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增生是外科门诊常见和内分泌功能密切相关的疾病。约占乳腺疾病的20%左右。由于乳腺增生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形态多种多样,所以临床分类和病理分型名目繁多,临床多数乳腺增生并不分类,因单纯命名乳腺增生并不能反映出疾病的本质,如能结合病理诊断才能更好的了解疾病的发生和愈后。本文通过对114例乳腺增生的临床观察与病理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乳腺囊肿是乳腺病变的一种,是乳腺病的一种常见病理形态。本文探讨超声检查对诊治该类病变的价值,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49例临床B超诊断为囊性增生,最终有病理结果的乳腺疾病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乳腺疾病是由于各种因素作用于人体,造成局部气血不畅,经络阻塞,痰浊凝结,脏腑失和,以致出现一系列的病理改变,“不通”为乳腺疾病基本的病理基础,乳腺疾病临床治疗上常以通法为主,本文就通法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乳腺298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乳腺恶性肿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对病理确诊的298例乳腺恶性肿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现乳腺恶性肿瘤发病率有逐年增加和年轻化趋势,左侧多于右侧,临床诊断率不高,确诊晚等特点。结论 应加强妇女健康体检,一旦发现乳腺有无痛性硬肿块,应积极做好相应地穿刺活检或肿块切取病理组织学检查,对40-49岁年龄段妇女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前,乳腺近红外线扫描检查是诊断乳腺肿块的临床常用手段之一,是乳腺检查的新技术。本文对400例乳腺肿物影像特征进行分析并与术后病理对比,旨在提高术前乳腺肿块影像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副乳腺及其病变的病理特点与临床意义。方法 对75例副乳腺及其病变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5例副乳腺及其病变均为女性,副乳腺66例,副乳腺纤维腺瘤4例,副乳腺积乳2例,副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副乳腺腺病1例,副乳腺浆细胞性炎1例,副乳腺良性肿瘤发生率是同期副乳腺患者的6.67%(5/75)。结论 副乳腺及其病变的组织学类型与原发于正常部位同类型乳腺病变相似,在诊断时必须证实与正常乳腺无关,临床上应考虑早期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以及与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52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病理分析。结果52例中良性42例,交界性8例,恶性2例,均为女性,发病平均年龄40.8岁。病理特征:肿瘤大小不等,切面呈分叶状。组织学表现为良性的腺上皮和不同异型性的间质成分混合组成。结论乳腺叶状肿瘤的确诊主要靠病理诊断,需与分叶状纤维腺瘤、巨纤维腺瘤、乳腺癌肉瘤和乳腺肉瘤等鉴别,交界性和恶性叶状肿瘤易复发和转移,临床目前主要是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余生林 《宁夏医学杂志》2003,25(10):619-620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扩张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 总结38例病人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病理特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乳腺导管扩张症的临床表现主要以乳腺肿块、乳头滥液为主,术前不易诊断。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结论 病理检查是诊断乳腺导管扩张症的主要依据。术前不易与恶性肿瘤鉴别。治疗应首选手术。  相似文献   

9.
对70例乳腺导管扩张症进行了病理观察。主要病理变化是;乳腺集合管明显扩张,腔内大量类脂质物质郁积,大量浆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及管周纤维组织增生。并对其病理类型,临床病理特征等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乳腺积乳囊肿4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积乳囊肿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9例有病理证实的乳腺积乳囊肿病人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乳腺积乳囊肿,误诊率较高。经手术切除,愈合良好。结论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粘液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对其诊断、分型和鉴别诊断进行讨论。方法应用光镜观察对9例乳腺粘液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乳腺粘液癌主要组织学是癌细胞群漂浮在纤维间质分隔的大小不等的粘液湖内,分为纯粘液癌和混合型粘液癌。结论乳腺粘液癌为低度恶性肿瘤,纯粘液癌较混合型粘液癌恶性程度低,预后好,明确诊断标准及分型并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错构瘤的病理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对12例乳腺错构瘤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详细分析临床表现、病理及影像学特征。结果:12例依据组织病理特征结合影像学表现分为脂肪型(8例)、纤维型(2型)、腺型(2例)3型错构瘤。结论:乳腺错构瘤是一种少见的乳腺良性实体肿瘤,临床上综合分析可以提高诊断率,避免误诊错治。  相似文献   

13.
乳腺肿块快速病理诊断340例分析周大可,张秀芳(包头市第二医院病理科,包头014040)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需与乳腺其它疾病相鉴别。乳腺癌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在术中鉴别良恶性病变的快速病理诊断,则是最可靠的方法之一。我们对340例乳腺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包块穿刺标本病理组织检查与诊断效果。方法从我院病理科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26例乳腺疾病患者作为临床调查对象,针对其给予乳腺包块穿刺标本病理组织检测,并同时给予乳腺肿块切除病理组织检查,对比两种检测方式的临床诊断符合率差异,从而判定乳腺包块穿刺标本病理组织临床诊断价值。结果乳腺包块穿刺标本病理检查与乳腺包块切除病理检查符合率相一致,乳腺包块穿刺标本病理检查更具简便性,针对性更强,对于恶性肿瘤的诊断效果更佳。结论乳腺包块穿刺标本病理组织检测方式可有效检出恶性肿瘤病灶,在临床诊断中具有更加理想的诊断效果,结合其他临床检查方式,能够进一步提升诊断效率,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加详细的参考信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乳腺肿块或结节是乳腺疾病的常见表现,因其部位表浅,容易暴露,超声检查在临床上已被作为乳腺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本文收集了我院68例乳腺肿块超声检查与术后病理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高频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肿瘤的高频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表现进行回顾分析与比较。结果:53例乳腺肿瘤,根据高频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表现,并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分为乳腺囊肿、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其高频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表现与病理有一定关系。如内部回声、肿瘤数目、钙化、衰减及彩色血流信号改变等。结论:高频声像图与彩色多普勒检查结合病理学基础,有助于提高乳腺肿瘤临床诊断会合率。  相似文献   

17.
乳腺粘液癌是一种较少见的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其病理学特点是癌细胞能分泌大量的粘蛋白于细胞内或细胞外。国外屡见报道,而国内资料则较少见。本文就我院从1985年以来活检遇到的6例乳腺粘液癌结合文献,对乳腺粘液癌的病理分型诊断和治疗方案作一临床病理分析。1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青春型乳腺巨纤维腺瘤病的理特征和临床意义。方法对1999~2007年12例的病例资料与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结果本组12例术后病理结果为:3例为分叶状纤维腺瘤,5例为向管性纤维腺瘤,4例为巨纤维腺瘤伴间质细胞增生明显。随访1.0~6年均无转移与复发。结论青春型乳腺巨纤维腺瘤是良性肿瘤之一,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处理方法有特殊性,掌握青春型乳腺巨纤维腺瘤的病理特性,区别其他乳腺肿瘤,避免误诊,对其临床外科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韩渊  任光辉 《新疆医学》2009,38(8):76-78
乳腺肿瘤是妇女常见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恶性乳腺肿瘤在我国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恶性乳腺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目前在临床工作当中影像学检查是诊断乳腺癌的主要手段,本文对135例乳腺肿块运用钼靶x-线摄影及高频超声进行检查,结合病理,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102例诊断为乳腺增生症患者的彩超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彩超对乳腺增生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彩超诊断为乳腺增生症患者的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表现,并与临床及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彩超诊断乳腺增生症102例,临床及病理证实91例,诊断符合率89.21%(91/102)。彩色多普勒检出25例有血流供应,血流检出率27.47%(25/91)。乳腺增生症的声像图表现可分为小叶增生、囊性增生、腺病及腺瘤样增生、混合型增生四种类型。结论彩超对乳腺增生症可做出明确诊断,准确率高,并可对乳腺增生症做出分型诊断,是乳腺增生症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