼠30只,按随机数字法将豚鼠分为3组:①哮喘组:用100g/L卵蛋白腹腔注射1mL致敏,2周后用10g/L卵蛋白超声雾化吸入致其哮喘发作。②激素组:诱喘同前,每次诱喘前腹腔内注射甲基强的松龙10mg/kg。③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诱喘剂。每组分别测定其血浆和肺组织NO2-/NO3-水平、肺组织诱导型NOS(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iNOS)和原生型NOS(constitutenitricoxidesynthase,cNOS)活性水平,并用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NOS在豚鼠哮喘模型肺组织中的分布。结果:3组豚鼠血浆NO2-/NO3-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哮喘组肺组织中NO2-/NO3-和iNOS活性水平犤(0.87±0.08)μmol/g,(56±14)nmol/g犦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激素组犤(0.19±0.06)μmol/g,(12±6)nmol/g;(0.18±0.07)μmol/g,(12±5)nmol/g犦(P<0.01)。对照组肺组织化学方法显示的阳性产物呈蓝色沉淀,主要分布于各级支气管上皮细胞,哮喘组及激素组阳性产物变化不明显。哮喘组肺组织i-NOS活性水平和肺组织NO2-/NO3-水平呈高度正相关(r=0.782,P<0.05)。结论:一氧化氮可引起气道高反应性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