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具有发病急、进展快、预后差的特点。因常合并葡萄膜炎、低眼压以及迅速发展的玻璃体视网膜增生改变,其手术成功率显著低于一般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在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之前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取得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具有发病急、进展快、预后差的特点。因常合并葡萄膜炎、低眼压以及迅速发展的玻璃体视网膜增生改变,其手术成功率显著低于一般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在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之前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取得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玻璃体后脱离与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玻璃体视网膜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玻璃体后脱离与视网膜脱离之间的关系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作者复习近年来有关玻璃体后脱离的文献,对玻璃体后脱离的易发因素以及玻璃体后脱离在视网膜裂孔的形成和预后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探讨,以期能更好地了解玻璃体后脱离在视网膜脱离中的作用,从而有助于视网膜脱离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随着对玻璃体现视网膜病疾认识的不断深入,玻璃体后脱离与视网膜脱离之间的关系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作者复习近年来有关玻璃体后脱离的文献,对玻璃体后脱离的易发因素以及玻璃体后脱离在视网膜裂孔的形成和预后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探讨,以期能更好地了解玻璃体后脱离在视网厝脱离中的作用,从而有助于视网膜脱离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视网膜脱离术后脉络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络膜脱离包括睫状体脱离,简称脉脱,是视网膜脱离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1-3]。临床上分为出血性脉脱和浆液性脉脱两类,前者少见,后者常见,其临床特点与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及一段内眼手术后发生的脉脱不尽相同。一、发生享出血性脉脱较少见,Nawkins[’]报道1500例视网膜脱离手术中,发生出血性脉脱15例,占1%,同仁医院出血性脉脱占同期视网膜脱离手术的0.78%[‘j。浆液性脉脱较常见,国外文献D”’报道其发生率为3.7~23%,国内报道少见,仅同仁医院报道其发生率占同期视网膜脱离手术的9.3%“1。临床上轻度脉脱常…  相似文献   

6.
患者 女 35岁 于2003.12.19早晨突然发现左眼鼻侧黑影遮挡,并渐增大,至12.20视物不见。于12.22至我院就诊,左眼视力手动,视网膜脱离,上方周边裂孔。B超显示左眼部分玻璃体后脱离,上方、颞侧视网膜脱离。至2004.1.5患者入院,前房闪辉( ).瞳孔散大,局部点状后粘,虹膜、晶体震颤,眼底下方浅网脱,周边各象限见脉络膜脱离,  相似文献   

7.
脉络膜脱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内障、青光眼手术后的脉络膜脱离已为人们所熟知。而对其它一些疾病中合并的脉络膜脱离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复习有关文献作一综述。一、各种疾病中合并的脉络膜脱离(一)眼内手术并发脉络膜脱离各种眼内手术如白内障、青光眼、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等都可并发脉络膜脱离。Fuchs(1900)报道白内障手术后脉络膜脱离的发生率为4.7%;O'Brien(1936)93%;Swyers(1972)93%。虹膜切除术后的发生率:Fuchs(1900)10%;角巩膜环钻术后的发生率:Hagen(1921)76%。眼内手术后的脉络膜脱离常伴有低眼压、浅前房、角膜后弹力膜皱褶以及伤口漏等特征。白内障手术并发脉络膜脱离可于术中或术后立即发生,通常发生于术后数天至数周,少数可于术后数月或数年  相似文献   

8.
视网膜脱离     
顾永昊 《实用防盲技术》2007,2(1):43-44,封三
视网膜脱离是重要的致盲眼病.光感受器外节从脉络膜接受氧气和营养,如果视网膜从脉络膜脱开,光感受器就会凋亡.中心凹没有视网膜血管,完全依赖于脉络膜途径,因此黄斑区的脱离会造成后极部视锥和视杆细胞不可逆的损害,从而致盲.如果黄斑区未受累及,及时的视网膜复位可能使视力得以保存.……  相似文献   

9.
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是白内障、青光眼和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在术前就伴发的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是一种少见的临床类型。本病的予后不  相似文献   

10.
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方法连续选择具有典型临床症状的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患者61例61眼,与同期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非脉络膜脱离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52例53眼进行对比研究,观察二者眼部体征及手术复位率等情况,并分析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好发因素。结果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患者的眼前节反应重,眼压低(平均4mmHg),与一般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玻璃体切割手术,前者的一次性手术复位率为65.51%,后者为88.6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组中年龄50岁以上及屈光度-6D以上的患者占总例数的50%以上,27.87%的患者合并有黄斑裂孔。结论脉络膜脱离伴视网膜脱离具有严重的葡萄膜炎和低眼压症状,老年人和高度近视者好发,多合并有黄斑裂孔,其手术复位率显著低于一般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者。  相似文献   

11.
伴有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反复的临床实践,人们对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认识深化了,加之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使其手术成功率日益提高,达到了90%以上。但是有一种特殊  相似文献   

12.
用冷冻封闭视网膜裂孔后发生渗出性视网膜脱离,ThomasM 等曾报告8例。玑将我院发现的3例报告如下。一、病例报告例1 女32岁住院号45772 1985年2月26日入院。左眼前似有物遮挡4天来诊。左视力0.05,玻璃体混浊,内有较多的色素点。颞上象限视网膜脱离,1:30方位、  相似文献   

13.
视网膜脱离伴脉络膜脱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王奇  张晰 《眼科研究》1995,13(2):117-119
伴脉络膜脱离的视网膜脱离发病占同期视网膜脱离的4.15%。分析住院手术135眼,总痊愈率为65.93%与同期不含脉络脱离的视网膜脱离成功率相比,复位率低且明显差异(P〈0.01),将135例脉络膜脱离分为花边,半月,球形三型,花边型组手术成功率较高,放视网膜下液有很高的意外率,封闭了裂孔,可以完成环扎术,不放水更有利。对注气要慎重,术前术后要早用、用足激素,同足激素,同时尽早手术以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玻璃体后脱离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就玻璃体生理和玻璃体后脱离的定义、分类、症状进行了简述,并就玻璃体后脱离与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的发生和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间的密切关系进行了详细阐述,以及对视网膜脱离手术预后的影响作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16.
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求合适的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的手术时机及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总结23例脉脱型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前用药、膜增殖情况、裂孔大小、脉络膜脱离范围及手术方法。结果:一次手术复位17眼,复位率73.91%;二次手术共6例6眼,复位3例3眼,3例3眼放弃治疗。总复位率:86.96%。结论:脉脱型视网膜脱离依据其葡萄膜炎症情况,术前子皮质类固醇减轻炎症反应。依据膜增殖情况,裂孔大小,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可减少病人的痛苦,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伴脉络膜脱离 (choroidal detachment,CD)临床诊断及治疗方面均有一定的困难 ,易于漏诊。我们观察了 12例 RRD合并 CD患眼的超声检查特征 ,以期为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2例系我院自 1996年 11月至 1998年 11月因 RRD住院治疗的患者 ,男 7例 ,女 5例 ;年龄 2 8~ 5 0岁 ,平均 40岁。均为单眼发病 ,发病时间最短 3d,最长 1个月。屈光状态 :- 8D~- 12 D者 6例 ,- 4.5 D~ - 6 D者 4例 ,正视眼者 2例 (均为病史所得 ) ;其中 …  相似文献   

18.
伴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Gottlied发现伴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随着脉络膜脱离的发生视网膜下液明显减少,认为是由于脱离的脉络膜隆起对裂孔产生“塞”的作用所致。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脉络膜脱离消失,视网膜下液增多。本文通过临床观察,讨论这一表现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关于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是一种复杂的伴有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特殊类型。本病起病急,发展迅速,以严重的葡萄膜炎和低眼压为主要临床表现,如治疗不及时,可迅速导致玻璃体和视网膜周围增生,故预后较差。目前对其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和治疗尚未有一个明确的定论,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治疗方面,我们对其相关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了解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玻璃体后脱离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玻璃体是体积最大的眼内容物,起着支撑眼球和眼内组织,尤其是视网膜的作用。大量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发现,玻璃体后脱离(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PVD)与眼底病有密切关系,不仅影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形成的不同阶段,还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的发生发展有重要联系,对于视网膜脱离的预防、治疗及预后,也起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